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754282
我想写本什么样的书
2005年,博客刚开始流行,我就开始写“供应链管理专栏”,先后写了700多篇文章,讲的都是些供应链实践中的事。后来,微博和微信兴起,这些文章流传更为广泛,“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微信公众号也备受欢迎。不时有人问:这些文章什么时候结集出版?
于是我对其中一些文章深化、润色,原想构建成一本结构严谨的书,但经过几年努力,还是觉得维持较松散的结构更好。一方面,这些文章都是独立成篇,强行打散重组,写成学术专著的形式反倒牵强;另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碎片组成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反映这一点,也更适合匆忙、没有大块时间的职业人阅读。
2012年,《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1版面世了,读者的反响异常热烈,在京东、东东等网站上,很快成为供应链管理的畅销书。但我知道,第1版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案例大多都是北美的,虽说道理相通,但总觉得没有中国本土案例更接地气。于是,2015年、2019年,本书推出第2版、第3版,加入了更多中国本土案例,结构上也更加成熟。感谢读者的厚爱,这两版继续领跑畅销榜,很多人都是在这本书上看到我的微信/电话联系上我的。
转眼间又是三四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我们经历了一系列事件,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关键元器件短缺、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全球供应链,显著地改变了人们对供应链的看法。我自己也已服务了过百家企业,推出了400多次培训,广泛接触了各行各业,对企业的普遍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意识到,企业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它们现在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也就是说,很多企业行为,比如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不管看上去有多么不合理,都是基于企业现有能力的理性选择——一个人干傻事,可能是这个人的意愿问题;一群人都干傻事,后面肯定有能力短板。要改变行为,就得改变能力;而要改变能力,就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更深层次的诱因,理解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
于是我就开始写第4版,更加聚焦“为什么”,以便更好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比如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协作,那为什么不协作?为什么上下级之间协作度很高,而兄弟职能之间经常互相挖坑?每家企业的供应商都有一大堆,但为什么企业一直在找新供应商?为什么老供应商做不到,新供应商就能?而新供应商一旦成了老供应商,为什么就又做不到了?供应商越多,采购额就越分散。怎样才能整合供应商,提高规模效益,增强管控力度?
再比如在很多企业,供应商相关的贪腐是个大问题。有些企业采购七权、八权分立,采购员一年一换,董事长深更半夜签订单,但为什么贪腐还是控制不住?贪腐是因为企业管理能力不够,没法有效约束员工行为,表面上看这是行为问题,其实是能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外企、民企和国企中,相对而言,管理能力强的外企贪腐问题较轻,而管理能力弱的本土企业较重,这跟它们的整体管理能力是正相关的。那该如何提高能力,改变员工行为?
还有,全球新冠疫情、局部冲突、中美贸易摩擦下,如何应对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我们都讲just in time(分秒不差),那是通过精益来降低成本,活在平时;现在是just in case(以防万一),那是通过冗余来应对小概率事件,活在“战时”。让你活在“战时”的一些做法,会让你在平时失去竞争力;让你在平时提高竞争力的做法,会降低“战时”的生存能力。两者看上去截然不同,但实质上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众多企业来说,这该如何理解,如何实施?
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老问题,困扰企业多年。我们对这些老问题是如此熟悉,以至于想当然地认为理解这些问题。其实不然。正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所以我们没法更好地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于是就一遍又一遍地尝试老方法,希望出现新结果。你知道,老方法自然会产生老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底下无新事,困扰我们的还是老问题。
想想看,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跟三年、五年前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放在供应链管理上,还是成本做不低,速度做不快;客户要的我们没有,我们有的客户不要。而我们的解决方案呢,则一直停留在“更努力”上,也就是说,在老方法的基础上更卖力。比如以前每天催货两次,现在三次;以前每三个月跟供应商砍一次价,现在每个月砍一次;以前晚上加班到八点,现在到十点。
而真正的解决方案呢,却在于“不同”,即改变做法。
比如管好需求,做好计划,紧急需求就少,就用不着每天跟供应商催货;对接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设计优化了,成本就会低,就用不着每个月跟供应商砍一次价;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程度提高了,重复性的琐碎杂务更多地由信息系统来做,这样就不用每天加班到深夜,以便把资源投入到投资回报更高的地方,比如需求管理。
不能光“更努力”,而是要“不一样”,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才是解决老问题的关键。这也是贯穿本书的一条主线,即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那些司空见惯的老问题,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才能更好地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改变方法论,最终通过提高能力来改变行为,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结果。
对于本书,我还有几点要补充。
第一,本书不宣传所谓的西方先进供应链管理。我不认为供应链是什么新东西、新思想;有人类的时候就有供应链。我也不认为供应链管理起源于西方;在北美,很多供应链管理思想其实起源于日本。看上去西方国家的供应链做得好,无非是它们执行更得力,更肯吃苦,比别人更不相信有捷径可走而已。
第二,本书不宣传走捷径。很多商业问题,总会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但想走捷径,不劳而获,结果往往是原地打转,问题照旧。该出的汗总得出。商业界最大的童话莫过于相信不劳而获,最大的悲剧就是相信有点石成金的捷径。一切商业问题都有一个fix,但你不能把宝压在那些quick fix上。
第三,本书也不宣传最佳实践。商业问题错综复杂,最佳实践是特定情况下的救命药,但不是万能药,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离开了特定环境,最佳实践往往不再最佳,误导甚至多过帮助,救命药反倒可能成了毒药。当然,也不应全盘否定最佳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仅此而已。
就如药典讲的都是基本药材一样,本书讲的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基本实践。作为读者,你的任务是理解每一种基本实践的“药性”,然后结合企业的具体环境,开出具体的“药方”。我没法给你“药方”,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
本书着眼于实践,注重解决基本面的问题。拯救世界要从拯救一个人开始,解决问题要从解决基本问题开始。太多的基本实践,我们还没有做到;太多的基本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魔鬼藏在细节中,魔鬼也藏在基本问题中。我们不能忽视细节,忽视基本问题。
本书的定位是填补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学者往往没有实践经验,写的东西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实践者则要么欠缺理论基础,要么没时间、没兴趣写文章。我想自己正好介于中间,接受过系统的商学院教育,又在严酷的工业界历练十多年,熟悉东西方的管理文化和实践,有兴趣,愿花时间,这不,写一本书,给实践者和热衷于实践的人看。
前言二
某某行业的供应链如何管理
时常有人问:某某行业的供应链怎么管理?这个“某某”可以是任何你能想象的行业,比如电商、服装、快时尚、外贸、食品、餐饮、新能源、医药、建筑、房地产。每次接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头都很大,甚至有点儿愤怒,因为这样的问题已经问过几百次了。我不想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就决定在这里写下来,一劳永逸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能够理解,这些人为什么对特定行业的供应链感兴趣,因为他们就在该行业,需要应对供应链的各种问题。但是,行业虽然不同,供应链的根本问题却没有多大区别,我们一定要回归供应链的本质,解决那些根本的共性问题,才可能解决特定行业的差异化问题。
比如,不管是哪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有三大块:研发设计个好产品,营销卖个好价钱,供应链以合适的速度和成本生产出来并配送给客户。这是企业的三大核心职能,也是企业的“铁三角”。当然,贸易类企业可能没有研发,不是设计出个好产品,而是选择别人的产品,但这三大块还是一样有的。
多年来,快速发展的企业主要是销售和研发驱动,资源也相应倾斜给这两块。作为支持职能,供应链得不到足够的资源,组织、流程和系统建设滞后,就没法有效支持研发和营销。结果呢,生意越做越多,钱越赚越少,或者说账面上赚了,都赚到库存里去了。
这是众多企业的共性问题,解决方案是给供应链投入更多资源来改善流程、完善系统、提高组织能力以有效支持销售和设计,把成本做下来,把速度做上去。这也是我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第2版)一书的主旨。
具体地说,就是供应链跟设计有效对接,在需求定义阶段积极正面地影响需求,推动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来优化设计,降低产品的复杂度,提高规模效益,把成本设计下来;跟营销有效对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尽量做准、尽快纠偏,更好地匹配需求和供应,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同时控制库存和降低运营成本。
制造行业是这样,电商、餐饮、服装等行业也是,无非在不同行业,有些职能的名称不一样罢了。比如餐饮行业是大厨们在开发新菜——他们不叫“设计”,但大厨们开发新菜品,跟工程师们开发新产品没什么两样,同样得跟采购、供应商对接,综合考量成本、质量和加工工艺等各方面的要求。
再比如,不管企业做什么,都离不开供应链的三道防线,这也是我的《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第2版)的主要内容: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错多错少不一样,如何对接前端做生意的和后端做运营的,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整出一个准确度最高的错误的预测,提高首发命准率?这是供应链的第一道防线(需求预测)。预测错了怎么办?由安全库存来应对。如何根据具体产品的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科学合理地设置安全库存,这是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库存计划)。需求预测失败了,安全库存不够用了,计划的先天不足,要靠赶工加急来弥补,这就是供应链执行——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
制造业有这三道防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