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1326636
本书作者从处世经验和自我成长的角度出发,结合经典历史人物故事,阐述蕴藏《大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的智慧。引导读者不断提高自我的德行和智慧,能够有方法、有技巧的处理人际关系,并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内圣和外王的和谐统一 ,从而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明明德于天下”。
《大学》是“四书”之首,详细归纳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其内圣和外王的智慧,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人们影响巨大,对提升个人修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论进行结合,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出来,其充满哲理的解读方式引人发省,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方面具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序 成就自我的内圣外王之道
一 持续地为人生做减法
二 安于当下的状态
三 养成心无旁骛的定力
四 打好人生高楼的地基
五 提升个人修为的次第
六 修身是成就人生的根本
七 给自己一个光亮的人生
八 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
九 安身立命的根本
十 正视人性的弱点
十一 君子要有识人之明
十二 以人为本的事业发展之道
十三 开启心中的认知能力
十四 向万事万物学习生存的智慧
十五 擦亮心中本来就有的道心
十六 心广体胖的智慧
十七 修身先要正心
十八 把生活当作正心的道场
十九 不让过度的情绪蒙蔽智慧
二十 正心才能更好地齐家
二十一 以一颗赤子之心治家
二十二 成为社会风气的推动者
二十三 齐家是成就自我的基础
二十四 要懂得做人做事的规矩
二十五 把自己做成他人行事的典范
二十六 得民心者得天下
序 成就自我的内圣外王之道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对周代社会的政治、文 化、教育、制度、礼仪、宗教、祭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是集大成的一本书。西汉时期,戴德为其做了整理,把原本一百多篇 的《礼记》缩减成八十多篇。后来,他的侄子戴圣,重新对《礼记》 做了调整,甄选了其中四十多篇,集结成现在流传的版本,人们将其称为《小戴礼记》。
到了宋代以后,有着“二程”之称的著名思想家程颢和程颐等儒家代表们很是推崇《中庸》和《大学》两篇文章。朱熹深受其影响, 也认为这两篇是《礼记》中思想最为深刻的文章,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儒家的精神和智慧。他便将这两篇文章从《礼记》中单独摘录出来成书,与儒家另外两部经典著作《孟子》《论语》并称“四书”。这四部中国传统经典著作,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作用。
朱熹之后,尤其到了明代,由朱熹批注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用书。由于这些经典作品离我们已有两三千年之远,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文献最初的指向和含义已无从考究。我们要学习这些经典作品,但不要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而是要仔细探究蕴含 其中的可以穿越时空的大智慧和真精神。当然, 一些重大活动中的具 体礼节如何安排,该如何着装,又该如何施礼等,我们也可以做简单 的了解,只是不要把它们当成学习的重点。那些亘古不变的智慧和精 神,是经历过时代的变化仍然闪耀着光芒的“大道”,充分反映了宇宙普遍存在的规律,历久弥新。
我们要带着谦卑诚恳的态度去学习,汲取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 淀下来的精彩绝伦的智慧,以作为我们思考社会问题的基础和推进 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大学》一书在政治文化方面,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认可和推崇。孙中山先生是近代革命的先行者,他幼时诵读儒 家经典,后游历欧美,对中西方的政治文化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 亲身体会。他认为人类政治史上还没有哪一本书像《大学》那般凝练,对政治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大学》堪称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
我非常认同孙中山先生的观点。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卢梭、洛 克、孟德斯鸠,包括马克思等思想家,在很多政治学方面的思考,更多集中在制度层面。换言之,制度层面的建构和运作,是西方政治哲学或者政治思想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无论多么完备的政治 制度,从建立、完善到最终的运作执行,其间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 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构建社会时,除了制度层面、法律层面的思考之外,还要重视对人的探索。如果对人的问题思考得不够深入, 再规范合理的制度,往往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就像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即使拥有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车子,又有多大的用途呢?
《大学》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最深刻, 尤其对人的德行、智慧、能力、修为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琢磨得更多。这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突出的优势,也对整个人类文化,包括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形成了极有利的补益。
《大学》与“四书”中的其他三部著作相比,有其鲜明的特色, 内圣和外王是贯穿全书的重要思想和智慧。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人才的培养,其核心内容总结起来都是《大学》所体现的内圣和外王。内圣是对人的内在的要求,即指导人们提升个人的修为,提升个人的智慧和德行;外王是对人的外在发展的要求,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内在是基础、是条件,内在没有修炼到位的人,很难做出造福老百姓的事,很难做到外王。
有些所谓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往往流于“假大空”的方式, 欠缺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和应对措施,不能更好地引导人、塑造人,以及教化人,提高人的智慧、德行和修为,以致教育出了许多双面人,嘴上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却行宵小之事。鲁迅先生曾借“口上仁义礼智,心里男盗女娼”这句话严厉地痛斥这些人。究其根本,是这些人的德行和智慧没有修炼到位。
有了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如果不能实践,并持续做下去,再好 的教育理念,仍然难以实现提高人的智慧和德行的目的,让教育流于 表面。曾经有段时间,很多人把“听过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 生”当作微信签名。为什么会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 根源在哪里?我想,无外乎两点, 一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是没 有贯彻下去的毅力。无论说出来的话多么冠冕堂皇,如果不能踏实地做事,也难以解决现实中的困难、改变自身命运。只有脚踏实地地提高智慧和德行,并努力踏实做事,命运才有可能发生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这本书值得人们好好去读,要充分认 识《大学》在今天社会的重要意义。它把内圣和外王有机地结合起 来,对于如何提高人的修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适用于任何时代希望有所改变的人,这是《大学》对整个人类的一大贡献。
非常感谢大家跟我一起学习《大学》这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学 习,您将体会人是如何实现“明明德于天下”的。期待您在日后的 生活工作中,能不断提高自我的德行和智慧,承担起社会责任,达到内圣和外王的和谐统一 ,从而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十四 向万事万物学习生存的智慧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修身次第,被称作《大学》的“八条目”。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 《大学》“八条目”的内容以及蕴含其中的意蕴,在正式解读“八条目”之前,我也为其作了一个补充,就是我所理解的“格物致知”。
何为“格物致知”?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理解。王阳明提出的 “格物”,即“格物欲”,就是格去人们心中对外在事物的贪欲,从而 恢复人们天生的认识能力以及觉悟能力等。无论是朱熹《大学》中的补录,还是王阳明的“格物欲”,抑或是其他思想家对“格物”做出的不同的释义,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也有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世间万事万物均有其“道”,即使一花一草,其背后也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它无所不在,无一遗漏。《庄子》记录了一则故事,就是东郭子向庄子问道时,非要庄子说出“道”具体存于何处,庄子则 以人们生活当中常见的几个最为粗鄙之物作答:“在蝼蚁”,“在稊稗”, “在瓦甓”,“在屎溺”。这是庄子的智慧,所列举之物越是细小,越是粗鄙,往往越能体现事物的本质。道的精微和广博,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不管“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还是“一水一天堂”,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道,都有它的必然规律。而一个人体会到“道”的过程,就是“格物”,这也是人与世间万事万物打交道时,领会出蕴含 事物之“道”的过程。比如观察小草的生长,体悟小草生长的智慧, 学习小草努力向上的精神,就是一个格物的过程。关于草这一事物, 生长在北方的人感受会更为深刻。每当春风吹来,天气回暖之时,小草会拼命地破土而出。无论外界的自然条件有多么恶劣,给了小草多少禁锢的力量,它都会努力向上向外突破,展现出生命中积蓄已久的能量。即使在它上面压着石头也无法阻挡它破土而出的力量,只要有一点缝隙,它也会挣扎着从这个缝隙间冒出。
到了春夏之交之时,小草变得繁盛,有的还会开出花朵。这个阶段是小草这一生中最灿烂的阶段,而后它会为下一期的生命做好充分准备。这并不代表小草这次生命之旅的完结,它还要吸收更多的能量, 为秋天缔结种子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于小草的结籽,北方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立秋十八天,寸 草结籽。”意思是立秋十八天后,小草即使只有一寸之高,也必须结 籽。小时候听大人说这话时,总弄不明白为什么立秋十八天,小草必 须结籽。长大了之后才弄懂,这是因为立秋之后的天气越来越冷,是 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大趋势,如果立秋十八天小草还结不出籽,它就没 有办法孕育下一期的生命。因此,哪怕只有一寸高的小草,都得结出籽来,为这一生做出一个了结,为重生做好必要的准备。
到了秋风瑟瑟、落叶飘零的深秋时节,小草会变得枯黄,这是它 的生存智慧。它要以此储藏能量,把全部能量收在根部,对抗寒风凛 冽、大雪纷飞的冬天。由于它的根系积蓄着生命中所有的能量,无论 冬天的天气多么恶劣,都足以让它有力量迎接下一个春天的暖阳,为
再次破土而出、绽放生命的光彩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年一度轮回往复,这是小草生长遵循的规律,也就是“道”。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像小草一样,当寒风凛冽的时候,就得想办法躲到土下积蓄能量。
学会在寒冬中收敛锋芒、积蓄能量,才能在王冠戴在头上之时, 能承其重,让人生的精彩更加从容自然地绽放。反之,不具备抗击严 寒的能力,非要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之际抽出嫩芽,必然会被恶劣的环境冻僵、冻死,也再无重生的可能,这是宇宙的智慧,也是自然之道。其实每个暖意融融的春天,小草破土而出的机会,都很像人们 生命当中的每一个难得的机遇,抓住了它,就能创造出这一辈子当中应有的精彩。
小草的一生,能给人们这么多启示,让人们从中领会到这么多道理和智慧, 以及可供人们学习的、努力向上的精神,可见宇宙大道之广博、之精微。人这一辈子要想功成名就,需要很多条件的积累,更 需要在一个方向几十年如一日地反复练习, 反复积累。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真正赏识他的人给他机会,他也能巧妙地抓住并处理 好机会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关系等。只有认认真真地为所要面对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做好准备,能够及时抓住出现在生命中的每个机会, 才能支撑起一个靓丽的人生。反之, 一个人没有多少真本事,也缺 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工作中既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也得不到同事的支持,什么条件都不具备,也就很难活出他想要的精彩。
我个人认为,所谓格物,就是要人们向万事万物学习所有生命昭示给人们的“道”。还要人们在与万事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倾 听,学会领悟,学会洞察……并以此作为滋养自我人生智慧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修炼自己,这就是格物致知,也是人们的生存之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