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029913
一座可以捧在手中的自然博物馆
一场跨越46亿年的博物盛宴
- 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力打造“珍宝级”画册,足不出户领略自然科学精华。
- 8大篇章,约200件非凡藏品,构建自然界的认知地图!全馆科学家严选,精选8大主题的200件非凡藏品,每一张图片都是艺术品,每一段文字都引人入胜,既有藏品的科学介绍,又有人类发现自然的历程,带你走进一个充满惊奇与发现的世界。
- 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一座可以捧在手中的自然博物馆。在家也能畅游自然界的广阔天地,亲子家庭的自然百科全书。
- 400年博物馆收藏,浓缩成一部影像版《自然史》,致敬博物馆创建人乔治·布丰。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从古生物化石到现代动植物,每个篇章都是一次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看见亘古自然,理解万物演化。
- 国内大咖联袂推荐!中科院院士周忠和,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馆长金海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联袂推荐。
- 全流程精品制作路线,打造收藏感满满的高质量画册。采用高水平的色彩管理和印刷技术,呈现馆内藏品的真实色彩。资深书籍设计师打磨装帧设计方案,带来质感满满的阅读体验。
- 随书附赠1张史前巨兽——三角龙藏书票。
本书由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倾全馆之力,与诸多法国科学家共同打造,以图像形式梳理人类对已知世界的认知边界,致敬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史》作者乔治·布丰。
博物学是从命名现有事物开始的,这本书让我们在约200件万里挑一的珍贵藏品中“看见”自然生命,理解万物是如何演化的。全书分为8个篇章,横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始祖鸟到现代鸟类,从地球岩石到地外陨石,涵盖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艺术品级别的影像质量,搭配策展级别的编排,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广阔的宇宙中,搭建人类已知自然世界的知识宫殿。
近400年博物收藏,沉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堪称影像版《自然史》。
I 远古化石 002—049
II 矿物大观 050—097
III 植物王国 098—145
IV 动物世界 146—193
V 微观领域 194—241
VI 史前遗存 242—289
VII 人类文化 290—337
VIII 艺术气象 338—385
附录 388—401
致谢 403
序言
岩石和矿物、动植物的化石或活体、史前遗存、人类学收藏、艺术作品……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所有这些珍稀之物荟萃一堂?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前身是始建于1635 年的皇家药用植物园,正式创立于1793 年法国大革命期间。
博物馆的首要使命是开展服务民众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踞于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路口,近四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地质、生物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这家博物馆现有2500 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500 名研究人员,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世界领先。但在这里,知识传播和研究开展并驾齐驱,缺一不可,自其创立以来便一直如此。馆方将多学科教学(每年有3000 名中小学师生从中受益)、国内外公认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活动和知识普及相结合,指导和吸引了大量观众。2019 年,博物馆位于巴黎和其他地区的各个分馆共计接待了330 万名访客。
博物学是从命名事物开始的。因此,从源头讲,这家博物馆担负着保护、丰富、评估和陈列珍稀藏品的使命,而这正是研究和科普的基础。
如今,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大约有6800 万件藏品,汇聚了几个世纪以来的积累。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不可或缺的关于大自然的词典。作为这一重要科学遗产的传承者,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成为当今世界三大自然博物馆之一。
本书将邀请您通过八段漫游深入这些非比寻常的收藏之核心,认识自然的方方面面。这些旅行会带你穿越时间、科学、艺术……甚至您自己的想象!
布鲁诺· 戴维(Bruno David)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因其宏大的规模、海量的藏品与悠久的历史,成为无数人的向往之地。这本画册精选了博物馆多件珍贵藏品,内容涉及古生物、古人类、现代生物世界等多个主题,让读者足不出户,在纸上就能充分领略到馆内科学与艺术联袂的魅力。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古生物学家
作为最早对公众开放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它见证了博物学的兴起、进化论的诞生,以及现代科学各分支领域的发展历程。近400年的历史中,这里曾启发无数人,包括人类历史上那些最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者。本书中精选出来的约200件展品背后,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那永不干涸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金海月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馆长
是知识的盛宴,更是视觉的饕宴。这多维度的白色,是荷兰圣皮埃尔山的沧龙;沉淀的黑色,是美国怀俄明州1912年发现的三角龙;赭色加黑白,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椰叶鞘上的鳄神;饱满的绿色,是博丹船长麾下加尼耶描绘的鳄梨果。这些非凡的珍宝级藏品都来自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此番为您打开内库大门,跨越数十亿年深邃时空,为您打破思维的藩篱。
——邢立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
Ⅰ 远 古 化 石 MONDES PERDUS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收藏有近700 万件化石标本,对应了生活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生物的化石,可用于研究过去的生命。化石是保存在沉积岩中的已灭绝的植物或动物的遗存,这些遗存包括骨架、足迹、洞穴等。与活的生命体一样,化石的形状纷繁多样,尺寸大小不一,从一毫米到几十米不等。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无论是水生还是陆生,或是归属于任一类群,都可能成为化石。化石通常会显示出在现代自然界业已消失的一系列生物性状,例如下述的海洋爬行动物沧龙,或是拥有退化的短小后肢的辛西娅鲸。从微体化石到恐龙,从树叶到海洋贝类,本馆的藏品将引领你参与一段跨越 5.4亿年的真实旅程。
001 旋菊石科(未定种) 化石
Perisphinctidae sp.
马达加斯加
距今1.6 亿~ 1.45 亿年(晚侏罗世)
11 厘米 × 11.5 厘米 × 1.8 厘米
道达尔- 菲纳- 埃尔夫(Total-Elf-Fina)公司1 于1997 年赞助
MNHN-MIN-197.358.b
在中生代,菊石的种类一度极其丰富,但在这一时期结束时,也就是6600 万年前,它们与体型庞大的恐龙一样,走向了灭绝。菊石是头足类软体动物。在当今的自然界,像这样头部连着腕(有时也称作触手)的生物包括章鱼、鱿鱼、乌贼和鹦鹉螺等。
菊石的身体包裹在隔成若干腔室的壳里,壳体旋卷程度不一,但只有最后那个腔室或者说“住室”是它的栖居之所,其他腔室则充满气体,被称为“气室”,用于调节浮力,通过体管来控制壳体的沉浮。
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菊石经历了辐射演化,形态变得十分多样。人们在沉积层中发现了大量菊石壳化石,直径从几毫米到超过2 米不等。最常见的形状被称为平旋形,即壳体在一个平面上围绕自身旋转。随着它们逐渐占据新的生态位,更罕见的形状出现了,比如直杆状或旋环之间彼此分离、互不接触的松卷形。
本馆是世界上收藏菊石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其中许多标本都是由阿尔西德· 奥尔比尼记述和绘制的。他是这里第一位担任古生物学教职的讲席教授,撰写了一系列法国古生物学的基础性著作。
002 印板石始祖鸟 模型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
原化石产自德国巴伐利亚州
距今均1.47 亿年(晚侏罗世)
51 厘米 × 39 厘米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自卡尔· 黑贝尔莱因处购入
MNHN.F.AC302
1861 年,人们在巴伐利亚发现了首个印板石始祖鸟的化石。化石年代距今约1.47 亿年,最终成了一位名叫卡尔· 黑贝尔莱因的医生的藏品,后来被卖给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在那里。
理查德· 欧文于1863 年将其记述为“伦敦标本”,查尔斯·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四版中也提到了它。
印板石始祖鸟的属名意为“古老的翅膀”,因为这是当时发现的第一块带有羽毛印痕的化石,这些印痕保存得特别完好。一亿多年前,这个物种生活在当地由温暖海水环绕的群岛上。
请欣赏它的双翅比例和羽毛印痕。它们是不对称的,因此是专门用于飞行的。全世界已知的此类标本只有12 件。围绕着它在鸟翼类恐龙谱系中的分类地位、与其他恐龙的亲缘关系以及它的飞行能力,科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始祖鸟的一大特征是没有龙骨突,而龙骨突是鸟类胸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通常无法飞行。它们的肌肉力量比现代鸟类弱,颌骨上长有牙齿,前肢具三指,指端具爪,还有一条由尾椎骨构成的长尾。综合上述特征,始祖鸟属于兽脚类恐龙的一个分支,与现代鸟类关系相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