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35495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基础篇:从哲学的维度对教育的自性(本质)、和谐教育之构成、教师之“说”等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并借用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提出的“教育节奏”之概念对“教与学”应遵循的教育规律(自性)进行相关推演。反思篇:对“教”“学”之双方分别从形上、形下之双重维度进行“刨根问底”之解析。作者认为,对高等教育而言,尤须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此由教育的本质所规定。创新篇:主要针对研究生教育而言,创新当是思想创新、观念创新。他山篇: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分析,例如佛教的“立体教育”、中国古代的“书院教育”、西南联大的“精英”教育等,试图发现其中值得今人借鉴的方面。
自序一 理想中的“大学”
自序二 “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编 基础篇
第一章 教育的自性
第二章 教育的节奏
第三章 教师之“说”
第四章 学生之“习”
第二编 反思篇
第一章 和谐教育之反思
第二章 教与学的形上之思
第三章 “教”之反思
第四章 “学”之反思
第三编 创新篇
第一章 研究生培养综论
第二章 导师的“导”学之责
第三章 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第四章 研究生的学术品位
第五章 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方法
第四编 他山篇
第一章 传统书院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治学之道
第三章 佛陀的“圆善教育”
第四章 佛教的“立体教育”及启迪
第五章 康德的理性教育观
附录
孔子“师德”思想阐微
怎样“传道、授业与解惑”?——军校教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浅析
当前军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浅析
高校学术建设问题再审视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文化源头《周易》贲卦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所谓“人文化成”即是用“文明”化育百姓,使之知晓“人之为人”的应然道理。古中国,此“化育”过程可理解为原初的教育之义,因为“化育”为文明传播与文化熏染之过程。一般而言,动物不需要教育,因为其依赖先天“获得性遗传”即是一切,无须专门培训;人类文明则须通过后天的“化育”,这种化育或曰教育大抵围绕寻求、追问并“涵养”人之德性为鹄的,围绕以德性为主导的人性之全面提升而展开。
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以前,“《尚书·舜典》记载,虞时即设有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负责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诸种伦理的教育,命夔典乐,即负责对人民进行音乐和诗歌教育。”此种以人伦为主的教育实则是成人之教。先秦著名教育家孔子收徒的前提条件是:弟子要具备一定的德性。按《论语》的说法,即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教授内容“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亦以达成人性之完满为主。自西汉至晚明,几乎历朝历代均设有高等教育机构:西汉有“明经修行”为旨要的太学;晋代有国子学和太学(前者为贵族教育,后者为平民教育);唐朝有国子监,宋代有书院;明代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等。清以降,我国的教育建制则又发生巨大的变化。
通观我国教育之变迁,虽然其名有别,但其为学之要义却大致相类,皆围绕“圣贤书”以德性发现(自觉)、德性巩固及道德文化之弘扬(文明传承)而展开。诚然,古代教育也开设关乎技术与美(艺术)的教育,然其学习技与美(艺术)的目的仍在于求道与体道,孔子主张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语道出其中原委。如此看来,德性的“发现”或“自觉”即是古人所谓的“求道”,至于德性之巩固则须依靠礼、乐(艺术)之熏染与其经典文献(知识)之传播,此在事实上当然地构成了“文明传承”与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换言之,对古人来说,唯有借助于成型的/成熟的文献、典章之“规范”与外在礼、乐之熏陶,人方可挺立于世间。
《礼记·学记》将教育之功用概括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是从文化交流与习惯养成的角度强调人之内在德性的重要性,因为“化民成俗”的主要内容是关乎德性的知识;“建国君民”则从国家治理(虽然是外在的,但由此可塑造一个民族性格的东西)的层面而论。由此可见,教育根底在于“成人”(成人之学),在于“德性”的自觉和阐扬。《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论更是一语中的,后世诸贤追求的“大道”亦大抵将其定位于良知之自觉,程朱理学如是,陆王心学亦如是。正是在追求“大道”(主要是德性)的过程中,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完满人性才逐渐丰满起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