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3701522
灾荒研究,意义重大:
在阶级社会里,灾荒基本上是由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人对于自然条件控制的失败所招致的社会物质生活上的损害和破坏。救荒史研究不仅应该揭示灾荒这一社会病态及其病源,还必须探究历代灾荒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分析具体原因,借以探求防治的途径。历代灾荒不断发生,在今后也不能完全避免,因此,救荒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旁征博引,统计细致:
本书大量引用了各种史料中记载的灾荒情形,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汇总历代灾荒、救荒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尤其以清末民初的数据最为详尽,让读者可以切实感受到灾荒的可怕情形,体会到科学救荒的重要性。
分析缜密,逻辑严谨:
本书不仅全面展现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灾荒实况,还分析了其趋势特征、成因和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依据近现代科学理念,分类论述了历代救荒思想的内涵和救荒政策的利弊得失。
精美配图,图文并茂:
书中有100多幅精美配图,包含诸多古代灾荒画作和近代灾荒照片,实景展示灾荒情形,与文字内容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让你可以深切体会灾荒的可怕。
《中国救荒史》是一部探讨中国救荒问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全书引用了各种可靠史料,全面展现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灾荒实况,分析了其趋势特征、成因和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依据现代科学理念,分类论述了历代救荒思想的内涵和救荒政策的利弊得失。本书还大量运用了统计学方法,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各项数据,让读者可以切实感受到灾荒的可怕情形,体会到科学救荒的重要性。
第一编 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
第一章 灾荒的实况
第一节 灾情总述
第二节 灾荒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第二章 灾荒的成因
第一节 灾荒发生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造成灾荒的社会因素
第三章 灾荒的实际影响
第一节 灾荒促成社会变乱
第二节 灾荒招致经济衰落
第二编 历代救荒思想的发展
第一章 天命主义的禳弭论
第二章 消极救济论
第一节 遇灾治标
第二节 灾后补救
第三章 积极预防论
第一节 改良社会条件之防灾说
第二节 改良自然条件
第三编 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
第一章 关于巫术的记载
第二章 历代消极救荒的政策
第一节 治标政策
第二节 灾后补救政策
第三章 历代积极救荒的政策
第一节 改良社会条件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改良自然条件的具体政策
附录 中国历代救荒大事年表
第一编 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
第一章 灾荒的实况
第一节 灾情总述
我国灾荒之多,世界罕有,就文献可考的记载来看,从公元前十八世纪,直到公元二十世纪的今日,将近四千年间,几乎无年无灾,也几乎无年不荒;西欧学者甚至称我国为“饥荒的国度”(The Land of Famine)。综计历代史籍中所有灾荒的记载,灾情的严重和次数的频繁,殊堪咋舌。而且前代统计调查不完备,记录遗漏的一定还不少。然而就现有文字记录看来,几已填满史册,不可复加了。就这些记录加以较系统的整理和统计,是了解我国历代灾荒真相的必要前提。虽然,以我们今天所可得的有限零落的史料,而要确知千百年以前的事实,在技术上缺陷在所难免。但是根据各种可靠史料估计的结果,可以获得一个近似数,在某一程度上可以显示客观历史的真实性,这是无疑的。据此,我于是检讨历代荒政在先,首将累朝灾荒发展的事实加以罗列与统计,自属绝对必要的初步工作。
一、远古传说和殷商时代
据从来古籍的传说,我国远古时代就有许多灾害,这是很自然的。尸子说:
燧人氏时,天不多水。
据虞世南《北堂书钞》转引《淮南子》载: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 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此是原始时代大水的传说。
《竹书纪年》载:
黄帝一百年地裂,帝陟。(注:帝王之崩曰陟。)
这是最初地震的传说。此等传说,无实物可资印证,固难令人置信,然也不至于全属无稽。譬如,原始大水的传说,与《神异传》所记“北方层冰万丈,厚百尺”相对照,也可以认定所谓最初的洪水,就是人类对于末次冰河期所留的残余印象。所谓“火 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正为末次冰河期终了的时候,地面气候转趋炎暖、冰河融解、火山爆发情形的写照。
相传虞、夏时洪水为灾,《书经》记载: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书·尧典》)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益稷》)
司马迁的《史记》也记着:
当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夏本纪》)
《孟子》说: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滕文公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