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685012
《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这是一张通往北京非遗的时空门票!
想要在永定门放飞你的风筝,感受南鹞北鸢的自由吗?想在天坛与古人一起仰望星空,体验祭祀的庄严吗?本书带你一一实现!
每个章节都是一次探险,每个故事都是一场盛宴。在这里,你不仅能了解到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还能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学习那些快要失传的技艺。
图文并茂,让你在阅读的同时,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看到文化的风采。语言通俗易懂,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为北京文化的“小专家”。
知识量爆棚,但绝不枯燥!这本书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宝箱,每翻开一页,都有新惊喜等着你。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今天,这本书是你的专属“文化护照”,带你领略北京的独特魅力。
准备好你的背包,这本书不仅是你的知识宝库,也是你的旅行指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非遗之旅,发现北京中轴线的无限可能!
专家推荐
《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知识和信息量大,尤其在创作上求真务实,邀请专业人士讲故事,用通俗话语表述,以利大众读者阅读。
——李建平,北京史研究会原会长
本书串联起了北京中轴线上的非遗,或可成为相关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导览。
——宋慰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荣誉主任
一条线,尽显古都壮美的空间秩序——北京中轴线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时空观、价值观、审美观,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中轴线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第一次系统梳理北京中轴线多个遗产点及其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秉承历史演进与文明传承的视角,书写北京中轴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交集,以物言人,以物言技,以古言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内涵与时代精神之中,让读者漫步在北京中轴线之时,充分感受那跨越时空的历史文化名城之美。
序言 北京中轴线与中轴线非遗之旅
01永定门 南鹞北鸢在城头比翼齐飞
02天坛 先农坛 祭祀场所变身城市园林
03天桥 市井北京的文化图谱
04从百顺、韩家潭到天乐园 中轴线上的国剧简史
05花市 点缀京城万户花儿四季如锦
06琉璃厂 宣南士风孕育文房绝技
07正阳门 天街旺市汇集非遗精粹
08天安门 大国工匠为中华之心铸魂
09太庙 社稷坛 国都营造理念的巅峰实践
10故宫 官式古建营造技艺的终极范本
11从景山到红楼 在紫禁之巅俯瞰风云万千
12南锣鼓巷 在时尚街区探寻胡同根脉
13万宁桥 什刹海 当中轴线遇上大运河
14钟鼓楼 晨钟暮鼓播报北京时间
北京中轴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记
序言 北京中轴线与中轴线非遗之旅
北京史研究会原会长 李建平
开卷有益,您读到的这本书为《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这本书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北京中轴线,二是非遗之旅。
什么是北京中轴线?
这是人们提问最多的话题。梳理北京城市文化,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城市中轴线这一概念是20世纪40—50年代由梁思成、朱启钤、侯仁之等先生在不同文献中提出的,尤其是梁思成先生在1951年4月明确北京城市有“南北中轴线”这一概念,并称赞北京城市中轴线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这里“计划”等同于“规划”。由此,在五千年中华文明里存在于古遗址、城址之中的“中轴”有了正式和规范的名称。
2009年北京提出城市中轴线申遗,并以此为抓手,引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根据世界文化遗产名称构成特点,即“遗产地名称加遗产要素名称”,官方正式确定北京城市中轴线为“北京中轴线”,通过申遗文本进一步梳理,明确北京中轴线北端点为钟楼,南端点为永定门,全长7.8公里。在这条中轴线上有古代皇家建筑(宫殿、园林、祭祀性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城门与钟鼓楼)和居中道路(御道、街道、桥梁等),以及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其中,15处标志性文化遗产点纵贯北京老城由南向北依次为:永定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金水桥、天安门、太庙、社稷坛、端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钟鼓楼。
什么是非遗之旅?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非遗”。“非遗”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要说来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是世代相传,被不断地再创造,为相关的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有各种分类,人们熟知的有地名、口头传说、语言、礼仪、节庆、饮食、医药、技艺、民俗、游艺、体育、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明显的交融性,也就是说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具体物质载体。这种交融性在北京中轴线就有着鲜明体现。在北京中轴线保护范围内(含核心区和缓冲区),既有物质的文化遗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处处城市景观建筑,包括居中道路和公共空间,都是物质的;而这些物质的建筑与空间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又是非物质的。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的、气质的,给人们留下永恒的思想和观念,例如中华民族“尚中”的理念、守正创新的传统,以及中正和谐、天人合一的追求等;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成为一种生活现象,得到传承和延续的,例如中轴线上的地名与传说、北京烤鸭的制作技艺、戏剧演出、手工艺品制作技艺等。据统计,在北京中轴线上受中轴线历史文化影响而产生、传承、传播及发展的非遗项目不少于365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不少于80项,市级不少于128项,区级不少于208项。非遗代表传承人不少于725人。北京中轴线上的非遗之旅就是沿着北京中轴线所提供的时空,让人们体验丰富的、富有文化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深刻地体验北京中轴线的优势所在、魅力所在、资源所在,进一步擦亮北京中轴线这张金名片。
怎样体验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
其一,可以从南向北体验北京中轴线的韵律。位于南端的永定门是进城的起点。永定门是中国古代社会典型的重檐歇山三滴水城楼建筑,城外古年间是乡间小路,田野风光;城内是大道,一条通衢大道,将人们的视线一直引向帝都的正门——正阳门。由此,可以说永定门是中轴乐章的开始,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音符,而且是定调的音符。这个音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城楼通高26米,建筑体量和高度恰到好处。进了永定门,乐章经过长长的居中道路,中间有一个起伏,这就是天桥;再向前行进,熙熙攘攘的街市出现了,多为前店后厂、驰名京华的老字号,终点是高大的正阳桥牌楼、正阳门箭楼和城楼,让人感到京味文化扑面而来,乐章进入第一个高潮。然后,建筑的空间、颜色发生了变化,按照天子之城、帝都规制,出现了围合、紧凑的建筑空间,建筑颜色由灰墙灰瓦变成了红墙黄琉璃瓦,乐章完全进入高潮。自20世纪50年代起,天安门广场改造,使封闭的空间被改造为开放的空间,矗立在广场正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公共活动空间和国家纪念性建筑既传承了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文脉,又使中轴乐章得到创新性发展,达到新的高潮。这个高潮就是赞美人民、歌颂人民英雄的乐章。沿着乐章继续北行,天安门城楼、端门、午门相继出现了,与宫城前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组成大合唱,使激扬的旋律响彻云霄,一直抵达故宫的太和门广场,然后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宫殿建筑在高高的丹陛上,使得中轴乐章高潮迭起,天、地、人浑然一体,一直延伸到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然后深入御花园,回旋在神武门。出了神武门,乐章继续抬升,一直升华到景山万春亭,激昂的中轴乐章达到沸点,然后又下滑到寿皇殿,平缓到地安门。到地安门乐章仍未结束,只是建筑的空间、颜色又回归到灰墙灰瓦的城市街道,经过大约六百米的街市,中间有一个起伏,这就是万宁桥,桥下东西走向有潺潺流水,桥上南北直线通行的空间,使乐章再迎来高潮——高大的鼓楼、钟楼相继出现。高大的鼓楼和耸立的钟楼预示着人世间与上天的联系与沟通,鼓声和钟声展现着天人合一的时间、秩序与轮回。到此,中轴乐章结束了,而余音袅袅的钟鼓之声仍然回响在人们脑海里,逐渐消失在成片的街巷、胡同与四合院之中。
其二,体验北京中轴线带给我们的有关时间、岁月和年轮的感受。在北京中轴线上体验时间的核心建筑是午门。午门作为宫城正门,古年间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颁朔礼,公布新年日历,安排每月朔日,是皇帝(天子)受命于天统治人世间的重要象征。在午门前和太和殿前均设置有日晷,是古人记录时间(光阴)的重要物质载体,而对光阴的测绘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殿前日晷在左侧(东侧),象征天子掌控人世间光阴,午门前的日晷在右侧(西侧),象征天体运行、时光流逝。
体验北京中轴线上的时光,可以从天坛开始。天坛有两组祭坛,南是圜丘坛,北是祈谷坛。圜丘坛祭天选择在冬至。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这一天是由阴转阳、阳气上升的日子,特点是白天短、黑夜长,人们认为是上天覆盖大地、天和地最接近的时刻,皇帝要在这一天站在圜丘坛上向上天祷告,是为“圜丘祭天”。天坛内第二个祭坛是祈谷坛,是农历立春后选择吉日,皇帝向老天提出新年祈盼的场所,祈盼新的一年人世间的生活、农业生产能得到老天的庇佑。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要珍惜时间。天坛祈年殿本身就是这样的建筑,建筑整体是一竖,从宝顶到三重檐,是一撇三横,看上去就是一个“年”字。大殿外围12根立柱代表12个时辰;殿内12根立柱代表12个月;殿内正中4根立柱(俗称“龙井柱”)代表春、夏、秋、冬。经过立春、雨水两个节气就到了惊蛰,土地开始苏醒,皇帝要到天坛对面的先农坛进行亲耕,也就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耤田礼。在先农坛,建筑体量最大的是太岁殿。太岁,乃天体中的木星,因其一岁(一年十二个月)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故有“岁星”之名。古人向来把天体运行看成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感觉它在冥冥之中能支配人的生活和命运,故此岁星又被称为“年神”,并由此形成了人的生肖属相有值太岁、犯太岁、冲太岁等迷信之说,“年神”则成为人生、命运的守护神灵。目前太岁殿内最大的看点是北京原东城隆福寺内的老藻井,藻井正中是一幅天象图,象征着天宇的崇高。在先农坛,最高等级建筑是庆成宫,也与时间有关系,在正殿前左右分别设置有日晷和时辰牌亭,明天顺年间被称为斋宫,是皇帝祭祀亲耕前斋戒的地方,清乾隆年间改为春耕礼毕后的庆贺场所。在先农坛观民生,最重要的是看皇家的“一亩三分地”,在这里不仅能了解皇帝耤田的行为与意义,还可以体悟中国农业生产与节气的关系,尤其是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秩序。目前,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已经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这一遗产与北京中轴线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在北京中轴线上体验时间、岁月和年轮的最佳地点是故宫,例如在太和门广场,这里空间开阔,一个人站在广场正中显得十分渺小,是体验天、地、人和时光交会的地点,向南有天坛,向北有地坛,向东有日坛,向西有月坛,分别是古代社会皇帝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时空中心。而故宫后面帝后的寝宫又是一个小天地,南有乾清门,象征天,北有坤宁门,象征地,东有日精门,象征太阳,西有月华门,象征月亮,皇帝、皇后,阴阳交合,在天、地、日、月之中。体验北京中轴线上的时光还要登景山。“景山”是清朝初年命名的,明朝称“万岁山”,是北京老城的制高点,其景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景山与时间的关系就相当于祈年殿内四根龙井柱的寓意,展现的是人世间春、夏、秋、冬四季景观。春天景山牡丹、芍药花盛开,夏天山后充满阴凉,秋天登山赏月,冬天登山看白雪覆盖故宫建筑屋脊,可谓一绝。触摸时间,在中轴之旅也有实物,这就是万宁桥的栏板、望柱与镇水兽。万宁桥栏板和望柱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剥蚀,汉白玉已经变得十分苍老和斑驳,用手触摸栏板和望柱就如同与时间老人对话。尤其是位于万宁桥东北侧的镇水兽,经过岁月的洗礼,面目已经看不清楚了,但身体依然灵动,是目前已知的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不可移动文物。同时,老北京城还有一个传说,传说万宁桥下埋有一个石桩,石桩上雕刻有石鼠,而在正阳门外有汉白玉石马,石鼠与石马寓意北京中轴线是子午线(在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编者注)。
在北京中轴线上体验时间,最重要的是驻足钟鼓楼,体验时间、岁月与年轮。鼓楼通高46.7米,钟楼通高47.95米,均为北京中轴线上高大的建筑。为什么建筑设计要这么高——就是要与天接近。由此,钟鼓楼还被喻称“通天塔”。不论你登鼓楼还是钟楼,都要先登 60 级台阶,这是人生和年轮的象征,人生60年就是一甲子,进入花甲之年登上鼓楼、钟楼的人更能体会人生是什么、天是什么。天体运行轨道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天人要合一,就是提醒人们生活习惯要遵守天体运行规律。鼓楼内有一面大鼓,为年鼓、更鼓,每年敲击,每个更次击鼓,提醒人们关注时间;鼓楼内还有24面小鼓,是与二十四节气对应,指导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按照节气变化进行。钟楼内有一口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古年间敲钟有讲究,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再十八,敲击两遍,为108声响,是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之和,数字相加正好是108,仍然是在讲时间、岁月与年轮,并且通过高大的鼓楼、高耸的钟楼向上天表达敬意,传达人世间的生活节奏与祥和。
其三,翻开本书,可以从南向北细细品味北京中轴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与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本书编写分上、下两卷,共计十四章,上卷的前七章讲南中轴上的非遗,下卷的后七章讲北中轴上的非遗。
北京中轴线的非遗之旅,从南中轴的端点永定门开始。永定门广场上有人放风筝,龙顺成讲述着传统木作家具的中式审美,景泰蓝标记着“大食窑器”蝶变为中国国礼的一路;在天坛,昔日的帝国祭坛已变身城市园林,在此可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传承千年的“华夏正声”中和韶乐;与天坛在中轴一线对称的先农坛,早已建成古建博物馆,成为古建技艺的荟萃之地;天桥,老天桥与新天桥光影交错,描绘着从古至今市井北京的文化图谱——中幡的绝活与北京传统小吃,以及相声、琴书、评书等等艺术形式,均凸显了北京南城气韵,也书写了北京中轴线南段文化遗存的瑰丽篇章;从京剧的发源地百顺、韩家潭到毛泽东主席挥毫写下“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天乐园,湖广会馆依然书写着活态的“北京戏曲史”,剧装一条街可谓举手投足皆春色,国家大剧院里常常有国剧京韵的百年回响——好一部活生生的北京中轴线“国剧简史”;步入花市,绢花、绒花、绒鸟、料器、花艺处处精美,这一切既融入北京街巷的日常鲜活图景,也点缀庙会的喜庆时节;再往北是琉璃厂,从市井胜地到文化之街,“湖笔”成为京城文房主流,辅以一得阁的古法制墨、荣宝斋的纸笺木刻,宣南士风孕育文房绝技;正阳门下,天街旺市汇集非遗精粹:全聚德烤出京菜极品,东来西坊涮出京味至鲜;盛锡福、内联升,顶上足下尽显风光——前门大街,作为老字号汇聚的非遗街区,可以感受的远不止于此。
北中轴的非遗精品,与南中轴不分伯仲。天安门,大国工匠为中华之心铸魂:大红灯笼辉耀于广场;城楼木作彩画,以古建绝艺演绎中国首都新叙事;金水桥、华表、石狮,六百年石作阅尽京城沧桑巨变;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与镶嵌最崇高的功勋与敬意;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融古汇今彰显大国首都气度。太庙与社稷坛,无疑是国都营造理念的巅峰实践,演绎着秩序井然的“左祖右社”;中山公园,开启北京近代公园的序幕;来今雨轩,茶杯和冬菜包子里藏着文化史;唐花坞、蕙芳园,飘来京城四季烂漫花香。由端门入故宫,进入中国官式古建营造技艺的终极范本,实景体验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感受皇家“八大作”的匠心,在琉璃与彩绘中触摸建筑的秩序与人文密码。在景山,体味美美与共、多元一体的文化奇观,可追思昔日紫禁城之巅的风云万丈,也可观花木知节气,品仿膳烧羊肉。作别这些昔日宫廷后花园里的美景珍味,来到北大红楼,可深度体验革命和新文化的策源地,还可琢磨一下昔日革命者嗜好的“王其和太极拳”,放松一下手脚。随后移步南锣鼓巷,在时尚街区探寻北京胡同根脉,那里的民居,堪称活着的“老北京四合院博物馆”;南锣街边小店,都藏着京味手工艺的巧思绝技。一路往北,就到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的交汇点万宁桥以及火神庙了:镇水兽的传说讲述着千年故事,什刹海的传说在身畔,那里会有仙音与市声的混响,有糖塑和兔儿爷的趣味,有京绣与木雕的优雅,也有老北京冰嬉的畅快。来到北中轴的端点,钟楼与鼓楼复述着中轴的秩序:街巷叫卖,传递着市井声音的诗学;北京童谣,回响着老北京胡同的民间语文;鸽哨,让京城上空有了来自大自然的嘹亮幽远。人间烟火中,晨钟暮鼓播报着北京时间——那永不止歇的古都韵脚,那沁人心脾的历史之声。
《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知识和信息量大,尤其在创作上求真务实,邀请专业人士讲故事,用通俗话语表述,以利大众读者阅读。本书的撰写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并延请北京史地工作者,系统地梳理了北京中轴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旁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和事,串联起北京中轴线核心保护区、缓冲区,以及周边区域的主要街巷、胡同、会馆、故居、四合院、老字号等,凸显了北京中轴线作为城市脊梁与城市肌理的关系。以物言事,以物言人,以物言技,谈古言今,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与体验镶嵌到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内涵与时代精神之中,配合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传播好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不断发展的创新文化,特别是充满魅力的北京中轴线文化。
城楼 木作 彩画——以古建绝技演绎中国首都新叙事
(节选自本书第八章“天安门|大国工匠为中华之心铸魂”,注释从略)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今天人们看到的天安门城楼其实是彻底拆除翻建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曾对天安门城楼进行过多次大大小小的修缮,或者粉刷楼体,或者更换部件,或者添加设施,或者加固廊柱。但是,已经历时数百年的城楼依旧不断出现新的安全隐患。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致使天安门城楼原本的损坏及变形更加严重。维护人员只能用海量的铁箍、钢材对城楼进行加固,这也使得城楼内部的重量负荷更加大到难以想象。修修补补已无济于事。于是,1969年12月,国务院最终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照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天安门城楼,建筑材料全部更新。
重建工作在秘密状态下进行,从1969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到1970年4月7日彻底完工,整个工期历时112天。
实际上,这并不是天安门城楼第一次重建。如上文所说,明成化年间和清顺治年间,因遭受火灾,天安门已经重建过两次。不过,自从成化年间的重建确定了其式样和规制之后,天安门城楼的样貌再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此次重建工作,整体上也遵照“原样不动”的原则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古建筑营造行业精英们,组成木工、瓦工、彩油工、架子工等多支施工连队,不但组织严密、密切协作、运作高效,而且采用古代工匠的“放样”方法,将城楼上原有的传统元素都一对一保留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建造、修缮有“八大作”之称,包括:瓦作、土作、石作、木作、彩画作、油漆作、搭材作、裱糊作。八作中木作又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中国古代建筑行业中“掌线的”被称为大木作,负责房屋设计、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是营造行业的灵魂;小木作负责门窗、隔扇、屏风等各类细木工活。
天安门城楼重建时,由于安保措施严格,施工过程图纸不能带出房间,老艺人完全凭借三根杆子,即古建行里的“丈杆”,一根管面宽,一根标进深,一根柱高丈杆标高度。天安门城楼所有的尺寸都标注在这些丈杆上,工人们只需要按照丈杆标注的尺寸就有了施工图纸,传统技艺的高超折服了现代建筑专业的工程师们。
重建后的天安门城楼,按抗震设防烈度9度设计,保留了原有外形和结构布局,依旧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不过加大了斗拱的尺寸,增加了屋面坡度,增大了屋角起翘,比原城楼增高了87厘米。除重建城楼外,还有东西卷棚和城台加高、女儿墙减薄、标语板更换、电梯安装等附属工程,同时还增设了供电照明、上下水、热力暖气、电话、电视广播、新闻摄影等现代化设施。
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外檐油漆彩画由原来的金龙和玺图案改为大丽花和玺图案。
此次天安门城楼重建时,对采用什么样的图案和彩画,有过激烈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天安门城楼属于古建筑,应当按照传统的方式修建,只有用古代级别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大面积描金,才能与天安门的地位相符。另一种意见认为:“龙和玺”彩画和“仙人走兽”等都是“四旧”,应当去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天安门应具有革命意义,要用葵花向阳和延安宝塔等图案来代替。
在相持不下之时,周总理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天安门彩画整体用朴素的“大丽花和玺”图案,勾头等小型琉璃瓦可用“向日葵”图案,其余一切照旧。
直到十几年后的1984年,天安门城楼再次修缮,大丽花和玺图案又被改回了传统的“龙和玺”彩画,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