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88356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带来近代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20世纪初的变革如何影响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本书关注政治与普通人思想和感情的交集方式,重新审视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转变。仪式不仅是一种社会融合的方式,也是一种权力倾斜的方式,仪式在建构国民身份和塑造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从广义的“政治仪式”入手,讨论剪辫、易服、葬礼、历法改革、礼貌问题等仪式的改变,阐释时代变革中中国国民身份和认同感随之发生的变化,以及政治文化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引言
种族和民族主义
仪式与典礼
文化史
中华民国前的民族主义
革命
第一章 使革命超越政治:辛亥革命与民众
精英革命 ?
中华民国的符号
颠覆民族性
民众参与
剪辫子
接续明朝
第二章 共和国民
民国风潮
共和国民
性别与国民身份
民族主义与民族转型
第三章 共和国与国家共同体
国庆节
国家符号
国家之上的政治
国家符号的使用
国家共同体
第四章 英雄、反派和历史创造
临终时刻
筹办葬礼
民众
英雄与反派
创造历史
历史动员
第五章 国民革命
国民与国民党
继承辛亥
掌控国民象征符号
民众转变为国民
第六章 孙中山葬礼和国民限制
国家
政党
民众
领袖
国之雏形
结语
词汇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9年,其葬礼在南京举办,在这17年中,中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文化。这一政治文化的象征符号源于1911年辛亥革命早期革命情绪最高涨的时期,短短数月,各种物品和习俗迅速成为拥护民国的象征。国旗成为中国的象征;男人剪去辫子、穿上西服;女性参加政治仪式和庆祝活动;新的历法重构了人们对事件的认知,使他们聚焦于民国的创立,尤其是孙中山担任民国大总统。因此从一开始,民国不仅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国家象征符号,同时也提供了对其历史过程的解读。
辛亥革命的这些象征符号衍生出一种新的国民身份,即聚焦在共和国民这一群体概念,该群体可以通过一系列习俗和象征来体现他们的身份。男性不是通过参加政治机构体现对民国的忠心,而是通过留短发、戴毡帽、向朋友鞠躬、与朋友握手以及参加国庆节等新节日的庆祝活动表现出来的。以这种方式彰显个体作为共和国国民一分子的重要性,同样也适用于女性,但是其中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女性表达国民身份的方式并不是剪掉长发,而是不再缠足,并且参与到了以往为男性所主导的世界当中。女性这样做以后,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人们需要改变体现在日常姿势和步态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这些是人们行为上的重大变化,但全国各地改变的程度是不同的,不同社会和民族背景的人们对改变的接受度也是不同的。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书。它对越来越多研究中国政治文化层面的著作有着极好补充,其中引人入胜的细节,让人如临其境。
——冉枚烁(Mary Backus Rankin),《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第163卷,2000年。
近年来,关于“政治符号”和“仪式”的研究日渐增多,法、英、俄等国的学者都出版了与之相关的历史学和人类学著作,但学界较少有人就此议题关注到中国,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中国。而沈艾娣的《政治仪式与近代中国国民身份建构(1911—1929)》一书正好填补了空白,有助于我们理解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文化。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科教授 洪长泰
沈艾娣追溯了民国时期执政者与各种团体努力创造现代中国公民形象的过程。该书文笔流畅、插图有趣,其间更有大量信息和充分论证,非常适合本科生阅读,亦是任何认真研究现代中国的学人的bi读之作。
——美国康涅狄仁格大学历史系教授 沙培德(Peter Zarrow)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