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294534
1.历史类头部自媒体账号“最爱历史”、百万粉丝博主艾公子全新力作。
2.精选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的29个方面,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南北的酸甜苦辣,古今的人间烟火。视角独特,妙趣横生。
3.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经济人口及诸多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4.精选高清古图,彩插设计,提升阅读体验。
5.双封设计,装帧雅致,彰显质感。
6.随书附赠“趣闻”书签。
古代人没吃过辣椒?
古代人的夏日饮品丰富多样?
古代人也热衷于摆地摊?
古代人买房也很难?
古代也有养老院?
……
拔尖儿的状元,摆摊儿的小贩;
医病的大夫,验尸的仵作;
辣椒与冷饮,经济与人口;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南北的酸甜苦辣,古今的人间烟火。
精选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的29个方面,视角独特,妙趣横生。
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经济人口及诸多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社会万象
买房简史——古人买房的辛酸往事
名校简史——高等学府鲜为人知的历史
学区房简史——古代人的求学必bei
学霸简史——中国哪个地方的人最会考试?
状元简史——中国南北状元之战
人口争夺简史——古代中国抢人大混战
孤儿院简史——弃婴收留机构的变迁
养老院简史——简说代的养老制度
医院简史——古人看病指南
首都简史——历史上有多少个“北京”?
第二章 生活百态
打工简史——古代牛人求职宝典
商贩简史——中国地摊经济前传
南北经济简史——南北经济大逆转之谜
梯田简史——人类与大自然的抗争史
古桥简史——得桥者,得天下
土猪简史——中华田园猪的消亡史
辣椒简史——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服饰简史——中国历代服饰变迁
鞋履简史——从“谢公屐”到“三寸金莲”
典籍流传史——典籍里的中国
第三章 奇闻异事
神童简史——天才儿童被神化的真相
仵作简史——古代衙门里的边缘人
鬼的简史——妖魔鬼怪里的中国
天花简史——花了三千年才消灭的传染病
冷饮简史——饮料的进化史
消防简史——中国消防四千年发展史
性骚扰简史——漫长的斗争
选美简史——从工具到病态
追星简史——人类偶像崇拜发展史
买房简史——古人买房的辛酸往事
五十岁这年,大诗人白居易终于买房了。
自从二十九岁考中进士、三十二岁参加工作以后,白居易一直在大唐长安城租房居住,属于典型的“京漂”一族,没有房,老婆也不好娶。一直到三十七岁那年,白居易才娶上了媳妇。
当年老白刚参加工作时,担任“校书郎”,这是一个正九品官职,月薪一万六千钱。那时还是快乐单身的老白在长安东郊租了四间茅屋居住。由于离皇宫远,他又买了一匹马代步,另外还雇了两个保
姆,如此一来,每月的开销大约是七千五百钱,每月老白大概可存八千五百钱。
尽管如此,他存的钱还是不足以在当时的超一线城市长安城里买一套房。
家里人抱怨,白居易很是苦恼,为此他写诗道: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是啊,就连蜗牛都有一个硬壳当作家呢,老白却还在帝都长安“漂”着。无奈之下,大唐长庆元年(821年),白居易跑到长安的郊区下邽,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渭南市下邽镇买了一套房子。平日里,他就在京城上班,休假时再回渭南。
不管怎么说,住不起城区,就只能住城郊啦。
1
古代中国地广人稀,在广大乡村地带,从地主到贫民都可以在私有土地上自行盖房,因此买房行为主要集中在城市。
以东汉时期陕西汉中为例,当时汉中城内房舍最便宜的只需要一万钱便可买到一套,七万钱便可以买到一套不错的住房。当时,东汉帝国境内,即使是等级最低的公务员(佐史),每年也可以领到相当于九千六百钱的俸禄。一般来说,只要省吃俭用,东汉的公务员奋斗三四年,在像汉中这样的二线城市里买一套小房子问题不大。
东汉灭亡后,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长达三百多年的大乱世,使得中华大地上四处混战、南北割裂,商品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城市里贫民密布。《南齐书》就记载,南齐时
期(479—502年),“其民资不满三千者,殆将居半”。意思是说,当时南齐境内的大概一半普通百姓连三千钱的资产都没有,极度贫困和商品经济的困顿使得房地产贸易成为无源之水,非常少见。
实际上,房地产买卖主要受人口、土地、商品经济等变量的影响。589年,隋朝攻灭南陈,再次实现大一统,中国的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帝国统一,商品流通,经济发达,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房产买卖就开始红火起来,尤其在隋朝和唐朝的首都长安城,房价更是高到连大才子白居易都买不起。
这是为什么呢?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当年整个大唐帝国的人口统计是五千二百九十一万人,其中居住在长安的人口超过百万人,当时,大概每五十二个唐朝人中就有一个人居住在长安。按这种比例来算,以
整个国家的人口分散集中度来说,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人口密度堪比今天的北京。
安史之乱(755—763年)以后,尽管大唐帝国的整体人口有所下降,但长安城的人口密度仍然非常高,这就导致帝都长安的房价始终居高不下,这才逼得大才子白居易只能跑到城郊买房。
2
经济越发达,核心城市的房价就越贵,对于这一点,宋朝人深有体会。
尽管武力不行,但两宋时期的商品经济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水平,与大唐长安城一样,北宋开封城中也聚集了超过百万的人口。
当时的开封城中也蜗居着无数百姓,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欧阳修二十四岁高中进士,二十五岁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滁州知州、扬州知州等官职,相当于今天市长级的
人物。
但即使这样,欧阳修在首都开封城也买不起房。他一直带着寡母和妻儿借住在“政府大院”里,在外面也只能租住破旧的民宅。这种无根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四十二岁那年,他才终于在阜阳买了一块地盖
了房子,而这时已经是他参加工作的第十七年了。
对于自己长期漂泊在开封,连个房子都没有这件事,欧阳修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慨叹道: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欧阳修工作了十七年之后,才在二线城市阜阳买了房子,他的门生苏轼也没好到哪里去。
由于开封城房价太高,苏轼二十六岁参加工作后,在首都一直买不起房。等到他儿子要结婚的时候,在开封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搞得老父亲苏轼焦头烂额,最后没办法,还是跟朋友借了一套房子才给
儿子办了婚事。
恩师欧阳修四十二岁才买了房子,苏轼就更惨了。一直到五十岁那年,苏轼凭着一点工资,加上从亲友那里东拼西凑了一些钱,才在江苏常州买了第一套房。此时已经是他工作的第二十四年。
与哥哥苏轼一样,苏辙也是工作了大半辈子还买不起房,对此他写诗自嘲道:“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意思是说,我的头发都
白了,却连片瓦尺椽的房子都没有,惭愧啊。
老爸买不起房,儿子们都心生抱怨,苏辙又写诗:“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因为没房,他觉得在儿子们面前抬不起头。
实际上,北宋在缔造出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巅峰盛世的同时,也在大城市里创造出了高房价。早在北宋初年,大学士陶榖就写了自己在开封城中所见的情景,当时的开封城中,“四邻局塞,则半空架版,
叠垛箱筥,分寝儿女”。
今天,我们可以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看见北宋的城市格局和房屋分布。然而在这些繁荣景象的背后是像陶榖所写的,很多平民百姓由于房子太小,非常局促,以致只能在房
子的天花板和地板中间硬生生隔一块架板,从而多睡几个人。卧室太小,就把箱子、柜子什么的摞起来,让孩子们躺在上面睡觉。
宋代张仲文写过一本书,叫作《白獭髓》,里面就写了当时江浙一带买房后成了房奴的百姓,由于手中资金所剩无几,这些房奴“妻孥皆衣蔽跣足……夜则赁被而居”,意思是说,房奴们太穷了,妻子
儿女衣衫褴褛赤着脚,甚至连被子都买不起,只能去租被子来盖。
宋代城市买房难的这种情况,即使在后世也没什么改善。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徐文长)曾经做过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按理说,作为省部级领导的高级秘书,工资应该还可以,但即使是这样,徐渭
也买不起房。
一直到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胡宗宪在杭州建成了镇海楼,让当时已经四十岁的徐渭写文纪念此事,徐渭一挥而就写成《镇海楼记》。胡宗宪见文大喜,他听闻徐渭这些年一直买不起房,就把
会计叫来,让他取银二百二十两作为稿酬,赠予徐渭买房。
只是省城杭州的房子也很贵,所以徐渭用这笔钱在浙江的二线城市绍兴城郊买了一套二手别墅。因为是用稿费买的,所以徐渭特地给别墅取名“酬字堂”,包含着对胡宗宪酬谢的感恩之意。
但是,一如徐渭一般拥有天赋才华,又拥有胡宗宪赏识慷慨赠金的人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在古代的核心城市还是很难买得起房的。
到清朝光绪年间,北京城里的很多人仍然买不起房,当时有首竹枝词这样唱道:“搭得天棚如许阔,不知债负几多钱?”意思是说,即使买了房,也不知道身后背了多少债啊,一把辛酸泪。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