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历史人物公子世无双:17个古代才俊的风华人生

公子世无双:17个古代才俊的风华人生

中国古代男神图鉴。豆瓣人气作者李荷西解读“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名士风貌,句句带梗,幽默深情,细节满满,一本书读遍潘安的美貌,曹植的深情,苏轼的旷达,兰陵王的洒脱……走进古诗词里的美男子与大才子!

作者:李荷西 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ISBN: 978751394725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传记 新书热卖榜, 历史人物 SKU:677e54eea15f9082ca728c9a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47251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男神图鉴。一本书领略宋玉、司马相如、曹植、嵇康、潘安、卫玠、兰陵王、韩子高、王勃、王维、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永、范仲淹、苏轼、辛弃疾等17位古代男神们的绝世风华。

★豆瓣人气作者李荷西全新力作,真实还原历史细节,以严肃但又不失轻快的笔触向读者科普关于古代历史生活、名士风貌、诗词文章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书名烫银,32开内外双封,封面选用特种纸印刷,内文胶版纸印刷。

 

内容简介

《公子世无双:17个古代才俊的风华人生》是作家李荷西的全新力作。

貌若潘安,情如宋玉,才比子建,是对中国古代才俊的赞誉。作者梳理了中国历史上自宋玉、曹植、潘安到辛弃疾等多位才俊的故事,他们有的以非凡的容貌震惊世人,有的以传奇的人生经历流传于世,他们的名字和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的才华和个性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笔。真实还原历史细节,以严肃但又不失轻快的笔触向读者科普关于古代历史生活、名士风貌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致敬《世说新语》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荷西,青年作家、影视剧编剧、豆瓣人气作者,曾为《青年文摘》《女报》《视野》等媒体供稿。代表作《所念人,所感事》《没道理的爱情》《一切所遇,欢迎光临》等。

目  录

宋玉: 001

曲高和寡太高级

 

司马相如: 009

弹琴感文君,颂赋惊汉主

 

曹植: 020

若有若无之间

 

嵇康: 035

孤勇者的绝唱

 

潘安: 047

做一人的檀郎

 

卫玠: 055

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

 

兰陵王: 065

山如玉,玉如君

 

韩子高: 074

我才不是男皇后

 

王勃: 083

见天地,觉宇宙

 

王维: 094

以禅渡岸

 

白居易: 111

长安居不易

 

杜牧: 135

不能自遏

 

李商隐: 153

困在无题的网中

 

柳永: 169

风月场男神

 

范仲淹: 182

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

 

苏轼: 199

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

 

辛弃疾: 252

谁会登临意

前  言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荆州),楚顷襄王退往陈都避难,被流放的楚国贵族屈原在汨罗江畔抱着大石头投江自尽。

那一年,宋玉21岁,正意气风发。他早春作完《神女赋》,后又与庄辛联手平昭奇叛乱,从一个文学侍臣升为议政大夫。

得意不过数月,国都变为失地,屈原自尽的消息传了回来。

楚怀王不喜欢屈原,楚顷襄王也不喜欢,屈原几乎不容于世。于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为其吊唁感怀,甚至连屈原的另一个弟子黄歇也未敢出声,除了宋玉,“故嗣三闾之音者,唯玉一人而已”。

 

很难说,屈原的死对宋玉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但深刻是肯定的。

宋玉出生在楚国鄢城(今湖北宜城),祖籍却在宋国,虽是商汤后裔却家境贫寒。宋玉出生那一年,楚怀王已在秦国以一国之君的身份被当作人质,在齐国为质的太子熊横历尽千难万险回国登上王位,就是楚顷襄王。两年后,楚怀王病死在秦国,秦楚断交。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流放江南。

不知道屈原与宋玉这一老一小有怎样的邂逅,宋玉事屈原又有怎样的机缘。总之,宋玉之于屈原,应是亦仆亦徒的关系。宋玉比黄歇更好地师承了屈原的文风,是继屈原之后最好的辞赋大家,与他的老师被世人并称为“屈宋”。他更是以一己之力将楚辞发展成了赋。

 

被誉为“兰台公子”的宋玉身材修长挺拔,面容俊美,举止潇洒,一表人才,有记载:“体貌闲丽”“身体容冶”。

有趣闻说,每当宋玉从街上走过,街边各家各户的纸窗户都会被戳一个洞来偷看他。

后世鱼玄机有诗云:“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所谓“美若宋玉,貌若潘安”,一个人好看到被不停地偷看,那必定不是寻常的好看。

 

楚国有三大贵族,姓氏为屈、景、昭。

景差身为楚国贵族,文采斐然,是楚顷襄王的文学侍臣。在屈原的拜托下,他向楚王推荐17岁的宋玉也做了文学侍臣。

有一天,楚王出去玩,看到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霞,问宋玉:这是什么云气,为什么这么绮丽?

宋玉说:“朝云。”

“什么是朝云?”

初出茅庐的宋玉,于是作《高唐赋》,先是描写巫山地区的风土地貌,然后把巫山神女的热情如火展现得淋漓尽致: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从此,“云雨”一词便多了不可言说的意蕴。

又一天,楚王为唐勒、景差、宋玉等人出了个题目:“说大言。”看谁能把大说得最好。

宋玉便作《大言赋》:

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他把一个巨人顶天立地的形象算是说到了极致,被楚王嘉奖,奉为上宾。

 

再一天,楚王带侍从去云梦之田游玩,又出了个题目:“说小言。”看谁把小说到最好。

宋玉又作《小言赋》:

 

无内之中,微物潜生,比之无象,言之无名,蒙蒙灭景,昧昧遗形……视之则眇眇,望之则冥冥,离朱为之叹闷,神明不能察其情。

 

一时间连唐勒和景差也甘拜下风。

楚王一高兴,便把云梦之田赏给了宋玉,制册受封,享用终身。

 

宋玉小小年纪便如此锋芒毕露,难免招人嫉妒。

有一个叫登徒子的大夫,跟楚王进谗言:“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他说,宋玉长得太好看了,说话却狂傲,人又很好色。大王啊,您要管好他,不要让他进入到您的后宫里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这莫名其妙的话,说得楚王一愣一愣的:

“寡人的后宫为何会让他靠近?你莫不是在胡扯?”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王当然也好色,但还是把宋玉喊过来教训一番。

宋玉年轻气盛,但因出身寒微,不能像他的师傅屈原那样直接怼回去,便用讲故事的方法来为自己申冤:

“大王,我长得好看是天生的,我有什么办法呢?我说话风格是我老师教的,师承而已。说我好色?这样吧,我跟您讲个故事您就知道到底是谁好色了。您知道天下女人数楚国的最美,楚国的女人又数我老家的最美,我老家的女人又数我家东边邻居家的姑娘最美。她可是倾国倾城的绝色大美女。”

如何之绝色呢?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这段对美女的经典描写,不仅留下了一个成语“嫣然一笑”,还让“东家之子”成了绝代美女的代名词。

楚王听完也觉得这姑娘真的美,这时宋玉话锋一转:

“这样一个国色天香的美女,她却天天趴在她家的墙头上偷看我,还一连看了三年,到现在也没有许配人家,就等我呢。但这三年,我一次也没有答应和她在一起啊。大王,您还觉得我好色吗?”

楚王听完开始思索,刚想了片刻,宋玉乘胜追击:

“倒是那个说我坏话的登徒子啊,他老婆长得巨丑,丑到什么地步呢?蓬头耷拉耳,豁唇凸嘴烂牙,驼背半瘸,一脸美丽疙瘩痘。就这么丑的人,那个登徒子还跟她生了五个孩子。大王,您想想,我和登徒子到底谁好色呢?”

楚王又听得一愣一愣的。旁边正好有个秦国的大夫叫章华,他被宋玉的故事所打动,说:

“我觉得我是个挺守德的人了,没想到宋玉比我强多了啊。”

楚王听完,便点点头:“嗯,好吧,宋玉,我不赶你走了。你就还是留在寡人身边做个文学侍臣吧,听你讲话挺会胡扯的。”

《登徒子好色赋》被记载在《昭明文选》里,是不是宋玉所作却没有定论,但我们却可以从另一面窥见宋玉之美。

在日本浮世绘画家鸟山石燕的《百鬼夜行》中,东邻之子被画成“倩兮女”,因为独爱宋玉却求而不得,死后化为美貌女鬼,只凭笑声便能勾取男人魂魄。

看来宋玉的美貌已经远渡重洋,天下皆知了。

宋玉虽然搞定了登徒子,但堵不住嫉妒他的其他悠悠之口。

 

楚王因为他行事作风很像屈原,并不喜欢他:“美其才,而憎其似屈原也。”

有一次,喊他过去问:“宋玉,你是做过什么不好的事吗?你明明很有才华,为什么大家却不称赞你呢?”

宋玉说: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这就是成语“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由来。宋玉有才情,也是骄傲的:“世人不称赞,并不是我不好,而是我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曲高和寡是因为我太高级了,你们不懂而已。”

之后,宋玉又作《风赋》《神女赋》。

虽然宋玉的文章大多是抒情和写景,但最后总是回归到对楚王的劝诫。这种成文结构,影响深远,后世汉赋的大体结构基本与之如出一辙。

对此,欧阳修有云:“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他对宋玉的喜爱溢于言表。

 

国都失陷,屈原自尽,是宋玉的心结。

宋玉作为最像屈原的学生,他比谁都了解老师的心怀天下和报国之志,他也比谁都了解老师屡次被谗臣构陷甚至于至死都不能回郢都的悲惨。

宋玉一定困惑过,明明一腔热血只为报国,为何下场却如此凄惨,甚至不容于世?老师的那一腔热血到底值得吗?

不管值得不值得,宋玉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还是想完成老师的夙愿,让楚国重新变回那个光辉强大的雄楚。

只不过那楚顷襄王还不如他父亲,自欺欺人到竟然把退守的陈都(今河南淮阳)改名为郢都,已经毫无斗志,无意去收回楚国被占领的失地。

直到考烈王即位,楚国才渐渐有了希望。

楚国先是攻鲁并占领徐州(今山东枣庄)。之后,战神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余万,赵国危如累卵。

平原君和毛遂来楚国求援,宋玉和黄歇劝考烈王联赵抗秦,并取得了胜利。再之后,楚国吞掉了鲁国,楚国又恢复了强大。

文章憎命达。宋玉50岁那年,他的同门黄歇架空考烈王,大权在握,免去了宋玉的一切职位。

至此,布衣宋玉就再也没有回过朝堂。

 

17岁那年被封赏的云梦之田,是他最后的归宿。他在云梦之田生活了26年,直至76岁去世。

云梦之田在今天的湖南常德临澧,至今还有宋玉城。

宋玉在云梦之田,将一腔悲愤化成了流传千古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这就是著名的“宋玉悲秋”。宋玉成为文人悲秋的第一人。

杜甫有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至此,“悲秋”成为中国诗坛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临澧当地流传着宋玉在云梦之田的故事。

传说,他在当地办学劝学却分文不取,被当地百姓爱戴。传说,当地有一种黄色的小鱼没有名字,宋玉很爱吃,便给那鱼儿起名“黄花儿鱼”。

又有传说,宋玉死时,黄花儿鱼集体跳出水面,与沿岸的油菜花一起,用一片灼灼的金黄来缅怀这位一生都因美因浪漫因才华而曲高和寡的大才子。

抢先评论了 “公子世无双:17个古代才俊的风华人生”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武则天正传(纪念典藏版)

EUR €22.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六朝人物

EUR €4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张国焘传(从先驱到叛徒!一代枭雄张国焘“红”与“黑”的人生!)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朱元璋传(图文典藏版)

EUR €31.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