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414010
本手册聚焦人工智能与法律之间的诸多议题。从场景上看,涵盖司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人脸识别、个性化推荐等应用形式;从主题上看,涉及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侵权责任、数据保护,合同履行、公司决策、算法共谋、知识产权保护、算法歧视、技术性失业、立法与伦理监管等热点问题;从视野上看,比较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应对之策;从学科上看,横跨法学、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伦理等多个学科。手册视野辽阔、观点新颖、素材丰富、法理深刻、语言质朴,很好地展示了全球人工智能法治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目 录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人工智能:发展与趋势
- 人工智能:颠覆的希望
- 人工智能的本质:什么是人工智能?
- 法律界的人工智能
第二编 人工智能:合同法和公司法
4 人工智能在谈判和签订合同中的应用
5 人工智能与合同履行
6 人工智能与公司法
第三编 人工智能与责任
7 现有侵权理论是否已准备好应对人工智能:美国视角
8 现有侵权理论是否已准备好应对人工智能:欧洲视角
9 人工智能决策责任
0 人工智能与数据保护
作为代理人的人工智能:代理法
第四编 人工智能与生理伤害
12 自动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责任
13 互联性与责任: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14 医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责任标准:自动化的代价
第五编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法
5 人工智能专利:美国视角
6 人工智能的可专利性:欧洲专利局的创新
7 作为发明者的人工智能
8 人工智能与版权法:欧洲视角
第六编 人工智能的伦理框架
9 人工智能、消费者数据保护与隐私
0 人工智能与法律人格
人工智能、伦理和法律:前进之路
人工智能的标准化: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法》提案
第七编 人工智能的未来
23 人工智能法官
4 消除消费者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偏见
5 人工智能的合法性
6 通过智能技术共谋:理解算法时代的协议
7 监管人工智能生存威胁的愚蠢之处
8 人工智能与法律:跨学科挑战与比较视角
译后记
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尖围棋棋手,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正式拉开帷幕,人们开始惊叹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能力。2022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再次将人工智能推向风口浪尖,有关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的想象越来越多。2024年,武汉等地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投放,人们开始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对于现有社会秩序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技术性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引发的挑战,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政策。2023年10月,美国总统签署《关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全面确立了美国人工智能治理的政策法律框架。2024年8月,欧盟《人工智能法》正式生效,作为全球S部人工智能综合性立法,引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新趋势。2024年9月,美国、英国、欧盟、以色列等正式签署了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人工智能条约——《人工智能公约》。
国内方面,早在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健全人工智能的法律制度配套。2023年6月,《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工智能法草案”,《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再次明确这一点。随后,学界相继发布了两部人工智能法建议稿,一部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的《人工智能示范法(专家建议稿)》,另一部是由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共同起草的《人工智能法(学者建议稿)》。至此,我国人工智能治理正式迈入集中立法的新阶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充分表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极大地造福社会、推动文明的进步,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产生毁灭性的后果。早在1965年,杰克·古德就在一篇论文中写道:“第一台超智能机器将是人类的最后一项发明。”随后,汉斯·莫拉维克在1988年的一本书中写道:“机器人最终将战胜我们,人类显然将面临灭绝。”近年来,企业家埃隆·马斯克、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以及其他一些知名人士都明确表达过人工智能代表着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大的威胁。《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既然人工智能的治理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凝聚全球智慧至关重要。对此,《剑桥人工智能手册:法律与伦理的全球视野》一书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答案。在此,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本手册的几个特点。第一,权威性。手册的三位主编在人工智能法学等新兴领域研究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同时剑桥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手册系列一直以来也是有口皆碑。第二,全球性。参与本书的作者来自中国、奥地利、爱沙尼亚、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确保研究视野的全球性。第三,前沿性。手册探讨的问题新颖有趣,涉及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侵权责任、数据保护、合同履行、公司决策、算法共谋、知识产权保护、算法歧视、技术性失业、立法与伦理监管等热点问题。第四,场景性。手册没有停留在宏观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上,而是深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重视对司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人脸识别、个性化推荐等应用形式的分析。第五,交叉性。手册很好地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公私法交叉研究的成果,同时横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伦理等多个学科。第六,思辨性。手册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观点,如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不应当然被否定,标准化在人工智能立法中扮演重要角色,应当区分替代型与辅助型人工智能配备侵权责任,对人工智能末日论进行监管实属杞人忧天等。总之,这本手册视野辽阔、观点新颖、素材丰富、法理深刻、语言质朴,很好地展示了全球人工智能法律与伦理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