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444561丛书名: 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与应用前沿
1.《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与应用前言》丛书荣获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2.丛书系统概述了我国在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与营养研究的工作和成果,国际上的*新进展,提出了慢性病“双零”预防的创新性理论,将对我国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丛书作者包括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医学临床一线专家、产业界研发人员,内容包含大量科研成果、实验数据和临床经验,突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4.本分册系统介绍了我国婴儿中常见的特殊医学状况(包括早产与低出生体重、乳糖不耐受、遗传缺陷(如氨基酸代谢障碍)、胃食管反流、乳蛋白过敏等)临床数据、营养需求以及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与生产。
本书系统介绍了我国婴幼儿中常见的特殊医学状况[包括早产与低出生体重、乳糖不耐受、遗传缺陷(如氨基酸代谢障碍)、胃食管反流、乳蛋白过敏等]以及其适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具体包括特殊医学状况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与临床症状、特殊的医学需求,以及在设计相应医学状况配方食品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临床应用指征与效果判断、现行的法规与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等;同时还重点介绍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复配营养素预混料的作用、原辅料的优选、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选择以及质量控制等。本书可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人员、乳品科学家、新生儿专家、妇幼营养保健人员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第1章 概论 001
1.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概念 002
1.1.1 满足特定医学状况人群的需要 002
1.1.2 评估医学临床产品的使用 002
1.1.3 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003
1.1.4 单独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003
1.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要求 003
1.2.1 符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性 003
1.2.2 满足特殊医学状况人群的特定营养需要 004
1.2.3 明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类别 004
1.2.4 突出剂型食品属性 005
1.3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作用 005
1.3.1 重视患者营养状况改善 006
1.3.2 提供营养支持 006
1.3.3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007
1.4 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发展 007
1.4.1 缺乏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法律法规 007
1.4.2 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安全标准 008
1.4.3 明确法规依据,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008
1.4.4 实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许可 009
1.4.5 完善现行注册许可相关法规体系 010
1.4.6 建立鼓励产品创新机制 010
1.5 展望 011
参考文献 011
第2章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 015
2.1 法规与执行标准 016
2.1.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017
2.1.2 保健食品 017
2.1.3 普通食品 018
2.2 产品的定义 018
2.2.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018
2.2.2 保健食品 019
2.2.3 普通食品 019
2.3 使用原料的差异 019
2.3.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019
2.3.2 保健食品 020
2.3.3 普通食品 020
2.4 其他区别 020
2.4.1 产品剂型/形态 020
2.4.2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 021
2.4.3 食用量与使用方法 021
2.4.4 产品说明 021
2.5 展望 022
参考文献 023
第3章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法规概述 025
3.1 国家法律规定 028
3.2 部门规章 029
3.3 相关标准 030
3.3.1 产品标准 030
3.3.2 良好生产规范 031
3.3.3 其他相关标准 031
3.4 配套文件或规范性文件 031
3.5 展望 032
参考文献 032
第4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相关法规 033
4.1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 034
4.1.1 传统食品与特殊食品 034
4.1.2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035
4.1.3 特殊食品与特殊膳食用食品 036
4.1.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与婴幼儿配方乳粉 038
4.2 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相关法规 038
4.3 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相关法规 038
4.3.1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039
4.3.2 美国 039
4.3.3 欧盟 039
4.3.4 澳大利亚/新西兰 040
4.3.5 新加坡 040
4.4 展望 040
4.4.1 完善标准体系 041
4.4.2 规范原辅料使用 041
4.4.3 加强监管 041
4.4.4 加强科普宣传与知识普及 042
参考文献 042
第5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管理要求 043
5.1 基本概念 044
5.2 管理要求 045
5.2.1 注册管理要求 045
5.2.2 生产条件要求 045
5.2.3 原料要求 046
5.2.4 营养成分限量要求 046
5.2.5 标签标识要求 047
5.2.6 国内外监管要求 047
5.3 产品分类 048
5.3.1 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食品 049
5.3.2 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 049
5.3.3 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或氨基酸配方食品 050
5.3.4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 050
5.3.5 母乳营养补充剂 051
5.3.6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 052
5.4 展望 053
参考文献 054
第6章 氨基酸配方食品及其应用 057
6.1 术语和定义 058
6.1.1 氨基酸配方食品 058
6.1.2 食物过敏反应分类 058
6.1.3 食物不耐受 059
6.2 适用特殊医学状况 059
6.2.1 牛奶蛋白过敏 059
6.2.2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060
6.2.3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 060
6.2.4 胃肠道疾病 060
6.3 配方成分特点及依据 061
6.3.1 氨基酸 061
6.3.2 碳水化合物 061
6.3.3 脂肪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 062
6.3.4 微量营养素 064
6.3.5 核苷酸 065
6.4 临床应用效果 066
6.4.1 缓解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支持婴儿生长发育 066
6.4.2 治疗特异性皮炎 067
6.4.3 治疗多种食物蛋白不耐受 067
6.4.4 治疗胃食管反流 067
6.4.5 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病 067
6.4.6 营养支持短肠综合征 068
6.5 目标人群营养管理 069
6.5.1 配方食品的选择 070
6.5.2 喂养效果 070
6.5.3 辅助治疗过敏患儿 070
6.6 展望 070
参考文献 071
第7章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及其应用 077
7.1 苯丙酮尿症 080
7.1.1 流行病学 080
7.1.2 发病机制及敏感基因 080
7.1.3 临床表现及程度分级 081
7.1.4 诊断和治疗发展历史 082
7.1.5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083
7.1.6 营养管理及随访 085
7.2 枫糖尿症 090
7.2.1 流行病学 090
7.2.2 发病机制与敏感基因 090
7.2.3 临床表现 091
7.2.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092
7.2.5 营养管理目标与监测 093
7.3 丙酸血症 093
7.3.1 流行病学 094
7.3.2 发病机制与敏感基因 094
7.3.3 临床表现 094
7.3.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095
7.4 甲基丙二酸血症 095
7.4.1 分型 096
7.4.2 流行病学 096
7.4.3 发病机制与敏感基因 096
7.4.4 临床表现 096
7.4.5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097
7.5 酪氨酸血症 098
7.5.1 分型 098
7.5.2 流行病学 099
7.5.3 发病机制与敏感基因 099
7.5.4 临床表现 099
7.5.5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100
7.6 高胱氨酸尿症 101
7.6.1 发病机制 101
7.6.2 临床表现 102
7.6.3 营养素补充 102
7.6.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102
7.7 戊二酸血症Ⅰ型 102
7.7.1 流行病学 102
7.7.2 病因与敏感基因 103
7.7.3 临床表现 103
7.7.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104
7.8 异戊酸血症 104
7.8.1 流行病学 105
7.8.2 病因与易感基因 105
7.8.3 临床表现 105
7.8.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105
7.9 尿素循环障碍 106
7.9.1 流行病学 107
7.9.2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07
7.9.3 医学营养治疗 108
7.9.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使用 109
7.10 展望 110
参考文献 110
第8章 高能量婴儿配方食品及其应用 115
8.1 定义和目标人群 116
8.1.1 定义 116
8.1.2 目标人群 116
8.2 配方特点及依据 116
8.2.1 配方特点 116
8.2.2 配方依据 117
8.3 临床应用效果 123
8.3.1 营养支持 123
8.3.2 临床研究 124
8.4 营养管理 126
8.5 展望 127
参考文献 127
第9章 防反流婴儿配方食品及其应用 129
9.1 相关概念 130
9.1.1 胃食管反流 130
9.1.2 胃食管反流病 130
9.1.3 防反流婴儿配方食品 130
9.2 流行病学 131
9.2.1 婴儿期 131
9.2.2 儿童期 131
9.3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132
9.4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132
9.4.1 婴儿喂养方式与姿势 132
9.4.2 防反流婴儿配方食品的应用 133
9.4.3 药物的使用 133
9.4.4 营养干预 133
9.5 防反流婴儿配方食品中的增稠原料及应用效果 134
9.5.1 增稠原料 134
9.5.2 临床应用效果 135
9.5.3 防反流婴儿配方食品的特点 136
9.6 展望 137
参考文献 138
第10章 食物蛋白过敏全营养配方食品 143
10.1 术语和定义 144
10.1.1 食物过敏 144
10.1.2 食物过敏原 144
10.1.3 食物不耐受 144
10.1.4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 144
10.2 适宜人群与使用目的 145
10.2.1 食物蛋白过敏全营养配方食品的适宜人群 145
10.2.2 食物蛋白过敏全营养配方食品的使用目的 146
10.3 食物蛋白过敏全营养配方食品的配方特点及依据 146
10.3.1 能量与蛋白质 147
10.3.2 脂肪 147
10.3.3 碳水化合物 147
10.3.4 微量营养素 148
10.4 食物蛋白过敏全营养配方食品的临床应用效果 148
10.4.1 母乳喂养 148
10.4.2 婴幼儿配方奶喂养 149
10.4.3 辅食添加 149
10.4.4 食物回避 149
10.4.5 其他配方 150
10.4.6 随访 151
10.5 目标人群营养管理 151
10.5.1 实施流程 152
10.5.2 实验室指标 153
10.5.3 设置营养支持目标 153
10.5.4 选择合理配方食品(乳粉) 153
10.6 展望 155
参考文献 156
第11章 复配营养强化剂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 161
11.1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分类 162
11.1.1 无乳糖/低乳糖配方食品 163
11.1.2 乳蛋白部分水解和深度水解配方食品 163
11.1.3 氨基酸配方食品 163
11.1.4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 164
11.1.5 母乳营养补充剂 164
11.1.6 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 164
11.2 复配营养强化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生产的必要性 164
11.2.1 优选需要添加的化合物 165
11.2.2 遴选供应商 165
11.2.3 进货和储备一定量的原料 165
11.2.4 预混和逐级放大 165
11.2.5 研发产品均匀度和物料相容性 165
11.2.6 需满足的基本条件 166
11.3 展望 168
参考文献 168
第12章 复配营养强化剂相关法规标准 169
12.1 我国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法规和标准 170
12.1.1 产品管理相关法规和标准 170
12.1.2 中国复配营养强化剂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172
12.2 解析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复配营养强化剂原料标准 173
12.3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法规概况 178
12.4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复配营养强化剂标准概况 180
12.5 展望 180
参考文献 180
第13章 复配营养强化剂的配方设计 181
13.1 配方设计 182
13.1.1 全面了解配方和生产工艺 182
13.1.2 确定种类和用量 182
13.1.3 遴选营养强化剂 182
13.2 原料筛选 182
13.2.1 资质审查 182
13.2.2 合规性审查 183
13.2.3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审查 183
13.2.4 载体(辅料)的选择 183
13.3 营养素剂型(化合物来源)的选择 184
13.3.1 合规性 184
13.3.2 终端产品口感、色泽的适宜性 185
13.3.3 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185
13.4 微量营养成分的稳定性及控制措施 186
13.4.1 复配维生素营养强化剂 187
13.4.2 复配矿物质营养强化剂稳定性及控制措施 189
13.4.3 可选择性成分预混料稳定性及控制措施 190
13.5 复配营养强化剂的混合均匀度 190
13.5.1 影响粉体复配营养强化剂混合均匀度的因素 190
13.5.2 常用的改善粉体复配营养强化剂混合均匀度的方法 191
13.5.3 粉体复配营养强化剂混合均匀度问题的解决方案 191
13.5.4 混合均匀度的评价 193
13.6 展望 195
参考文献 195
第14章 复配营养强化剂的生产控制 197
14.1 配料过程控制 198
14.2 混合过程控制 198
14.2.1 装载量的控制 199
14.2.2 角料或残留物料的控制 199
14.2.3 混合时间的控制 199
14.2.4 混合方式的控制 199
14.3 包装控制 200
14.3.1 称量控制 200
14.3.2 半真空包装控制 200
14.3.3 封口控制 200
14.3.4 清洁控制 200
14.4 生产现场异物控制 201
14.4.1 人员控制 201
14.4.2 设备控制 201
14.4.3 原料控制 201
14.4.4 工艺控制 201
14.4.5 环境控制 202
14.5 生产环境微生物控制 202
14.5.1 原辅料微生物控制 202
14.5.2 环境微生物监控及控制 202
参考文献 202
第15章 复配营养强化剂的质量控制 205
15.1 质量安全体系管理 206
15.2 混合均匀度的控制 206
15.2.1 混合均匀度测量设计 206
15.2.2 混合均匀度验证 207
15.3 特殊原料的风险指标控制 208
15.3.1 牛磺酸、酒石酸氢胆碱、氯化胆碱原料的环氧乙烷控制 208
15.3.2 柠檬酸钾、柠檬酸钠原料的氯酸盐、高氯酸盐控制 209
15.4 产品过敏原的风险控制 209
15.4.1 过敏原的危害性 209
15.4.2 不同国家食品标识应标识的致敏原成分 210
15.4.3 过敏原的检测 211
15.5 展望 212
参考文献 212
第16章 复配营养强化剂的检测 213
16.1 检测误差来源 214
16.2 复配营养强化剂分析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214
16.2.1 资源配置控制要求 215
16.2.2 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215
16.3 建议 217
16.3.1 尽快出台复配营养强化剂的相关检测标准 217
16.3.2 加强同行业间的检测技术交流 217
16.3.3 重视科学研究 217
参考文献 218
第17章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工艺及选择 219
17.1 生产工艺分类 220
17.2 湿法生产工艺及适用产品 220
17.2.1 粉剂类产品 220
17.2.2 液态类产品 221
17.3 干法生产工艺及适用产品 222
17.3.1 干法生产工艺流程 222
17.3.2 优点与缺点 223
17.3.3 适用粉剂类产品 223
17.4 干湿法复合生产工艺及适用产品 223
17.4.1 工艺流程 223
17.4.2 优点与缺点 223
17.4.3 适用粉剂类产品 224
17.5 展望 224
参考文献 225
第18章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用生产设备 227
18.1 设备分类 228
18.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设备选择的关注点 228
18.2.1 生产工艺要求 228
18.2.2 产品特性的要求 230
18.3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设备特性 230
18.3.1 筛分设备 230
18.3.2 混料设备 231
18.3.3 碟片式分离设备 234
18.3.4 高压均质设备 234
18.3.5 过滤设备 235
18.3.6 杀菌设备 237
18.3.7 换热设备 238
18.3.8 蒸发浓缩设备 240
18.3.9 干燥设备 242
18.3.10 物料输送设备 244
18.3.11 包装设备 246
18.3.12 储存设备 248
18.3.13 异物检测设备 249
18.3.14 清洗设备 250
18.3.15 辅助生产设备 251
18.4 展望 251
参考文献 251
第19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生产质量控制体系 253
19.1 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架构 254
19.2 生产质量控制体系的规划 254
19.2.1 人员管理规划 254
19.2.2 体系管理规划 255
19.2.3 研发管理规划 256
19.2.4 物料管理规划 257
19.2.5 生产管理规划 258
19.2.6 质量管理规划 258
19.2.7 环境管理规划 260
19.2.8 信息化管理规划 261
19.3 生产质量控制 262
19.3.1 粉剂类产品 262
19.3.2 液态产品 265
19.4 展望 266
参考文献 267
第20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共线生产及清场 269
20.1 产品共线生产 270
20.1.1 产品共线生产的风险分析 270
20.1.2 共线生产的风险种类 270
20.1.3 产品共线生产原则 271
20.1.4 产品共线生产注意事项 271
20.2 共线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点 272
20.3 产品共线生产的清场 274
20.3.1 清场措施 274
20.3.2 清场程序 274
20.3.3 设备清洁步骤 275
20.3.4 设备清洗方式 276
20.3.5 设备清洁验证取样 276
20.4 展望 276
参考文献 277
第21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现场审核注意事项 279
21.1 设备符合性 280
21.1.1 生产设备 280
21.1.2 检验设备 281
21.1.3 研发设备 283
21.1.4 设备有效性 283
21.1.5 建立设备操作规程 284
21.2 工艺符合性 284
21.2.1 设备主要参数控制 284
21.2.2 工艺控制点 284
21.3 原辅料符合性 285
21.3.1 企业标准 285
21.3.2 国家标准 285
21.4 人员符合性 286
21.4.1 特殊部门 286
21.4.2 质检小组 286
21.5 现场记录及制度符合性 287
21.5.1 常规文件 287
21.5.2 记录 290
21.5.3 特殊文件 291
21.6 区域划分符合性 291
21.7 交叉污染防控符合性 292
21.7.1 防控方案 292
21.7.2 防控验证 294
21.8 标识/标示符合性 294
21.8.1 分类 294
21.8.2 企业应建立规范设备标识管理规定 295
21.9 清场符合性 295
21.9.1 清场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296
21.9.2 清场记录 297
21.9.3 清场检查验收 297
21.10 辅助能源符合性 297
21.10.1 生产用水 297
21.10.2 生产用气 298
21.10.3 生产用汽 298
21.11 产品质量追溯符合性 298
21.11.1 提供产品追溯要求 298
21.11.2 提供产品召回要求 299
21.11.3 提供《客户投诉处理规定》 300
21.12 展望 301
参考文献 302
第22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原料种类与要求 303
22.1 原料要求 304
22.1.1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04
22.1.2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2017修订版)》 304
22.2 蛋白质类原料 305
22.2.1 质量要求 305
22.2.2 不同产品对蛋白质原料的质量要求 307
22.2.3 蛋白质和单体氨基酸原料使用情况 308
22.3 脂肪类原料 310
22.3.1 植物油 311
22.3.2 动物油脂 311
22.3.3 脂肪酸 311
22.3.4 中链脂肪酸 311
22.3.5 已注册特殊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脂肪原料使用情况 312
22.4 碳水化合物类原料 312
22.4.1 碳水化合物种类 313
22.4.2 常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原料 313
22.4.3 已注册特殊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原料使用情况 316
22.5 展望 316
参考文献 317
第23章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319
23.1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法规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320
23.1.1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法规标准的发展 320
23.1.2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对策 321
23.1.3 企业相关的其他挑战及发展 323
23.2 新配方发展趋势 323
23.2.1 组件类产品 324
23.2.2 非全营养配方产品 324
23.2.3 其他配方产品 324
23.3 展望 325
23.3.1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325
23.3.2 加强基础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 326
23.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26
23.3.4 加强产品上市后的监管 327
23.3.5 制定鼓励政策,加强人才培养 327
23.3.6 积极培育市场,提高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认知度 328
参考文献 328
第24章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卫生经济学意义 331
24.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用的必要性 332
24.2 生命早期营养相关疾病的健康结局及卫生经济学考量 333
24.2.1 低出生体重或早产儿 333
24.2.2 牛奶蛋白过敏婴儿 334
24.2.3 苯丙酮尿症 335
24.3 增长较快的中国卫生总费用及财政投入 335
24.3.1 营养不良 336
24.3.2 生命早期的营养支持 336
24.3.3 老年患者伴有营养不良的经济负担 337
24.4 应用临床营养支持的卫生经济学前景 337
24.4.1 促进疾病恢复,降低医药费用开支 337
24.4.2 营养支持,缩短病程 338
24.5 精准营养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342
24.5.1 肌肉衰减症患者的营养管理 342
24.5.2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营养管理 342
24.6 展望 343
参考文献 344
我国在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之前,一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品以“肠内营养制剂”的形式,在临床上已经有多年的使用历史。临床应用效果显示,与肠外营养相比,肠此版内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具有保护肠道、使用/食用方便以及应用时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在营养支持和辅助治疗疾病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版《食品安全法》的发布,给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特殊食品”的位置,其中第八十条规定了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为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出现还是个新生事物,生产企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等对该类产品的使用及其效果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该类产品涉及的技术指标复杂,对研发和生产的要求高,因此也需要梳理该类产品注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产品研发与生产工艺以及原辅料的筛选等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在《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与应用前沿》丛书中,增加了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究相关内容,可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人员、乳品科学家、新生儿专家和妇幼营养保健人员的参考书使用。
本书第1章介绍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并分析了该类食品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第2章、第3章,讲述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与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并介绍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第4章至第10章介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概念和分类,并举例阐述了临床上针对几种不同医学状况所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第11章至第16章,介绍了营养素预混料应用的必要性和质量控制;第17章、第18章,阐述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第19章至第21章,介绍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质量控制、共线生产和现场审核等;第22章至第24章,介绍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原料种类与要求、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经济学等内容。本书系统地介绍目前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领域的相关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帮助更多的科研界和产业界的专业人士乃至消费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编人员尽可能收集整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论文著作,但是仍难免存在某些疏漏和表达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专家以及读者朋友们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反馈给作者,以不断改进完善。
最后,感谢每一位作者对本书所做出的贡献。本书是2022年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改善与应用前沿”丛书的组成部分,在此感谢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感谢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对本书出版给予的支持。
编者
2023年5月31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