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678643
★雅俗共赏,国学普及。选编精当,博观取约,面向大众读者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简明读本,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从国学、诗词鉴赏、历史、国文、哲学、美学等方面选取经典文章。
★众星云集,作者经典权威。入选作者均为近现代中国文化界泰山北斗,大师云集,名作精编,一套在手,如身临百年名校讲堂。
★慧心隽语,增广见识,疗愈心灵。读经典,让生命更阔达、心灵更通透,精神世界更丰盈。贴合社会心理,引领读者亲近优秀文化佳作,以充实而深邃的经典文字抚慰在现实生活中感到焦虑迷茫的读者。
★品相高端,给人以思想的震撼和美的享受,适合收藏或赠亲友。双封精装,烫金工艺,印刷精美,赠送
中国风二十四节气明信片3张 北宋武宗元绘《朝元仙仗图》双面拉页
★绿色印刷,大豆油墨,环保安全,纸张采用80克米色胶版纸,护眼健康,助力一流阅读体验
《大师国学课·国学篇》(精装珍藏版)一书精选了季羡林、金克木、曹伯韩、钱穆、冯友兰、朱自清、南怀瑾等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论述传统国学的代表性文章。这些文章分别对传统国学的内涵、特色、研究方法等做了既专门又深入浅出的论述与介绍。通过这些大师佳作,读者可以系统性地了解并深入中国传统国学的内核和发展脉络,了解那些影响深远的国学大家与国学典籍,体会其中坚韧与鲜活并存的文化传承。站在大师的高度看世界、阅文化,名篇辉映,经典云集,不啻为雅俗共赏的传统国学入门读本。
国学常识
国学漫谈——季羡林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季羡林
对国学研究的几点看法——季羡林
国学的本体——章太炎
所谓国学——曹伯韩
国学的分科——曹伯韩
国学的派别——曹伯韩
治国学的方法——章太炎
经典常谈
我与《论语》——罗庸
《论语》与《孙子兵法》——季羡林
庄子——闻一多
《诗经》——朱自清
志在《春秋》——南怀瑾
诸子——朱自清
《礼》——朱自清
《战国策》——朱自清
中西文化之融合——李宗吾
孟子论立身出处的原则——南怀瑾
老子之学说——王国维
老子——钱穆
门外议儒家——金克木
读《大学》——金克木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南怀瑾
《易传》与《中庸》——钱穆
五行、八卦——冯友兰
诗话千秋
宫体诗的自赎——闻一多
类书与诗——闻一多
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李叔同
唐之传奇文——鲁迅
宫体诗的自赎——闻
国学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
——季羡林
西方许多政治思想,都是根据柏拉图的“理想国”而来的。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理想?当然有,第一个:《礼记》中《礼运·大同》篇的大同思想就是……其次是道家的思想“华胥国”,所谓黄帝的“华胥梦”,也是一个理想国,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可以说我们中国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怀瑾
人类应当从过去世变中来寻求,来获得其永恒的眼光。
——钱穆
一个民族的文化,必有其根本精神,否则这个民族便无法存在和延续。中国民族,两千多年以来,虽然经过许多文化上的变迁,但大体上是以儒家的精神为主。所以,中国民族的根本精神,便是儒家的根本精神。
——罗庸
通晓国学,重点在通。通人只是博雅通达,故在知识和心态上可以通贯地去掌握事理。治国学须有通识,亦在养成通识、成就通人、博学之道,重在精神心态,不是知识上的不断相加。
——龚鹏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