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3296330丛书名: 早期中国知识观念与文献的生成
本书对战国时期的知识、观念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各类制度性背景下,对这一时期知识、观念和文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性研究,论述战国“百家之学”的生成与著述、历史知识与史书文献体系的建构、儒家知识观念与“仁”的衍生、“道”的阐释及其成为最高范畴的过程、《太公》文献的形成与制度根据、阴阳家知识观念与文献的形成、阴阳家知识体系与诸子的互动、战国时期文献的类别与构成等重要内容,揭示各类知识观念与文献如何随着战国士阶层的崛起获得空前的自由和活跃。探讨战国知识界在传承各种知识观念与文献的同时,又如何创造出新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观念,以至新的文献不断形成并得到系统化建构的过程。本书将文献置于历史文化研究的视域中进行考察,有助于了解战国时期的知识观念、制度理念和文献生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本书的论述,还有助于了解早期中国古典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绪 言………………………………………………………………1
第一章 战国”百家之学”的生成与著述 …………………………………5
第一节“私学”与“王官之学”………………………………………6
第二节 学派划分与“百家”的生成………………………………10
第三节 语言表达与文字书写………………………………………14
第二章 历史知识与史书文献体系的建构……………………………18
第一节 战国时期历史知识的特征………………………………18
第二节 战国士人近代史书写的文本资源………………………30
第三节 战国士人对近代史的改编…………………………………45
第四节 清华简《系年》通史的书写………………………………54
第五节 史官“书法”的新变与当代史的书写……………………65
第三章 儒家知识观念与“仁”的衍生……………………………………85
第一节 儒家话语资源的构成与特征……………………………85
第二节 “仁”与祭杞制度的关系……………………………………98
第三节 “仁”的通用字形与衍生 ………………………………109
第四节 儒家对“仁”的阐发与创新 ………………………………114
第五节 隶书“仁”的形成过程 ……………………………………120
第四章 “道”的阐释及成为最高范畴的过程………………………125
第一节《老子》文本的形成过程………………………………126
第二节《老子》“道”与最高范畴的称谓 ………………………129
第三节 战国知识界对最高范畴的选择 ………………………132
第四节 知识界的转变与“道”的统摄 …………………………137
第五节“道”成为最高范畴的路途与理据……………………140
第六节 黄老刑名之学与“道”的统摄…………………………144
第五章《太公》文献的形成与制度根据………………………………150
第一节 战国时期《太公》文献的形成…………………………150
第二节《太公》文本的话语方式…………………………………154
第三节《太公》的源头与“世胙大师”…………………………158
第四节 太公角色与西周铭文的渊源 …………………………162
第六章 阴阳家知识观念与文献的形成 ……………………………166
第一节 阴阳家出现的历史机缘…………………………………166
第二节 阴阳知识与天道的直接关联 …………………………182
第三节 阴阳家知识结构的形成与邹衍的逻辑 ………………192
第四节 五德终始的推衍与文献体系的建构 …………………205
第七章 阴阳家知识体系与诸子的互动……………………………224
第一节 阴阳家知识结构之于历法文献的形成 ………………225
第二节 阴阳知识的播散与相关思维方式的定型 ……………234
第三节 五行运转的知识辐射与诸子文本的形成……………244
第八章 战国时期文献的类别与构成 …………………………………259
第一节 六艺类文献的存佚与构成 ………………………………262
第二节 诸子类文献的存佚与构成 ………………………………280
第三节 诗赋类文献的存佚与构成………………………………296
第四节 兵书类文献的存佚与构成 ……………………………298
第五节 数术类文献的存佚与构成………………………………301
第六节 方技类文献的存佚与构成 ……………………………309
参考文献 …………………………………………………………………313
后 记 ………………………………………………………32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