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5301176
刘慈欣、尹传红诚挚推荐的“科幻bi读书目”——一套书,读懂世界科幻史
朝圣奖、伊顿终身成就奖、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获得者詹姆斯·冈恩集大成之作
按历史发展、风格以及地域精选世界科幻名作,云集科幻名人堂作家代表作品
每篇搭配有詹姆斯·冈恩的贴心导读,带领读者体验世界科幻小说历史
封面插画由雨果奖樶佳艺术家赵恩哲精心设计
全面更新译文,补齐马尔克斯、冯内古特、莱姆、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作家作品
詹姆斯·冈恩主编的“科幻之路”系列是世界科幻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系统介绍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重要门类的发展演变,及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代表作,首次呈现出系统、公正、生动的科幻文学史。
分册介绍:
第一卷《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
想要理解科幻小说的今天,就必须知晓科幻小说的过去。《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回到现代文明开启之前,重温那些人类樶初的梦想、希望与恐惧。从古罗马人的月球首航到弗朗西斯•培根的海上亚特兰蒂斯,从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人国历险到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从爱伦•坡的2848年日记到H. G. 威尔斯的地球毁灭预言,这些科幻小说的萌芽之作首次集结,共同致敬那些开启科幻之路的先驱。
第二卷《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
《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介绍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科幻小说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时期,科幻小说开始成形、被命名,并成为新的文学分支。随着新科技、新杂志和新读者的出现,科幻编辑、作家与读者共同定义和塑造着科幻小说的面貌,为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到来铺平道路。
第三卷《从海因莱因到现在》
《从海因莱因到现在》延续了前两卷的历史脉络,聚焦于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科幻小说的发展,始于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结束于科幻图书出版蓬勃发展之际。在这个时间段里,核武器被应用于战场,登月竞赛拉开帷幕,类星体被发现……技术进步既是科幻预言能力的体现,也是科幻作家对人类未来担忧的明证,科幻小说的创作题材和写作风格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第四卷《从现代到永远》
《从现在到永远》从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结束开始,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发展延伸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科幻小说发展的关键词是多样性,新浪潮的出现使科幻小说从传统科幻走向文学主流,将主流文学对科学、生活和人的思辨引入科幻,并展望了这一“关于变化”的文学类型的发展前景。
第五卷《英国科幻小说选》
《英国科幻小说选》追溯了科幻小说在英国的发展历程,聚焦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英国科幻名家与佳作,从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起步,自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19世纪,一路梳理到充满千禧热望的20世纪末,既传达了英国科幻独有的悲观讽刺氛围,也展现了英国科幻作家的悬疑传统、幽默能量、冒险精神与远见卓识。
第六卷《世界科幻小说选》
《世界科幻小说选》主要考察了非英语国家的科幻小说及其各自的民族特征,囊括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幻小说经典之作,包括法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与芬兰、东欧、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印度、日本,中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科幻小说以不同的姿态和方式诞生与发展,形成了各自迥异的经验
第一卷 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
前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月球首航
一个真实的故事(节选) [古罗马]萨摩萨塔的琉善
奇异生物与远途旅行
约翰·曼德威尔爵士的旅行游记(节选) 佚名
理想国即乌托邦
乌托邦(节选) [英国]托马斯·莫尔
崭新的科学和古老的宗教
太阳城——柏拉图式理想国(节选)
[意大利]托马索·康帕内拉
经验、实验与启迪人类心智的战斗
新亚特兰蒂斯(节选)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
新宇宙观与另一次月球之旅
梦,或曰月球天文学(节选) [德国]约翰内斯·开普勒
航向月球
月球远征记(节选) [法国]西拉诺·德·贝尔热拉克
理性时代与反对者的呼声
勒皮他岛游记(节选) [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
朝向另外一侧的幻想之旅
地下世界之旅(节选) [丹麦]路德维希·霍尔堡
太空来客
小大人 [法国]伏尔泰
科学与文学:世界碰撞之时
弗兰肯斯坦(节选) [英国]玛丽·雪莱
作为象征的科学
拉帕西尼医生的女儿 [美国]纳撒尼尔·霍桑
对未来的预期
明日之事 [美国]埃德加·爱伦·坡
开拓视野
钻石透镜 [爱尔兰]菲茨—詹姆斯·奥布莱恩
不可或缺的法国人
海底两万里(节选) [法国]儒勒·凡尔纳
环绕月球(节选) [法国]儒勒·凡尔纳
失落的文明与古老的知识
她(节选) [英国]亨利·莱特·哈葛德
新疆界
回顾:2000—1887(节选) [英国]爱德华·贝拉米
新杂志、新读者、新作家
该死的东西 [美国]安布罗斯·比尔斯
飞速起步
夜间邮船:发生在公元 2000年的故事 [英国]鲁德亚德·吉卜林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星 [英国] H. G. 威尔斯
第二卷 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
前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科学:新加速剂
新加速剂 [英国] H. G. 威尔斯
文艺之争
大机器停转 [英国]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天空中的岛屿或传奇的凯旋
火星月下(节选) [美国]埃德加·赖斯·巴勒斯
天上地下许多事
月池 [美国] A. 梅里特
幻想的呼唤
赤者 [美国]杰克·伦敦
恐怖自普罗维登斯涌出
大衮 [美国] H. P. 洛夫克拉夫特
科幻杂志开启惊奇事业
组织培养王 [英国]朱利安·赫胥黎
文字地上徒步,思想天空高翔
行人的反叛 [美国]戴维·H. 凯勒
时空哲学家
最后与最初的人类(节选) [英国]奥拉夫·斯台普顿
福特安坐他的车中
美丽新世界(节选) [英国]阿道斯·赫胥黎
密尔沃基的外星人
火星奥德赛 [美国]斯坦利·温鲍姆
谁在那儿?
黄昏 [美国]约翰·W. 坎贝尔
点子机器
比邻星 [美国] 默里·莱因斯特
火星上的“世界排险员”
火星什么样? [美国] 埃德蒙·穆尔·汉密尔顿
科幻军团
无所事事…… [美国] 杰克·威廉森
轻佻使命
多毛症 [美国] L. 斯普拉格·德·坎普
炼“金”术师集合
忠诚的伙伴 [美国] 莱斯特·德尔·雷伊
科学童话
黑色毁灭者 [美国] A. E. 范·沃格特
群星涌现
日暮 [美国] 艾萨克·阿西莫夫
卖出科幻的人
安魂曲 [美国] 罗伯特·A. 海因莱因
第三卷 从海因莱因到现在
前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超越界限
“你们这些僵尸—” [美国]罗伯特·A. 海因莱因
清晰而冷静的阿西莫夫之笔
理性 [美国]艾萨克·阿西莫夫
西马克保留地
有去无回 [美国]克利福德·D. 西马克
库特纳夫妇
全都馍馍碎,那些鹁鹉鸽儿 [美国]刘易斯·帕吉特
(亨利·库特纳 C. L. 穆尔)
布拉德伯里编年史
百万年野餐 [美国]雷·布拉德伯里
不只是科幻
惊雷与玫瑰 [美国]西奥多·斯特金
试观此女
为母之心 [美国]朱迪斯·梅丽尔
时间问题
布鲁克林工程 [美国]威廉·泰恩
社会性的一面
时尚诱惑 [美国]弗里茨·莱伯
膨胀中的宇宙
岗哨 [英国]阿瑟·C. 克拉克
法默的世界
继续航行! [美国]菲利普·何塞·法默
科幻中的科学
关键因素 [美国]哈尔·克莱门特
文学,何乐而不为?
惬意的华氏度 [美国]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以石试金
冷酷的等式 [美国]汤姆·戈德温
不为人知的 C. 史密斯之歌
鼠龙游戏 [美国]科德威纳·史密斯
文思的锋刃
地球朝圣 [美国]罗伯特·谢克里
英伦入侵
谁能代替人 [英国]布赖恩·W. 奥尔迪斯
主流的诱惑
哈里森·伯杰隆 [美国]库尔特·冯内古特
旧日宗教
亚实基伦街上 [美国]哈里·哈里森
终点小说
终点海滩 [英国] J.G. 巴拉德
反反复复
海豚之路 [美国]戈登·R. 迪克森
作为隐喻的未来
漫长的星期二夜晚 [美国] R. A. 拉弗蒂
透过模糊不清的镜子
公元第一百万日 [美国]弗雷德里克·波尔
现实,你在哪儿?
全面回忆 [美国]菲利普·K. 迪克
新事物
我没有嘴,而我必须尖叫 [美国]哈伦·埃利森
是的,还有德雷尼
啊,罪恶之都…… [美国]萨缪尔·R. 德雷尼
新科学革命
支离破碎的人 [美国]拉里·尼文
硬科幻与软心肠
垂怜经 [美国]波尔·安德森
奈特手笔
面具 [美国]达蒙·奈特
在未来幸存
站立于桑给巴尔(节选) [英国]约翰·布伦纳
大抗议
强光闪耀 [美国]诺曼·斯宾拉德
科幻作家的来源与发展
太阳舞 [美国]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明喻式科幻
黑暗的左手(节选) [美国]厄休拉·K. 勒古恩
问题与争议
骤变来临 [美国]乔安娜·拉斯
艺术科幻
心所引擎 [美国]罗杰·泽拉兹尼
不确定的未来
三百周年国庆 [美国]乔·霍尔德曼
第四卷 从现在到永远
前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源于技巧与金钱
父母的结晶 [美国]理查德·马西森
黑暗的心
全丹佛最幸运的人 [美国]西里尔·M. 科恩布鲁斯
符号之辩
通用时间 [美国]詹姆斯·布利什
魔法之语
我的男友叫杰洛 [美国]阿夫拉姆·戴维森
一曲 50 年代的赞歌
第一曲赞歌 [美国]小沃尔特·M. 米勒
科幻小说如磁石
无人扰格斯 [美国]阿尔吉斯·布德里斯
自卑情结:一个复杂的问题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美国]丹尼尔·凯斯
身份问题
月蛾 [美国]杰克·万斯
来自科幻界之外的观点
通天塔图书馆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内心向往外太空
沙丘(节选) [美国]弗兰克·赫伯特
传统科幻的活力
昔日之光 [英国]鲍勃·肖
不可名状和不可知
第一次远行(A):特鲁勒的电子诗人 [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熵与世界观
宇宙的热寂 [美国]帕梅拉·佐林
对“推想小说”的推想
策划人 [美国]凯特·威廉
异星人的异化感
变换者和三旅人之舞 [美国]特里·卡尔
迂回手法的优点
艾恩博士最后的旅程 [美国]小詹姆斯·提普奇
激进的感性
至暗之地 [美国]加德纳·多佐瓦
逃避式阅读
死亡医生之岛与其他故事 [美国]吉恩·沃尔夫
理解读者的反应
昂古莱姆 [美国]托马斯·M. 迪什
战后一代
采撷蓝玫瑰 [美国]帕梅拉·萨金特
“星际迷航”综合征
瞳中之指 [美国]戴维·杰罗尔德
男性、女性与社会
薄雾、青草与黄沙 [美国]冯达·N. 麦金太尔
新星与其他群星
空中袭击 [美国]约翰·瓦利
科幻小说,异化者与异化
剥离 [美国]巴里·N. 马尔兹伯格
外星寓言
异种番茄 [美国]迈克尔·毕晓普
劳动节集团
灰烬之塔 [美国]乔治·R. R. 马丁
小说与科学
粒子理论 [美国]爱德华·布莱恩特
未来的人类学
俯瞰 [美国]琼· D. 文奇
形式与内容
言语清扫工 [美国]乔治·泽布洛斯基
历史与超验之间的辩证法
2080 年世界科幻大会 [英国]伊恩·沃森
将寻常之事变得陌生
雪怪 [美国]卡罗尔·埃姆什威勒
科学与小说
底片 [美国]格雷戈里·本福德
现实与超现实
薛定谔的小猫 [美国]乔治·亚力克·艾芬格
第五卷 英国科幻小说选
序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前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萌芽期:从弗兰肯斯坦到道廷
道廷之役(节选) 陆军中校乔治·汤姆金斯·切斯尼爵士
视角问题
平面国(节选) 埃德温·A. 艾勃特
对大灾难的渴望
伦敦已矣(节选) 理查德·杰弗里
媒介与信息
伦敦的毁灭 罗伯特·巴尔
世纪之末
垄断雷电 乔治·格里菲斯
发明明天的人
盲国 H. G. 威尔斯
主流文学中的科幻思潮
易如 A.B.C. 鲁德亚德·吉卜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一场微不足道的实验 J. D. 贝雷斯福德
天地之间许多事
高天中的恐怖 阿瑟·柯南·道尔
碰撞之前
老鼠 S. 福勒·赖特
放眼天外
创星者(节选) 奥拉夫·斯台普顿
美国的吸引力
大雾 H. F. 赫德
战后大爆发
收藏爱好者 埃里克·弗兰克·拉塞尔
流星及其它星辰
梦是神圣的 彼得·菲利普斯
高产的 50 年代
美国制造 J. T. 麦金托什
克拉克的转型
那颗星 阿瑟· C. 克拉克
温德姆时代
广漠的太空 约翰·温德姆
巴拉德的集中营式宇宙
时间的声音 J. G. 巴拉德
溺亡的巨人 J. G. 巴拉德
以喻为基
富可敌国 约翰·布伦纳
保持距离的 D. G. 康普顿
最好该有栋英国房子 D. G. 康普顿
天地之大,无奇不有
缪斯 安东尼·伯吉斯
新浪潮的涅普顿
灾难的本质 迈克尔·摩考克
变化的人性面
你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 鲍勃·肖
女性闯进俱乐部
时间的力量 约瑟芬·萨克斯顿
新图与旧浪
梅森的生活 金斯利·艾米斯
上帝问题
安放世界 迈克尔·约翰·哈里森
兼容并包
在太空船厂工作 布赖恩·W. 奥尔迪斯
生命的外观 布赖恩·W. 奥尔迪斯
意象与符号
永恒之夏 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
外星关系
量身定做 詹姆斯·怀特
性别和奇幻故事
水中书 塔尼斯·李
超越共性
大西洋游泳大赛 伊恩·沃森
科幻传奇
而那不忙于活着的人 布赖恩·斯塔伯福德
第六卷 世界科幻小说选
序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前言 [美国]詹姆斯·冈恩
法国篇
探索已知与未知的世界
地心游记(节选) [法国]儒勒·凡尔纳
构想未来
二十世纪的战争 [法国]阿尔贝·罗比达
寻找人之初
另一个世界 [法国]大 J. H. 罗尼
一位超现实荒诞玄学家短暂而幸福的一生
死鱼 [法国]鲍里斯·维昂
酒瓶背后的外星人
比睡眠更沉重 [法国]菲利普·屈瓦勒
科幻多面手的诱惑
回声之谷 [法国]热拉尔·克莱因
北美的法语声音
结点 [法国]伊丽莎白·沃纳尔博格
德国篇
创建一个类型
沙人 [德国] E. T. A. 霍夫曼
德国科幻之父
万有图书馆 [德国]库尔德·拉斯维茨
文学的影响
猎人格拉楚斯 [奥地利]弗朗茨·卡夫卡
奥地利联系
大厦 [奥地利]赫伯特·W. 弗兰克
出版的力量
内罗曼提翁 [德国]沃尔夫冈·耶施克
高墙的意义
伊卡洛斯行星要闻 [德国]埃里克·西蒙
斯堪的纳维亚与芬兰篇
丹麦实验
谟涅摩叙涅之子 [丹麦]斯文·奥厄·马森
神奇的瑞典
时光永驻 [瑞典]萨姆·J. 伦德瓦尔
东欧篇
发明了机器人的人
R. U. R.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节选,尾声部分)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波兰大师
狩猎 [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医学报告
分裂的卡拉 [捷克]约瑟夫·内斯瓦德巴
罗马尼亚的特例
诺伊霍夫协议 [罗马尼亚]奥维德·S. 克罗赫马尼恰努
俄罗斯篇
斯特鲁加茨基兄弟
外来者 [俄罗斯]阿尔卡季·斯特鲁加茨基、
鲍里斯·斯特鲁加茨基
冒险与科幻
同甘共苦 [俄罗斯]基尔·布雷乔夫
意大利篇
平凡与神奇
时间机器 [意大利]迪诺·布扎蒂
写给我们这个时代的童话寓言
螺旋体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篇
此处有虎
雪花石膏园 [西班牙]特蕾莎·英格列斯
魔幻现实主义魔术师
巴比伦彩票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哥伦比亚奇迹
出售奇迹的好人布拉卡曼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过去、现在与未来
查克·莫尔 [墨西哥]卡洛斯·富恩特斯
印度篇
马拉地语经验
爱因斯坦第二 [印度]拉克斯曼·隆德
中国篇
中国的科幻先驱
地球的镜像 [中国]郑文光
中国的职业科幻作家
腐蚀 [中国]叶永烈
日本篇
日本的海因莱因
选择未来 [日本]小松左京
从西方垃圾到日本折纸
纸飞船传说 [日本]矢野彻
附录
美国科幻与我们 [法国]伊丽莎白·沃纳尔博格
“科幻之路”提供了科幻史研究樶全面的视角,是所有科幻学生的BI读之作。它所选的经典故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即使多年后,冈恩的引言和介绍仍然发人深省。
——《科幻研究》
“科幻之路”是科幻爱好者的BI读书。如果想写硬科幻,就去读“科幻之路”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如果想写软科幻,就去读第四卷。
——《三体》作者 刘慈欣
脉络清晰,系统梳理科幻小说发展演变;
历久弥香,精湛阐释经典作品意义内涵!
“科幻之路”,一众科幻明星谱,一本想象启蒙书,一部创作镜鉴录。
————《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尹传红
“科幻之路”是科幻文学的全景观叙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邱华栋
冈恩的文笔严肃而不失风趣,丰富而不诘屈聱牙,我向所有对科幻感兴趣,并且希望能系统了解其历史的人推荐这套“科幻之路”。
——Sfrevu线上科幻杂志
布拉德伯里编年史
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的出现,使科幻小说第一次符合了外界对它的预期。布拉德伯里的作品刊发在通俗杂志上,入选教科书,甚至再版于中小学校刊上。许多读者对科幻的了解仅限布拉德伯里,直到今天,这个群体依旧这么认为:构成科幻小说的元素不外乎彩色玻璃窗、堆满世纪初遗物的阁楼、发射时有如烟花燃放的火箭、银色蝗虫,以及火星城市的废墟。
科幻对创作者的吸引力一直很不稳定。在科幻史的多数时间里,科幻创作给予作家的回报都低于其他类型文学,这种现象直到近来才有所改观。科幻作家常常转投其他领域:神秘小说、影视剧、漫画书,还有其他专业性的写作活动。只是凭着对所读所写的科幻的热爱,他们才没有彻底放弃科幻,通常他们会不时回到科幻写作中来,即使只是以游客的身份。
布拉德伯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科幻作家之路走得很艰辛。在写过几十篇乏人问津的小说后,他才终于获得杂志的青睐。他的恐怖小说登上了《怪谭》,他的科幻小说卖给了《超科学故事》(Super Science Stories)和《行星故事》(Planet Stories)。最终,在1945 年和 1946 年,他将怀旧和感伤熔于一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结合独具感染力的文字魔法,他的作品出现在了光面纸杂志上:先是《美国水星》、《科利尔》、《时尚淑女》和《魅力》,接着有《纽约客》、《哈泼斯》、《时尚先生》、《麦考尔》、《十七》、《麦克林》和《星期六晚邮报》。其中一些入选了玛莎·弗利的《短篇小说年选》。
大约同一时间,布拉德伯里的《百万年野餐》发表在了《行星故事》1946 年夏季号上。这是后来一系列作品的开篇,这个系列在1950 年结集成册,以《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为名出版。第二年,另一本叫作《图案人》(The Illustrated Man)的选集出版。在此之前,阿卡姆书屋在 1947 年发行过一本他的恐怖小说集,名为《黑暗嘉年华》(Dark Carnival)。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从科幻的贫民窟里“发掘”出了布拉德伯里,向世界宣告了他的过人天资。不久,布拉德伯里离开科幻,转而投向了回报更高的事业。他写了电影剧本:《宇宙访客》(It Came from Outer Space)、《原子怪兽》(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以及约翰·休斯顿执导的《白鲸》(Moby Dick)。1966 年,他的小说《华氏 451》(Fahrenheit 451)被弗朗索瓦·特吕弗改编成了电影;1969 年,《图案人》也被搬上了大银幕。布拉德伯里也创作过戏剧和诗歌。他的《布拉德伯里的世界》(The World of Ray Bradbury) 和《美妙的冰激凌服 》(The Wonderful Ice Cream Suit)在洛杉矶成功上演,后者还曾短暂地登上外百老汇的舞台。他还写过其他剧本,包括一部改编版的《白鲸》,剧中莫比·迪克变身为一颗巨大的白色彗星。1980 年,《火星编年史》被改编为一部令人大失所望的迷你剧,相较而言,《必有恶人来》(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在 1983 年的改编电影或许更能让观众满意。20 世纪 80 年代,布拉德伯里重回犯罪小说领域,创作长篇的神秘小说;他还制作了一档有线电视节目《布拉德伯里剧场》,亲自担任主持人,内容改编自他的系列小说。
布拉德伯里是一个科幻界常见现象的代表—专写短篇的作家;他也能代表另一个更为罕见的群体—从未创作一部长篇、却依然大获成功的短篇作家,哈伦·埃利森就属于这个群体。《华氏 451》由一部中篇小说扩写而来;《蒲公英酒》(Dandelion Wine,1957)是围绕同一个主人公创作的系列短篇小说;《必有恶人来》(1962)也是一部扩充版短篇小说。布拉德伯里靠短篇小说和小说集确立了自己的声望,这些小说集的辑录标准有时是共同的主题(火星),有时是共同的来源(马戏团畸形秀演员的文身上展示的未来图景)。
虽然布拉德伯里常常被单独挑出,冠以“唯一的优秀科幻作家”之名,但是,他被人欣赏的原因可能更多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他的作品基本上属于奇幻。即使是那些带有科幻元素的小说,也并没有反映出多少现实,反而更多是布拉德伯里头脑中的想象。布赖恩· W. 奥尔迪斯(Brian W. Aldiss)称他为“我们最杰出的梦想家之一”,并作如此评价—布拉德伯里“是把写科幻的那套伎俩全部带上,当作高度自我化的表达工具,用在他那多少有点‘泰迪熊式’的宇宙观里的第一人”。罗伯特·斯科尔斯和埃里克·拉布金说,布拉德伯里“借用科幻的外衣伪装他那魔法般的先入之见,并且让这些成见更有说服力”。
奥尔迪斯说,布拉德伯里的世界是“前青春期式的”,他笔下角色的动机确实有着儿童般的纯洁,无论这种动机是善还是恶。但是,如果说他笔下的成年人有着儿童式的行事风格—向火星运河里掷啤酒瓶,在废弃的火星城市里用枪射击房屋的窗户—那么,他笔下的儿童却像成年人那样心思细密、不择手段。比如,在《大草原》(“The Veldt”)里,孩子设下陷阱困住父母;《决战时刻》(“Zero Hour”)里,孩子背叛了父母;《小刺客》(“Small Assassin”)里,婴儿甚至杀死了自己父母。虽然他的小说展现出一种反对技术的偏见,但在布拉德伯里自己身上,却依然保有许多青少年时期的科幻热情;比如,他曾对人类的首次登月行动感到欢欣鼓舞。
布拉德伯里笔下的火星明显是有悖于现实的,即使以 1946 年人们对火星的认知来看也是如此。斯科尔斯和拉布金认为布拉德伯里有意如此,目的就是让人把他的故事当成寓言。然而,与其说布拉德伯里在创造寓言,不如说他是站在与现实相隔甚远的位置,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在很多作品里,他给予读者的不是重建现实的尝试,也不是现实的形象,而是符号组成的经验。布拉德伯里有过很多偶像—林肯、惠特曼、萧伯纳、爱伦·坡、海明威、伍尔夫等等—他写过致敬这些作家的小说,将他们像先祖的魂灵一样唤起;读者没有得到他们的经验,只有他们作为言辞的使用者和书籍的写作者的形象。在《华氏 451》中,困扰布拉德伯里的不是烧书的行为,而是“书籍”—抽象意义上的书籍—遭到焚毁的结果。将投入火中的书的名字一一读出像是一场祈祷,就连诵读它们目录的行为也变成了一种仪式。
奇幻作家关心的并非现实,而是困扰人们睡眠的符号和本就具有魔力的文字。布拉德伯里是一位沉醉于文字的作者,他用这些有魔力的文字,为读者编织出比现实更瑰丽的梦。
(穆童、憬怡 译)
百万年野餐
[美国]雷·布拉德伯里
不知道为什么,妈妈向大家提议,叫全家人一起出发去钓鱼。这肯定不是妈妈的主意,蒂莫西心里很清楚。这是爸爸的想法,妈妈只是替他说了出来。
爸爸在火星石堆里来回挪动着脚,应声表示同意。一阵骚动吵嚷过后,整座营地就已收拾妥当,塞满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行囊。妈妈穿上旅行衣和衬衫。爸爸双手颤抖着,用烟草填满烟斗,眼睛却注视着火星的天空。三个孩子吵吵闹闹地拥入了摩托艇,谁也没有留心爸爸妈妈有什么不对劲。除了蒂莫西。
爸爸发动了引擎,轰鸣声划破天际。水波起伏着向后扩散,小船直冲向前,大家齐声高呼:“耶!”
蒂莫西陪爸爸坐在船尾,细小的手指落在爸爸长着汗毛的指背上。他看着运河蜿蜒向前,把七零八落的登陆营地抛在了身后。他们一家是乘坐小型的家用火箭从地球一路赶来的。蒂莫西想起了离开地球的那天晚上,大家行色匆匆,登上了爸爸不知从哪找来的火箭,说是要去火星度假。这目的地可真够远的。但是,因为两个弟弟的缘故,蒂莫西什么都没说。于是,他们来到了火星,现在刚刚着陆,就马上要去钓鱼。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他们是这么说的。
小船逆流而上,爸爸露出了奇怪的眼神。蒂莫西无法读懂。他目光灼灼,还隐约有些如释重负。沟壑纵横的脸上因此不再显得忧虑和悲伤,反而染上了一丝笑意。
就这样,小船驶过一个河湾,余温尚存的火箭消失在视野里。“咱们这趟要走多远?”罗伯特把手插入水中,溅起水花,如同一只小蟹跃入了紫红色的河水。
爸爸呼出一口气。“一百万年。”
“天哪。”罗伯特说。
“快看,孩子们。”妈妈用柔软修长的手臂指向前方,“一座死城。”
他们现出热切的目光,死城却回报给他们一片死寂。时值盛夏,整座城市都沉浸在酷暑的寂静中,就像有位火星气象员特意改变了火星的天气。
这种死寂似乎让爸爸感到快慰。
隆起的沙丘上散落着不起眼的粉色石头,几根倾倒的柱子,一座孤独的神庙,接着又是绵延的沙漠。方圆几英里内都是这般景象。白色沙漠铺开在运河两岸,蓝色沙漠笼罩在运河上方。
突然,一只小鸟向天空飞去。像是划过蓝色池塘的一颗石子,击中水面,沉了下去,消失不见。
爸爸看上去吓得不轻。“我还以为是火箭呢。”
蒂莫西望向深沉如海的蓝天,想要在天空中找到地球,找到那场战争、那些毁掉的城市,以及人类之间的手足相残—这世界自打他出生以来就一直战火不断。但他什么都没有看到。战争已经远在天边,毫不起眼,就像高耸雄伟、寂静空灵的教堂里,两只苍蝇在拱门上纠缠不休。那么的无关紧要。威廉·托马斯抹了一把额头,他感到儿子的手激动不安地握在他的胳膊上,像只幼小的捕鸟蛛。他对儿子展露笑颜。“怎么了,蒂米?”
“没事,爸爸。”
蒂莫西搞不明白,在身边这尊巨大的成年机体内部,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嘀嘀嗒嗒不停运转?这个男人长着硕大的鹰钩鼻,鼻子上的皮肤晒得发红,有些干燥剥脱。炽热的蓝眼睛好像玻璃弹珠,那是地球老家的小孩子夏天放学后的娱乐。两条壮硕的长腿像柱子一样杵在松垮的马裤里。
“爸爸,您在看什么呀,看得那么用力?”
“我想找到属于地球的逻辑、常理、良政、和平和责任。”
“这些东西都在那边吗?”
“不。我没有找到。已经不在那儿了,很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也许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只不过我们一直在自欺欺人。”
“快看,那儿有条鱼。”爸爸用手指着说。
三个男孩像女高音那样尖叫起来,探出细嫩的脖子仔细观察,船身也随之摇晃。他们发出”哇”和”喔”的惊叹。一条银色的环鱼漂浮在船侧,随水波上下翻腾,它包裹起一些食物微粒,接着像瞳孔一样突然闭合,将食物吞噬。
爸爸看着鱼,用低沉的声音轻轻开口述说。
“战争就像这条鱼。它游过来,见到食物,马上收缩。转瞬之间—地球没了。”
“威廉。”妈妈提醒道。
“对不起。”爸爸道歉。
他们安静地坐着,感受着凉爽、迅疾又清澈的水流。唯一的声响只有嗡嗡的引擎、汩汩的河水,以及空气在阳光下受热膨胀的声音。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火星人?”迈克尔叫喊着。
“别着急。”爸爸说,“说不定就在今晚。”
“火星人明明已经灭绝了。”妈妈说。
“不,并没有。等我找几个火星人给你看看。”爸爸马上反驳。
蒂莫西对爸爸的说辞很不满意,但他一言未发。样样都是怪事。不论是度假、钓鱼,还是大家相互交换的眼神。两个弟弟却早就心不在焉,他们用小手搭起凉棚,向运河两岸七英尺高的石堤望去,等待火星人现身。
“火星人长什么样子?”迈克尔向爸爸发问。
“等你见了就知道了。”爸爸似笑非笑,蒂莫西看到爸爸脸上的血管一起一伏,好像在打着节拍。妈妈的身躯纤细柔软,金丝般的头发盘成了发辫,用头冠固定着。她眼睛的颜色好像运河深处泠洌的河水,流淌在阴影中,几乎呈紫色,其间点缀着琥珀色的斑点。你能看到她的思绪在眼底游弋,像鱼一样—有的明亮,有的黯淡,有的游得很快、一闪而过,有
的不紧不慢、从容自在。偶尔她会把头抬起,寻找地球的位置,这种时候那双眸子就会褪去杂质,只剩纯净的色彩。她端坐船头,一只手扶在船边,另一只手放在大腿深蓝色的马裤上,柔嫩颈项上的一道晒痕,衬出上衣领口盛开如一朵白花。
她不停向前眺望,想要知道前面到底有些什么。但她看不清楚。于是,她回头面向自己的丈夫,从丈夫眼中的映像里,她找到了答案;那双眼睛不仅反映着外界,还透露出丈夫内心的决绝。女人的脸因此舒展开来,她接纳了那份决绝,转过身去,突然之间明白了自己的目标。
蒂莫西也在张望。但他只看到一条紫红色的运河画出笔直的线条,穿过宽阔的浅谷,掠过山谷两旁饱受风雨侵蚀的矮丘,直到消失在天空的尽头。这条运河不停流淌,沿途经过一座座无人的空城,要是你把城市拿在手中摇晃两下,准会听到里面传来咔嗒的响声,如同蜷居干枯颅骨中的甲虫。一两百座这样的城市,在燥热的夏日和凉爽的夏夜里长眠不醒……
他们不远百万英里来此远游垂钓,却不忘在火箭上备一杆枪。明明只是一场度假,可带来的食物却足够大家年复一年地生存下去。还有,爸爸为什么要把食物藏在火箭附近?度假。在这“度假”的面纱后面,绝不是一张喜气洋洋的笑脸,而是一副颇为坚硬、锐利甚至可怕的面孔。蒂莫西没有能力揭开这层面纱,两个弟弟也不行,他们一个 8 岁、一个 10 岁,还在忙着享受属于这个年纪的快乐。
“还是没有火星人。哼。”罗伯特用手捧起他的尖尖的下巴,愤愤地望着运河。
爸爸的手腕上绑着一台原子收音机。它的使用方法相当传统:只要贴近耳朵、抵在头骨上,不管远方的人是在说话还是唱歌,声音都会通过振动传入脑海。爸爸抬起手腕开始聆听。他的脸像是那些沉沦的火星城市,皮肤下陷,干瘪,几乎毫无生气。
接着,他把收音机递给妈妈。妈妈一脸错愕。
“怎么—”蒂莫西的问题没能问得出口。
因为就在此时,远方发生了两次爆炸,巨大的冲击从头到脚传遍全身,深入骨髓。接着又是几次小规模的震荡。
爸爸扬起头,立即加大油门。小船腾空而起,砸在水面上。这下,罗伯特的愁绪一扫而空,迈克尔也禁不住发出惊恐但愉悦的叫喊,紧紧抱住妈妈的腿,眼看水柱从他的鼻尖倾泻下来。
爸爸掉转船头,急忙减速,压低船身驶入一条细小的支流,在一座古旧的石头码头下停靠。码头破败不堪,闻起来还有一股蟹肉的味道。小船狠狠地撞向码头,大家差点扑倒向前,所幸没人受伤。父亲转身看向运河,想要知道水面上的波纹会不会暴露他们的藏身路线。波纹越过河面,拍打着石块,然后折返回去,与其他水波交汇,停息,接受日光斑驳的投影。一切归于平静。
爸爸静静听着。其他人也竖起了耳朵。
爸爸的呼吸声回荡在空气中,好像拳头击打在码头冰冷潮湿的石砖上。在阴影中,妈妈的眼睛如猫般锐利,她注视着爸爸的一举一动,希望从中了解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爸爸放松下来,长舒了一口气,嘲笑着自己刚刚的行为。
“是我们的火箭,我怎么没想到呢。我紧张过头了。明明就是那艘火箭啊。”
迈克尔问:“怎么回事,爸爸,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不过是炸掉了自己的火箭。”蒂莫西努力表现得若无其事,“我熟悉火箭爆炸的声音,我以前听过。我们的火箭刚刚爆炸了。”
“为什么我们要炸掉自己的火箭呢?”迈克尔问道,“为什么,爸爸?”
“因为我们在玩游戏啊,傻瓜!”蒂莫西说。
“游戏!”这个词迈克尔和罗伯特最喜欢了。
“爸爸故意让它炸掉,这样别人就找不到我们的着陆点,也没法知道我们的去向!以防有人跟踪我们,明白了吗?”
“原来是这样,是个秘密!”
“被自己的火箭吓了一跳。”爸爸向妈妈坦白,“我太紧张了。竟然认为还会有别的火箭飞来,真是可笑。就算有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爱德华兹家的那艘,前提是他和妻子能顺利抵达。”他再次把收音机贴近耳朵。两分钟后,他的手垂了下去,就像是在丢弃一块破布。
“终于还是结束了。”他对妈妈说,“收音机已经接收不到原子束信号了。其他世界电台全部消失了。过去几年里,电台早已所剩无几,现在空中更是完全安静了。这样的情形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一直是多久?”罗伯特问道。
“也许要等你的曾孙出生以后,才有可能打破这种宁静。”爸爸说。他坐在那儿,身边的三个孩子陪他一起,感受着他的敬畏、失落、无奈和妥协。
终于,他把小船再次开进运河,一家人继续沿原先的路线前进。
天色渐晚,太阳已经西沉,前方还有一连串的死城在等着他们。
爸爸和风细雨地同儿子们聊天。过去,他对几个儿子常常态度冷酷,语气疏远。而今他用手拍着儿子们的头顶,只用三言两语就让儿子体会到了他的爱意。
“迈克,挑一座吧。”
“挑什么呀,爸爸?”
“挑一座城市,儿子。我们马上要路过几座城市,就从这里面挑吧。”
“好。”迈克尔说,“我该怎么挑呢?”
“喜欢哪个就挑哪个。罗伯特和蒂莫西,你俩也一样。挑一座你们最喜欢的城市。”
“我想要一座有火星人住的城市。”迈克尔说。
“你会有的。”爸爸说,“我向你保证。”他对着儿子说话,眼睛却看着妈妈。
短短二十分钟内,他们就路过了六座城市。爸爸没有再提一句爆炸的事情;他的兴趣转移到了孩子们身上,和孩子们嬉戏打闹、享受快乐,似乎变得比什么都重要。
迈克尔看中了他们经过的第一座城市,但大家信不过这种急促的第一印象,否定了他的选择。没人喜欢第二座城市,因为这是一处地球人的定居点,木制建筑早已腐烂成了片片木屑。蒂莫西选中了第三座,因为它规模宏大。第四和第五座城市太小了。第六座城市得到了妈妈在内的一致认同,他们惊呼“好棒!”“好美!”“快看那边!”
城中有五六十幢依然矗立的建筑,路面略有尘土但铺砌平整,甚至一两座古老的离心泉仍然在广场里喷吐水汽。晚霞中涌出的清泉,是城中仅存的一线生气。
“就是这儿了。”大家都这么说。
把船停靠在码头后,爸爸跳下了船。
“我们终于到了。这座城市属于我们了。从现在开始,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从现在开始?”迈克尔表示难以置信。他站起来,望望四周,然后面朝原先火箭的方向眨了眨眼。“不要火箭了吗?不回明尼苏达了吗?”
“过来。”爸爸说。
他把小收音机贴在迈克尔铺满金发的头顶。“听。”
迈克尔听着。
“什么都听不到呀。”他说。
“没错。什么都没了。再也不会有了。明尼阿波利斯,火箭,地球,都没了。”
得知这一真相的迈克尔震惊不已,开始抽噎起来。
“等一下。”爸爸马上打断他,“我为你准备了许多别的东西,足够补偿你的损失,迈克!”
“什么东西?”迈克尔噙住眼泪,好奇地企盼着爸爸接下来要说的话。如果这次的故事还是一样糟糕,那么他随时准备继续哭下去。
“我要把这座城市交给你,迈克。它属于你了。”
“属于我?”
“属于你、罗伯特、蒂莫西,属于你们三个。”
蒂莫西从船上跳了起来。“看啊,大家伙儿,这些都是我们的!全都归我们了!”他在和爸爸玩一场游戏,现在正兴致勃勃,挥洒自如。等一切尘埃落定后,他可以找个角落,偷偷地哭上十分钟。但是现在,游戏还在继续,这场“家庭出游”还没结束,不能扫了两个弟弟的兴致。
迈克尔和罗伯特一起跳了下来,然后搀扶妈妈下船。
“你们要留心自己的姐妹。”爸爸说。当时大家全都一头雾水,直到后来才明白他的意思。
他们急忙踏入这座用粉色石头砌筑的宏伟城市,其间不停低声交谈。死城的气氛让人不敢提高声音,只想观赏日落的美景。
“差不多再过五天,”爸爸平静地说,”我就会返回火箭那里,找到藏在废墟里的食物,把它们带回:我还会去寻找伯特·爱德华兹和他的妻女。”
“女儿?”蒂莫西问道,“几个?”
“四个。”
“以后肯定是个麻烦。”妈妈慢慢点头。
“女孩。”迈克尔模仿古代火星石像的样子扮起鬼脸,“女孩。”
“他们也是坐火箭来的吗?”
“是的。如果他们能顺利抵达的话。家用火箭原本的用途是月球旅行,没法飞来火星。我们能安全登陆已经很幸运了。”
“您的火箭是从哪里得来的?”蒂莫西趁两个弟弟向前奔跑的时候,低声发问。
“是我保存下来的。保存了二十年,蒂姆。我把它藏得远远的,暗自祈求最好永远不要派上用场。我想,也许我早就应该把它交给政府,用作战争,但我一直忘不了火星……”
“还有野餐!”
“对。这是你我之间的秘密。当我看到地球行将毁灭,等到最后一刻,我就带上大家出发了。伯特·爱德华兹也藏了一艘火箭,本来打算一同出发,但后来我们觉得分头行动比较安全,以防有人想要击落我们。”
“所以您为什么要炸掉火箭啊,爸爸?”
“因为炸掉火箭,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还有,就算有坏人来了火星,他们也没法知道我们在这儿。”
“所以您才一直抬头看天吗?”
“是啊,我太傻了。他们不会追上我们的。我们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追踪的线索。我就是太小心了。”
迈克尔跑了过来。“这座城市真的属于我们吗,爸爸?”
“这颗星球全部属于我们了,孩子们。整颗星球都是。”
他们站在那里,主宰着天地,支配着万物,统治着所有已勘测的土地,成了不容置疑的国王和总统。他们想要明白,拥有整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这个世界又有多大。夜晚很快降临在稀薄的大气中,爸爸把家人留在了广场的喷泉旁,独自前去小船,然后捧着一沓文件走了回来。他把纸张堆在一座老旧的庭院当中,放火点燃。为了取暖,他们蜷缩在火焰周围,开怀大笑。蒂莫西看到,当火焰触及、吞没纸张时,上面的文字就像受惊的小动物一样一跃而起。纸张犹如老人的皮肤那样褶皱着,数不清的文字被焚烧殆尽:
“国债券;1999 年度业绩图表;试论宗教偏见;物流科学;泛美联盟的几项问题;1998 年 7 月 3 日股市报告;战事简讯……”
这些文件是在爸爸的要求下带来火星焚烧的。他坐在那里,心满意足地把一张张纸投入火焰,向他的孩子诉说着这么做的意义。
“现在我该告诉你们一些事情了。对你们隐瞒这么多的事实,我认为不太公平。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但我必须说出来,即便你们只能领会其中的某些部分。”
他把一页纸投入了火焰。
“我烧掉的这种生活方式,此刻也正在地球上遭受战火的摧残。原谅我的口气像个政客。毕竟,我曾经是个州长,为人诚实却遭人嫉恨。地球生命从没能安定下来,做出什么非常有益的成就。科学发展得太快,超越了我们的理解能力,人们迷失在机械的荒野中,就像儿童那样不停翻新着漂亮的物件、小玩意儿、直升机和火箭;只注重那些错误的物品和机械本身,而忽略了机械的运用方式。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吞噬了地球。这就是我把无声的收音机拿给你听的意义。这就是我们要逃避的东西。
“我们很幸运。世界上已经没有其他的火箭了。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了,这趟旅行不是来钓鱼的。我一直拖到现在才告诉你们。地球已经完蛋了。星际旅行至少要在几个世纪以后才会再次出现,甚至就这么永远消失也说不定。结果最终证明,那种生活方式是错误的,是它亲手扼杀了自己。你们还很年轻。我会日复一日地向你们讲述这个故事,直到把它刻进你们的脑海。”
他停顿了一下,又把一沓纸扔进了火堆。
“现在只剩我们和另外几个人了,他们过几天会来到这里。我们人不多,但是足够重新开始。足够远离地球上的一切,重新建立一种生活方式—”
火舌从火堆中蹿出,好像在烘托他的语气。纸快要烧光了,现在只剩一张。地球的一切律法和信仰,都化为温热的灰烬,很快就会随风飘散。
蒂莫西注视着爸爸投入火中的最后一样东西。那是一幅世界地图,它受热扭曲变形—啪—像只温暖的黑蝴蝶那样飞走了。蒂莫西把脸转向别处。
“跟我去见见火星人吧。”爸爸说,“快来,你们一起。来吧,爱丽丝。”他牵起了妈妈的手。
迈克尔大声哭泣,爸爸举起他抱在怀里,他们穿过废墟,向着运河走去。
运河。明天或者后天,那些女孩就会沿着这条运河,和她们的爸爸妈妈乘坐小船抵达,她们将会成为男孩们未来的妻子。
夜幕降临在他们周围,四周繁星点点。但是蒂莫西找不到地球。地球早已落在了地平线以下。这值得他思考一番。
一只夜莺在废墟中啼鸣。爸爸说:“妈妈和我会想办法教育你们。我们也许会失败。我希望不会。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见识,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多年以前我们就开始计划这次旅行了,那时你们还没出生。我想,即使没有发生战争,我们也会搬来火星,在火星上生活,
建立我们自己的生活标准。假如后来没有发生如今的事情,火星可能还要再等一个世纪,才会被地球文明所毒害。当然了,现在—”
他们来到了河边。长长的运河笔直地流淌着,清凉的河水湿润着周围的空气,夜光下水平如镜。
“我一直想见见火星人的样子。”迈克尔说,“火星人在哪呢,爸爸?您答应要带我去看的。”
“就在那儿。”爸爸说。他把迈克尔扛在肩头,另一只手直直地指向下方。
火星人就在那儿。蒂莫西开始发抖。
火星人就在那儿—在那条运河里—倒映在河水中。蒂莫西,迈克尔,罗伯特,妈妈,爸爸。
波光粼粼的河水中,火星人沉默不语,长久地注视着他们……
(穆童 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