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784452
内容简介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在探讨生态旅游基本理论、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四体策略、规划设计方法及管理策略,分析四川自然保护区现状及生态旅游开发与补偿机制,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和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研究。
目 录
目录
第1章 生态旅游基本理论1
1.1 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发展1
1.1.1 生态旅游的兴起1
1.1.2 生态旅游的发展1
1.1.3 生态旅游的原则2
1.2 生态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2
1.2.1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3
1.2.2 西方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发展3
1.2.3 生态旅游应遵循的环境伦理观的原则4
1.2.4 生态旅游中环境伦理观的规范5
1.2.5 可持续旅游5
1.3 生态旅游的生态学基础理论6
1.3.1 生物多样性6
1.3.2 生态位7
1.3.3 景观生态学8
1.3.4 恢复生态学9
1.3.5 生态美9
1.4 生态旅游的旅游学基础理论10
1.4.1 旅游经济学10
1.4.2 生态旅游系统10
1.5 生态旅游的其他基础理论12
1.5.1 循环经济原理12
1.5.2 地域分异规律13
1.5.3 社区参与相关理论14
1.5.4 涵化理论15
1.6 生态旅游补偿的基础理论15
1.6.1 公共产品理论15
1.6.2 外部性理论15
1.6.3 生态价值论16
1.6.4 博弈论16
第2章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18
2.1 自然保护区的兴起与发展18
2.1.1 国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18
2.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18
2.2 自然保护区类型21
2.2.1 世界自然保护区21
2.2.2 我国自然保护区21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22
2.3.1 国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22
2.3.2 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22
2.4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开发22
2.4.1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价值23
2.4.2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促进23
2.5 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建设24
2.5.1 国家公园的概念和内涵24
2.5.2 国家公园建设是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方向24
2.5.3 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25
2.5.4 国内国家公园研究简况25
2.5.5 国家公园试点建设26
2.5.6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7
第3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四体策略28
3.1 主体策略——生态旅游者28
3.1.1 生态旅游者概述28
3.1.2 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29
3.1.3 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30
3.1.4 生态旅游者的培养31
3.1.5 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31
3.1.6 生态旅游的市场开拓34
3.1.7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市场营销36
3.2 客体策略——生态旅游资源38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类型38
3.2.2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构建39
3.2.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40
3.2.4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40
3.3 媒体策略——生态旅游业45
3.3.1 生态旅游业概述45
3.3.2 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征46
3.3.3 生态旅游业的结构体系47
3.3.4 生态旅游业的运作50
3.4 载体策略——生态旅游环境及保护53
3.4.1 生态旅游环境概述53
3.4.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和调控55
3.4.3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59
第4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62
4.1 规划设计基础62
4.1.1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理念62
4.1.2 生态旅游园区开发条件评价63
4.1.3 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64
4.1.4 生态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67
4.1.5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与旅游功能区划68
4.2 规划设计模式70
4.2.1 核心区71
4.2.2 缓冲区71
4.2.3 试验区71
4.3 形象设计与建设72
4.3.1 生态旅游形象的概念及内涵72
4.3.2 形象设计72
4.4.3 品牌建设73
4.3.4 形象传播73
4.4 社区参与设计74
4.4.1 发现74
4.4.2 愿景74
4.4.3 设计74
4.4.4 交付75
4.4.5 再发现75
4.5 产品开发与设计75
4.5.1 旅游产品的含义75
4.5.2 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76
4.5.3 旅游产品的特征76
4.5.4 旅游产品体系76
4.5.5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77
4.6 线路设计78
4.6.1 生态旅游线路开发设计基础78
4.6.2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与线路规划79
第5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82
5.1 生态旅游管理概述82
5.1.1 生态旅游管理的特征82
5.1.2 生态旅游管理的主体与手段82
5.2 生态旅游的标准化管理83
5.2.1 我国的标准体系83
5.2.2 生态旅游组织的标准化工作84
5.3 生态旅游法治化管理84
5.3.1 生态旅游合同管理84
5.3.2 生态旅游违约责任的处罚85
5.3.3 生态旅游经营者违规行为的处罚85
5.3.4 生态旅游投诉及其处理86
第6章 四川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开发88
6.1 四川生态旅游开发88
6.1.1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圈层分布特征89
6.1.2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及评价90
6.1.3 四川生态旅游特征93
6.2 四川自然保护区现状96
6.2.1 ***自然保护区96
6.2.2 省级自然保护区98
6.2.3 地市级自然保护区100
6.2.4 县级自然保护区102
6.3 四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104
6.3.1 生态旅游者人口学特征105
6.3.2 生态旅游者行为学特征106
第7章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11
7.1 旅游生态补偿的概念体系111
7.1.1 生态补偿及相关概念111
7.1.2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112
7.1.3 旅游生态补偿的概念113
7.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系统构建113
7.2.1 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116
7.2.2 旅游生态补偿的原则116
7.2.3 旅游生态补偿的对象117
7.2.4 旅游生态补偿的方式118
7.2.5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119
7.3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研究120
7.3.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1
7.3.2 支付意愿及额度分析122
7.3.3 旅游生态补偿模式总结123
7.3.4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125
7.3.5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管理对策127
7.3.6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现状研究130
第8章 案例研究1——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140
8.1 研究地区概述140
8.2 自然资源评价141
8.3 社区资源及社区参与142
8.3.1 社区状况分析142
8.3.2 社区参与社区共管143
8.4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143
8.4.1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143
8.4.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146
8.5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及营销148
8.5.1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148
8.5.2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150
8.5.3 营销形象口号151
8.5.4 市场营销策略152
8.6 生态旅游规划153
8.6.1 生态旅游区空间布局153
8.6.2 生态旅游产品规划设计154
8.6.3 旅游线路规划157
8.6.4 环境容量控制159
8.6.5 生态旅游商品设计162
第9章 案例研究2——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164
9.1 研究区域概况164
9.1.1 区位条件164
9.1.2 自然条件分析166
9.2 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分析167
9.2.1 旅游资源调查分类167
9.2.2 主题旅游资源分析169
9.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169
9.3.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法169
9.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70
9.3.3 构建判断矩阵170
9.3.4 因子权重171
9.3.5 评价指标等级赋分172
9.4 生态旅游对比分析174
9.5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175
9.5.1 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175
9.5.2 生态旅游战略与布局178
9.6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180
9.6.1 生态旅游项目设计180
9.6.2 生态旅游产品体系183
9.6.3 生态旅游线路设计184
9.7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186
9.7.1 生态环境保护186
9.7.2 环境容量187
9.8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189
9.8.1 市场分析189
9.8.2 市场定位189
9.8.3 市场竞争力190
参考文献191
附录1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199
附录2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204
附录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210
附录4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221
附录5 四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卷调查229
第1章 生态旅游基本理论1
1.1 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发展1
1.1.1 生态旅游的兴起1
1.1.2 生态旅游的发展1
1.1.3 生态旅游的原则2
1.2 生态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2
1.2.1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3
1.2.2 西方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发展3
1.2.3 生态旅游应遵循的环境伦理观的原则4
1.2.4 生态旅游中环境伦理观的规范5
1.2.5 可持续旅游5
1.3 生态旅游的生态学基础理论6
1.3.1 生物多样性6
1.3.2 生态位7
1.3.3 景观生态学8
1.3.4 恢复生态学9
1.3.5 生态美9
1.4 生态旅游的旅游学基础理论10
1.4.1 旅游经济学10
1.4.2 生态旅游系统10
1.5 生态旅游的其他基础理论12
1.5.1 循环经济原理12
1.5.2 地域分异规律13
1.5.3 社区参与相关理论14
1.5.4 涵化理论15
1.6 生态旅游补偿的基础理论15
1.6.1 公共产品理论15
1.6.2 外部性理论15
1.6.3 生态价值论16
1.6.4 博弈论16
第2章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18
2.1 自然保护区的兴起与发展18
2.1.1 国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18
2.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18
2.2 自然保护区类型21
2.2.1 世界自然保护区21
2.2.2 我国自然保护区21
2.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22
2.3.1 国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22
2.3.2 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22
2.4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开发22
2.4.1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价值23
2.4.2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促进23
2.5 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建设24
2.5.1 国家公园的概念和内涵24
2.5.2 国家公园建设是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方向24
2.5.3 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25
2.5.4 国内国家公园研究简况25
2.5.5 国家公园试点建设26
2.5.6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7
第3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四体策略28
3.1 主体策略——生态旅游者28
3.1.1 生态旅游者概述28
3.1.2 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29
3.1.3 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30
3.1.4 生态旅游者的培养31
3.1.5 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31
3.1.6 生态旅游的市场开拓34
3.1.7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市场营销36
3.2 客体策略——生态旅游资源38
3.2.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类型38
3.2.2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构建39
3.2.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40
3.2.4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40
3.3 媒体策略——生态旅游业45
3.3.1 生态旅游业概述45
3.3.2 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征46
3.3.3 生态旅游业的结构体系47
3.3.4 生态旅游业的运作50
3.4 载体策略——生态旅游环境及保护53
3.4.1 生态旅游环境概述53
3.4.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和调控55
3.4.3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59
第4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62
4.1 规划设计基础62
4.1.1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理念62
4.1.2 生态旅游园区开发条件评价63
4.1.3 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64
4.1.4 生态旅游设施的开发设计67
4.1.5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与旅游功能区划68
4.2 规划设计模式70
4.2.1 核心区71
4.2.2 缓冲区71
4.2.3 试验区71
4.3 形象设计与建设72
4.3.1 生态旅游形象的概念及内涵72
4.3.2 形象设计72
4.4.3 品牌建设73
4.3.4 形象传播73
4.4 社区参与设计74
4.4.1 发现74
4.4.2 愿景74
4.4.3 设计74
4.4.4 交付75
4.4.5 再发现75
4.5 产品开发与设计75
4.5.1 旅游产品的含义75
4.5.2 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76
4.5.3 旅游产品的特征76
4.5.4 旅游产品体系76
4.5.5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77
4.6 线路设计78
4.6.1 生态旅游线路开发设计基础78
4.6.2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与线路规划79
第5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82
5.1 生态旅游管理概述82
5.1.1 生态旅游管理的特征82
5.1.2 生态旅游管理的主体与手段82
5.2 生态旅游的标准化管理83
5.2.1 我国的标准体系83
5.2.2 生态旅游组织的标准化工作84
5.3 生态旅游法治化管理84
5.3.1 生态旅游合同管理84
5.3.2 生态旅游违约责任的处罚85
5.3.3 生态旅游经营者违规行为的处罚85
5.3.4 生态旅游投诉及其处理86
第6章 四川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开发88
6.1 四川生态旅游开发88
6.1.1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圈层分布特征89
6.1.2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及评价90
6.1.3 四川生态旅游特征93
6.2 四川自然保护区现状96
6.2.1 ***自然保护区96
6.2.2 省级自然保护区98
6.2.3 地市级自然保护区100
6.2.4 县级自然保护区102
6.3 四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104
6.3.1 生态旅游者人口学特征105
6.3.2 生态旅游者行为学特征106
第7章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11
7.1 旅游生态补偿的概念体系111
7.1.1 生态补偿及相关概念111
7.1.2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112
7.1.3 旅游生态补偿的概念113
7.2 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系统构建113
7.2.1 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116
7.2.2 旅游生态补偿的原则116
7.2.3 旅游生态补偿的对象117
7.2.4 旅游生态补偿的方式118
7.2.5 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119
7.3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研究120
7.3.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1
7.3.2 支付意愿及额度分析122
7.3.3 旅游生态补偿模式总结123
7.3.4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125
7.3.5 四川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管理对策127
7.3.6 例证研究——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现状研究130
第8章 案例研究1——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140
8.1 研究地区概述140
8.2 自然资源评价141
8.3 社区资源及社区参与142
8.3.1 社区状况分析142
8.3.2 社区参与社区共管143
8.4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143
8.4.1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143
8.4.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146
8.5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及营销148
8.5.1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148
8.5.2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150
8.5.3 营销形象口号151
8.5.4 市场营销策略152
8.6 生态旅游规划153
8.6.1 生态旅游区空间布局153
8.6.2 生态旅游产品规划设计154
8.6.3 旅游线路规划157
8.6.4 环境容量控制159
8.6.5 生态旅游商品设计162
第9章 案例研究2——光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164
9.1 研究区域概况164
9.1.1 区位条件164
9.1.2 自然条件分析166
9.2 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分析167
9.2.1 旅游资源调查分类167
9.2.2 主题旅游资源分析169
9.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169
9.3.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法169
9.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170
9.3.3 构建判断矩阵170
9.3.4 因子权重171
9.3.5 评价指标等级赋分172
9.4 生态旅游对比分析174
9.5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175
9.5.1 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175
9.5.2 生态旅游战略与布局178
9.6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180
9.6.1 生态旅游项目设计180
9.6.2 生态旅游产品体系183
9.6.3 生态旅游线路设计184
9.7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186
9.7.1 生态环境保护186
9.7.2 环境容量187
9.8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189
9.8.1 市场分析189
9.8.2 市场定位189
9.8.3 市场竞争力190
参考文献191
附录1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199
附录2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204
附录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210
附录4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221
附录5 四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卷调查22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