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79741
1. 通俗易懂,受众广泛。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全球互联网的变迁历史,将其中涉及的复杂概念加以拆解、说明,解释了各种关键术语,并对重要历史人物加以介绍,通过相对简短、易于消化的章节,为读者彻底解剖作为新时代核心的庞大国际网络,更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
2. 信息丰富,兼具深度,引人入胜。这是一本介绍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发明之一的引人入胜的专业书籍。内容全面且意义重大,不仅富有逻辑地梳理了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脉络、互联网崛起的过程,还有关于Web3.0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笔触清晰兼具深度,可以帮助读者完整地了解互联网时代的起伏,更具阅读价值。
3. 背景专业,可读性强。作者作为资深媒体人、职业记者,常年于互联网和流媒体行业的第一线积攒重要经验、前沿报道和专业见地,同时拥有丰富的编辑经验,曾受邀为全球最大的广播公司向读者和听众解释复杂的科技世界的关键概念。数年来,采访过数十位与全球最热门应用相关的专业人士,对产品、员工和整个互联网生态系统了如指掌。本书专业性有保证,可读性极强。
互联网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但你是否知道它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它是怎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如何一次次地重塑社会、改变世界的?
从 Web 1.0的静态网页时代,历经Web2.0的用户交互狂欢,直至Web 3.0的去中心化和人工智能新纪元,本书把复杂的技术和社会变革简化为易于理解的有趣故事,以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历史记录,带你穿越时空,领略互联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奇境!
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日常生活
第一章 互联网的诞生
约瑟夫·利克莱德的梦想 / 003
阿帕网:互联网的军事基因 / 005
大学里的计算机 / 007
第一条互联网消息 / 009
互联网的扩展 / 012
后起之秀: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 / 015
告别阿帕网 / 018
互联网的运作原理 / 020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 023
海底电缆 / 025
互联网连接方式 / 028
计算机服务公司的诞生 / 032
探索万维网的演进 / 034
如何保障网络安全:心血漏洞 / 037
万维网的发展历程 / 039
马赛克:第一个普遍使用的浏览器 / 043
1994 年:万维网之年 / 045
第二章 以静态网页为主的Web 1.0
美国在线的传说 / 051
我的主页 / 056
博客的兴起 / 058
网景浏览器 / 061
微软网页浏览器(IE 浏览器) / 063
浏览器之战拉开序幕 / 066
Chrome 浏览器 / 069
探索网络的边界 / 070
尽情聊天 / 072
第一封垃圾邮件 / 074
第一次拒绝服务攻击 / 077
第一次重大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与互联网可靠性 / 079
第一次重大互联网病毒 / 081
第一则横幅广告 / 084
性销 / 086
与情色有关的域名 / 090
“唯一粉丝”之前的互联网色情 / 092
网络盗版 / 094
纳普斯特的出现 / 096
娱乐界的反击 / 100
互联网的繁荣与崩溃 / 104
征服互联网的“狂野西部” / 106
第三章 注重用户交互的Web 2.0
迎接 Web 2.0 时代 / 109
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 111
搜索的海洋 / 113
首个基于爬虫的网络搜索引擎:JumpStation / 116
谷歌登场 / 119
谷歌图片搜索 / 122
最佳愚人节玩笑 / 124
首个大型社交平台 / 127
脸书的兴起 / 130
信息流 / 134
脸书改变互联网的互动方式:API 和开心农场游戏 / 136
剑桥分析丑闻 / 139
更名为 Meta / 143
Instagram / 145
WhatsApp / 148
推特 / 150
突发新闻 / 154
慢慢领会: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 / 156
社区论坛红迪网 / 159
网络电话 Skype / 161
聊天软件 Discord / 163
网络视频 / 165
YouTube 首个视频:我在动物园 / 167
网络视频的发展 / 171
自媒体时代:传播你自己 / 175
抖音 / 176
创作者的兴起 / 179
Instagram 和 YouTube 推出短视频功能 / 181
内容审核 / 184
内容审核的发展 / 186
电脑眼:人工审核的辅助 / 189
第 230 条:平台与出版商之间的界限何在 / 191
科技巨头:大到不能倒? / 193
第四章 全球互联网的主导者是谁
互联网的多重面貌 / 197
分裂互联网 / 199
苏联解体 / 202
中国互联网的起步 / 204
进入中国市场的搜索引擎 / 206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 / 207
争夺互联网的未来 / 208
第五章 Web 2.0 及互联网如何塑造用户
网上购物 / 213
在线付款 / 216
传统商业街的没落与零工经济的崛起 / 219
数字鸿沟 / 221
网上生活与爱情 / 223
粉丝圈及网络围攻 / 227
全球知识尽在指尖 / 231
时光倒流 / 234
互联网如何塑造我们的语言 / 236
绘文字和表情符号 / 239
混乱与困惑 / 242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 / 245
GIF 的精确概念 / 248
“正在施工”的 GIF 动图 / 251
GIF 活力如初 / 253
网飞公司的发展 / 255
纽约扬基队对战西雅图水手队 / 257
流行歌曲:《永不放弃你》 / 260
第六章 Web 3.0和互联网的未来
互联网新纪元 / 265
去中心化互联网 / 268
非同质化代币 / 270
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 / 275
生成式人工智能 / 279
深度伪造图像 / 286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搜索引擎 / 288
未来何去何从 / 291
致谢 / 294
引言:互联网时代的日常生活
今天你与互联网产生的第一次互动是在什么时候?
很多人在醒来的瞬间就开始了互联网生活的序曲。他们睡眼惺忪地抓起床头柜上的手机,习惯性地翻阅邮箱、查看聊天软件 WhatsApp 上的消息,或者追踪最新的社交媒体动态。
有人打开英国广播公司(BBC)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新闻应用程序(App),了解昨夜发生的大小事情;有人一时兴起点开多邻国(Duolingo),这款时髦的、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学习平台声称:只要用户愿意付出足够的精力,便能轻松掌握流利的口语;有人一打开查询天气的应用程序,不同气象服务提供商便竞相把气象数据传送至手机;有人可能还在赖床,手里却快速地拖动着视频软件 YouTube 的进度条。
但也可能比这更早——越来越多的人在醒来之前就已经拉开了互联网生活的序幕。物联网(IoT)行业蓬勃发展,涵盖了各类互联网连接设备。无论是清晨的闹钟还是逐渐变亮的智能灯,这些成功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通过模拟大自然的方式,帮助用户轻松进入新的一天。
无论是哪个情境,有一点是确定的:对于本书的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每天的互联网生活在清晨就拉开了序幕。但是我的父母是例外。他们坚守传统模式,仍然喜欢使用传统的、非智能的“笨手机”。
太阳东升西落,恪守永恒的规律,唤醒一个接一个国度,而互联网的故事也在永不停息地重演。
在人类进入梦乡后,互联网依然持续运行不休。这个不断更新、不断扩展的庞大系统,时时刻刻都保持着活跃。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尤其考虑到互联网是一个快速扩张的社区,全球注册用户已达 50 亿之多,更不用说还有成千上万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以及每天不断涌入的新用户。
这正是互联网的吸引力所在。当前,互联网上有大约 20 亿个网站,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犹如地图上不断扩张的新海岸,这有利于普通网民尽情地探索。这些网站持续涌现新内容:抖音海外版(TikTok)每天更新数百万个新视频,YouTube 每分钟上传数百小时的新素材。
推特(Tweet)上的推文、脸书(Facebook)上的帖子、照片墙(Instagram)上的限时动态层出不穷,各种论坛、子论坛(subreddits)1、评论区的新回复源源不断。总有新的谷歌(Google)搜索要进行,总有新的维基百科页面要阅读,总有新的途径获取信息。
我们永远有未读的新邮件——据估计,全球每天会发送出大约 3000 亿封邮件;永远有未回复的新聊天消息;永远有让人目不暇接的小宝宝照片和表情包;永远有待发送及待接收的新贺词和慰问。
难怪互联网让人成瘾。我们的多巴胺受体不断被激活:有学不完的新事物,有追不玩的新体验,每个头像、每篇帖子和每次右滑点击,都意味着可以结识一个新朋友。互联网永无止境。
60% 的英国人表示,他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的日常生活,尼日利亚、瑞典和巴西的比例与此相当。而美国人则相对不受影响,只有 45% 的人表示无法想象不联网的生活。
本书将回顾互联网引领我们到达当前状态的历程,并讲述虚拟网络技术的演变——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方式,例如响亮的提示声和醒目的红色通知图标,这种技术将各种信息传达至我们的耳朵和眼球。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互联网的历史,以及我们通过互联网所获取的一切体验。
本书描述的故事或许亦新亦旧。庞大的互联网不断蓬勃发展,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多半会拾获新的智慧,就好像我们可能会在脸书上再次看到一些传播许久却不失妙趣的老掉牙表情包。
但是,挂一漏万总是难免的。一本区区数百页的书要承载整个互联网的历史,每一处落笔都力求简明扼要,也总会有一些地方不得不略过。
截至 2023 年初,维基百科的英文总词数达到 4 349 234 241个词。然而,本书的英文词数只有 5.5 万个(中文版大约 13 万字),大约相当于维基百科英文总字数的十万分之一。即使在 2002 年维基百科诞生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后文详述),其英文总词数也已达到本书的约 100 倍。
本书试图为永无止境、蔓延无边的数字信息堆砌出一种结构或形态,这个任务可能看起来有点像“放猫”,即难以掌握或管理,就像互联网本身也常常表现出难以控制的特点。尽管有挑战,本书仍希望为互联网世界带来一些秩序和清晰度,并提供可靠的事实信息。
本书将尽可能详细地概括关于互联网的信息,包括它的定义、起源、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希望为读者呈现一部经过精心策划和深思熟虑的互联网历史。通过将互联网的历史切分成小块,就像将庞大的信息分成基本的字节单位一样,读者不会感到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
阿帕网:互联网的军事基因
两个月后即 1962 年 10 月,利克莱德成为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计算机研究项目的首位负责人。
“利克莱德的思想体系不同于大多数人。”另一位参与阿帕网(ARPANET)项目的计算机科学家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如是说。克兰罗克是入选互联网名人堂的成员,年近90 岁高龄的他依旧健谈且有活力,向我述说互联网初期的往事。他在互联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曾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提出采用数学里的排队论(queuing theory),通过模拟交通拥堵和排队的情景来协调网络中的数据流,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这一做法至今仍是非常关键的应用。
克兰罗克认为利克莱德提供资助的方式很朴素。“他的资助总是以鼓励创新和激发创造力为出发点。”克兰罗克说道。利克莱德会将丰厚的资金授予研究者,扶植他们去追求目标,从不多加追问。据克兰罗克回忆,利克莱德曾激励他和众人说:“要敢于上九天揽月。好好利用这笔可观的资金,去实现那些原本难以企及的目标,成就一些伟大而充满意义的壮举。”他的资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克兰罗克表示,正是这种不设限制的资金支持,方才让互联网在概念阶段初期就得以茁壮成长。利克莱德在全国设立了卓越中心并鼎力扶持,这些中心专精不同的科学领域,将成果汇集成国防部需要的技术池。
但这一切又谈何容易。跨大学计算机部门共享专业知识和算力的想法,在当时简直闻所未闻。每所大学都非常强调保护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愿意与其他大学分享或合作,对整合资源的想法也持谨慎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通过计算机联网共享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无先例可循。但是利克莱德成功地说服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研究人员参与其中,当然,有人或许会说,他动用了一些强硬手段。
大学里的计算机
早期的计算机通常位于大学校园内,它们的体积相当庞大,需要整个房间的空间才容纳得下。对于致力于解决物理学等基于数学的领域的关键问题的学生来说,这些计算机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它们能够以程序化的方式计算复杂的方程,而且这方面能力远远超越人类,特别是那些高度熟练却相对低薪的女性“人肉计算机”,也就是负责计算工作的女性。“计算机”这一设备名字,正是借鉴这个女性职业而产生的。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巨型计算机操作起来异常烦琐,还容易出现故障。而且,它们造价昂贵,结构十分复杂。有时候,学校并不想让学生们随意使用计算机或是摆弄它们的内部结构,但学生对计算机的访问需求相当旺盛。因此,大学的计算机部门开始尝试将用户与计算机分离,以减少矛盾。
与如今的计算机设备相比,大小占据整个房间的早期计算机拥有的计算能力微不足道。它们一次只能运行一个程序,而且无法进行交互操作。那时候,计算机操作员犹如高级祭司,需要将事先准备好的打孔卡(punch card)输入设备。每个打孔卡上的孔洞可以为计算机提供指令。如果打孔卡上任何一个孔洞的位置有误,计算机程序就可能出错,但是操作员不会立刻收到来自程序的任何输出或结果。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通常是在计算机处理完打孔卡之后,操作员才会知道程序出错。
这种方法并非长久之计。随着技术不断演进,用户能够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共享计算机的使用时间了。如此一来,用户就可以获得实时访问的体验,不再需要类似高级祭司的操作员充当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中介了。
大学采取的办法是在校内安装终端。虽然显示器与键盘这些终端和核心的巨型计算机相隔甚远,但是用户可以在终端上输入命令,然后等待计算机准备好进行传输和计算。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不同的连接方法:由利克莱德提出的方法,他通过阿帕网将其付诸实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