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89461
本书以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为特色,选取已经在《世纪》杂志刊发的文章,重新进行编排,通过大量亲历者的个人回忆,将新中国成立前后沪上文化教育领域各位宿儒大家的往事娓娓道来。
书中选取约50篇文章,依托全国文史馆系统文史人才荟萃的优势,从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文脉赓续绵延的角度,记录了不少沪上生动有趣的文坛往事,行文生动,娓娓道来,配以珍贵历史图片,图文并茂,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文史类普及读物。
本书描摹的人物、事件和场景都是跨世纪、跨时代的,唤起了大众的回忆与共鸣,为当下文化自信的传承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思考。
第一辑 瀛宇回眸
003 上海如何确认和复原第一批红色遗址 邢建榕
014 文澜阁库书抗日大转移 吕洪年
022 湮没不闻的梁思成重庆文庙修复计划 胡 懿
033 王冶秋先生讲解故宫历史 汤世稼
038 心归敦煌 樊锦诗
045 敦煌写经卷《羯摩经》归国始末 谢佐口述 谢震宇撰稿
049 “刀下”留平遥古城 阮仪三口述 潘君祥撰稿
059 《辞海》修订工作回忆片段 孙琴安
068 《翁氏藏书》入藏上海图书馆的前前后后 王鹤鸣
078 在南开聆听叶嘉莹先生古典诗词讲座 韦承金
089 我在恩师梅兰芳家学戏的日子 舒昌玉口述 沈飞德 章洁采访 章洁撰稿
103 1956 年中国京剧轰动莫斯科 沈鸿鑫
113 京剧《王子复仇记》欧美巡演记 孙重亮
124 回眸大型玉雕珍品《万水千山》的诞生 萧海春口述 包富樑整理
第二辑 名宿世范
133 不该忘却的章太炎 章念驰
143 张元济:兼容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大家 沈祖炜
146 萧乾:一个不屈于命运的硬汉 纪 申
153 纪念启功先生百年诞辰
154 心香一瓣 袁行霈
157 梦中常忆解红篇 冯其庸
158 国学硕儒 文人楷模 王楚光
162 学而能思 沈 鹏
164 真正的国学大师 傅熹年
166 世范人师有典型 薛永年
169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柴剑虹
171 “启功研究”的当代意义 赵仁珪
174 “太老伯”郑振铎先生 张人凤
180 我与胡道静恩师的交往 顾志兴
186 听程千帆先生讲课 徐有富
193 丹青粉墨张伯驹 郑 重
202 我的老师吴湖帆 颜梅华口述 陈祖恩撰稿
211 观潘天寿院长“花鸟科”授课 张锦标
216 父亲郭味蕖的几位老师 郭怡孮第三辑 薪火相 传
231 中华文明的革新精神 袁行霈
235 认清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身份 王 蒙
239 优秀物质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孙 机
243 文化自信是创作的原动力 李前宽
247 文化自信植根于文化传承 陈祖武口述 苏永昕撰稿
251 文化自信的理由 葛剑雄
256 从传统民俗看文化自信 陶思炎口述 吴睿娜撰稿
261 从黄鹤楼诗赛感悟诗文化自信 俞汝捷
266 中国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自信 仲呈祥
270 对国学和儒学应有正确的定位和宣传 钱宗范
275 文化传承离不开扎实深厚的“功底”陈永正口述 沈飞德 周峥嵘采访整理
283 不让书法艺术失传是我们的责任 刘小晴口述 吴莹华撰稿
287 中国画的发展不能搞“转基因” 程大利口述 崖丽娟撰稿
292 仁者如射 徐建融
297 从京剧走向青年谈传统文化自信 尚长荣口述 崖丽娟撰稿
302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传承与创新 俞丽拿口述 张鑫撰稿
307 在共生社会中感受发展 胡守钧口述 章洁撰稿
312 编后记
2023年,为庆祝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暨《世纪》杂志创刊30周年,《世纪》编辑部从历年刊物中撷取49篇反映以文史馆员为主体的名家耆宿致力于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精彩文章,编辑出版《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一书。
本书分“瀛宇回眸”“名宿世范”“薪火相传”3辑,以鲜活的故事讲述近百年来众多有识之士守护、传承、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推进文明交流互鉴,让蕴含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的不凡历程;挖掘启功等前辈学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潜心治学,言传身教,践行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可圈可点的细
节;聚焦“坚定文化自信”这一历史命题,来自文史、书画、文博、电影、戏剧、音乐等领域的翘楚名流,纵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研究、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是最大的幸福。”被誉为“敦煌的女儿”、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如是说。《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中收录的《心归敦煌》一文,由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樊锦诗亲述自1963年到敦煌工作后与千年莫高窟结下不解之缘,矢志保护好研究好弘扬好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心路历程。
文献典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记录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文澜阁库书抗日大转移》一文披露在风雨如晦的抗战时期,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奔走呼吁,主持组织抢运转移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贵阳,抗战胜利后
从重庆回迁杭州,使这批宝贵书籍免遭日军掠夺的艰辛过程。曾任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的王鹤鸣撰《〈翁氏藏书〉入藏上海图书馆的前前后后》一文回忆2000年前后促成翁同龢第五代嫡孙翁万戈将其保存在美国的《翁氏藏书》转让入藏上海图书馆的来龙去脉。作者在文中感叹“乱世散书,盛世聚书”,正是由于我们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重视
古籍抢救保护事业,众志成城,早年被迫流失海外的古籍善本得以在新时期重回故土。
众所周知,梅兰芳作为中国京剧艺术海外传播的实践者和先行者,曾于1919年、1924 年和1956年三次赴日,1930年赴美,1935年和 1952年赴苏演出,筚路蓝缕,功莫大焉。进入新世纪后的2005年,由上海京剧院排演京剧版《王子复仇记》,以中国化的形式演绎莎翁名剧《哈姆雷特》,在传说中哈姆雷特的故乡丹麦“科隆堡”首演大获成功,后来也多次赴欧美巡演,赢得了海外观众的青睐,他们从中西艺术的交流碰撞中领略中国戏曲之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参与创排《王子复仇记》并亲自带剧团赴丹麦、英国爱丁堡等地演出的上海京剧院原院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孙重亮以《京剧〈王子复仇记〉欧美巡演记》为题,忠实记录了10多年前“东方哈姆雷特”走出国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
文史研究馆是党和政府为团结和安排党外老年知识分子而设立的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机构。1951年 7月29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以“敬老崇文”为宗旨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史研究馆(后更名为中央文史研究馆)正式成立。1952年9月5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主持召开政务院第149次政务会,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设置文史研究馆的决定》。此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了文史研究馆。近年来,文史研究馆已经成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家社会文化建设,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新征程新起点,已走过七十春秋的文史研究馆要立足崇文鉴史,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本要求,融入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之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积累史料、传承文化”为办刊宗旨的《世纪》杂志已过“而立之年”,继《星火:〈世纪〉杂志党史专题选编》《同心:〈世纪〉杂志统一战线专题选编》出版后,《世纪》编辑部再次推出《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一书,传颂文脉传承者的嘉言懿行,让历史记忆历久弥新,让读者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增加文化自信的底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