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90981
梳理国企纪检监察日常工作
规范国企纪检工作办案流程
集成违纪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指引贪贿及渎职案件的办理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写作团队由专精尖业务能手组成。本书的写作团队由职务犯罪办案能手、专职监督国有企业的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一线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组成。
二是回应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本书从主体入手,回应实践中对监察对象认定这一充满争议和挑战的事项入手,立足国有企业混改的实况,从国有公司、企业的界定、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等核心维度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部分国有企业为例,明确国企中监察对象认定的四个步骤。
三是立足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日常工作。本书从纪检监察日常工作写起,梳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日常工作,包含监督类工作、执纪问责类工作、综合类工作,尽可能覆盖全面,充实到细节,做到职责明、权限清、流程通。同时,专章详解办案流程、制作笔录、开展谈话、开展外查及证据收集,这些都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执纪执法工作时,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
四是重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纪法衔接、法法衔接问题。考虑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处置的问题线索既包括违反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形,更有大量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现象,即违纪、违法、违规问题同时存在,甚至是互相交织;在机构部门设置上,有些国有企业设立了有监察权的纪检监察机构,有些只设立了没有监察权的纪检机构。本书在纪检监察工作办案流程中对之予以考虑并有针对性地区分,以实现规、纪、法的区分和衔接。同时,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认定和处分国有企业常见违纪违法行为,可以为实操起到很好的范本作用。
五是及时吸收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本书及时追踪热点,收录新规。如:本书及时收录修改或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法规;在贪污贿赂案件、渎职案件的办理章节中,融入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一章 国有企业腐败问题概述
一、国有企业的基本内涵
二、国有企业的特性
(一)所有制
(二)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双重属性
(三)国家社会经济职能的延伸
(四)国有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及运作机制特点
三、国有企业腐败的基本特征
(一)腐败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
(二)“一把手”腐败问题突出
(三)腐败方式的隐蔽性较强
(四)窝案、串案易发多发
(五)廉洁风险的“重灾区”较多
(六)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
(七)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外逃风险依然存在
四、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案环节及表现
(一)投资与融资环节
(二)用工与薪酬管理环节
(三)企业改制环节
(四)财务管理环节
(五)技术与服务环节
(六)工程建设环节
(七)物资采购与保管环节
(八)经营销售环节
(九)租赁业务管理环节
(十)资产处置环节
五、国有企业腐败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二)制度因素
(三)监督因素
六、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防治的对策建议
(一)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企管理层次和水平
(三)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五)加大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第二章 国有企业监察对象的厘定
一、监察对象的概念
二、“国家出资企业”和“国有公司、企业”的界定
(一)国家出资企业的界定
(二)国有公司、企业的界定
三、对国企中“从事公务”和“行使公权力”的理解
(一)对国企中的“从事公务”的理解
(二)对国企中的“行使公权力”的理解
(三)国企中的“从事公务”和“行使公权力”的关系
四、实践中国企中的监察对象的认定
(一)国企中监察对象认定的四个步骤
(二)以部分国企中的监察对象为例
第三章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日常工作
一、国有企业纪检机构的日常工作
(一) 监督类工作
(二) 执纪问责类工作
(三) 综合类工作
二、撰写国有企业纪检年度工作总结和制订好下一年度纪检工作计划
(一)如何撰写纪检年度工作总结
(二)如何制订好下一年度纪检工作计划
三、开展纪律监督工作
(一)日常监督
(二)专项监督
(三)动态监督
(四)监督的方法
(五)监督的相关要求
四、开展廉政警示教育
(一)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
(二)组织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周)活动
(三)建设廉政教育基地
(四)抓好日常廉政警示教育
五、开展廉政谈话
(一)廉政谈话的内涵
(二)谈心谈话
(三)提醒谈话、谈话提醒
(四)约谈谈话
(五)诫勉谈话
(六)任前廉政谈话
(七)廉政谈话的注意事项
六、发挥基层纪检委员的监督作用
(一)建好纪检委员队伍
(二)做好纪检队伍的专业培训
(三)明确纪检队伍履职内容
(四)做好纪检委员的考评工作
七、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
(一)廉政风险的类别
(二)排查廉政风险点的方法
(三)排查廉政风险点的要求
八、运用好监督成果
(一)政治生态的分析
(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
(三)廉政鉴定的出具
(四)重大问题的报告
第四章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办案流程规范
一、问题线索的定义和来源
(一)问题线索的内容
(二)问题线索的来源
二、问题线索的处置
(一)问题线索处置的要求
(二)问题线索处置的流程
(三)谈话函询
(四)初步核实
(五)暂存待查
(六)予以了结
三、立案审查调查
(一)立案审查调查的条件
(二)立案审查调查的程序
(三)审查调查的基本要求
四、案件审理
(一)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审理的基本程序
五、处理处分
(一)处理处分的类型
(二)党纪处分的基本流程
(三)党纪处分的特殊程序
(四)“四种形态”的运用
(五)“三个区分开来”的运用
(六)执纪成果的运用
六、复议复查
(一)申诉的受理
(二)复议复查的程序
(三)复议复查的基本要求
七、移送监委或公安机关
(一)移送监委或者公安机关的条件
(二)移送的基本流程
八、案卷归档
(一)归档的要求
(二)归档的范围
(三)归档的装订要求
第五章 制作笔录
一、国有企业纪检机构谈话笔录概述
(一)谈话笔录的重要性
(二)谈话笔录的适用情形
二、对谈话笔录的结构解析
(一)笔录模板
(二)结构解析
三、做好谈话笔录应当注意的事项
(一)注重学习积累、准备充分
(二)实事求是、用语准确规范
(三)规范严谨、布局合理
(四)关注再生证据、间接证据
四、从实体规范角度谈各类谈话笔录的要点
(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谈话笔录要点
(二)违反六大纪律的谈话笔录制作要点
(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谈话笔录要点
(四)违反国有企业员工处分管理相关制度的谈话笔录要点
(五)如何制作辨认笔录、出示书证笔录
五、特殊情况下的自书材料
(一)被核查人、被审查调查人的自书材料
(二)证人的自书材料
(三)主动上交或者主动退赔违规违纪违法所得的自书材料
六、结语
第六章 开展谈话
一、企业舞弊调查谈话和国企纪检组织谈话
(一)企业舞弊调查谈话和国企纪检组织谈话之间的关系
(二)国企纪检组织谈话和企业舞弊调查谈话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走读式”谈话的适用范围及基本遵循
(一)“走读式”谈话的定义
(二)“走读式”谈话的适用范围
(三)做好“走读式”谈话的基本遵循
三、“走读式”谈话的分类
(一)对“走读式”谈话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二)如何准确区分核实性谈话与突破性谈话
(三)如何实现从突破性谈话到核实性谈话的转变
四、“走读式”谈话前的准备和认识
(一)谈话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养成纪法思维
(三)纪法知识储备和案例等素材的准备、积累提炼
(四)做好谈话工作方案及安全预案
(五)全面了解谈话对象基本情况
(六)研究谈话对象履职基础资料,掌握基本信息
(七)谈话场所的选择和布置
(八)谈话人员的选择和分工
(九)谈话人员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
(十)通知和接送被谈话人
五、谈话过程的把控
(一)如何切入谈话主题
(二)被谈话人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和一般应对
(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四)运用好宽严相济政策
(五)注意避免僵局
(六)坚持非法证据排除意识
(七)管理好谈话过程中的微表情、微动作
(八)谈话过程中用好证据材料
(九)谈话过程中巧用信息的“点”和“面”
(十)谈话结束前的注意事项
六、谈话结束后的相关管控工作
(一)如何送被谈话人离开谈话场所
(二)谈话后的相关管控工作
七、谈话工作其他注意事项
(一)如何应对主动投案的被谈话人
(二)如何找系统外人员谈话
(三)关于自书材料和同步录音录像
(四)坚持谈话与外调相结合原则
(五)打铁还需自“生”硬
(六)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
八、结语
第七章 外查及证据收集工作
一、外查的工作机制
(一)外查的定义
(二)成立外查组
(三)制定外查方案
二、外查应坚持的原则
(一)处理好案件查办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二)处理好自主调查与组织协调的关系
(三)处理好外查取证与内审谈话的关系
(四)处理好惩处与挽救的关系
(五)处理好严肃执纪与办案安全的关系
(六)处理好查处时间和保证质量的关系
三、外查能力提升和工作管理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队伍建设
(二)严格审核把关,严控证据标准
(三)强化管理规范,提高纪律意识
四、证据基础
(一)证据及证据收集的定义
(二)证据的分类
(三)证据收集的方法
(四)证据收集的注意事项
五、实物证据的收集与固定
(一)书证
(二)物证
(三)关于物证的认定
六、其他证据收集方面
(一)电子数据、视听资料调取
(二)鉴定意见和材料翻译调取
(三)关于涉案财物的价格认定
第八章 国有企业常见违纪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基本概念
(一)违纪与违纪构成
(二)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二、对抗组织审查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三、违反规定组织参加迷信活动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四、公款旅游等违纪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五、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六、违反公务交通工具管理规定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七、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八、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违纪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九、党员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为亲属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一、违规兼职取酬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二、违规报销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三、违规设立“小金库”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四、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等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五、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六、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七、违反企业管理制度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主要表现形式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十八、涉酒驾驶行为的认定与处分
(一)典型案例
(二)本违纪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与认定
(三)处理处分相关规定
(四)相关注意事项
(五)办案指南
第九章 贪污贿赂案件的办理
一、贪污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二、受贿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三、职务侵占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四、挪用公款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五、挪用资金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六、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八、私分国有资产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九、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十、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一)法条依据
(二)犯罪表现形式
(三)常见疑难问题
(四)取证指引
(五)立案和量刑标准
第十章 渎职案件的办理
一、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涉及的渎职类罪名
二、查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重点疑难问题
(一)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认定
(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各类渎职行为的重要区别
(三)渎职造成损失的认定
(四)如何判断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纪法罪
三、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办案指引
(一)查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基本步骤
(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各类渎职犯罪案件的犯罪表现形式和疑难复杂问题
(三)查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取证指引
第十一章 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
一、 案发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一)看纪律教育问题
(二)看监督制约问题
(三) 看政治生态问题
二、 责任者的处分没有落实不放过
(一)做好处分的宣布工作
(二)做好处分送达、落实等相关工作
三、 责任领导没有被问责不放过
(一)需要问责的情形
(二)问责的程序
(三)做好问责的“后半篇文章”
四、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一) 规范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
(二)因人制宜开展警示教育
(三)开好警示教育大会
(四)运用好谈心谈话教育
(五)重视回访教育
五、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一)制作以案促改通知书、纪律检查建议书等文书
(二)做好以案促改的监督工作
(三) 开展专项监督活动
(四) 做好以案促改的效果评估工作
编写说明
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新时代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并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和全面从严治党指明方向、擎画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全会公报多次将国有企业列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点领域。
综观市面上的纪检监察业务丛书和培训资料,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书籍少之又少,更是缺少一本答疑解惑、畅行无忧的一本通式宝典。有鉴于此,写一本针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实务工作的系统化业务书籍显得十分必要。
如何让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真正实现“一书在手,工作不愁”呢?关键是立足中国国情。本书在开篇对国有企业进行基本介绍,通过介绍国有企业基本内涵、特性,向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阐述基础理念,进而分析国有企业腐败的基本特征、职务犯罪多发环节、腐败问题发生原因及防治。由此便能够让实务工作者掌握相关问题背后的缘由、原理,做起工作来有的放矢。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写作团队由专精尖业务能手组成。本书的写作团队由职务犯罪办案能手、专职监督国有企业的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一线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组成。
二是回应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本书从主体入手,回应实践中对监察对象认定这一充满争议和挑战的事项入手,立足国有企业混改的实况,从国有公司、企业的界定、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等核心维度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部分国有企业为例,明确国企中监察对象认定的四个步骤。
三是立足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日常工作。本书从纪检监察日常工作写起,梳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日常工作,包含监督类工作、执纪问责类工作、综合类工作,尽可能覆盖全面,充实到细节,做到职责明、权限清、流程通。同时,专章详解办案流程、制作笔录、开展谈话、开展外查及证据收集,这些都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执纪执法工作时,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
四是重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纪法衔接、法法衔接问题。考虑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处置的问题线索既包括违反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形,更有大量的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现象,即违纪、违法、违规问题同时存在,甚至是互相交织;在机构部门设置上,有些国有企业设立了有监察权的纪检监察机构,有些只设立了没有监察权的纪检机构。本书在纪检监察工作办案流程中对之予以考虑并有针对性地区分,以实现规、纪、法的区分和衔接。同时,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认定和处分国有企业常见违纪违法行为,可以为实操起到很好的范本作用。
五是及时吸收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本书及时追踪热点,收录新规。如:本书及时收录修改或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等法规;在贪污贿赂案件、渎职案件的办理章节中,融入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由于全书涵盖的内容较多,写作时间紧、任务重,虽经多次审核校订,仍不免存在纰漏。真诚地欢迎广大读者、同仁提出宝贵的修改完善意见、建议。
编 者
2024年6月15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