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69593
1. 拿来即用,科学有效,人人都能培养沟通“超能力”
《超级沟通者》将人际沟通的技巧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提供了一套基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实用工具,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沟通的本质。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讲解了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如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建立更强的连接。作者在书中不仅阐述了理论,更注重提供可以直接应用的沟通技巧。例如,如何识别并匹配三种对话类型、如何运用“共鸣”来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说出对方想说的话),如何通过「倾听、总结、追问与表达脆弱」让信息更加易懂、吸引人,这些技巧非常实用,读者可以立即在生活中尝试并看见效果;
2. 有效沟通??建立连接??深度关系??幸福人生
《超级沟通者》以人际沟通为核心,探讨了如何通过更有效的沟通来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和社会网络,作者指出,无论是找寻友情和爱情,还是展开工作,有效沟通??建立连接都是最重要的事。这本书不仅关于如何理解他人,更关于如何更好地被他人理解,如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循环,才能最终获得充满幸福感的人生。都希格以简洁而富有故事感的语言,将沟通技巧和背后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其生动的叙述和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使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学严谨的沟通工具书,更是令人动容的心灵故事集;
3. 让困难的对话更容:在压力下沟通、在冲突中建联
在如今信息爆炸、人人有话要说的时代,能让彼此听见的沟通能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本书中的“超级沟通者”不是侃侃而谈的辩论高手或情商达人,而是能制定科学的沟通策略并促成良好关系的人。在生活中,他们知道如何让他人轻松、自然地分享内心真实的想法,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谈论敏感的话题;在工作中,他们能够能够引导对话走向并达成对话目的,且能在冲突中进行有效的沟通。本书不仅帮助读者提升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能增进家庭、社区的向心力,以及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帮助读者在各种场合都能进行更有效的交流。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引导对话走向并达成对话目的,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谈论敏感的话题,且能在冲突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知道如何让他人轻松、自然地分享内心真实的想法。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这本开创性的沟通指南中,作者揭示了成为这类“超级沟通者”的秘诀,论述了有效沟通的科学和艺术。没有人天生就具备这些技能,但通过后天的练习,人人都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制定沟通策略、促成良好关系,成为“超级沟通者”。
“超级沟通者”懂得如何听出复杂的情绪、微妙的价值判断和隐藏的观念,这些都影响着我们说出的话语和倾听的方式。我们的经历、三观、情感生活,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每一次对话。作者分析了这些日常对话的不同类型,指出了为什么有些对话进展顺利,而另一些则迅速崩塌。
从《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室到婚姻顾问的咨询室,从说服癌症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外科医生到进行异国间谍招募的中情局官员,作者将分析数据、研究成果和真实案例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沟通建议,包括识别并匹配三种对话类型、积极倾听、复述对方观点以及提出后续问题等。
无论是找寻友情和爱情,还是展开工作,有效沟通、建立连接都是最重要的事。本书揭示了人人都能掌握的沟通技巧,有了正确的工具,我们可以与任何人建立连接。
序
三种对话类型
第 1 章 匹配原则
运用指南Ⅰ 建立富有意义对话的四大原则
务实对话: 这究竟是关于什么的?
第 2 章 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协商谈判
运用指南Ⅱ 提出问题 留意线索
情感对话:我们的感受如何?
第 3 章 倾听的疗愈
第 4 章 如何听到他人未言明的情感
第 5 章 在冲突中建立连接
运用指南Ⅲ 线上线下的情感对话
社交对话:我们是谁?
第 6 章 我们的社会身份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第 7 章 如何更安全地展开最困难的对话?
运用指南Ⅳ 让困难的对话更容易
后记
致谢
关于研究来源及研究方法的说明
注释
作者在书中提出,每当我们交流时,实际上是在进行三种对话中的一种,如果不清楚自己在进行哪种对话,就很难建立真正的连接。和他此前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一样,《超级沟通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实用的策略,强调了同理心、积极倾听和理解的变革力量,帮助人们在各种场合下有效沟通并建立有意义的连接。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协作的基础。有效的沟通不仅需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作者为读者展示了三种对话类型与沟通情境,帮助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于悦,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副教授
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沟通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和职场环境中,高效地传递信息并建立有效连接,帮助读者理解不同背景下的沟通模式并提升自身的沟通技能。对于学术研究者、管理者、职场人士和学生朋友而言,这本书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 钱婧,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立足于心理学研究,深入剖析了不同情境的沟通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沟通技巧,是一部兼具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沟通指南,旨在帮助每位读者蜕变为“超级沟通者”。
——王小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作者深入探讨了有效沟通的核心要素,揭示了如何通过识别对话的三种类型——讨论实际问题、表达情绪和身份认同——来增强人际连接。清晰的理论框架、丰富的案例讨论及实用的沟通技巧让本书成为深化人际关系的bi读之作。
——携隐Melody,播客《纵横四海》《Ready Go》主播
这本书不仅关于如何理解他人,更关于如何更好地被他人理解。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引人入胜的故事、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与人沟通的指南,这些都有可能将你认识的最差的沟通者变成最好的那一个。
——亚当 · 格兰特 ,著有《重新思考》《隐藏的潜能》
后记
1937 年春天,一位名叫比利·格兰特的连锁商店大亨向哈佛大学提出了一项建议。格兰特几十年前从高中辍学,后来凭借在全美开设“25 美分商店”,销售厨房用品和家居用品而累积了一笔巨额财富。当时,61 岁的他想要捐款回馈社会。在向哈佛大学捐赠资金时,他向学校的管理层表达了一个更具体的个人期许。随着商业版图的不断扩大,他急需招聘各类人才。因此,格兰特希望他的捐资能够资助一项,帮助公司管理层更好地选拔最优秀的店长和最聪明的员工的课题。所以,格兰特提出,只要大学的研究人员愿意思考困扰他的人才选拔问题并提供建议,他便愿意捐赠一笔钱来资助相关的研究。
尽管哈佛大学的管理层认为格兰特的提议有些功利,但是他们也很乐意接受一笔捐款,并且已经计划好了如何使用这笔钱,于是决定接受格兰特的请求。多年来,哈佛医学院一直在开展一项名为“成人发展研究”的长期的纵向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招募了数百名哈佛本科生,随后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跟踪调查,探索了诸如“先天与后天因素、人格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精神和身体疾病的可预测性,以及宪法因素如何影响职业选择” 等问题。这一次,他们计划利用格兰特的资金支持来研究为何某些人会在销售领域表现出色。此外,研究人员还将收集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家庭背景、教育经历、职业情况、情绪冲动和身体特征等数据。参与者需要接受校内体检和心理访谈,并根据要求填写详细的调查问卷。这些调查将通过邮寄问卷或家访的形式定期进行。研究人员将通过收到的反馈数据寻找能够解释某些人为何能成为生活幸福、收入稳定、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而另一些人则不能的原因。
这个研究项目最初被命名为“格兰特研究”,其规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逐渐扩大。最终,一组来自南波士顿廉租公寓的青少年也被纳入了研究范围。随着诸多的参与者结婚生子,他们的配偶和子女也相继被纳入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有超过 2 000 名男性和女性接受了体检、访谈和心理分析。如今,哈佛大学的成人发展研究已是全球规模最大、历时最久,也最知名的研究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进入哈佛大学的首批参与者当中,有两名年轻男性尤为引人注意。一位是本科生戈弗雷·卡米尔。研究人员最终认定他是一位神经质疑病的患者。一位研究员甚至不太友好地评价道:“卡米尔简直是个灾难。”卡米尔的成长环境几乎与世隔绝,背后的原因是他的父母“病态地多疑”。一位研究员曾采访过卡米尔的母亲,他描述她是“我见过的最紧张的人之一”。另一位心理学家则认为卡米尔拥有“我见过的最悲惨的童年”。卡米尔于 1938 年入读哈佛大学,但很快就感觉自己不堪重负。他频繁访问医务室,抱怨自己患有多种神秘疾病。一位医生在他的档案中写道:“这个男孩正在变成一个典型的精神病患者。”他身材瘦弱,体质孱弱,社交困难。
在美国参与二战后,卡米尔和大多数的哈佛男生一样应征入伍。尽管他的许多同学后来作为军官带着荣誉勋章和奖章回到家乡,但是卡米尔却以普通士兵的身份退伍,没有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显著成就。战后,他进入医学院学习,但毕业后不久就尝试自杀,这使得他成为波士顿医疗界一个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他与家人的关系极为疏远,甚至在姐姐和母亲去世后不久的调查问卷中对她们的离世只字未提。35 岁那年,他因肺结核住院治疗了 14 个月。他后来向研究人员透露:“我很高兴自己生病了,这样我就可以在床上躺上一整年。”
另一位年轻人则与卡米尔完全相反。他名叫约翰·马斯登,是一位成绩出色的学生。马斯登出生于富裕之家,父母在克利夫兰经营着一家干货特许经销店。二战期间,他也自愿入伍并表现英勇。战后,他没有顺从父亲的意愿加入家族企业,而是选择追随自己的兴趣,进入了芝加哥大学的法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成了一名致力于公共服务的律师,并在婚后开设了一家成功的私人律师事务所。
格兰特研究的设计旨在追求客观性。研究团队努力避免对参与者未来有可能的成功或失败做出任何预测,以减少主观判断对研究准确性的潜在影响。然而,在面对卡米尔和马斯登这样的个案时,预测似乎不可避免。在大家看来,卡米尔似乎注定会陷入抑郁和孤独之中,或者说,他很有可能会自我了断。一位研究者写道:“几乎每一个人都觉得他注定失败。”相比之下,科学家们普遍看好马斯登的未来,认为他极有可能会成为他所在社区的领导人物,为家族增添新的荣光。一位研究者甚至评价马斯登是“事业有望成功发展的研究对象之一”。
1954 年,也就是格兰特研究启动 16 年后,研究资金开始枯竭。比利·格兰特当时已经捐赠了相当于今天 700 万美元的资金,但因为研究未能提供任何关于如何选拔店面经理的实用信息,他感到极度失望。更令他不满的是,哈佛大学在发表研究论文时也未充分提及他的慷慨资助。因此,格兰特告知哈佛大学管理层他将不再提供资金支持。研究人员只好撰写了这个项目的结题报告,告别了这个项目。
故 事 到 这 里 原 本 也 就 结 束 了。 然 而, 在 20 世 纪 70 年 代 初 期,一群年轻的精神病学教授偶然打开了存放在医学院地下室里尘封已久的箱子,发现了格兰特研究的调查问卷。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重新追踪当年的参与者,向他们发送新的问卷并安排后续的访谈。他们原本预计大多数的参与者会继续沿着当年研究结束时的生活轨迹前行。然而,当他们联系到卡米尔和马斯登时,他们出乎意料地发现当初的假设竟然全是错的。
首先,卡米尔的人生轨迹在研究封停的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研究人员再次找到他时,他已 50 多岁,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其所在教会的一位领袖,还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过敏治疗的大型独立诊所,并赢得了整个波士顿医疗界的尊重。作为一位全美公认的哮喘病专家,他不仅会受邀参加各类研讨会,还会在电视上接受采访。当研究人员与他已成年的女儿交谈时,她们描述他是一位“出色的父亲”,一位“天生乐于助人的人,能像一个 5 岁的孩子那样自由地玩耍”。
研究人员恢复了格兰特研究的过往程序,开始了每两年一次的后续调查。每次与卡米尔的交谈都让他们感觉他似乎又更加幸福了。1994 年,时年 75 岁的卡米尔在调查问卷中写道:“在大家开始谈论并关注机能不全的家庭之前,我就已然出身于一个这样的家庭了。”但是,他接着表示自己已成功摆脱了昔日的阴影,逐渐地“成为一个自在、快乐、善于交际且做事高效的人”。几年后,在他 80 岁的寿宴上,有超过 300 人到场祝贺。他后来还告诉研究人员,自己要与朋友一起飞往阿尔卑斯山进行登山旅行。也就是在这次旅途中,卡米尔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 82 岁。在他的追悼会上,教堂内座无虚席。
主教在致悼词时表示:“在他的身上有一种深沉且神圣的真实性。”卡米尔的儿子在发言时表示父亲“过着非常简单但又极为丰富的生活”。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最终认为,按照幸福感、健康状况以及对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来衡量,卡米尔是这项研究中得分最高的参与者之一,甚至可能就是得分最高的那一位。一位研究人员写道:“有谁能预见到他最终会成为一个快乐、慷慨且深受爱戴的人呢?”
相较之下,当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断后重新联系到马斯登律师时,他的情况却非常糟糕。当时年逾五十的马斯登在离婚后同自己在克利夫兰的孩子及家人关系疏远。尽管他的律师事业发展得还不错,但他几乎没有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他在给研究人员的报告中坦言,他感到愤怒、孤独和失望。马斯登后来再婚,但几年后却表示这段关系里“并没有爱”。
在回答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问题“你在烦恼时是否会去找自己的妻子”时,马斯登回答道:“不,绝对不会。她不能理解我。她只会告诉我这是懦弱的表现。”当被问及如何应对困难时,马斯登的答案是:“自己扛,硬撑。” 一位研究人员罗伯特·沃尔丁格打破常规,提出可以帮助马斯登找一位婚姻疗愈师。然而,马斯登同妻子仅参加一次咨询之后便放弃了。沃尔丁格告诉我:“他看上去就像一个破碎的人。” 最终,马斯登停止回应研究人员的回访请求。他们后来收到了一份完整的未经开封的调查问卷,信封上标注着收件人已去世,而新入住的居民也不清楚他是否还有其他亲人。
研究人员不禁心生感叹,为什么这两个男人的命运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转变?然而,卡米尔和马斯登的案例并非孤案。当科学家们将其他参与者成年后的生活状况与其青年时期的计划和愿望做比较时,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模式:许多看似前途无量、注定要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最终却陷入孤独和沮丧,对生活大失所望;而当年那些年轻时曾面临心理健康挑战或贫困等严重生活困扰的人,却在晚年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享受着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人员逐渐累积了超过 70 年的数据资料。他们开始细致地分析这些研究资料,检视参与者的基因情况和童年经历,评估他们对酒精的依赖程度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倾向,统计每位参与者的工作时间和最终养育孩子的数量。研究人员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寻找到能够可靠预测一个人成年后生活状况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些相关性:拥有慈爱的父母能让个体在成年后更容易找到幸福。拥有与身体健康及长寿相关的基因也大有裨益,持续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同样重要。此外,一个人早期所接受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也对其之后的生活有着不小的影响。
尽管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其中有一个因素似乎尤为突出。这个因素没有让研究人员感到意外,甚至可以说,在几十年的访谈中,它一直都显而易见,即决定一个人最终是幸福安康还是悲惨病弱的最关键变量是“他们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一位研究者写道:“在 50 岁时对自己人际关系最满意的人在 80 岁时依然身心健康。”另一位研究者的表达则更为直接,他表示:“到目前为止,对蓬勃人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爱。” 这里所说的不是浪漫的爱情,而是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乃至邻居和社区成员所建立的深厚连接。
“早期生活中得到的爱不仅有助于在未来获得爱,而且还会促进其他各个方面的成功,比如获得名望和高收入。这种爱还会鼓励一个人发展出一种有助于建立而非破坏亲密关系的行为方式。”在这项研究中,那些后来生活幸福的参与者通常与许多人建立了“温暖且美好的关系”。他们婚姻美满,与子女关系亲密,并为维护牢固的友谊投入了大量精力。一位研究者观察指出:“那些人生丰富多彩的人都找到了爱,而正是爱让他们的人生如此丰富多彩。”
另一方面,那些未能在人际关系上进行深入投资的人,往往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家庭和朋友之上,或因各种原因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层连接,这些人日后大多生活痛苦。以约翰·马斯登为例,当他在43 岁,即人生过半之际,根据研究人员的要求写下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时,他写道:
(1)我正在日渐变老。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死亡的存在。
(2)我感觉我可能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3)我不确定我是否知道如何抚养孩子。我曾经以为自己知道。
(4)工作压力巨大。
马斯登没有提及生命中的其他人或自己的人际关系,即使提起,也通常都是负面的。当他感到沮丧时,他不会寻求伴侣的陪伴和慰藉,而会独自前往办公室,试图通过工作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当他与妻子或孩子发生争吵时,他总是选择愤然离去,而不是尝试用沟通来解决问题,或者至少让双方互相理解。哈佛大学这个研究项目当前的负责人沃尔丁格评论说:“他是一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不仅标准严苛,他对自己的评价也相当苛刻。这一点让他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对人非常挑剔。这种性格或许是他与其他人关系疏远的一个原因。”正如这项研究中关于马斯登的调查综述所说的那样:“他对人警惕戒备,习惯性地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他很难与他人建立深层的连接,一旦遇到挑战,他的本能反应是远离身边最亲近的人。尽管他两次结婚,但他从未真正感受到被爱。”
我们再来回看卡米尔医生的情况。他在因肺结核住院期间,开始与其他病友建立联系。他同一些病友学习《圣经》,与其他人一起玩牌,还和护士和勤杂工彼此熟识。他后来告诉研究人员,在医院的那段时间让他感到重生。“有人真心关心我。”他在一次调查问卷中写道,“自那之后,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出院后,他加入了当地的一家教会,并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教会委员会的工作、社交聚餐、主日学校和其他各种活动中。
研究人员后来发现,卡米尔直到 30 岁都未曾有过真正持久的友谊。然而,10 年后,他成为这项研究中社交活动最活跃的人之一。随着他的社交网络不断扩大,他的职业生涯也逐渐起飞。“我的职业生涯从未让我感到失望。事实上,它令人满意的发展让我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卡米尔在 75 岁那年的一次调查问卷中写道:“与人建立连接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事……我们是多么的坚韧又富有灵活性的生物,而我们的社会结构中又蕴含着多少的善意和美意。”他表示,与人交谈、建立连接、分享喜悦和悲伤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在一次采访中说道:“你知道我学会了什么吗?我学会了爱。”
在跨越数十年的多次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直存在着一些共同点:最幸福的参与者会定期与他人通电话,与人约定共进午餐或晚餐,给朋友发送信息表示为他们感到骄傲,或者愿意分担他们的悲伤。最重要的是,幸福的参与者多年来展开了诸多拉近与他人关系的对话。哈佛大学在 2023 年对这项研究的总结中指出:“经过多年来对参与者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有一个重要因素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长寿有着稳定且密切的关系,那就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更健康也更快乐。”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美好的人际关系是通过长期亲密的对话建立并维护的。
这一核心发现在过去几十年的数百项研究中被一再证实。2018年发表在《心理学年度评论》上的一篇论文指出:“现在有充分的证据显示,社会关系对寿命有着显著影响,即拥有更多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保障身体健康,而拥有较少且质量较低的人际关系则总与健康风险增加联系在一起。”另一篇发表于 2016 年的研究论文在检视了数十种健康的生物指标后发现:“社会融合程度越高,个体在生命各阶段面临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就越低。研究人员表示社会孤立的危害可能超过糖尿病和其他许多种慢性疾病。”换言之,我们与他人的深入连接能够让我们更健康、更快乐、更满足。 人与人的交流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身体以及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
这让我回想起我在本书序言中的自白:从很多方面来说,我写这本书是为了我自己。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意识到自己在与他人的交流时经常失败,这促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变成一个似乎无法读懂暗示或听懂他人表达的人。我知道我需要重新审视并改进自己的沟通方式。于是,有一天晚上,我坐下来,快速列出了过去一年里我记忆中沟通失败的时刻。我知道这听上去可能有点儿奇怪。
我写下了在听妻子讲话时我心不在焉的时刻,在同事表现出脆弱时我没有共情的时刻,当别人给出好主意我却一意孤行的时刻,聚餐时只顾着自说自话而没有问及他人感受的时刻,以及那些我(实在有些羞于承认)为了完成工作而让孩子不要再问我问题的时刻。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类似的清单。但是,把它们写下来会迫使我直面一些尖锐的问题:
为什么我有时很难理解别人的意思?
为什么我会那么迅速地进入一种防御状态?
为什么我会轻易地忽视他人明显试图分享的情感?
为什么有时我说得多听得少?
为什么我没有意识到朋友需要的是安慰而非建议?
为什么我在孩子明显需要我的时候却把他们晾在一边?
为什么我很难解释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
对我来说,这些都是意义重大且值得探索的问题。我意图寻找答案。为此,我开始联系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其他专家,询问为什么我这个一生都在忙于与人沟通的人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本书就源于我的探索之旅。我在书中提及的所有研究和数据分析最终为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信息。这些信息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接,在他人倾诉时更加专心致志地倾听,并意识到对话可以被划分为务实对话、情感对话和社交对话三种类型。除非我们了解彼此的需求,否则真正的连接很难被建立起来。最重要的是,这些见解让我认识到了开展学习性对话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需要留意正在进行的对话类型,识别大家参与对话的目的,询问他人的情感并分享我的感受,同时思考我们的身份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表达和倾听。
学习性对话
原则 1:
留意正在进行的对话类型。
规则 2:
分享自己的目标,询问他人的愿望。
规则 3:
询问他人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情感。
规则 4:
探讨身份问题在此次讨论中是否重要。
我尝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展开学习性对话。它让我懂得了如何更多地倾听。我确实在不断进步,尽管我的妻子在上周还在质疑我晚餐时的冗长独白是否符合我在书中提出的建议。我也在努力多提问题,不仅是为了确定人们想从对话中得到什么,也是为了探索当真正的对话发生时,会出现什么样深刻的、有意义的、饱含情感的内容。
当我足够幸运时,我会在倾听时尝试回应他人的幸福与悲伤、坦白与脆弱。同时,我也开始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失误和情感,更真诚地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就结果而言,我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人更亲近了,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连接更紧密了,最重要的是,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激拥有这些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一种与他人建立连接的正确方式。确实,有一些技巧可以让对话更轻松,不至于太尴尬,有一些小窍门可以增加你理解对方的可能性,同时也让对方更容易理解你的意图。这些对话策略的有效性会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正在进行的对话类型,以及我们希望建立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策略有时候会有不错的效果,有时也可能效果不佳。不过,重要的是,要有与他人建立连接、理解他人并进行深入对话的意愿,即使这个过程让你感到困难重重,即使一走了之更加容易。学习并实践那些能满足我们对彼此连接渴望的技巧和洞见是非常值得的。因为,无论是找寻爱情、友情,还是展开一次愉快的交谈,建立真诚且有意义的连接,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