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028699
剖析数字产业的内涵特征和核心价值
提出数字产业发展重点和实践路径
本书通过对数字产业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以及数字产业体系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深远影响进行阐释,提出构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服务化的实现路径,探索数字产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帮助广大读者深入理解数字产业的内在逻辑和核心价值,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 数据要素价值化/001
第一节 数据要素的概念内涵 /002
第二节 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形成与实现 /012
第三节 数据共享推动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 /022
第四节 数据要素价值化的挑战与中国机遇 /028
- 数字产业化 /035
第一节 什么是数字产业化 /036
第二节 数字产业化的构成要件 /043
第三节 数字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049
第四节 数字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优化 /059
第三章 产业数字化/067
第一节 产业数字化的内涵和现状 /068
第二节 农业数字化转型 /076
第三节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083
第四节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094
第四章数字时代的平台经济/101
第一节 平台经济的基本内涵 /103
第二节 平台经济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机制 /120
第三节 平台经济面临的挑战 /126
第四节 平台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 /130
第五章 数字产业的治理/137
第一节 数字产业的治理新形态 /138
第二节 数字产业的治理新框架 /146
第三节 数据要素的治理新体系 /156
第四节 全球数字产业治理的中国新担当 /163
后记 /170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过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深刻地重塑了我们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和社会结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的基础。”①它是催生新质生产要素、衍生未来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传统产业的沃士,是锻造新型伦理人类的关键要素,是文明演进的决定性因素。从汽机的诞生点燃工业革命之火到电的发明带来人类的光明时代,再到互联网的兴起开辟信息时代新纪元,每一次飞跃都标志着人类文明步入了新的阶段。如今,我们再次站到了数字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数字文明未来已来,正全面衍生和装备各个产业,重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方方面面。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阵地、主要载体和战略支撑。数字技术的并喷式突破以及数字技术之间的相互赋能,加速了新质生产力衍生未来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传统产业。纵观世界技术和产业发展史,各次产业变革可被理解为“技术一产业一经济一社会”范式的序贯变迁。其中每一次革命都标志着新一轮新质生产力的诞生,激发生产要素、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交换模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产业变革,驱动社会效率跃迁,并对基础设施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根本性的重塑:第一次产业变革诞生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到詹姆斯·哈格里夫斯以其女儿珍妮命名的纺纱机规模化应用肇始了机械化生产与能源转换方式的革新,诞生了物质形态的社会基础设施,即交通道路网络。第二次产业变革诞生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和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开启了电气化和内燃机的普及,基础设施向多维网络化发展,出现了电力网、电报电话网。电力网和通信网的构建使能量与信息得以跨越更广的地域进行快速传输与交换,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与规模。第三次产业变革起源于包括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达特茅斯会议提出的人工智能,以及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的万维网在内的多个关键技术的突破。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突破推动了基础设施的立体交互化,形成“信息超级高速公路”,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第四次产业变革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为重要标志,同时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3D 打印、高级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等为特征,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向灵动化迭代叠加演进。这一阶段的基础设施不仅实现了高度的数字化,还具备了自主优化和决策的能力,通过智能分析和响应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供需双口的灵动配对。
数字产业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领域,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覆盖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各种产业形态。颠覆性的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量子技术联袂突破、相互赋能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质变、创新组合与优化配置。革命性技术和创新性要素配置交织叠加,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变革产业形态,优化产业组织,重构产业体系,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客观上表现为生产力质态的系统性跃升。
本书详细阐释了数字产业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深入剖析数字产业体系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深远影响。“和合融通”成为数字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全世界需创建数字文明共同体,将开源共生、开放互惠、共享圆融、对等互利、全球运作、跨界融合作为数字产业的共同价值基础,
第一章详细梳理了数据要素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的特征,并探讨了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形成与实现。数据不仅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更是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数据的价值化过程涵盖了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数据商品乃至数据资本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重塑了生产要素系统,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数字产业化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新兴数字产业的创新与崛起。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数字产业化的构成要件,包括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数据要素的质量管理等,这些都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三章对产业数字化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农业、制造业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等案例,展示了数字化如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四章对平台经济基本内涵、推动作用机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解读。网络平台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数字产业治理方面,第五章提出了治理新形态与新框架,强调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重要性。数据确权、数据安全、新兴业态监管等问题是数字产业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课题。
放眼全球,数字产业治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在参与全球数字产业治理中展现出新担当,不仅推动高标准多边数字经济协定的签订,还积极参与制定全球数字产业治理规则,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本书是对数字产业发展与治理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未来数字经济趋势的前瞻性思考,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全面观察当今世界数字产业花开遍地、果实累累的窗口,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数字产业的内在逻辑和核心价值,把握产业发展的脉络及数字转型的机遇和挑战,预测未来产业变革的方向,并为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书不仅适合经济学者产业分析师、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等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数字产业的读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