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2228795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百万畅销版《了凡四训》译者费勇教授深度解读,揭示改命法门
★三十三则立命口诀,铭记在心,逆天改命
★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推崇的生活方式手册
★重塑自我,践行真正的善
★袁了凡毕生感悟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本版特别收录《云谷大师传》《袁了凡居士传》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了凡四训》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
费勇教授从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中总结出三十三则立命口诀,提倡通过自我修行建立良好的生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本版特别收录《云谷大师传》《袁了凡居士传》
序言:善良可以改变命运
第一章 立命之学
1.反因循:给你的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 001
2.信因果:为你的人生确立基本准则 / 006
3.向内求:找到努力的根本方向 / 013
4.觉察心:静下来,你就赢了 / 020
5.今日生:每一天都是新的自己 / 025
第二章 改过之法
6.羞耻心: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 / 032
7.敬畏心:人在做,天在看 / 038
8.勇猛心: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 046
9.事上改:良好习惯的养成 / 050
10.理上改:弄清楚了逻辑,一切就会顺遂 / 056
11.心上改:从原因上去改变,就会心想事成 / 061
第三章 积善之方
12.信善缘:相信善的力量,一生才会平安 / 066
13.真与假:不要把伪善当作善良 / 071
14.端与曲:不要做老好人 / 075
15.阴与阳:不要自我炫耀 / 080
16.是与非:有些好事做不得 / 084
17.偏与正:软弱不是善良 / 091
18.半与满: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诚意 / 095
19.大与小:一念之差,也会影响你的命运 / 100
20.难与易:越是难做的事,越应该去做 / 105
21.与人为善:多一点谦让,多一点大度 / 109
22.爱敬存心:多一点同情,多一点慈悲 / 112
23.成人之美:多一点成全,多一点宽容 / 116
24.劝人为善:如果劝人,总要劝人为善 / 122
25.救人危急:如果帮人,总要帮人于危难 / 127
26.兴建大利:慈善背后的含义 / 130
27.舍财作福:要有得,必须要有舍 / 137
28.护持正法:要有成,必须要有智慧 / 141
29.敬重尊长:做好自己的本分 / 146
30.爱惜物命:温柔地对待一切有生命感的事物 / 152
第四章 谦德之效
31.低调:低调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 157
32.沉稳:沉稳就会有吸引力 / 161
33.立志:有志者事竟成 / 166
参考书目 / 170
附录一 了凡四训(原文) / 172
附录二 云谷大师传(憨山释德清 撰) / 195
附录三 袁了凡居士传(彭绍升 撰) / 207
内和外的区别,简单地说,是因和缘的区别。因是内在的驱动力,缘是外在的辅助力,要在因上努力,在缘上随缘。向内求是因,向外求是缘。成就一件事要靠因缘俱合。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应该向内求,挖掘内心的热爱和能量,专注自身,不要完全寄期望于他人的帮助或天上掉馅饼之类的好事,万事都要靠自己。
凡是外缘,就要随缘,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因为外缘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凡是内因,就要加倍努力,因为内因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只要你不断努力,就可以有所改变,有所积累,等到因缘成熟,自会开花结果。
云谷禅师引经据典解释说:“《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讲到修行时说,“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年头不动。则灵验矣”。云谷禅师强调,灵验的关键就在于心是否静。不要在意念诵的次数和内容,一直不间断念诵,便会达到咒语自然而然从心中生出的境界,此时心不再受外物干扰,只专注于内,自然会有所灵验。
总之,假如你从“心”这个层面上去“向内求”,那么一定会有所变化。因为第一,从心起惑,由惑起业。迷惑来自内心,迷惑带来业力。第二,业必感果,业能缚心。业力一定会感应招来果报,业力会束缚住心。第三,业由心造,心可转业。业力来自心的运作,所以透过心的运作,可以产生连锁的感应,最后转变业力。
儒家也有类似的说法,只不过用了“天”的概念。孔子承认天命的存在,承认有一种个人无法理解的力量在操控命运,人有无奈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孔子更认为“天”是一种德性的存在,且根据人的德性不断在改变,只要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德性,就可以和“天”相连接。商朝的建立是天命,纣王以为既然是天命,就完全不用担心会灭亡,但他没意识到天命会改变。因此当纣王变得残暴荒淫,而周文王变得德性充沛的时候,周朝就取代了商朝。这个能惩恶扬善的“天”也成了中国老百姓所信奉的一条朴素法则:人在做,天在看。只要一门心思去做符合天理的事,就会得到“天”的感应,从而获得庇护。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你心中描画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在稻盛和夫少年时代,他的叔叔因得肺病住院,他很害怕被传染,但结果还是染上了肺病;他的父亲明知可能会被传染,还是坚持去医院照顾叔叔,结果却平安无事。这件事带给稻盛和夫极大的触动,他很感慨:“我拼命想要逃脱肺结核的魔掌,却深陷其中,这不正是我这颗恐惧疾病的心招来的灾难吗?”这是稻盛和夫第一次感受到了心的作用。
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去了京都一家大公司工作,没想到这家公司不久就濒临倒闭,稻盛和夫不得已另寻出路谋生,却屡遭失败,这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恰恰是这个进退两难,让他彻底想通——“再怎么怨天尤人也是徒劳”。他决定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研究当中,把家具都搬进了研究室,从早到晚专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这应该是稻盛和夫第一次感受到“向内求”的益处。
后来稻盛和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选择创业,手下年轻员工的“造反”引起他的注意,他开始反思:“如果为了追寻作为技术员的浪漫理想而展开经营的话,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虚假的繁荣。然而,公司应该有更重要的使命。经营公司的根本目的就是,必须保障员工及其家人的生活,以公司员工的幸福为目标。”这便是稻盛和夫“向内求”真正的开始。从此,稻盛和夫一直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形成了其以“心”为聚焦点的经营之道,他也因此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就。
从稻盛和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方法:遇到什么事,都应“向内求”,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自己身上去努力。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很难成功,因为改变别人不容易;在客观环境上找原因,更是艰难,因为改变环境是更困难的事情。稻盛和夫如此认为:“我相信这个宇宙中存在着令万事万物向善的宇宙意志,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心调整到与其相应的方向,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努力,那么,就必然能够确保光明的未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