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280191
内容简介:
现代智库是服务公共福祉,非营利的,从事基于证据的政策分析工作,具有理论创新、决策咨询、社会服务、价值倡导等功能的专业组织。
本书以构建中国智库自主知识体系为使命,聚焦智库的理论与实践,对智库的历史、理论及实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与论述,涵盖了智库工作全流程,兼具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本书用深厚的理论与丰富的案例阐述了国内外智库建设情况、智库管理流程与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对现代智库相关知识形成系统清晰的概述,充分反映国内外智库前沿研究成果,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智库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本书可作为智库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培训和参考用书。
试 读
理论篇
- 现代智库概述
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问题的持续挑战推动现代智库的发展,综合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智库生产出更具专业化、针对性的思想、知识和解决方案来满足政府和社会机构日益增长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需求。智库是主要从事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跨学科研究组织,生产创新性思想,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倡导先进的正确价值观等,都是智库的基本功能。现代智库作为一个概念框架,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现代智库范畴论
现代智库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现代社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知识阶层一个重要的栖身之地。推动现代智库建设,就必须从理论层面认识本质内涵,明确基本范畴。本节从现代智库的定义、属性与特征入手,剖析中西方智库范畴,为后续智库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搭建理论基础。
(一)现代智库定义
研究智库必须面对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智库概念尚不明确,争议广泛。詹姆斯·西蒙(James Simon)认为,“当涉及智库时,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关于智库概念定义的恼人问题,这种活动往往会退化为无效甚至没有结论的讨论”。智库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事物,其多样化的存在形态导致其定义的所指也变动不居。由于智库的复杂性,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会基于主观认识和学术背景进行定义,但很难达成共识,使得智库很难获得公认的定义。
1.西方学者对智库概念的定义
西方学界对智库的界定历经五十余年,大多数学者强调智库的独立性、非营利性、公共性、跨界性等特点,始终认为智库是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决策咨询服务的稳定性研究组织。
从智库的机构性质来看,西方学者多将其定义为独立性的研究机构。1971年,保罗·迪克森(Paul Dickson)出版《智库》(Think Tanks),认为“智库是稳定、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使用科学方法对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肯特·韦弗(Kent Weaver)认为智库是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可以在政府,公司和政党等利益集团之外保持独立性。詹姆斯·艾伦·史密斯(James Allen Smith)提出智库是在正式政治进程的边缘运作的非营利性私立研究机构。詹姆斯·G.麦甘(James G. McGann)着重强调智库的机构运作特点,认为智库是独立于政府、社会利益集团,如公司、利益团体以及政党等力量的具有相对自治性的政策研究组织,不仅将智库的性质界定为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利性机构,还强调了智库的独立性问题,成为西方传播最广泛的定义之一。蒂姆· 哈姆斯(Tim Hames)和理查德·费塞(Richard Feasey)强调智库的独立性,认为智库是稳定的、自我组织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2011年,麦甘与理查德·萨巴蒂尼(Richard Sabatini)共同提出,智库是具有高度自治的政策研究组织,是开展政策导向型研究和分析并提供国内外问题咨询服务的常设机构,而不是特设组织,在进一步强调智库独立性的同时,提出智库组织稳定性的特点。
从智库的角色定位与作用看,智库是政府、企业、高校间的桥梁。詹姆斯·艾伦·史密斯在《思想的掮客:智库与新政策精英的崛起》(The Idea Brokers:Think Tank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Policy Elite)中提出智库是“在国家正式政治程序的边缘运作的私立非营利机构,在角色定位上介于学院派社会科学、高等教育、政府及党派政治之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UNDP)(2007)对智库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智库是从事任何与公共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宣传的组织,发挥知识与权力之间的桥梁作用。
从智库的功能看,其主要功能是政策研究。麦甘团队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中明确指出,智库是参与和分析公共政策研究的组织,对国内和国际问题进行以政策为导向的研究、分析和建议,以便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能够对公共政策做出明智的决策。英国学者詹姆斯·西蒙从功能的角度定义,即智库是寻求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关系多学科研究的独立组织。布拉德·罗伯茨(Brad Roberts)认为智库应该是经资助开展研究的机构,是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提供研究人员对话机会的研究机构。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安德鲁·里奇(Andrew Rich)认为智库以专业知识和思想理念为产出获取支持并影响公共政策。弗兰克·科尔博姆(Frank Collbohm)作为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创始人将智库定义为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没有学生的大学,一个有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的“头脑风暴中心”,也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突出智库是一个多重职能于一身的创新型组织。
2.我国学者对智库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对智库的概念界定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沿用国外学者的观点,强调智库的独立性和非营利性;第二个阶段是注重智库的现实属性和社会职能,更强调智库是以影响公共政策为目的的组织,尝试将智库建设和智库研究置身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中国的本土特色中;第三个阶段是强调智库的多功能性和跨界属性,充分体现智库的理论创新、决策咨询、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这五大功能,强调中国智库应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
我国学者对智库的定义起初多借鉴西方对智库的定义,强调智库的独立性和非营利性。孙哲将智库特指为针对各种内政外交政策问题,由学有专精的学者组成的决策服务团体和咨询机构。薛澜与朱旭峰合作提出智库的四大要素,即以政策研究机构为本体,以影响政策制定为目标,以独立运作为地位,以机构稳定为状态,将智库定义为一种相对稳定且独立运作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也强调了智库的独立性问题。随后,薛澜在《瞭望》发表文章,强调智库主要是以影响公共政策为宗旨的政策研究机构,通过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或其他与政策制定者有效沟通的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指出了智库影响公共决策的方式或途径。李凡认为智库与非政府组织有所不同,是独立的、无利益诉求的非营利性组织。陈卓武等也认为智库主要是那些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影响政府公共政策选择为目的、非营利的、独立的机构。承婧认为智库是相对稳定并独立于政治体制之外的一种以政策研究为中心,以直接或者间接方式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独立研究机构。
自2009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将“坚持国家利益”“影响公共决策”“为社会公众服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党和政府”等符合我国实际的观点融入智库的概念中。王莉丽较早便关注了智库,并多次对智库进行界定,她在2009年发表在《红旗文稿》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智库是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利组织,其目标客户是政策制定和社会大众,目的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舆论,将智库概念的界定视野拉到影响公共决策和服务社会公众上来;又在2010年出版的《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著作中将智库宽泛地表示为一切以政策研究为己任、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政策研究机构;2015年在《智力资本: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中对智库概念进行细化,强调智库是诞生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非营利性政策研究机构,立足中国国情,将智库研究置于中国自己的土壤之中。张新霞认为智库是以从事多学科研究为依托、以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为目的、以提供思想支持为基本方式的非营利性组织、团体和机构。徐晓虎等将智库定义为一种专门为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生产公共思想和公共知识的社会组织,并提出思想创新性、政策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等基本特征。于今认为智库是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和外交等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机构。胡鞍钢认为智库是代表国家利益,以创新理念、思想为重要产出的思想库。李凌认为,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研究目的,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研究机构。朱旭峰从智库的作用和功能角度出发,强调智库作为相对稳定且独立运作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种制度和组织安排,发挥着抢占思想高地、提高决策质量、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功能。2018年,朱旭峰重新对智库概念进行界定,指出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科学民主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并强调了智库对政策制定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王辉耀等以服务对象、工作核心和组织属性为着眼点,将智库界定为服务于政府、社会及整个国家的,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的,具有鲜明社会公共属性的非营利性组织,将其与古代智囊团、西方思想库和私人幕僚等区分开来。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国内学者对智库概念的界定始终以此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内涵、外延、功能、作用等进行揭示和分析。王凤满从工作内容角度解释智库是专门从事信息分析、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等工作的研究机构,从事思想观点的生产、价值目标的创造、社会公益的代言、政策研究人员的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活动。闫志开等从本质属性上将智库视为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机构,目的是与咨询公司、媒体和大学研究机构区别开来。荆林波在《全球智库评价报告》中将智库定义为通过自主的知识产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的组织。储节旺等认为智库是集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的研究机构。符宁将智库视为国家的汇智中心,认为它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维护公共利益,研究公共政策和战略性问题,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和策略,是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专业研究机构,更强调智库的国家利益导向和公益性特征。韩玉梅等认为智库以政策研究咨询和智力资源供给为核心业务,是由跨领域、跨学科专业精英组成的社会空间结构,是依托政治、学术、媒体等多场域交汇而成的边际组织,是以资源整合的运行规则、通过特定组织形式和研究路径从事跨学科知识生产和决策转化的专业组织机构。申静等提出,智库是由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复合学科背景的各类专家组成,基于对知识的获取、开发利用和创新,为决策者处理复杂问题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政策研究咨询机构。黄晋鸿等认为智库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国家与人民利益为导向,对政府开展咨政建言、对公众提供社会服务,兼具学术与智囊属性的独立组织,强调智库的国家利益导向,并指出智库是一个集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公共传播和舆论引导等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跨界机构,丰富了智库的内涵。
基于智库的核心功能,本书将现代智库界定义为服务公共福祉,非营利的,从事基于证据的政策分析工作,具有理论创新、决策咨询、社会服务、价值倡导等功能的专业组织。
Hartwig P. New Labour in Government: Think Tanks and Social Policy Reform, 1997-2001[J].British Politics, 2011, 6(2): 187- 209.
James S. Review of Capturing the Political Imagination: Think Tanks and the Policy Process[J].Public Administration,1998(2):409-410.
Paul Dickson.Think tanks[M].New York:Atheneum,1971. P.189.
R.Kent Weaver. The Changing World of Think-Tanks[J].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1989, 22(3): 563-578.
James A. Smith. The Idea Brokers: Think Tank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Policy Elite[M]. New York: Free Press, 1991.pp.89-92.
James G. McGann. Academics to Ideologue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ndustry[J].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1992, 25(4): 733-740.
Tim Hames, Richard Feasey, Anglo-American Think Tanks under Reagan and Thatcher[M]. Manchester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4:216.
James G. McGann, Richard Sabatini.Global Think Tanks:Policy Networks and Governance[M].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2011. 234.
詹姆斯·艾伦·史密斯.思想的掮客:智库与新政策精英的崛起[M].李刚,邹靖雅,赖雅兰,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256.
Stone D. L. Recycling Bins .Garbage Cans or Think Tanks? Three Myths about Policy Institutes[J].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7, 85 (2): 259-278.
TTCSP. 2015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6.
James Simon. The Idea Brokers: The Impact of Think Tanks on British Government [J].Public Administration,1993,71(4):491-506.
Roberts B. Think Tanks in a New World[J]. Washington Quarterly,1993,16(1):169-182.
Rich A. Think Tanks, Public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亚历克斯·阿贝拉.兰德公司与美国的崛起[M].梁筱芸,张小燕,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4-5.
任恒.国内智库研究的知识图谱: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SSCI期刊(1998-2016)的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8,36(9):159-166.
孙哲.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4):98-104.
薛澜,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6,24(3):321-327.
陈卓武,韩云金,林逢春.试析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兼论其对中国发展思想库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4-58.
承婧.政府的外脑:美国思想库取得成功的制度性分析[J].社科纵横,2007,22(2):44-45.
王莉丽.美国思想库发展历程及面临挑战[J].红旗文稿,2009,14:33-36.
王莉丽.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4.
王莉丽.智力资本: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
张新霞.英国思想库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1):11-14.
徐晓虎,陈圻.中国智库的基本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2,35(11):178-184.
于今.中国智库发展报告:智库产业体系的构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3.
胡鞍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实践与总结[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15(2):4-11.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项目组,李凌.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J].社会科学,2014(4):4-21.
朱旭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4(5):29-33.
朱旭峰.改革开放与当代中国智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4.
王辉耀,苗绿.大国智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13.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王凤满.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3):45-50.
闫志开,王延飞.智库运转机制比较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5):5-11.
荆林波.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储节旺,朱丽梅.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府智库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1):22-27.
符宁.中国新型高校智库面临的挑战与突破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5):67-70.
韩玉梅,宋乃庆.新型教育智库的组织形态和研究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3):145-153.
申静,蔡文君,毕煜.智库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2):33-41.
黄晋鸿,曲海燕.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行为评价研究:基于2016—2019年全国31家省(市)级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数据[J/OL].情报理论与实践:1-11[2021-04-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762.g3.20210204.0946.002.html.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