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181321
1.《山前该有一棵树》是一部深具艺术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2.《山前该有一棵树》是重庆作家创作的小说首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3.《山前该有一棵树》以“小说 绘本”的形式呈现,配以精美插画重现兵团风貌,兼顾读者文本阅读体验与艺术画作欣赏观感。
《山前该有一棵树》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这是重庆作家创作的小说首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本书为绘本版《山前该有一棵树》,书中有二十余幅精美插画。本书以兵团第一师矿区为背景,讲述在荒凉的深山矿区中,胡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合力从山下的胜利渠移栽了一棵茂密的胡杨树上山,人们和胡杨树发生了动人的故事。在用石头、红柳枝和油毡搭建的简陋学校里,一群求知孩童心中,树有着各种特殊的意义,胡杨树也拥有了向死而生的积极意义。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树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难觅踪迹,花儿那 些娇惯的美丽都躲在人们的记忆里了。补鞋匠巴哈提说,这个地方连石头都不穿裤子嘛,男孩儿别克也不需要穿裤子,男孩儿巴郎也不需要穿裤子,汉族的小子也不需要穿裤子嘛。他说着还向我们裤裆里张望,然后哈哈大笑,这弄得我们十分难堪。“巴哈提”是幸福的意思,他每次逗你玩都会找到幸福的感觉。他一会儿说哈萨克语,一会儿说维吾尔语,还会说汉语,我们都搞不清楚他是什么民族。新疆少数民族多,我们统称他们为“老乡”。
这时,上课铃声突然响了,同学们“轰”地一下从他的补鞋摊撒丫子跑了,就像一群被惊飞的麻雀。巴哈提老乡在我们身后嘿嘿笑,说:“跑快点嘛,快点跑嘛,鞋子坏了,我来补嘛。” 我们跑着完全能想象到他那八字胡诙谐地左右抖动的样子。巴哈
提老乡的补鞋摊就在我们小学校墙边的阴凉处,那叮叮东东的钉鞋声,让我们经常误认为是下课的铃声。这是一个矿区,属于天山深处的神秘所在,一个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的地方。天山南坡和北坡完全不同,北坡降水丰沛,风景如画,而南坡干旱少雨,就如一幅画的背面。南坡没有山坡草地,没有如盖的塔松,也没有蘑菇般的毡房和满坡的牛羊,只有满山的砾石。那些石头在西部烈日的灼烤下,散发出铁锈的气味。那 里属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从三个建制团中抽调了近千人,集结到了这里。人们也懒得给它起一个像样的名字,只用了一个编号,叫 506 矿。 506矿到底有什么矿?从这个编号中你只能读出神秘的气息却读不出实际的内容。关于 506 矿的传说只能在黑夜里进行。我第一次听到它的传说是在晚上熄灯后,我那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从被窝那边爬到我这头,然后对我耳语道:“你知道 506 矿是什么矿吗?” 我问什么矿,他神秘地说:“是铀矿。”铀矿是什么矿呢?弟弟又降低声音回答:“铀矿是造原子弹的。”
原子弹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它不用爆炸,就能把人震得昏头转向。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哪怕是喝着苦泉水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我们的父母正干着一件天大的事情。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属于家属,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每天的上课铃声让正在开矿的父母们十分安心,只是他们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教语文的胡老师正领读课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同学们就哄堂大笑,疲惫的午后课堂突然就活泼了一下。相比来说,我们更喜欢作文课,因为胡老师有满肚子的故事。他是一个大学教授,右派,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小学老师。让一个大学教授当小学老师,这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种惩罚,对我们来说却是最大的福分。
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授奖词
“我们当然没忘记去胜利渠边看望胡老师。让我们惊喜的是,在胡老师的孤坟边真的长出了一棵胡杨树。我们围成一圈坐在树下,回忆胡老师,背诵那段《诗经》。”这新长出的一棵胡杨树,多少有了几分鲁迅先生的笔法和味道,给那孤独者的身边抹上一点亮色,慰藉的当是那些后来者。
傅逸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著名评论家)
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叙述形式质朴,历史感和现实意义充盈。作品与人情常理所能共鉴的童年经验的本真状态相合,所处理的素材在儿童文学领域或成长小说的类型框架中,大有继续伸展推衍的余地和必要。要矫正儿童文学创作以取材域外或仿造、移植洋题材为时尚的风气,正是要发掘像《山前该有一棵树》真实感人而又富有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更有文学表现价值潜能的少年儿童成长题材。
李林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
张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不是展示胡老师的教学艺术,而是写人的一种生命意志、生命情怀。写普通环境下普通的人,张扬生命的韧性和朴素,是这篇小说留给人的审美内涵。胡老师的教学、胡老师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的时光,是孩子们心中一抹明亮的希冀,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信仰”,必将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度解读这篇小说,我们不难认同“胡杨树是一种伟大的树”,更能深切体认到兵团人是一群伟大的人!胡杨树“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的特性让人肃然起敬,这也是作者对胡杨树生命的肯定、赞赏和崇敬。胡杨树在小说中,一方面象征了兵团人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象征了胡老师的献身精神。在时间长河里,某一段历史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更是有限的。然而,人留下的某种精神却能够穿越时空,穿越千年、万年,永远激励人、鼓舞人、净化人,如兵团精神等。这正是小说给人力量、给人鼓舞、给人崇高感的地方。这正是作者对人与大自然关系、对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暗示和思考。这正是生命意志的高扬让人在荒诞图景中努力寻求生命意志,进而带给人的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意义感。
李天福(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胡牧(博士后、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