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6047387
对近代中国人而言,打开新闻纸,意味着现代世界的徐徐展开。本书以“阅读”为主要视角,切入近代中国的连续性历史——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讨论了“开眼看中国”“中西映照”“中国的一年”“世界的阴影”“乡村民族主义”等议题,展现了近代中国人借助新闻纸看到的世界、国家以及观念的变革。与“想象的共同体”不同,本书确认了报刊作为一种“可见性技术”,在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扮演的新角色。
《可见的中国:新闻与现代世界的展开(1839—1919)》用以往较少被学界关注的史料,以阅读为切口介入近代中国历史,连续性地阐述了新闻纸、读者、世界/国家的关系,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规范了本研究的理论视角——新闻、阅读与民族国家。
第二部分包括一到四章,聚焦于1840年到1895年的阅读实践,由“开眼看中国”“打探西方”“中西映照”“从江南到京师”构成,用较为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晚清官员群体读新闻纸的心态,包括他们为何而读、读者群如何扩大、其对西方的认知有何影响等问题。
第三部分包括五到六章,聚焦于1895年到1898年。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报刊读者群已由官员群体扩展为社会中更为普通的读书人。
第四部分包括七到九章,聚焦于1902年到1919年。第七章“世界的阴影”主要聚焦一种“远距帝国主义”对晚清读书人国家想象的影响。第八章“祖国之爱”,主要选取了民族国家情感中最强烈的词语,分析了报纸上这个词语概念的流变;同时亦以晚清民国时期读书人的阅读实践为例,讨论了祖国意识在个人境遇与国家大事的共同作用下,被激发出来的历史。最后一章“乡村民族主义”初步呈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乡村民众如何“看见”五四运动。这个视角对以往五四研究集中于城市是一个有意义的补充。研究发现,乡村中国的民众同样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开展,但主要以演说、演戏与抵制日货为主,其依靠的是人际流动而不是新闻,这说明了乡村在自然状态下与国家的遥远,侧面反映出新闻纸的可见性具有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结语反思了新闻纸作为可见性的技术形式。
导论 可见的共同体1
一、让事物可见1
二、超越“想象的共同体”5
三、阅读与国家9
四、空间与交谈12
五、近代中国的可见性16
六、从可见性开始20
第一章 开眼看中国22
一、作为新媒体的《澳门新闻纸》22
二、朦胧的西方25
三、互相联系的世界28
四、动态中的各国32
五、外部视角下的中国35
六、走出想象38
第二章 打探西方41
一、林则徐译报之后41
二、两广总督的奏折44
三、上海道台的探报49
四、总理衙门与译报制度化53
五、为致用而读59
第三章 中西映照63
一、从三代到中西63
二、西方对中国的叙述65
三、对差异的寻求69
四、比较的心情72
五、新闻纸与晚清的比较意识75
第四章 从江南到京师79
一、《申报》的视线79
二、从江南起步81
三、成为“真正的报纸”85
四、拓展京城市场89
五、介入朝廷政治93
六、借势而起95
第五章 中国的一年99
一、日常的国家99
二、电报、新闻纸与口头网络102
三、谈论国家107
四、对国家的情动113
五、同一个中国119
第六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123
一、作为学问的报刊123
二、时务的兴起125
三、读报通今129
四、从时务到议政134
第七章 世界的阴影139
一、远距帝国主义139
二、从村落到天下143
三、“中国渐成洋世界”147
四、弥漫的忧思152
第八章 祖国之爱155
一、被遗忘的“祖国”155
二、“祖国”的古典和文化意义157
三、作为国家认同的“祖国”159
四、意义的争夺161
五、读报与爱国163
六、报刊作为感性的文本168
第九章 乡村民族主义172
一、国家的距离172
二、城外的“五四”175
三、由上而下的网络178
四、演说、演戏与抵制日货183
五、乡村中国的民族主义186
六、新闻的有限性189
余论 可见性的消散192
一、新闻作为可见性技术192
二、谁的可见性194
三、可见性的消散196
参考文献199
后记21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