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541779丛书名: 壮丽人生
内容简介
由薛庆超编著的《壮丽人生(第2卷)》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邓小平被撤销一切职务,流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到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他每天冷水浴,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阅读了大量社会科学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等待着历史的召唤。
1973年春天,根据*意见,“邓小平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并以副总理身份参加对外活动”。同年12月,根据*提议,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系统阐述中国对外政策,举世瞩目。
筹备四届人大时,*评价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决心赋予更大责任。
*、周恩来病重,推出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中央、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
邓小平雷厉风行,力挽狂澜,主持全面整顿,收到显著成效。
1975年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爆发。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群众运动。“四人帮”乘机诬陷邓小平,他再一次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历史又一次出现曲折。
他每天冷水浴,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阅读了大量社会科学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等待着历史的召唤。
1973年春天,根据*意见,“邓小平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并以副总理身份参加对外活动”。同年12月,根据*提议,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系统阐述中国对外政策,举世瞩目。
筹备四届人大时,*评价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决心赋予更大责任。
*、周恩来病重,推出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中央、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
邓小平雷厉风行,力挽狂澜,主持全面整顿,收到显著成效。
1975年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爆发。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群众运动。“四人帮”乘机诬陷邓小平,他再一次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历史又一次出现曲折。
目 录
“文革”风暴,拔地而起
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章 中央书记处成员首当其冲
第三章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机遇在陈毅追悼会上出现
第四章 周恩来对江西省委的“电话指示”
第五章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第六章 抓住机遇,上书
第七章 说:邓是人民内部矛盾
“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第八章 “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
第九章 “小平出山”,全国瞩目
第十章 “我不反对大会提名我为中央委员候选人”
第十一章 “我们请了一个总参谋长叫邓小平”
赋予重任
第十二章 “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
第十三章 中国领导人首次在联合国发言
第十四章 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五章 赋予中央党政军领导重任
第十一章 “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
“三项指示为纲”
第十七章 “我只见过你一面,你就是毛派的代表”
第十八章 中央政治局批评“四人帮”
第十九章 邓小平提出“三项指示为纲”
第二十章 “钢铁工业重点要解决四个问题”
第二十一章 “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
第二十二章 “邓政委”为“贺胡子”平反昭雪
“四位先锋”,冲锋陷阵
第二十三章 全面整顿的“开路先锋”
第二十四章 “红小鬼”、“老红军”与科学家
第二十五章 上将出征,气贯长虹
第二十六章 *部长大声疾呼
向江青集团发起反击
第二十七章 叶剑英、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第二十八章 确保军队领导权不被江青集团篡夺
第二十九章 反击“四人帮”的发“重磅炮弹”
第三十章 反击“四人帮”的第二发“重磅炮弹”
第三十一章 反击“四人帮”的第三发“重磅炮弹”
深夜谈《水浒》
第三十二章 “现在,副总理已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第三十三章 “我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
第三十四章 说:“这个不要告诉江青,什么也不讲”
第三十五章 周恩来问邓小平:“态度会不会变?”
“反击右倾翻案风”来势凶猛
第三十六章 *部长被批斗致死
第三十七章 万里、胡耀邦、张爱萍第二次被打倒
第三十八章 围绕如何评价周恩来的斗争
第三十九章 华国锋代替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第四十章 “反击右倾翻案风”持续升级
第四十一章 “批判小平民不平”
第四十二章 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
第四十三章 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性”
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章 中央书记处成员首当其冲
第三章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机遇在陈毅追悼会上出现
第四章 周恩来对江西省委的“电话指示”
第五章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第六章 抓住机遇,上书
第七章 说:邓是人民内部矛盾
“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第八章 “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
第九章 “小平出山”,全国瞩目
第十章 “我不反对大会提名我为中央委员候选人”
第十一章 “我们请了一个总参谋长叫邓小平”
赋予重任
第十二章 “邓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
第十三章 中国领导人首次在联合国发言
第十四章 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五章 赋予中央党政军领导重任
第十一章 “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
“三项指示为纲”
第十七章 “我只见过你一面,你就是毛派的代表”
第十八章 中央政治局批评“四人帮”
第十九章 邓小平提出“三项指示为纲”
第二十章 “钢铁工业重点要解决四个问题”
第二十一章 “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
第二十二章 “邓政委”为“贺胡子”平反昭雪
“四位先锋”,冲锋陷阵
第二十三章 全面整顿的“开路先锋”
第二十四章 “红小鬼”、“老红军”与科学家
第二十五章 上将出征,气贯长虹
第二十六章 *部长大声疾呼
向江青集团发起反击
第二十七章 叶剑英、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第二十八章 确保军队领导权不被江青集团篡夺
第二十九章 反击“四人帮”的发“重磅炮弹”
第三十章 反击“四人帮”的第二发“重磅炮弹”
第三十一章 反击“四人帮”的第三发“重磅炮弹”
深夜谈《水浒》
第三十二章 “现在,副总理已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第三十三章 “我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
第三十四章 说:“这个不要告诉江青,什么也不讲”
第三十五章 周恩来问邓小平:“态度会不会变?”
“反击右倾翻案风”来势凶猛
第三十六章 *部长被批斗致死
第三十七章 万里、胡耀邦、张爱萍第二次被打倒
第三十八章 围绕如何评价周恩来的斗争
第三十九章 华国锋代替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第四十章 “反击右倾翻案风”持续升级
第四十一章 “批判小平民不平”
第四十二章 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
第四十三章 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性”
在线试读
当吴晗感到思想压力很大时,邓小平宽慰说:教授,别这么长吁短叹的,凡事都要乐观些。怕什么,天还能掉下来吗?我今年61岁了,从我参加革命到现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浪,都熬过来了。我的经验无非两条:不怕,第二乐观。向远看,向前看,一切问题都好办了。有我们给你往前顶,你总可以放心了吧?但是,吴晗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后,吴晗感到这是一篇不同寻常的有来头的文章。
邓小平作为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负责人,对于未经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同意,就擅自由上海《文汇报》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并扣上种种吓人的“大帽子”,欲置人于死地,很不赞同。
就在《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同一天,中共中央通知:任命汪东兴为中央办公厅主任,免去杨尚昆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
随即,长期担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被调往广东,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他到广东后,却被任命为某地委副书记;尚未投入工作,又被隔离审查,“罪名”是“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
当作出处理杨尚昆的决定时,邓小平认为杨尚昆没有什么问题。
关于杨尚昆“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一事,“文化大革命”以来有着形形色色的说法。但是,准确、权威的说法,应当是当事人叶子龙的回忆。他长期担任的机要秘书、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
他的回忆有助于廓清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迷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叶子龙回忆说:外出时,从不事先说明,而是拔腿就走,令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很被动。这个习惯伴随了他差不多一生。我跟随几十年,有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他的一言一行,都有强烈的目的性,从不做无用的事,不说无关痛痒的话。对他讲过的话,要特别留心记住。
进城以后,作为的机要秘书和中央机要室主任,我总想尽量把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我曾多次向杨尚昆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过这个想法,他们也深有同感。为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录音。录音作为现代化的记录手段,对于记录、整理、保存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完全必要的,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很好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录音工作曾受到过的几次批评。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件事被人为地捏造为在身边“私设窃听器”的事件,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一个株连许多人的冤案。在这件事上,我是当事人和受害人之一,有必要多讲几句。
早在延安时期,为了准确记载领导人的讲话,就培养了一批速记人员。直到解放后,速记仍是记录领导讲话的主要手段。
我的想法是,要通过机要室的工作,使中央领导特别是工作方便,顺心顺手。为他们提供文件信息要既快又准。传阅文件顺序流向要科学准确,尽快传完。重大事情随时报告。领导查询问题要立即回应。会议准备和现场服务要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打印文件要随来随印、准时送到等。我们的工作受到和中央各大书记的赞许。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机要室的工作也越来越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了。1956年以前,机要室作为中央的核心秘书部门却没有记录人员,更没有现代化的录音设备。因此,机要室本身没有中央领导和的讲话、谈话的文字和录音材料。一次,中央领导向机要室查阅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地点的原始材料,我们无法提供。
几件事下来,我确实感到我们的工作严重失职。
为此,我几次与中办主任杨尚昆谈这个问题,并请示周恩来,在进一步搞好速记工作的同时,开始筹划录音工作。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购置了录音设备、培训了专职录音人员。
不料,后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文化大革命”中,变成所谓的“窃听器事件”,被诬为“在身边搞特务活动”,“为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革命集团搞情报”……杨尚昆同志“不顾中央多次关于禁止安设窃听器的决定,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私录和中央常委同志讲话,盗窃党的机密”。1975年,中央专案组审查小组办公室给我和周恩来的秘书康一民、刘少奇的秘书吴振英所作的政治结论中也说,他们“在杨尚昆的指使下,在身边安设窃听器,进行秘密录音活动”。
对这件事前后的情况我基本上是清楚的,在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叙述。
,机要室的录音工作简况。机要室的录音工作,是从核对记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会议的录音,始于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当时是由原中央秘书局管理的。1959年10月,中央秘书局撤销时,这项工作交给机要室。从此,录音工作就成为机要室业务工作的一部分。
……P8-P9
邓小平作为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负责人,对于未经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同意,就擅自由上海《文汇报》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并扣上种种吓人的“大帽子”,欲置人于死地,很不赞同。
就在《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同一天,中共中央通知:任命汪东兴为中央办公厅主任,免去杨尚昆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
随即,长期担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被调往广东,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他到广东后,却被任命为某地委副书记;尚未投入工作,又被隔离审查,“罪名”是“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
当作出处理杨尚昆的决定时,邓小平认为杨尚昆没有什么问题。
关于杨尚昆“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一事,“文化大革命”以来有着形形色色的说法。但是,准确、权威的说法,应当是当事人叶子龙的回忆。他长期担任的机要秘书、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
他的回忆有助于廓清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迷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叶子龙回忆说:外出时,从不事先说明,而是拔腿就走,令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很被动。这个习惯伴随了他差不多一生。我跟随几十年,有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他的一言一行,都有强烈的目的性,从不做无用的事,不说无关痛痒的话。对他讲过的话,要特别留心记住。
进城以后,作为的机要秘书和中央机要室主任,我总想尽量把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我曾多次向杨尚昆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过这个想法,他们也深有同感。为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录音。录音作为现代化的记录手段,对于记录、整理、保存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完全必要的,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很好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录音工作曾受到过的几次批评。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件事被人为地捏造为在身边“私设窃听器”的事件,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一个株连许多人的冤案。在这件事上,我是当事人和受害人之一,有必要多讲几句。
早在延安时期,为了准确记载领导人的讲话,就培养了一批速记人员。直到解放后,速记仍是记录领导讲话的主要手段。
我的想法是,要通过机要室的工作,使中央领导特别是工作方便,顺心顺手。为他们提供文件信息要既快又准。传阅文件顺序流向要科学准确,尽快传完。重大事情随时报告。领导查询问题要立即回应。会议准备和现场服务要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打印文件要随来随印、准时送到等。我们的工作受到和中央各大书记的赞许。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机要室的工作也越来越不适应工作的需要了。1956年以前,机要室作为中央的核心秘书部门却没有记录人员,更没有现代化的录音设备。因此,机要室本身没有中央领导和的讲话、谈话的文字和录音材料。一次,中央领导向机要室查阅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地点的原始材料,我们无法提供。
几件事下来,我确实感到我们的工作严重失职。
为此,我几次与中办主任杨尚昆谈这个问题,并请示周恩来,在进一步搞好速记工作的同时,开始筹划录音工作。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陆续购置了录音设备、培训了专职录音人员。
不料,后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文化大革命”中,变成所谓的“窃听器事件”,被诬为“在身边搞特务活动”,“为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革命集团搞情报”……杨尚昆同志“不顾中央多次关于禁止安设窃听器的决定,背着中央,私设窃听器,私录和中央常委同志讲话,盗窃党的机密”。1975年,中央专案组审查小组办公室给我和周恩来的秘书康一民、刘少奇的秘书吴振英所作的政治结论中也说,他们“在杨尚昆的指使下,在身边安设窃听器,进行秘密录音活动”。
对这件事前后的情况我基本上是清楚的,在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叙述。
,机要室的录音工作简况。机要室的录音工作,是从核对记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会议的录音,始于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当时是由原中央秘书局管理的。1959年10月,中央秘书局撤销时,这项工作交给机要室。从此,录音工作就成为机要室业务工作的一部分。
……P8-P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