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3609620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探讨了“六经钤百病”的源流及理论基础,论述了《金匮要略》中六经辨证在病因病机、脉法、诊断、治则、方药上的应用及意义。各论部分,将《金匮要略》二十二篇章以“病”为核心划分为 28 个专题,对原文先作语义浅释,后作六经辨析。以前后文互勘或“以方(药)测证(机)”、联系《伤寒论》相关条文等方法补充,并参考后世医家注释,对每一条文的病脉证并治进行了阐释,从病位、病性、病机或症状、证机、药证,结合六经病的特征,辨其六经归属,以引导应用六经理论辨治杂病。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其中运用六经辨证法对杂病进行了辨证施治,使杂病的辨治方法得以扩展,为后世进一步运用六经辨证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著者从六经辨证角度系统解读了《金匮要略》。全书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共 33 章。总论部分概述了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方药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各论部分是每个病证六经辨证应用的具体内容,以方证为主,从“症 – 病 – 证 – 治则 – 主方 – 加减法 – 现代应用”等多层次,剖析了杂病治疗中六经辨证的整体性,详述了每个经方的方证循证依据,并附以经典名家案例。
本书立足临床实践,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杂病六经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体系,便于临床掌握与应用,可供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应用。
目 录
总 论
第 1 章 六经钤百病 《金匮》开先河 001
第 2 章 理法肇机原 六经是准绳006
第 3 章 脉理益伤寒 切诊别阴阳010
第 4 章 四诊重合参 六经定乾坤017
第 5 章 病证症结合 方证药对应024
各 论
第 6 章 病脉证治有先后 辨证总览在六经029
第 7 章 太阳过汗或致痉 风寒入里犯阳明046
第 8 章 湿邪重滞病候多 外邪郁遏太阳经059
第 9 章 太阳中暍脉微弱 邪热体虚气阴伤075
第 10 章 伤寒虚劳百合病 治重补虚清血热079
第 11 章 狐惑为患着伤寒 蚀毒致病易走窜092
第 12 章 阴阳毒病中疫邪 厥阴心肝毒瘀滞100
第 13 章 疟病主属少阳经 六经相侵在五端104
第 14 章 虚寒相持中风病 正气引邪经腑伤112
第 15 章 历节体虚寒湿病 起于太阳累筋骨122
第 16 章 表受风邪成血痹 治用太阳桂枝方138
第 17 章 虚劳属于三阴病 气血亏虚在厥阴144
第 18 章 肺痿肺痈咳嗽病 治在太阳和阳明160
第 19 章 汗后伤阳奔豚气 桂枝加桂为主方177
第 20 章 胸痹心痛总因寒 兼证短气有虚实184
第 21 章 腹满寒疝宿食满 同属太阴脾胃肠203
第 22 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 外邪内侵是主因241
第 23 章 痰饮本属太阴病 表里同病涉六经254
第 24 章 营卫两虚消渴病 胃热气乱亏阴津275
第 25 章 气化失常水气病 外感内伤壅三焦291
第 26 章 湿热内蕴黄疸病 太阴少阳转厥阴325
第 27 章 惊悸吐衄下血病 寒热虚实六经解344
第 28 章 呕吐哕利胃肠病 治于阳明太阴求357
第 29 章 疮痈肠痈浸淫疮 一分寒热一分表395
第 30 章 蛔厥转筋阴狐疝 治在厥阴肝气舒406
第 31 章 妇女妊娠肝脾虚 调和阴阳安胎气413
第 32 章 妇人产后气血虚 外邪入侵多在经431
第 33 章 妇人虚冷病多端 辨治体系六经总445
参考文献 46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