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882462
•二十年对谈精选,展现卓越思想洞见
•以书籍为引,提供科学文化多元视角
本书是江晓原和刘兵两位学者在《南腔北调》对谈专栏二十年文章的精选集,分为进展篇、科幻篇、理论篇、社会篇四部分。每篇文章围绕一本或多本科学文化书籍展开对谈,“亦庄亦谐谈学术,南腔北调话科学”。两位作者以书籍为引,行文化思想评论之实,旨在引领读者认知科学、探索科学、反思科学。
序/1
进展篇 / 1
“全球变暖”与新能源产业的政治经济学 / 3
为中国人的域外植物学著作叫好 / 8
大数据时代:要安全要便利还是要隐私? 12
全球变暖真无谓,气候原来是赌场? 19
基因面前,还能我命由我不由天吗? / 26
找不到外星人的75种解释 / 33
工具还是武器:看微软总裁对技术的思考 / 40
科幻篇
/47
《基里尼亚加》:乌托邦与现代化之战 / 49
丹·布朗走在反科学主义的道路上吗? / 56
为什么我们从来只说“科幻”不说“技幻”? 63
莱姆说他写的不是科幻小说 / 70
《造星主》:重温科幻经典的意义 / 77
《病毒》:一个出人意表的故事 / 84
理论篇 /91
《什么是科学》:向理论深渊踊身一跃 / 93
帝国的植物学和性联系在一起 / 100
看一个开明的科学主义者怎样谈超自然现象 / 107
究竟有多少创新值得期待? / 114
大师看来又禁不住诱惑了 / 121
医学的温度来自不忘初心 / 128
必须重新思考技术和技术史 / 135
戴蒙德的文明史:地理环境决定论还有生命力吗? / 142
围观一场“为什么相信科学”的讨论 / 149
温伯格的玩票科学史和科学辉格史 / 156
所谓“大科学”,究竟是什么? / 163
从“哲人石从书”看科学文化与科普之关系 / 170
视觉理论与“看见”的真实性 / 177
无知是值得研究的 184
社会篇 /191
回顾生平:霍金的第二部《简史》 / 193
科学圣徒和他对于中国的学术意义 1 197
儿童人体医学实验:美国社会的黑暗一页 / 205
原子弹给予人类的祸福 213
法律缺位状态下的人工智能狂飙突进 / 220
看美国电影怎样为五角大楼服务 / 227
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爱因斯坦 / 234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和星占学有关吗? 241
百年社团:一部红色技术史 / 248
场悲观的人类学漫谈 / 255
从“左图右史”到“有图有真相” 262
讲好中国制造的故事 / 269
中文打字机:见证汉字从濒临绝境走向星辰大海 276
序
江晓原
我和刘兵教授开设“南腔北调”对谈专栏,迄今已经22 年了,从无间断,是我写作的专栏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我相信在刘兵教授的专栏中也是如此。这个专栏最初开设在《文汇读书周报》上由我担任特约编辑的“科学文化”版面中,每月一次;从2015年起,转移到《中华读书报》上,版面增加了约一倍,改为逢双月一次。
22年来,我们的“南腔北调”对谈专栏已经多次结集出版,计有:《南腔北调——科学与文化之关系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温柔地清算科学主义——南腔北调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要科学不要主义——南腔北调百期精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新南腔北调集1·当代科学争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新南腔北调集2·如何反思科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新南腔北调集3·科学的幻想与历史建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
后面这个三卷本的结集,包括了2021年之前19年全部的对谈是一个完整的结集。现在这个《评论科学二十年》结集,主要收入2021年以后的历次对谈,但也从之前的对谈中选择了少量比较重要的、相对更具思想性和批判色彩的篇章。
以往的结集都是将对谈重新分了单元,不再照顾原先的发表次序,这次我做了一点新的尝试,在每个单元中保留了原先发表的次序,每篇对谈也都标注了原先的见报日期。这主要是考虑到读者如果知道对谈发表的具体日期,理解内容会更方便。
目前我和刘兵教授的“南腔北调”对谈仍在持续进行中,收入本书的最新一篇,就是在我写这篇序的今天见报的。
2024年4月17 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