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权威性:权威机构出版,专业人士编写,法律文本标准
实用性:重点法条注释,条文主旨提示,配套附录实用
易用性:解读立法本意,注释精准易懂,开本便于携带
内容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节录)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
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适用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和依据
第二条 村委会的性质和职责
第三条 村委会的设立
第四条 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第二章 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
第六条 村委会的组成和补贴
第七条 村委会下属委员会的设置
第八条 村委会的经济职能
第九条 村委会的社会职能
第十条 对村委会及其成员的要求
第三章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十一条 村委会成员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第十二条 村民选举委员会
第十三条 村民选举资格
第十四条 村民选举名单
第十五条 村委会的选举程序
第十六条 村委会成员的罢免程序
第十七条 破坏选举的法律后果
第十八条 村委会成员职务自行终止的情形
第十九条 村委会成员的补选
第二十条 村委会的工作移交
第四章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二十一条 村民会议的组成和召集
第二十二条 村民会议的召开
第二十三条 村民会议的职权
第二十四条 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第二十五条 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
第二十六条 村民代表会议的召集和召开
第二十七条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第二十八条 村民小组
第五章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二十九条 村委会的工作方法
第三十条 村务公开制度
第三十一条 村务公开不及时、不真实的处理
第三十二条 村务监督机构
第三十三条 民主评议
第三十四条 村务档案
第三十五条 经济责任审计
第三十六条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村委会的经费来源
第三十八条 村委会等与驻在农村的单位的关系
第三十九条 地方人大及常委会的保证职责
第四十条 实施办法的制定
第四十一条 施行日期
附录一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2018.3.1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录)(2020.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2024.6.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节录)(2021.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2023.12.29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节录)(2012.12.2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节录)(2019.8.26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节录)(2018.12.29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节录)(2010.8.28)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8.12.2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12.3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2009.4.2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2006.9.2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1998.4.18)
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2013.5.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2011.11.21)
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2007.1.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1.8.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9.6.25)
附录二 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农民事典型案例
编辑出版说明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少不了法律保障。遇到问题依法解决,已经成为人们处理矛盾、解决纠纷的不二之选。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法律问题,如何精准、高效地找到法律依据,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法律,日益成为人们“学法、用法”的关键所在。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掌握“学法、用法”的本领,我社开创性地推出了“法律单行本注释本系列”丛书,至今已十余年。本丛书历经多次修订完善,现已出版近百个品种,涵盖了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广大读者学习法律、应用法律之必选图书。
本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1.出版机构权威。成立于1954年的法律出版社,是全国首家法律专业出版机构,始终秉承“为人民传播法律”的宗旨,完整记录了中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全过程,享有“社会科学类全国一级出版社”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2.编写人员专业。本丛书皆由相关法律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编写,确保图书内容始终紧跟法治进程,反映最新立法动态,体现条文内涵。
3.法律文本标准。作为专业的法律出版机构,多年来,我社始终使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刊登的法律文本,积淀了丰富的标准法律文本资源,并根据立法进度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4.条文注解精准。本丛书以立法机关的解读为蓝本,给每个条文提炼出条文主旨,并对重点条文进行注释,使读者能精准掌握立法意图,轻松理解条文内容。
5.配套附录实用。书末“附录”部分收录的均为重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有的分册还附有典型案例,使读者在使用中更为便捷,使全书更为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丛书中“适用提要”“条文主旨”“条文注释”等内容皆是编者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而编写,不同于国家正式通过、颁布的法律文本,不具有法律效力。本丛书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我们用心打磨本丛书,以期待为法律相关专业的学生释法解疑,致力于为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2024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