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9112144
本书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 三字经》课程内容设置,明确每课的教学目标点,分解教学内容,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并配备了一些课外辅导素材,为任课师提供了一本可操作性强的指导用书,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助益。
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 三字经》的配套教师教学用书,设计有“教学目标”“教材解读”“文化课堂”“教学设计”“延伸学习”等板块,精练生动地讲述《三字经》中每一课的知识要点,将和课文主旨相关的素材融入其中,并设置了形式多样的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环节,知识性和可操作性兼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三字经》,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一课 人之初性本善 1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 7
第三课 养不教父之过 12
第四课 为人子方少时 17
第五课 知某数识某文 22
第六课 曰春夏,曰秋冬 28
第七课 曰仁义,礼智信 34
第八课 曰喜怒,曰哀惧 39
第九课 父子恩,夫妇从 44
第十课 凡训蒙,须讲究 50
第十一课 《论语》者,二十篇 56
第十二课 《孝经》通,二十篇 63
第十三课 我周公,作《周礼》 71
第十四课 三传者,有《公羊》 78
第十五课 经子通,读诸史 84
第十六课 夏有禹,商有汤 92
第十七课 周武王,始诛纣 99
第十八课 嬴秦氏,始兼并 105
第十九课 魏蜀吴,争汉鼎 111
第二十课 迨至隋,一土宇 118
第二十一课 梁唐晋,及汉周 124
第二十二课 至元兴,金绪歇 130
第二十三课 清太祖,膺景命 136
第二十四课 口而诵,心而惟 141
第二十五课 披蒲编,削竹简 147
第二十六课 苏老泉,二十七 155
第二十七课 莹八岁,能咏诗 161
第二十八课 唐刘晏,方七岁 167
第二十九课 犬守夜,鸡司晨 172
第三十课 幼而学,壮而行 176
精彩书摘
第七课 凡训蒙,须讲究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诵读、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
3.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必须打好扎实基础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解读
(一) 字句梳理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 终,至四书。
凡训蒙,须讲究。
训蒙:指旧时学塾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讲:讲解、宣讲。究:探究、探求,彻底搞明白、弄清楚。这句话讲的是,凡是 有关于教导儿童的事情,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必须讲解清 楚其中的含义和道理,以求做到讲述合适,讲解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教师用书启蒙教育作为儿童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因为儿童正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底子打不好,基本功不扎实,今后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儿童启蒙时期的教育应该受到正确的引导。
详训诂,名句读。
详:细讲。训诂: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这句话讲的是,教导儿童读书时,既要详细地把每个字、每个词的意义都讲清楚,把每句话的含义都解释明白,又要使儿童懂得应该在哪里停顿、断句。训诂与句读是读古书的基本功。训诂,就是用白话文解释古文的字义和词义;句读相当于现代的标点符号,句读的基本原则是“语绝为句,语顿为读”,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圈来标记,相当于现在的句号,没有结束的文句叫作“读”,用点来标记,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古代不仅用加圆圈或点表示文章的句读,圈和点也常加在字句的旁边,表示精彩或重要。成语“可圈可点”即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也引申为事物值得称赞。古代的书籍,都是字与字相连接的,需要停顿的地方并没有标明标点符号,而且书籍所用的文言文艰涩难懂,所以要求老师要对书中字义、词义详细地解释清楚,指导学生停顿、断句,以便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文意。
为学者,必有初。
学者:学习的人。初:开始、开端。这句话讲的是,一个有志于学习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一句警世名言,也是不变的真理。万事虽开头难,但只要确立好目标,从开始就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稳扎稳打,就为成功奠定了基础。“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这句话同样表达了良好开端的重要性,“终”
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就要很慎重。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开始就认真地对待,从一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抓住开始的时机,让良好的开端成为迈向成功的铺路石。
《小学》 终,至四书。
《小学》: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课本,由南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编写。至:及至,到了。四书:指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句话讲的是,儿童首先要读完 《小学》 这本书,把知识学透了,然后再去读“四书”。古时候的儿童,大约八岁开始正式接受教育。古代的教育首先开始的是生活规范的学习,然后才是知识的传授。生活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洒水扫地和待人接物等礼节的学习,这既是生活教育,也是品格教育。儿童还必须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分别指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其中射箭、驾车属于军事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是古代和现代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 文化课堂
《小学》 的作者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世人尊称朱熹为朱子。他所编写的 《小学》一书既介绍了儿童的日常行为规范,又着重强调封建伦理纲常。朱熹主张教育要从胎教起步,在儿童成长中,既要抓“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行为规范,同时注重内在气质的提升。《小学》 在封建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堪称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
“四书”是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四书”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 《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 《大学》《中庸》 两篇文章合辑在一起的统称,由南宋朱熹进行注解,从此广为流传。“四书”是儒家学派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其根本是教人如何做人,书中很多内容告诉人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论语》 在汉代就是妇孺读的书,自宋代以来则成为所有百姓的书,“四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家传户诵,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会通过口耳相传,学习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 《鲁迅刻“早”》 的视频,通过听、看故事,让学生懂得应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通过观看视频,导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 熟读成诵
1. 学生自读。
本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视频播放 《三字经》 儿歌和教师领读,让学生反复跟读并模仿,教师正音正调。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朗读,如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竞赛读、语音语调好的学生领读等,在不断朗读中领悟课文大意。教学中避免枯燥单调的死记硬背,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接龙、重点字空记忆、主句缺失记忆的形式熟读成诵。
2. 探究识字。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生字的好方法。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展示预习成果、介绍识字方法、组内竞赛识字数量、形近字“找朋友”、编谜语“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探究识字、记字的方法,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参与中激发学生们主动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们在读文中自主识字、学文中巩固生字,有效地夯实本课重点,扎实落实低年级识字目标。
(三) 讲解文意
在学生熟练诵读的基础上,教师逐字逐句讲解文章含义。
教师可以选择以下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1. 问答教学法。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本课以问答法为主,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例如:
教师提问:我们刚开始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应该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不懂就要问。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讲的是课文中的哪一句?
学生回答:凡训蒙,须讲究。
2. 启发教学法。
通过教师讲 《顾炎武自幼勤学》 的故事,启发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坚持的品质,学习并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进步。“为学者,必有初”,端正的学习态度与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为学习开启良好的开端。
四、信息技术
1. 结合 《说文解字》,播放汉字“小”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图片,通过直观的图片,易于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演变,了解中国汉字,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播放视频 《朱熹的故事》,了解朱熹小时候勤学苦读,以及对知识的深入探究与不懈钻研,引导学生学习朱熹认真学习、慨然奋发的品质。
五、延伸学习
1. 赏析“四书”中的经典名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感到疑惑不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译文:做人要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2. 古诗文擂台赛。
在班级开展古诗文基础知识比赛,以考查古诗的作者、诗人所处朝代、经典诗句接龙等竞赛形式进行;开展古诗文诵读表演赛,以考查诵读诗歌韵味、表现诗歌内容等竞赛形式进行;开展古诗文积累比赛,以考查背诵古诗数量的形式进行。通过多种多样的竞赛形式,引领学生自觉积累文化底蕴,激发喜爱中华诗文、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