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57590
本书立足于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思考学位制度的时代性议题,剖析我国学位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学位制度的基本价值与具体内容,对于思考学位立法在教育法治建设过程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学位立法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都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出台,本书的编写出版恰逢其时,回应了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制度中的功能与定位问题,值得国内的立法者、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关注。
本书是对2024 年4月26日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全面解读,也可能是新学位法出台后第一部对中国学位制度进行全面解读的学术研究专著。
学位制度改革与学位立法对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基本权利、规范学位管理和授予工作、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书系统梳理了学位制度的变迁与改革,对学位制度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制度实践进行分析,围绕学位形态、学位体系、学位管理体制、学位授权审核与学位授予等学位立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基本制度与特色亮点。此外,本书还汇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专家建议稿)》起草项目的系列成果,供学界同仁参考。
第一篇 学位制度的内涵与历史
第一章 学位制度的内涵概述
第二章 学位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学位制度的实践考察
第二篇 学位制度的问题与改革
第四章 学位管理体制
第五章 学位授权审核
第六章 学位授予标准
第七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第八章 合作学位项目制度
第九章 远程教育学位制度
第三篇 学位制度的比较研究
第十章 境外学位立法考察
第十一章 境外学位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 境外学位授予制度
第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解读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立法目的
第十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基本制度
第十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特色亮点
附 录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专家建议稿)》说明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专家建议稿)》条文稿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专家建议稿)》注释稿
附录五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V2005-6-7 版)》的综述报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学位管理边界不清、学位授予标准过于抽象、学位授予程序不够细化、学位争议纠纷解决规则缺失等问题。实施四十余年的学位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国家发展需要。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学位制度的现代化,也促使本书问题意识形成。学位制度改革牵涉“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传统与现代”等多重关系,是一个包含理论、价值、目标、路径等要素的系统性工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下,该系统性工程的建设须实现四个转向:一是在理念上实现从国家管制转向多元共治,同步推进受规制的学术自由和有限度的教育行政,处理好国家权力、学术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二是在定位上实现从秩序维护转向秩序维护与权利保障并重,既要保证形塑合乎宪法价值标准的学位工作秩序,还要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位获得权和高校的学位授予权得到维护;三是在模式上实现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细化主体权责、制定裁量基准以及完善程序机制,明确事前学位授权审核、事中学位授予监管、事后学位质量评估和学位争议解决的具体实施规则;四是在策略上实现从“小步慢走”转向“小步快跑”,加大改革的力度,探索推进学位层次四级化、学位类型多样化、资格授权许可化、授予标准理性化以及争议解决实质化。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标志着学位立法迈上新的台阶。《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出台,为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基本权利、规范学位管理和授予工作、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对促进学位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推动学位制度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的撰写缘起于2010年12月刘恒教授承担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委托研究课题“学位立法核心问题研究之一: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与行政许可机制研究”。2013年3月,刘恒教授承担了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课题“学位立法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刘恒教授、邱新副教授以及谢小弓、彭箫剑博士和王漫、罗茜、杨晓琳、李博洋硕士等开展了相关专题的研究。在此期间,刘恒教授、邱新副教授合作发表了两篇论文:《我国学位标准立法研究》(《江海学刊》2014年第3期)和《论我国学位管理的法治转型》(《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本书初稿。2017年12月,政策法规司在中山大学设立了教育立法研究基地,这是全国首批唯一一个设立在华南地区的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基地的设立有力地支持了学位立法的研究,2020年11月29日,基地组织召开了“中国学位制度四十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由于初稿形成较早,时间跨度较长,前三篇的内容有较大变化,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颁布之后,增加了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解读,由刘恒和刘文龙共同完成,同时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精神对前三篇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刘文龙、刘佳昕、钟心怡同学承担了具体的修改工作,在出版社蒋浩老师和责任编辑张越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形成此书。
本书共设四篇十五章,围绕四个转向与规范学位管理和授予、维护高校和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等规范要求,较为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学位制度的内涵、变迁与改革,以专题形式研讨了“学位制度的内涵与历史”“学位制度的问题与改革”“学位制度的比较研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解读”,按要点论证了学位形态、学位体系、学位管理体制、学位授权审核与学位授予,并对高等职业教育、合作学位项目以及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学位问题作了回应。本书附录中收录了课题组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专家建议稿)》的说明、条文稿、注释稿等,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学位制度的研究现状及其制度变迁。
2024年9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