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65906
1.对中国思想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分为先秦诸子、汉朝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七大板块。
2.每个版块均以历史背景 社会思潮 代表人物的形式呈现,体例新颖且完整有序。
3.阅读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按板块的先后顺序依次阅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或集中阅读历史背景,或集中阅读社会思潮,或挑选代表人物阅读。
3.文字简洁晓畅,史论结合,集学术性、普及性、思想性于一体。
《国学流变》实为中国思想小史,它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演变为线索,围绕人性论、天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探寻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轨迹和规律。
书中“绪言”概述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全书主体共分七章,即先秦诸子、汉朝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朝理学、明朝心学、清朝朴学 。“余论”部分简述明末尤其是1840年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传统社会学术思想的影响和变化,以及人们对于中学与西学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看法。
主体中的每一章都均由三个板块组成,即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想代表人物。时代背景力图囊括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各种事件,社会思潮努力描述当时社会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代表人物则包括思想家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范畴和学术观点。
阅读国学流变,我们可以系统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学术思想脉络,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让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镕铸!
自 序
绪 言
第一章 先秦诸子
第一节 先秦风云
一、春秋战国
二、社会动荡
三、政治变革
四、经济发展
五、文化繁荣
第二节 百家争鸣
一、九流十家
二、儒道与法
三、追根溯源
四、互补协同
第三节 孔子
一、其人其事
二、仁爱论
三、德治论
四、教育论
五、君子论
第四节 老子
一、其人其事
二、天道论
三、治道论
四、人道论
第五节 韩非
一、其人其事
二、人性论
三、法治论
四、术治论
五、势治论
第二章 汉朝经学
第一节 大汉雄风
一、西汉东汉
二、中央集权
三、重农抑商
第二节 经学思潮
一、复兴文化
二、独尊儒术
三、今文古文
第三节 董仲舒
一、其人其事
二、天人感应
三、三纲五常
四、德主刑辅
第四节 扬雄
一、其人其事
二、玄为本体
三、纲纪教化
四、文质相副
第五节 王充
一、其人其事
二、批判精神
三、唯物论者
四、效验方法
第三章 魏晋玄学
第一节 魏晋风度
一、统一大势
二、民族融合
三、门阀士族
第二节 玄学昌盛
一、清谈风尚
二、玄风独振
三、宗教意识
第三节 王弼
一、其人其事
二、以无为本
三、得意忘言
四、名教出于自然
第四节 郭象
一、其人其事
二、独化自生
三、自然本体
四、名教即自然
第五节 道安
一、其人其事
二、本无宗
三、性空论
四、译缘人生
第四章 隋唐佛学
第一节 盛唐气象
一、隋唐时代
二、贞观之治
三、科举取士
四、藩镇之乱
第二节 佛教广布
一、诗的王国
二、中国佛学
三、三教鼎足
四、道统意识
第三节 玄奘
一、其人其事
二、唯识无境
三、因明逻辑
四、翻译大师
第四节 惠能
一、其人其事
二、教外别传
三、识心见性
第五节 韩愈
一、其人其事
二、攘斥佛老
三、定名虚位
四、文以明道
第五章 宋朝理学
第一节 隆宋文韵
一、北宋南宋
二、共治天下
三、清官形象
四、变法改革
五、异族政权
第二节 理学崛起
一、词的世界
二、儒学更新
三、正统观念
四、爱国精神
第三节 张载
一、其人其事
二、太虚即气
三、有心之名
四、民胞物与
第四节 程颢程颐
一、其人其事
二、自立吾理
三、理一分殊
第五节 朱熹
一、其人其事
二、天理人欲
三、格物致知
第六章 明朝心学
第一节 明朝未明
一、元明时代
二、废止宰相
三、宦官干政
四、一条鞭法
五、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心学启蒙
一、小说风流
二、心学波浪
三、书院存毁
四、第一次西学东渐
第三节 王阳明
一、其人其事
二、心即理
三、致良知
四、知行合一
第四节 黄宗羲
一、其人其事
二、理气为一
三、《明儒学案》
四、《明夷待访录》
第五节 王夫之
一、其人其事
二、虚空皆气
三、气化日新
四、天下之公
第七章 清朝朴学
第一节 清朝落日
一、前期后期
二、垂帘听政
三、闭关锁国
四、洋务运动
五、农民起义
第二节 朴学无奈
一、红楼一梦
二、考据盛行
三、文字狱
四、第二次西学东渐
第三节 顾炎武
一、其人其事
二、博学有耻
三、经学即理学
四、通经致用
第四节 戴震
一、其人其事
二、唯求其是
三、以理杀人
四、气化流行
第五节 曾国藩
一、其人其事
二、理学信徒
三、政治短视
四、道德楷模
余 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自序
《国学流变》实为一部中国学术思想简史。研究著述过程辛苦,收获却是硕果累累。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领略了中华文明的无限风光,深切感悟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按照黄帝纪年,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年历史,人们比较熟悉的上古文明有黄帝、炎帝、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即使有文字根据的上古文明,也可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约为三千五百年历史,商朝已确立比较完整的中国文字书写系统。上古文明的完成则在周朝,其建立的礼乐文化和血缘宗法制度,积淀为传统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面对如此悠久绵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骄傲而自豪。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文明,汉字功不可没。文明的主要载体和标志是文字,中华民族把文字诞生看成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黄帝史官“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犹如天降粮食大雨,百鬼夜里哭泣。汉字是世界上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汉字是象形文字,经历了从表形到表意再到形声的造字过程。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当然,汉字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甲骨文具有里程碑意义。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现已发现约15万片甲骨和4500多个单字,其中能够识别的为1500个单字。甲骨文初步建构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出汉字独特的魅力。秦始皇“书同文”政策具有关键作用,不仅统一了文字,巩固了政治统一,而且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夯实了根基。汉字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稳定,深具时间和空间巨大的穿透力和凝聚性。在时间上,汉字古今一贯,能够顺畅地串联起中国悠久的历史;在空间上,汉字四海一贯,能够顺畅流泻于九州大地,沟通不同的方言,更能沟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应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汉字。
文明的核心是学术思想。任何文明的发展都是学术思想的创新和进步,而学术思想的停滞,必然导致文明的衰落,乃至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天空群星璀璨,诸子百家争鸣,建构了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体系。他们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汉书·艺文志》),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先哲们一起造就了“轴心时代”,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由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吸收消化融合外来文明和异族文化,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提供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中华文明吸收消化了佛教文明。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逐步融入中国文化,最后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异族文化,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不仅没有消解中国文化,反而被中国文化所融合,进而为中华文明贡献了养分,补充了新鲜血液,使得中华文明更显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原生密码,只有开放包容,中华文明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择细流,奔涌向前。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创新发展促进和保障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适应时代需要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学术思想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中华民族前行。先秦诸子百家之后,先是发展出汉朝经学。汉武帝在秦朝统一政治的基础上,统一了思想文化,“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武帝纪赞》)。汉朝经学是先秦儒学的第一次更新,重视注释经典的名物。次是发展出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们不愿受到名教束缚,而要崇尚老子、庄子,清淡玄理,不务实事,追求个性和自由,“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释私论》)。再是发展出隋唐佛学。佛教自西汉传入五百年后,经过格义会通,终于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中国的禅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坛经》)。继之发展出宋朝理学。宋朝理学家以儒学为基础,汲纳佛、道精义,主张性即理,贯通哲学、历史、伦理、教育诸学科,建构了庞大精微的程朱理学体系。宋朝理学是先秦儒学的第二次更新,注重阐述经典的义理。随后发展出明朝心学。心学属于理学的范畴,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差异在于心、性谁为形上本体的不同观念。传统社会末期,则是发展出清朝朴学,致力复归于汉学注释经典的传统。创新发展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原生动力,只有创新发展,中华文明才能在世界格局中占据主动,赢得未来。
现在,中华文明又一次站在了创新发展的历史关口。自1605年利玛窦编辑出版《乾坤体义》算起,西学传入中国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自1840年中国迈入近代化算起,西学传入中国已近二百年历史。西学东渐,西方文明的输入,使得中华文明面临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中华文明曾经从容应对了佛教文明的挑战,必将坚韧不拔地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只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学习吸收消化融合西方文明不停步,开放包容、创新发展,中华文明就一定能够走向世界,再创辉煌。
是为序。
夏海谨记于癸卯年夏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