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721789
坐落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的十三陵,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块传说中的“风水宝地”是谁选择的? 为什么十三陵的陵寝规模有大有小? 在这里安葬的皇后为何有多有少,为什么会有“无字碑”? 万历皇帝的定陵为什么被挖掘?其中出土的金冠是冥器吗?青花云龙大瓷缸是干什么用的? ……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探秘明十三陵》栏目同名图书,囊括明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原会长、《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胡汉生40余年来对明十三陵的一手研究材料及百余张珍贵图片,全书同步嵌入《探秘明十三陵》栏目视频,可以同时享受图文视频的多重观感,多角度走进十三陵,探究明文化的隐秘。 2. 十三陵是13位明朝帝王的最终归宿,也是一部砖石草木写就的明史,讲述着明王朝的兴衰往事。 巍巍十三陵,赫赫帝王家。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创盛世、致中兴、御外敌,统治者的性格与作为,左右着国家的命运、历史的进程。十三陵中埋藏着众多隐秘历史,看十三陵,就如观明史,看尽明朝二百余年风云变幻。 3. 因陵而名,因明而兴,透过十三陵的建筑、礼制、服饰、文物等,穿越历史长河,探秘背后隐藏的明代人物命运和政治纷争,深入挖掘明文化的内涵,传承明文化精华。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有十三位皇帝都安葬在这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陵寝建筑群。其历史文化极为丰富,它像一个储备大量明史知识的万花筒,折射出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它是大明王朝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多姿多彩大明文化最宝贵的结晶。 本书分十五章,讲述与明十三陵有关的建筑、礼制、服饰、文物等,探秘背后隐藏的明代人物命运和政治纷争。明文化的辉煌和灿烂,明十三陵数百年来的沧桑历史,呼之欲出。
引言 1 第一章 门户秘闻 17 一、为何选址天寿山 19 二、大红门为何建在山口处 20 三、石牌坊的形制和特点 25 四、嘉靖皇帝为何为永乐皇帝建造石牌坊 26 第二章 神道威仪 35 一、穹碑纪圣绩 37 二、石像壮威仪 40 三、神道礼为尊 46 第三章 山陵巍巍 55 一、陵寝的自然环境 58 二、殿宇建筑辉煌壮丽 60 三、玄宫深邃,宝山巍峨 64 第四章 祔后秘档 77 一、续弦后 80 二、尊称后 81 三、追谥后 86 第五章 永定越制 93 一、六陵俭制 95 二、永陵越制 98 三、定陵仿永陵 104 第六章 祖陵孙用 117 一、墓主隆庆皇帝 119 二、大峪山显陵之建与弃用 121 三、陵园建筑的特点 126 四、合葬皇后 129 第七章 玄宫迷雾 137 一、定陵地宫布局的设计理念 140 二、其他各陵地宫制度 146 三、自来石与地宫石门 149 第八章 瑰宝掇英 155 一、帝后的葬式 157 二、衣冠首饰 158 三、帝后袍服 163 四、宫廷器物 167 第九章 景泰遗墟 175 一、景泰登极与英宗复辟 177 二、金山葬郕王,成化改帝陵 180 三、天寿山景泰帝寿陵的修建与被毁 182 四、景泰洼处建庆陵 184 第十章 天启德陵 193 一、醉心木作,爱好特殊 195 二、魏客勾结,结党干政 196 三、崇祯建陵,困难重重 202 四、张皇后之葬 206 第十一章 圣号陵碑 209 一、万历重建长陵圣号碑 211 二、循名责实,评价吻合 214 三、文过饰非,评价牵强 217 四、帝王才艺,略而不表 219 第十二章 无字碑谜 225 一、泰山和唐乾陵的“无字碑” 227 二、天寿山明陵的无字碑成因 230 三、碑兽别名 236 四、石碑安装 237 第十三章 日暮思陵 243 一、崇祯亡国的历史原因 245 二、崇祯皇帝之死 247 三、李自成农民军礼葬崇祯帝后 249 四、清朝定鼎,建造思陵 252 第十四章 天寿妃园 263 一、永乐皇帝的东西二井 265 二、成化万贵妃墓 267 三、嘉靖皇帝的三座妃子墓 270 四、万历皇帝的五妃坟 275 第十五章 陵阙余晖 285 一、明代天寿山明陵的管理 287 二、清代对明十三陵的管理 291 三、乾隆时期大举修缮明十三陵 293 四、晚清及民国初年对明十三陵的管理 297 附录 明朝帝陵、帝系一览表 305
引 言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天寿山麓,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驰名世界的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因由明代13位皇帝陵寝组成而得名。明朝的皇帝,不计南明先后有16位皇帝临朝称制。其中,除第二位皇帝建文皇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陵墓外,其余15位皇帝都有陵墓保存至今。 明太祖朱元璋因定鼎南京,死后葬在了南京钟山脚下的孝陵;景泰皇帝朱祁钰生前虽曾在天寿山陵区内营建“寿宫”,后来却因其兄英宗朱祁镇重登皇位,而被废黜皇位,最终以王礼葬于京西金山,自成化时恢复其帝号,始称为“景皇帝陵寝”。其余的13位皇帝以及他们的皇后都葬在了天寿山陵区内,形成了十三座帝后合葬的陵寝。世称其为“明十三陵”,或简称为“十三陵”。 其中,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之前,葬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前,葬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之前,葬明宣宗朱瞻基和皇后孙氏;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前,葬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茂陵位于天寿山西峰聚宝山前,葬明宪宗朱见濡世遗明珠 多彩大明探秘明十三陵(深) 和皇后王氏、纪氏、邵氏;泰陵位于茂陵西北笔架山前,葬明孝宗朱祐樘和皇后张氏;康陵位于泰陵南金岭山前,葬明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永陵位于景陵东南阳翠岭前,葬明世宗朱厚熜和皇后陈氏、方氏、杜氏;昭陵位于大峪山前,葬明穆宗朱载坖 和皇后李氏、陈氏、李氏;定陵位于昭陵北大峪山(原名小峪山)前,葬明神宗朱翊钧和皇后王氏(孝端)、王氏(孝靖);庆陵位于献陵西黄山寺二岭前,葬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德陵位于永陵东潭峪岭山前,葬明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鹿马山前,原系崇祯帝宠妃皇贵妃田氏的墓葬,“甲申之变”,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崇祯皇帝朱由检和皇后周氏,被李自成下令葬入了田贵妃墓中。清廷入关,将其定名为“思陵”,并增建地上建筑,遂成明十三陵最后一陵。 明十三陵之所以被世人珍重,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明十三陵安葬有明朝13位皇帝,这些皇帝在位时间总共长达235年,占据了明朝277年的绝大部分历史。 这些皇帝尽管在位时间有长有短,生前政绩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无一不曾搅动着大明王朝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他们生前的各种政治决策,无不对大明王朝的兴衰安危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明代的陵寝制度。 例如,永乐皇帝在位22年,在位期间下令编纂《永乐大典》,丰富了明朝的文化典籍;派遣太监郑和带领庞大的船队远下西洋,进行文化交流和友好贸易,增强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明仁宗御制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记载,当时“西南海外新受封爵者”就有30余国。他下令将都城(明朝称为京师)从偏处江左的南京,迁到了被大臣们称为“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 的北京,使北京成为继辽、金、元三代之后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明朝北部边塞的军事防御,保证了明朝边塞地区百姓的安居乐业。永乐皇帝一生雄才大略、建树颇多;所建长陵,规制宏伟,亦为十三陵第一大陵。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两位皇帝,是明代的守成之君。他们父子二人,在位期间厉行节俭,养息民力,使明朝的经济状况得以恢复和发展。后世对其国家的治理有“仁宣之治” 的美誉,明仁宗更有从俭建陵的遗诏。因此,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分别有“最朴”“最小”之说,为之后营建的裕、茂、泰、康诸陵树立了俭朴陵制的楷模。 此后,明英宗朱祁镇曾两次登上皇位,前后在位22年。他一生政绩平平,曾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在怀来的土木堡被蒙古的瓦剌部俘虏,史称“土木之变”。但他临终遗诏下令废止了妃嫔殉葬的残酷制度。所以,明代帝陵,从他的裕陵开始,就不再有殉葬妃嫔了。 明宪宗朱见濡(深)在位23年,不仅为政平庸,还迷信佛道。因为口吃,很少召见大臣。他的后宫生活也比较特殊,一生钟情于比自己年长17岁的皇贵妃万氏,导致万氏在后宫横行无忌。 明孝宗朱祐樘在位18年,在位期间,任用贤臣,政平人和,史称“弘治中兴”。就连清代所修《明史》都称赞弘治时期“朝多君子”“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6年,在位期间贪图玩乐、荒淫不循规矩。但他对音乐、打仗方面颇有兴趣,曾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还为自己起了“朱寿”的名字。而且,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武宗在山西应州还真与蒙古鞑靼部小王子所率领的骑兵打了一场硬仗。武宗带队冲杀,亲自斩杀了一名敌兵,明军获胜。这使后来的二三十年间,蒙古骑兵不敢南犯。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因前任皇帝武宗无后,以帝王旁系入继大统,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大礼议”之争。为彰显自己皇权的至高无上,他不仅运用司法手段对与自己持不同意见、意图掌控朝廷政局的官僚集团进行了残酷的打击镇压,还大肆为自己建造被称为十三陵第二大陵的永陵,并且为前七陵增建碑亭,为长陵增建大型的石雕牌楼,使此后的明朝帝陵由简朴转向奢华。 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在位6年。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能听从大臣意见,解除海禁,与蒙古俺答部达成和议,使明朝“南倭北虏”的严峻形势得以缓解,这对大明王朝来说,也称得上是推行了开明政策。穆宗去世后葬于昭陵。但昭陵原本是嘉靖皇帝为将其父朱祐杬从湖北显陵迁葬到天寿山,并安葬其母亲章圣皇太后蒋氏在天寿山营建的“显陵”。只是后来嘉靖皇帝改变了主意,放弃了迁葬计划。当时,地下宫殿已经建好,地面建筑应该也是有了规划。所以,昭陵的祾恩殿一改献、裕、茂、泰、康等陵祾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的形制,而是像湖北显陵的祾恩殿那样,采用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的形制。后来,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的祾恩殿采用的也是这种形制。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在位前十年,首辅大臣张居正辅政,张居正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推行改革,使明朝一度富强起来。但张居正改革成就越大,就越“功高震主”,对皇权造成冲击。所以,他去世之后,尸骨未寒,即被万历皇帝清算,不仅被追夺官爵,还被抄家。万历皇帝因为自己这段特殊的从政经历,皇权意识极度膨胀,所以营建“寿宫”(定陵)时,一意孤行,不听大臣劝告,超越父陵,一心仿照永陵而建。后人因此有“竭内府之金钱、穷工匠之巧力” 的描述。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一月而崩,熹宗朱由校在位7 年,朝政腐败,经济、军事形势出现危机,所以,庆陵、德陵在营建时,财政都极为困难,不得不采用开纳“事例”的方法筹集资金。所谓开纳“事例”,就是允许有钱人家捐钱修陵,然后授予他们一定的官职。这种做法,被时人讥讽为“卖官营陵”。 明朝最后一帝崇祯皇帝朱由检,虽有中兴明室的愿望,但他志大才疏,刚愎自用,没有治国的聪明睿智和行之有效的治国策略,因此在外有后金(后称清朝)虎视眈眈,攻城略地,不断侵扰南犯,内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风起云涌的内外交困形势下,自缢而亡。因此他的“思陵”也成为十三陵中唯一一座由妃子坟改为帝陵,且由清朝营建地面建筑的皇帝陵寝。 十三陵里除安葬有皇帝外,还葬有23 位皇后。这些皇后中有13 位系原配皇后;其余10 位中,除了嘉靖皇帝的孝烈皇后方氏和隆庆皇帝的孝安皇后陈氏属于续弦皇后,其余8 位都是在皇帝死后,或生前或死后被嗣帝尊为皇太后而葬入帝陵的。由于明代有禁止后宫干政的制度,皇帝在世时,皇后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发挥太大作用的。但皇帝死后,也不乏不让须眉的巾帼人物,因辅佐幼帝而有所作为的。其中,除了人们熟知的支持张居正改革的李太后,仁宗的张皇后也是一位对明朝政局影响较大的人物。 张皇后是仁宗的原配。仁宗去世后,她经常询问嗣帝宣宗处理朝政的情况,提示宣宗要听从大臣的意见,体恤百姓的疾苦。后来,宣宗去世,9岁的英宗即位。有大臣认为英宗年幼,建议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但是,张氏却说:“以我寡妇,坏祖宗家法不可!”她让仁、宣时的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主持朝政,并对宦官干政的情况进行约束,使正统初年的形势得以平稳发展。正统二年(1437)的一天,她发现司礼监太监王振利用英宗的信任,渐有专权的苗头,就召来英国公张辅,以及“三杨”、胡濙等五位大臣,又把英宗叫来,对他说:“这五位大臣,都是先朝留下来的忠正大臣。今后遇事,一定要与他们商量好才能去办。”她又派人把王振叫来。王振刚一跪下,张氏就厉声喝道:“你侍候皇上不周,应当赐死!”两旁女官应声而起,将刀架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被吓得浑身哆嗦,五位大臣为他求情,张氏才饶过他。张氏警告他说:“你们这种人,自古多误人国。皇帝年幼,哪里知道。这次饶过你,将来再犯,一定治罪!”由于张氏能倚重忠心正直的官员,又能约束内官,正统初年没有出现内官干政的情况,国家政事也蔚然可观。正统七年(1442)张氏去世,葬献陵。此后王振专权乱政,导致了正统十四年(1449)的“土木之变”。在这场变故中,明军精锐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虏。 第二,各陵选址非常考究,不仅各陵都处在山环水抱之中,气势磅礴,而且卜吉所据理论也哲理深邃、内涵深厚。 十三陵作为一个宏大的皇家陵寝区域,每座陵在选址时,朝廷都会派遣精通风水术的钦天监官员以及文武大臣对陵寝位置进行细致的考察。他们为给皇帝选到天造地设、山川大聚的“万年吉地”,都会基于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按照古代的风水堪舆之说,对陵寝所选地的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寝地宫金井位置)、砂(陵园左右和前面的山)、水(河流或河道)、明堂(陵园前方的开阔地)等景观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和规划设计。 当时,陵寝位置的选择最讲究“藏风聚气”之说,即认为山脉里流行着“生气”(也称五行之气),死者所葬的有生气的地方,就是福荫子孙的“吉地”。所以,每个陵都必须后面有高大的山脉,作为陵寝的龙脉;必须左右分别也有山脉,作为陵园的龙砂和虎砂;陵前则必须有开阔平地做明堂,还要有低矮秀丽的山峦或山岗做案山、朝山。这些山峦环绕陵寝四周,构成了“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的完美的四势格局,借以达到风水术所讲求的“藏风”(挡风)要求。陵园左右两侧和前面还要有河流或河道屈曲环抱,这些河流抱合陵园,又借以达成风水术上的“聚气”(水能界止生气流逝)要求。 基于这个原因,十三陵各陵的景观环境无一不呈现山环水抱、风景旖旎的特点。清宣统元年(1909),民政部侍郎乌珍在考察明十三陵后,所写《查勘明陵记》中就曾这样说:“凡山势,由甲陵望乙陵,疑其地偏侧或旷廊而无所蓄藏。及履其地,水抱山环,无不自具形势。”清乾隆皇帝在《哀明陵三十韵》中也描述十三陵的地理环境:“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天开。左环右拱实佳域,千峰后护高崔巍(嵬)。”也就是说,凡目力所及,能看到的景观,无论远近,都是陵寝位置选择的重要因素。 尽管古人选址的理论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由于各陵陵寝建筑四面空间构成和山水形态异彩纷呈、气象万千,各陵周围的景观都呈现了赏心悦目、层次多变的特色。 陵园背后的山脉,被称为龙脉,是陵园的主山。其高大巍峨壮观的山峦构成了陵园宏大壮丽的背景,因其近在陵后,故构成了陵园的“近景”之美;陵园左右的龙砂、虎砂诸山,因与陵园距离稍远,视觉上比陵后的主山都要低些,故而构成了陵园两侧景致的“中景”之美;陵园前方的朝山、案山,因其在视觉上显得更为低矮,且有的山脉与陵园距离更远,故又构成了陵园云烟缥缈中的“远景”之美。这远、中、近不同空间所构成的景观,在陵园左右和前面的水流映衬下,水乳交融般地汇聚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陵寝建筑的景观内容。这说明,它与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的“借景”之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且无论远、近、仰、俯,处处有景可借。 明十三陵的这种以大自然景观为创作主题,进行陵寝建筑规划设计的做法,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个奇迹。国外的一些世界闻名的国王级别的陵墓,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建筑也非常高大宏伟。其中古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26 世纪)法老(国王)胡夫金字塔,高达146.5 米,用了230 万块巨石叠成,可谓工程浩大。但是,它的建筑成就主要是体现在建筑本身技术难度上,并没有考虑周围的山、水、林、原丰富的景观环境对建筑物的衬托作用,更没有明十三陵这种中国特色的景观内涵和深邃的哲理。虽然,其设计也有古埃及神话的背景,例如,在古埃及人看来,锥形尖顶的金字塔就像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代表着死去的法老可以通过金字塔的天梯到达天上,从而体现灵魂升天的观念。但这种设计理念,与明十三陵遵循的景观设计理念明显存在很大差异。因为明十三陵和中国历代的陵寝的景观设计,是遵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追求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以北极紫微垣居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面星宿拱卫环绕的天文画卷为设计蓝图的。这也就是在被称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中的《系辞上传》所说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所以毫无疑问,从建筑艺术的结果看,明十三陵的景观呈现的是建筑与环境相和谐,更为宏伟壮观、大气磅礴,具有“庙堂”之气的艺术风格。 对于这一点,美国的建筑景观学专家西蒙德在他的著作《建筑景观学》中有过客观的阐述。他在对比埃及建筑与中国帝陵建筑后,引述了奥斯瓦尔德·斯彭勒的话说:“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改变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由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谒见上天与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这样真正成为建筑艺术的材料。” 很显然,以明十三陵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陵寝建筑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特色非常鲜明的。第三,陵寝建筑宏伟壮丽,在“事死如事生”的传统礼制影响下,制仿皇宫,造就了另一个“紫禁城”世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按照死者生前居住环境营建墓葬建筑的习俗。所以,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礼论》中就说过:“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又说:“故圹垄,其貌象室屋也。”就是说,早在战国时期的丧礼中,贵族们就已经讲求按照死者生前所居去建设其墓葬建筑了。 明十三陵的每座陵寝,建筑规模并不一致,有的规模大,有的规模小。但是它们在建筑的设置和布局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与明代的皇宫建筑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其实就是古代“事死如事生”的礼制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古人看来,人去世之后,灵魂还在,还有饮食起居的各种需求。所以,古代陵寝建筑的设计建造,往往也是仿照皇帝生前所居住的宫廷建筑进行建造。 例如,明朝皇宫建筑都是红墙黄瓦的大式宫殿建筑,明十三陵的陵寝建筑同样采用了这种建筑方式。 又如,明代的皇宫建有三大殿。其中,大朝会时,皇帝会在三大殿中的奉天殿(嘉靖时更名为皇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接受群臣朝拜行礼。奉天殿,在古代俗称金銮殿,建筑规格很高。其建筑规模,在明朝时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皇帝“九五之尊”的地位;殿顶则是重檐庑殿顶的最高殿顶形制;殿的下面承以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台基,古代称为“三台”。而永乐皇帝的明长陵,陵内的主要殿宇——祾恩殿,也完全是这种建筑形制。正因如此,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他的御制诗《哀明陵三十韵》中对长陵祾恩殿有“祾恩(殿名)制肖皇极(殿名)建”的描述。而且,明朝每年的“三大祭、四小祭”或“四大祭、三小祭”的祭祀仪式,也都是在各陵的祾恩殿里举行的。当然,此后各陵祾恩殿,规模不及长陵,采用了五、七阳数的开间数,这应是宗法礼制尊卑关系的体现。 明代皇宫奉天殿前设有奉天门(嘉靖时改称皇极门,清朝改称太和门)作为殿门。因此,明朝各陵祾恩殿前也与之对应地设有祾恩门作为殿门。 明朝的皇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在前,以处理政务为主;内廷在后,以帝、后、妃嫔生活居住为主。 其中,明代的皇宫内廷建筑,中路建有乾清宫(皇帝的居住宫殿)、交泰殿(相当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穿堂建筑)、坤宁宫(皇后居住的宫殿);中路之东有东六宫,中路之西有西六宫,都是妃嫔的居住宫殿。 而明代所建12 陵的地下宫殿,即安葬皇帝、皇后的墓室,明代称为“玄寝”,是建在祾恩殿后面的宝山城之中,并且其建筑布局是模拟皇宫内廷的建筑的。以20 世纪50 年代发掘成功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为例,其地下宫殿由条石发券的巨大的前、中、后、左、右五座大殿组成。其中,前、中、后三座大殿尊居中路,中殿设有皇帝、皇后的神座、长明灯、琉璃五供等陈设,后殿停放皇帝、皇后的棺椁、随葬器物箱等。左右配殿对称地分布在中殿两侧,有甬道相通。殿内虽然没有停放妃嫔棺椁,但设有棺床,表明其初意是为妃嫔而设置的。 当然,这种按照皇帝生前居住的宫殿设计陵寝建筑的做法,不可能一丝不差地原样照搬,但模拟宫廷建筑进行陵寝建筑设计的意向还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说,明十三陵的地上、地下建筑,就是皇帝、皇后在另一世界的“紫禁城”建筑。 其实不仅是建筑布局,明十三陵与明代皇宫在建筑的营造法式、工程做法上,同样如出一辙。 例如,长陵的祾恩殿是永乐时期所建,至今大木结构未有改动之处。从殿宇的梁架结构来看,虽然柱侧脚的做法仍沿用宋式做法,但柱升起的做法已不再采用。而以檩、垫、枋的形式代替襻间斗拱,斗拱排列相对丛密等特点,显然就是明代宫廷建筑的做法。这一点,从明代所建太庙大殿也能看到相同的做法。 明十三陵的营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凝聚了无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例如,在裕陵的营建中,就有石工出身的陆祥和木工出身的蒯祥这样的杰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部官员参与。文献记载,陆祥能在方寸大小的石料上,精细地雕刻出鱼、龙、水草;蒯祥能主持大的营造工程,他能双手画龙,合在一起分毫不差,直到80 多岁了,还在主持工程,被明宪宗称为“蒯鲁班”。嘉靖时的工部尚书毛伯温,为解决修陵运石的困难,创制了八轮大车,车身前后联络,能随地势高低起伏,解决了大块石料运输难的问题。 明十三陵唯一进行了考古发掘的是明神宗的定陵。陵内出土了数千件珍贵文物。其中大量的丝织品和宫廷实用器物,体现出了明代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 以丝织文物为例,定陵出土多达600 件。其中包括帝后的被褥、袍服衣物、成卷的匹料等。种类则囊括绫、罗、绸、缎、绢、妆花、刺绣、缂丝、织金、锦、改机等各种古代织造工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万历皇帝的龙袍、衮服,皇后的女夹衣以及龙袍袍料。这些衣物和袍料,不仅工艺复杂,织造精美,而且使用了大量的金线、孔雀羽线以及不同颜色的色绒,从而显得金彩辉映,极其华美。那些采用“织成”工艺织好的袍料,则只要按照各部位边缘依样剪裁,即可缝制成衣,避免了珍贵材料的浪费。 定陵出土的帝后冠、带、首饰以及一些宫廷内使用的金银器物,不仅设计精巧,还镶嵌有大量的珍珠、宝石,甚至使用了名贵罕见的猫眼石、祖母绿宝石,珠光宝气,尽显帝后的高贵身份。其中,金加工的工艺则大量地采用传统的花丝镶嵌和錾刻工艺,装饰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总之,明十三陵的历史文化极为丰富,它就像一个储备了大量明史知识的万花筒,折射出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信息。它是大明王朝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多姿多彩的大明文化的一个最宝贵的结晶。 目前,在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形成了一股明文化热的洪流,人们对明文化越来越关注,研究得也越来越深入,出现了许多前人没有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员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于2022 年和2023 年连续两年在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举办的“明文化论坛”,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明文化氛围。相信随着“明文化论坛”的不断举办,这一传承明朝优秀历史文化、承载明朝历史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影响范围也会因此走向全中国,进而走向全世界! 本书的十五章内容,是笔者在2023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的《百家讲坛》栏目《探秘明十三陵》讲稿基础上整理增益而成的。笔者自1981 年开始有幸从事明十三陵的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工作,因此得以对明十三陵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但笔者学识有限,书中的内容,只是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其中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