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916389
百/万/级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研究领军者岸见一郎新作。岸见一郎先生首/次提出“初老人生的幸福哲学”,帮你获得迈进幸福的生活智慧。
任何人都需要为退休后的初老人生做准备,除了物质准备,还有精神准备,这本书面向所有年龄段的职场人。本书解读各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对于人生的核心困惑,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职场人不必等到退休,现时现刻就能建立与生活、与家人更牢固、更以心为本的联结,做好的心态、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并能重新定义自己与工作、家庭、社会的关系。
哲学家,同时也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的岸见一郎先生带你用哲学、心理学的视角看待老年、看待人生。岸见一郎用两个深刻的哲学命题“人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 开场,带你对话柏拉图、马可·奥勒留、三木清等先哲,进入一场哲学与心理学交织的人生大课堂,让你对人生的价值、幸福的含义、工作的意义体验有着全然不同过去的感悟。
一本全/面且深入解读退休后的初老人生如何过得充实而又精彩的治愈手册。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研究领军者岸见一郎带你如果你正处于退休后的初老人生阶段,并且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中遇到挑战,如沟通障碍、信任问题或情感冲突,本书将为你提供“能立即上手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你改善关系,重建信任和联结。
重磅专家导读推荐,一众大咖集体盛赞!北京大学医学部退休教授 王一方、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 马旗戟 重磅导读力荐;云南白药集团CEO董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胡泳、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理事长 田兰宁、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资/深医改人,健康达人 廖新波 集体盛赞!
湛庐文化出品。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长,老年的愿景也随之变化。因此,退休后的生活成为众多人关心的焦点。阿德勒心理学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日本资/深心理咨询师岸见一郎在《更好的初老人生》这本书中提供了“如何幸福度过初老人生”的指南。如果说本书和其他探讨退休问题的书有什么区别,那就是这本书考察的是“人为什么活着”以及“应该怎样活着” 这两个哲学性命题。
本书从退休为何令人担忧这个问题切入,通过6个章节进一步探讨了迎接退休生活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作者岸见一郎在书里援引了柏拉图、马可·奥勒留、三木清等先哲的话语,又因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关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可行,所以这本书尤其多以他的思想作为依据。
导读手册目录
重磅赞誉
深度导读
精彩观点
推荐序
前 言 重新思考人为什么活着
第1章 衰老为何令人不安
令人担忧的并非只有金钱和健康
一退休就病倒的人?
对衰老的认知
退休后种种烦恼的真相
当纵向关系不再通用时
当自己不再特别时
第2章 如何为初老人生做好准备
拿出勇气,改变思维方式
从一群人工作到一个人工作
在工作以外找不到人生价值的人
早点找到热衷的副业
一定要找到新的人生价值吗
从纵向关系转为横向关系
当被说“你真讨厌”时
当你非常不喜欢自己时
了解自己的优势才能挖掘潜能
了解自己并非处于共同体的中心
倾听比公司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 ?
第3章 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
是公司成就了你吗
总有可以取代你的人?
如何成为“稀有”人才
放松心态,迎接新契机
明确职责,建立对等关系
工作中的竞争是良性的吗
工作和幸福是什么关系
人的价值不在于生产性
工作的本质是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是自己的事情
目标就在此时此地
第4章 如何看待新的人际关系
一切喜悦均来自人际关系
与社会发生关联意味着什么
关系为何会发生变化
构建对等关系
什么是“成熟的爱”
一个人生活会孤独吗
是爱让我们永世长存
第5章 为了现在的幸福
人生不是直线运动,而是环形运动
人生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
人的价值在于活着?
年老是变化而非退化
活在当下,不必用力过猛
第6章 今后的生活方式
从做家常便饭开始
脚踏实地地生活吧
阅读,让人不再孤独?
脱离义务感,自由地学
援助他人并获得贡献感
只为今天而活
阅 读 参 考 书 目
重新思考人为什么活着
临近花甲之年时,我有时会去参加高中同学聚会。聚会上每个人都要发言,有人长篇累牍,也有人思想极为保守,令我感到惊诧。大家会谈论儿孙或者怎么消除代谢综合征之类的事,当然,退休后的初老人生也是我们必然会谈及的话题。
如今这个时代已不再是“人生五十年”了,很多人就算六十岁退休,之后可能还要过二十多年的人生。人就算 二十岁开始工作也得干四十年,而且在日本,很多人六十 岁以后依然需要继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我的父亲五十五岁那年退休,等我自己到了这个年纪时,才吃惊地发现父亲居然那么年轻就退休了。不过他并未从退休时就停止工作,而是又继续干了十年。但我想即便如此,父亲仍会强烈地意识到五十五岁是人生的一个拐点。
如果今后人的平均寿命继续延长,那么人们对于“老” 的意识大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对退休的认知和人生的设计方案或许也会随之做出改变。
说到底,之前我还是按照常规想法探讨初老和退休话题的。但假如大多数人坚信幸福的老年生活指日可待,对退休后的生活没有任何顾虑,“退休”大概也不会这么频繁地被拿来谈论了吧。无论是谁,迟早都会有无法工作的那一天。为了在退休后过上更好的初老人生,并仍能对人生抱有希望,我们不仅需要重新考虑关于退休的问题,还需要重新修正对人生的普遍性认知。
平均寿命与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平均寿命只是人们对自己今后能活多久的一个大致参考(说完全没有关系也有点言过其实,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平均寿命的,我自己也有早亡的可能)。没有谁能知晓自己是否会长寿,事实上,我的好几个同龄朋友就早已驾鹤西归了。每年同学聚会时,我们都会为在这一年离世而未能到来的同学默哀。
2019 年,日本有种说法叫“人生百年”,而 2015 年我出版的书中写的还是“人生八十年”。人类的寿命自然不可能在短短数年间延长二十年,但反复听到“人生百年”这种说法,许多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笃信自己可能也会那样长寿。
我五十岁的时候因心肌梗死病倒过,假如那时候我死了,大概会被当成英年早逝吧。人很有可能在年轻时就因疾病或突发事故失去生命,所以以退休后能长寿为前提来思考未来的人生,抑或是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或许都没有什么意义。然而,也有人认为自己很有可能长寿,如果不提前做好规划,届时就会不知所措。
其实,我们很难说退休后的初老人生是否会有异于从前。生活不会以退休为分界点发生激变,也没有谁会以某个被标记好的特殊日子为节点抽身而退,不再工作。 有人退休后会以返聘的方式在同一家公司继续工作, 国家政策的导向也是要将退休年龄延后。实际上,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工作”的话,就算某一天不再继续上班,也没有谁会真正放下“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退休后的日子和从前的日子区别不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我曾经因高考失利复读过一年,那时候我隔着窗户远远望着学生去上学,哀叹自己已经失去了归属。
希望归属于某个“共同体” 可以说是人的基本需求,这个共同体未必仅指学校或公司。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曾经说:“每个人都是‘世界公民’。”人属于世界,再进一 步说,人属于宇宙。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归属的人是不存在的。
不过有人或许会对我说,我年少时的复读生活和退休后的初老人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考虑到了退休后与年轻时不同,退休之人不仅不会对未来的人生满怀憧憬,还必须直面老去的现实。的确,上了年纪以后人就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做许多事情了,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老年时期的人生价值比不上其他阶段。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断言人在步入老年之后就失去了希望。
本书从退休为何令人担忧这个问题切入,进一步探讨了迎接退休后的初老人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说到退休后的准备,大概有不少人会想到金钱和健康问题。当然了,这些的确是保障生存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以及“应该怎样活着”。
如果说本书和其他探讨退休问题的书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我要考察的是“人为什么活着”以及“应该怎样活着”这两个哲学性的命题。我在书里援引了柏拉图、马可·奥 勒留、三木清等先哲的话语,又因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关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在今天依然可行,所以本书中的观点还尤其多地以他的思想作为依据。
AI世代的降临,为人类的创价生活带来新的冲击,也为初老生活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退避三舍”不是应有的姿态,“退而不休”的强/力拼搏也非良策,正确的策略必定是“退而结网”,也就是蓄势再发,努力逾越数字鸿沟,开启职场新脑洞,将丰富的人生阅历融汇其中,提升软实力、巧实力。
——董明
云南白药集团CEO
在老年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常常带有一种深沉的安静,因为在经历了生活的波折、喜悦和失落后,人生的轮廓更加清晰了。此一阶段,意义似乎不再局限于追求成功或满足外界的期望,而是更关注内心的平和、与世界的连接。人生由繁至简,珍惜当下的时刻,与所爱之人共度时光,感受内在的满足——这些,在我看来,就构成了岸见一郎所说的美好的初老人生。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对于刚刚迈入老年阶段的人来说,岸见一郎的这本书以他自身及其父亲的体验,直白地揭示了退休的真实面貌。这本书深入阐述了人们在退休与衰老阶段所面临的不安和烦恼,特别是在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重建人际关系、寻找当下的幸福等方面。他提出的建议契合日本的民情,但同样适用于正处于快速老龄化的中国社会,非常实用且及时,这是一本为退休做好准备的读之作。
——田兰宁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
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理事长
这本书讨论的是初入退休年纪的人们的生活,很像是一本“初老新手指南”,谈论了许多发生在这个期间的细微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点滴启示与应对方法。岸见一郎先生思考的是“人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这两个哲学命题,他引用了柏拉图、奥勒留等先哲的语录,并把知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作为思想依据和思维范式。尽管书中有很多理论的支撑,但我们读起来毫无艰涩难解之感,反而如春茶一杯,秋阳一抹,沁人心神,ji其轻松愉悦。
——马旗戟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
日本是发育成熟的老龄社会,“初-中-深三期”衰老的分类有助于老年朋友的老龄自我意识的形成,只有充分地认识初老,才能透彻地理解初老,继而服老、适老、怡老。无疑,初老是人生换挡期,初老不算老,初老也算老,衰老不是病,衰老也是病,因此,要把握好初老期的生活原则,力求减速不加速,减速不怠速,让老年生活有意思,也有意义。
——王一方
北京大学医学部退休教授
阿德勒心理学指导退休生活的精髓在于:首先,要认识并接纳自我,包括接受身体的衰老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其次,建立共同体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融入社会,减少孤独感,以积ji、乐观的态度面对退休生活中各种衰退的挑战,增强身体强度与心理韧性。让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也是通过这些方式,积ji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度,从中获益良多。
——廖新波
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资/深医改人,健康达人
01 衰老为何令人不安
初老人生无法做到某些事并不意味着我们比年轻时衰弱,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令人担忧的并非只有金钱和健康
我的父亲生于昭和初年,他在一家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父亲并不期待退休之后过上奢华的生活,所以退休后他虽称不上闲云野鹤、悠然自得,但领到的退休金足以保证他衣食无虞。问题在于,在当今的日本社会,并非人人都能领到丰足的退休金,为钱担忧的恐怕依然大有人在。
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一亿活跃社会”的口号,试图推行“七十岁就业义务化”法案,其目的不过是提高退休金起征的年龄罢了。但这种政策真能有效驱动人们去工作吗?
毕竟自己愿意工作和不得不工作是两回事。 工作意义、人生价值之类的东西本就不该自上而下地强加于人,而应该由每个人自己去探寻。那么,退休后没有衣食之虞和生活之忧是否就意味着没有退休的烦恼呢?答案是否定的。但是,相对于追求人生价值,更多的人应该还是在金钱方面更伤脑筋吧?
如果有的人因为退休金不足以支持生活开销而忧心忡忡,或者更有甚者,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那么他们也就无暇思考退休后如何拥有幸福的人生了吧。毕竟,令人困惑的并非以后,而是现在。从这个角度看,有没有钱依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但是问题不仅在于钱。有人认为只要有了钱,就可以获得幸福。对这类人而言,当他们无法在退休后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收入,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时,往后的人生就可能会变得不幸。
实际上,即便是人年轻的时候,金钱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总有人会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幸都是因为钱,没钱是造成不幸的罪魁祸首。这种心理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 “自卑情结”。拥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相信自己的不幸是没钱造成的,所以他们容易从一开始就放弃挑战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
没有钱又能做成什么事呢?假如有人这样质问我,我自然也很难做出回答,可能这恰恰成了我也有自卑情结的佐证。
此外,随着年岁渐长,我们自然还会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我父亲退休之后搬离东京独自生活,那段时间他经常打电话给我。他总在电话里诉说对健康的担忧,话题总离不开自己去医院啦,医生又告诉他什么疾病名称啦,给他开了什么药啦,间或也会提到和主治医生发生争执之类的事。如果我们住得近,他生病时或许我可以陪同就诊,但我们相隔甚远,陪同就诊并不现实。
和金钱问题一样,身体健康与否也是人退休之后面临的重要人生问题,年轻时亦是如此。或许有人曾有这样的经历:身体健康时畅想的种种人生规划,在生病后便瞬间土崩瓦解了。
我母亲就曾经对我说:“等你们都长大了,我就和你们的爸爸一起去旅行。”然而,母亲在四十九岁那年因脑梗死病倒,旅行计划也因此搁置了。当时早已“长大”的我不无遗憾地想,假如母亲有这个念头时能立即付诸行动该多好,不过她当时大概也有自己的顾虑吧。
很多人认为,人年轻时即使生病也会很快康复,回归到原先的生活中去。有一次网上的一则医院广告,着实令我吃惊不已。广告上说:如果你周末住院做心脏搭桥手术,下周一就能上班。
前面也提到过,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因心肌梗死病倒过,所以我认为周末手术,下周一就能若无其事地上班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可能。
这也是我会感到吃惊的理由。我想,看了这则广告,会不会真的有人会认为如果手术进展顺利,就能像从前一 样工作,完全不必改变工作方式呢?当然了,这么着急复工或许也并非出于其本人的意愿,而是因为有的职业环境不允许长时间休假。如果是这种情况,大概其本人想休息也无能为力吧。
以我为例,我在因心肌梗死住进医院时曾对学校的管理人员说自己一个月之后就可以恢复工作。当时,我是学校外聘的教师,所以当我食言、无法返岗时,很快就遭到了解聘。对于一名休病假一个月还无法上课的老师,站在 学校立场上想,解聘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吧?对合同制员工 或自由职业者来说,一旦生病可能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尽管这并非他们所愿。
正因为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人对工作单位隐瞒病情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比如,有位作家在罹患癌症之后就选择了对出版社隐瞒病情,他不希望自己沦为“没戏了的人”。
我自己也是如此。住院期间我收到了出版社的排版校对稿,那是我住院之前花了大量时间写成的书稿。本来,正常操作是,我马上联系编辑,告知对方我住院一事,但 实际情况是,我隐瞒了病情,试图严格遵守身为作者的校对期限。
现在想想,如果我告知编辑自己因病住院一事,他可能会同意延期书稿的校对工作,并妥善安排后续工作,除此之外,并不会有很严重的影响。但这只是我现在的想法,当时我担心一旦如实告知,日后可能再也不会收到那家出版社的约稿了。
作为外聘教师,我总担心自己会被人取而代之,但出版社总不至于因为我生了病就找其他人写一本一模一样的书吧?如今想来,能写成这本书的人非我莫属,所以我明明可以硬气一点的。可是我当时却因为住院脆弱到那般地步,根本无法做到硬气。
再回到“周末手术,下周一就能上班”这个话题上。假如真有人那样做,那他可能还需要隐瞒自己住院做手术一事。因为如果这个人在公司里上班,那么他大概率很难请假接受治疗,而且恢复后还要每天去本来就压力重重的公司上班,仅这一点想想就让人苦不堪言。
我记起自己住院时,有位护士曾对我说:“很多人以为自己这次治好了就没事了,其实不然。您还这么年轻,一定要努力健康地生活啊。”的确,就算病治好了,如果接下来不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一心以为病好了就万事大吉,那么日后很可能还会重蹈覆辙。
无论如何,人在年轻时即便患上生死攸关的大病,大概也能以对待感冒的心态淡然处之,但等到年岁渐长,大概就做不到如此超然了。
与金钱一样,在健康问题上我们也必须明白,并非拥有健康就能获得幸福的生活。无论生病与否,退休后的我们都很难再像年轻时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了。既然如此,是不是退休后幸福就与我们无缘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必须谨慎应对金钱与健康问题,但是关于退休,我们要担忧的却不仅限于此二者。换句话说,相比金钱和健康,还有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退休就病倒的人
有人刚一退休就会颓然老去,身体也随之轰然垮塌。生活节奏的剧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毕竟退休之后就不必一大早定点起床,也不必坐地铁去上班了。起得再晚也只有家人会指责自己,而只要对家人的冷言冷语置若罔闻,便可以每天都过得逍遥自在。
理论上,退休的人可以每天随心所欲地生活,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样。对家人的冷言冷语置若罔闻这一点就很难做到。即便家人不蛮横地指责,很多退休的人也会产生莫名的压力,从而很难接受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有人做过统计,退休之后的自由时间会比退休之前的工作时间更长。但在有些人看来,自己决定每天怎样生活与其说是自由,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惩罚。
人际关系也会在退休以后发生变化。退休之后,以工作为媒介的联系大多会随之消失,新的人际关系却又无法马上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遇到邻居需要打招呼或交谈时,很多退休的人就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就算不必外出,与伴侣开启新的关系也是项挑战。退休前定点离家上班的人退休后要在家里度过绝大部分时间,这一定会给亲密关系带来影响。
“退休居家之后,妻子居然想管着我,我该怎么办?” 曾经就有人向我咨询过这个问题。其实妻子们也有她们的困惑吧?她们也不清楚应该怎样与居家的丈夫相处。妻子们希望自己能保持以前的生活状态,但这个愿望很难实现。比如,有的妻子想外出时,丈夫也要跟着去,这让她们适应不了。再比如,有的妻子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午饭随便吃点想吃的东西,现在却需要耐着性子询问丈夫的想法。
退休之前常年不在家吃午饭的丈夫突然从早到晚都要待在家里,也许会让妻子们认为是丈夫一头闯进了自己的生活,是丈夫让从前自己一直享受的自由受到了侵害。
也许妻子们会认为,如果满足丈夫的意愿就无法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了,所以才会试图事无巨细地对丈夫的生活进行指导。但丈夫们并不会乖乖听命于妻子,他们或许会做出反抗,见到孩子也有可能还想说教一番。
存在感和归属感可以说是人的基本欲望和诉求,但是许多人似乎并不明白如何才能找到它们。有人试图通过故意招人反感的方式找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可这只会让他变成一个越发令人敬而远之的尴尬存在。
退休之后,很多人不仅会经历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变化,还有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很多人在退休后身体垮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人生价值。
在有的公司里,职位高低基本等同于个人价值的高低。这样一来,有人在退休以后,很自然地会认为自己不再具有价值。
在日本,长期在公司工作的人一旦退离一线很可能就会骤然衰老。就算他们接下来打算开启逍遥自在的老年生活,把工作转给了年轻人,也常常会因无事可做而产生不再被人需要的失落感。对于不再活跃在一线的人而言,当初的紧张感不复存在了,每天无所事事会让他们产生罪恶感。对于很多大半生都终日忙得不可开交的人来说,这种现实是难以接受的。
其实,退休后所谓的无所事事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 事可做,这就引出我们即将讨论的下一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衰老?
对衰老的认知
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及的那样,通常,人们认为退休之后面临的就是老去。但是事实上,这些年人们已经开始将退休与老去这两个问题分而论之了。
我父母那代人的平均寿命不像现在这么长,五十五岁退休之后很少有人能活得太久。但现在不同了,多数人退休之后的人生还很长,身体也会长时间保持健康,所以退休不再等于就此老去。
但如果你因此认为自己和父母当年退休时不一样了, 认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长久地保持身体健康,那就有可能过于自信了,这种过于自信也会引发一些问题。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还罢,可是有人明明实际上做不到,却偏偏认为自己能行,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开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能够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能像年轻时那样开车了的人会谨慎驾驶,可是不甘心承认自己比年轻人差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驾驶技术实际已经大不如前了,这就非常危险。尽管家人都希望这些逞强的人能趁着还没发生事故交还驾照,但这些人往往会置若罔闻,因为他们还不想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这些人一旦经历过差点酿成事故的险情,往往就会感觉自己的身体乃至精神都已衰颓,然后便产生自己的人生已经时日无多的消极想法。所以,即便退休之后还在继续从事某种工作,很多持消极想法的人也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干劲十足了。
如此一来,这些人在退休之后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时就会变得谨慎。他们会想,尽管自己并非什么工作都不能做,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能干了。接着他们又会认为未来等待自己的只有衰老和疾病,再然后就是死亡,这让他们感觉往后的人生只能一路走下坡。
人之所以会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往往是因为认为自己年老之后不如年轻时有价值。其实,即便在年老之后,人的各项身体机能确实会走下坡路,人也不应该如此消极。 终于不必再像从前那样拼命爬坡了,今后可以将双脚离开脚蹬,让自行车沿着坡路滑行了——如果能这样想,老年生活可能会更加轻松。
但又有人质疑以上观点,认为这样想相当于否定了自己从前的人生,认为从前的生活又沉重又辛苦。而对于认为只有辛苦才能给自己的人生提供营养的人来说,退休之后不能再像从前那么拼命工作,反倒让他们更加痛苦了。
无论持以上何种见解,前提都是将退休后的人生视作与其他人生阶段不同的特别时期,但实际上两者未必一定如此。比如说,大概许多人都会因自己的头发变得稀少而耿耿于怀,但实际上秃顶并非从头发掉到第几亿零几百根时才突然形成的。再者,尽管不存在明确的时间节点,人还是有可能会从某个时候开始变秃。
就算退休的时间已经确定为某月某日,也并不意味着从那一天开始就什么都做不成了。而且,就算不再有能力做某件事,也并不意味着非要以退休为节点。退休并不是划分人生价值优劣的节点,就像冬季并不比其他季节差,冬季有冬季的好处,不能拿它的缺点与其他三季的优点相比较。
事实上,就算与年轻时相比有越来越多的事情做不到了,我们也可以探讨如何运用好现在拥有的东西。初老人生无法做到某些事情并不意味着我们比年轻时衰弱,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退休后的人真的会精神衰颓吗?其实就算记忆力有所下降,退休后的人也不至于遗忘太多东西,何况记得的知识多在现今也不见得是一种优势了。
年龄增长并不能让人变得聪明。人在年轻时可能会被逼迫着学习,即使觉得读书痛苦也不得不坚持下去,工作之后这样的人便渐渐不读书,只读些杂志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人退休后,总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找借口说不读书是因为没时间了吧?不读书的人有了时间也依然不会读。
刚才提到了退休后人的记忆力会下降,但我并不知道是否确有其事。实际情况常常是我们自己先行断定自己不如以前了,比如许多人不再发起新的挑战,理由就是不再像年轻时记忆力那么好,或者做不到当初那么拼了。其实,如果退休的人依然能像学生时代那样认真学习,大部分事情还是应该能够超预期完成的。如果不努力拼搏,年轻人也照样一事无成。总之,人做不到像年轻时那么努力并不只是因为上了年纪。退休后不想努力更多的是因为对结果达不到预期有所恐惧。许多人认为只要不全力以赴地发起新的挑战,就不必面对失败。上了年纪以后不愿再主动发起挑战的人并非老了以后才变成这样的,恐怕他们在年轻时就会因为害怕面对结果而找种种借口不去挑战吧。
退休后种种烦恼的真相
在某种意义上,我感觉日本公司的“上班族”与社会是脱节的,这与蛰居在家的人的状态很像。“上班族”当然会与人产生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有限的。蛰居在家的人恐惧外出。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人际交往会带来很多麻烦,如果和他人产生交集,必然会产生一些摩擦,比如惹人讨厌、招人忌恨、遭遇背叛、受到伤害。如果一个人觉得人际关系令人烦恼,那他因为在学校受欺负而不去上学也就是相当自然的事情。
阿德勒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指出:“一切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
许多选择蛰居的人应该都是因为对人际关系心生恐惧而不想外出。工作本身虽然有趣,但如果和同事处不来,便会不想去上班,大概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也有许多人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患上了抑郁症。其实,抑郁症患者在发病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身体就已经出了问题,或者说是精神状况出了问题,人际关系只是导火线之一。
迄今为止,很少有男性来找我做心理咨询,这或许是因为多数男性会反感我“指手画脚”吧。他们不希望暴露自己的弱点,因而也无法将烦恼倾诉出来,一忍再忍。不过这样下去他们会越来越痛苦,也许终有一天会给公司打电话说“我今天早晨起床后动弹不得了”,然后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假如这类人能更早一点去做心理咨询,看精神科医生,或者将自己精神紊乱的情况告诉亲近的人,或许就能避免患上抑郁症了。否则,等到诊断结果出来以后,他们就只能停止工作,且不愿再外出了。
有人认为这类人是因为对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感到痛苦才停止工作的,但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职场上的人际关系虽然有时令人心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因此生病,上不了班。
有些闭门在家的人也并非完全因为害怕外面的世界。来找我做心理咨询的人里有因患抑郁症不去上班的公司职员和拒绝上学、蛰居在家的年轻人,他们不外出,只想在家人的庇佑下生活。尽管有人说想回学校、想去工作,但当我建议他们将想法付诸行动的时候,他们就又会说自己虽然想去,但生病了,去不了。
阿德勒所说的自卑情结,指的是将“因为 A,所以做不到 B”这种理论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上文这种情况中的 B 指的就是去上学、去上班。
做不到 B 需要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 A。当别人问起来或者自己也需要一个非此不可的理由时,就可以把 A搬出来。不能去上班的人会说自己虽然想去公司,但因为抑郁症去不了。实际上,抑郁症才不是那个 A。
有一种情况下的心理问题是不一样的,即在过于严酷的劳动环境下被迫做违背自己意志的工作。我时常希望这部分人能够早日战胜疾病,振作起来。
关于心理疾病的具体情况并非本书要主要谈论的内容,但如果有人问起遇到因为心理疾病无法上班的情况该怎么办,那我会建议他在生病之前就果断休息。休息是可以提前计划的。假如公司的劳动条件导致员工过度劳累,那员工就应该建议公司进行改善(这大概还需要有中间人才行)。
如果一个人遇到因工作而生病的情况,就必须将“辞掉现在的工作”纳入选项——即使这样做很难。人不是为了工作而活着的,也不可以对一家公司产生过度的依赖。
当工作太辛苦、太压抑的时候,人们需要知道自己依然有别的路可以选择,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坚持认为不能辞掉工作,那他就是在精神上被企业捆绑了。
我年轻时也曾因不敢从私人医院辞职而痛苦不堪,理由是好不容易才转正成为正式员工,我感觉决不能草率辞职。后来我生了病,进行了精密检查,诊断结果却是“原因不明”。我在私人医院的工作明明是心理咨询专家,却被医生建议去看心理医生。因为没有具体病名,我不能以生病为理由辞职,继续上班的结果是我后来受了一次用了整整三星期才痊愈的重伤,而这一切本来只需说一句“我想辞职”就可以避免。
要知道,在上班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你在工作时感到痛苦,就需要尽快决定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别闹到因生病、受伤而不得不辞职的地步。
让我们回到“上班族和蛰居在家的人很多时候状态很像”的话题上。有些人一旦待在家里,就会被父母急切地催促“赶紧去上班”。得到父母或其他家人的关注才是他们蛰居的目的,他们担心上班后就没有人关注自己了。
在公司上班的人也是一样。我父亲工作的那家公司很像一个大家庭,员工们在新年那天还会去公司拜年问候,在参加运动会时还被允许带家属。如今这样的公司或许已经寥寥无几,但在公司上班的人依然会感觉是公司庇佑了自己。
我不知道“庇佑”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但如果你做了自由职业就会很快明白,许多公司能帮忙解决的事情在做自由职业时都必须由你自己来解决。比如,你需要自己申报税金,体检也必须自己去预约医院。退休之后,公司便更不会再为你提供什么服务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真正可怕的事情或许在于,一旦不再属于“公司”这一组织,你将失去所有人的关注。蛰居的人和上班族一样,他们因为害怕自己不再被人关注,才不愿离开能特别关爱并庇佑自己的家。
退休的人不会再被叫到名字,也不会再被冠以某种头衔,或被称为老师了。有人在退休前无法想象一旦不再受到特别关注会怎样。如果你有过工作期间生病住院的经历,就可以将作为普通患者的自己与因头衔、地位获得关照的自己进行对比,由此就能联想到退休以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其实,即便你失去了归属感,只剩一个人,或者说即便你摘掉面具生活,遇到的也并不全是可怕的事情,因为今后你可以用全新的方式生活了。为了能够做出好的改变,我们必须首先明白自己长期以来的价值观不是天经地义的。下面就来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当纵向关系不再通用时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研究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出生的年代相当于日本明治时期,他遥遥领先于时代的理论至今令我无比惊讶。
阿德勒的思想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切人际关系都应该是对等的。或许放在今天,许多人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关系时至今日依然很难实现。
比如,虽然如今社会上绝少有人公然将“男尊女卑”挂在嘴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意识层面远非如此。
在医学专业的入学考试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被录取,这种事简直令我瞠目结舌。不仅如此,居然还有医生恬不知耻地认为“虽然很遗憾,但这就是现实”,这同样令我感到惊讶。发生这种事或许是因为男性产生了危机感,他们认为女性更加优秀,如果进行正当竞争会输给女性,这也体现了男性的自卑感。入学考试分数因性别不同而被人为地差异化对待,这绝非一句“这就是现实”可以了结的问题。
如果人们说一句“这就是现实”就能了事,便没有改变现状的可能了。只有抱着“不可以这样做”的想法,我们日本社会的现状才有可能得到改变。
再者,尽管公司里的职位高低绝不代表人的价值高低,但依然有人一旦获得升迁,就误以为自己比别人更了不起了。经常有人找我咨询“升职以后是否有必要改变言辞方式”或者“今后应该如何和部下相处”之类的问题。对这些为今后要不要对部下采取高高在上的说话方式而感到困惑的人,我有时不得不建议他们保持原状就好。
持类似想法的人大都不会成为模范上司。将公司人际关系看成单纯的纵向关系的人处于人际关系下层时会安于现状,但是他们一旦升迁,就会改变对部下的说话方式,甚至连态度也会发生改变。之所以如此,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只知道纵向关系这一种人际关系模式,认为这样的改变是天经地义的吧。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认为孩子的地位比成年人低。这大概是因为这些人一旦将孩子和成年人平等看待,就不能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了。即便有人嘴上说着平等,也以为自己理解了什么叫平等,但听其言观其行就会发现,其实他并没有平等地看待孩子。
有人不责骂孩子,却阻拦孩子的人生选择,这样的人也未能将成年人和孩子平等看待。父母无法决定孩子的人生,也不可能替孩子生活,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是孩子的课题,而非成年人的。换句话说,孩子的人生必须由孩子自己选择,无论这种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都只会降临到孩子身上,选择的责任也只能由孩子承担。
我并不是说父母不能对孩子的人生发表见解,我的意思是,父母不能毫无顾忌地一脚踏进孩子的人生课题里,也不能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逼孩子做出改变。
孩子缺乏经验和知识,有时确实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当他们发现错了或者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时,就会意识到父母说的是正确的。然而,假如亲子关系不够融洽,即便孩子明白父母是正确的,也会格外逆反。这时父母大概会说:“被我说中了吧?”这种时候就算孩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也可能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因此,父母必须营造一种能让孩子安心改变自己决定的环境,绝不能把孩子逼进死胡同。
父母年少时多少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经历,既然如此,我建议他们就不要对孩子说那些自己也听过的讨厌话了。
父母与子女存在意见上的分歧是很正常的。这种时 候,父母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要责骂孩子,要努力合情合理地说服孩子。孩子也并非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
假如孩子说出一些让父母难以理解的想法,比如,不想上大学或者初中毕业就想工作,父母可能会说“你想怎样都可以,毕竟人生是你自己的,但还是等你自己挣钱以后再做这样的选择吧”。这些话看似通情达理,实则是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决定。虽然父母在小的时候可能也听其家长说过同样的话,可是一旦自己当了家长,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养家糊口,地位理应比孩子高。但事实上,父母并不因为养家糊口就更了不起,孩子让家长掏学费,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
孩子和成年人是对等的。必要的时候,孩子应该努力说服成年人;而作为父母,也不能因为反对孩子的选择就拒绝为其提供经济支持。
强迫没有能力赚取生活费的孩子服从父母是很可笑的,毕竟孩子在这个阶段还要学习,就算想工作也难以做到。父母绝不可以把不能挣钱作为看轻孩子的理由。即便父母告诉孩子等他们自己挣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处于学生阶段的孩子也不可能出去工作。
如果家里有人一心以为自己是因为经济地位优越才拥有更高的地位,那么这样的人退休后就会出问题。当他失去收入或者收入锐减,或者发现曾经在公司里通行的纵向关系不再适用时,就会感觉自己失去了价值。有的性格刚强的人一旦从工作一线上退下来就会骤然衰老,把在公司工作看作人生头等大事的人都应该当心这个问题。当然了,人退休后便会失去价值只是某些人的主观想法,停止工作本身并不会让人失去人生的意义。
如果这些人的家人对他们说“如果你自己能挣钱就可以随心所欲”,他们一定会勃然大怒吧?如果能认识到自己曾对家人说过蛮不讲理的话,也能够改变自己的错误思维,那么他们退休之后也能在家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必须在退休前就明白,以地位高低来看待人际关系本来就是错误的,也必须了解非纵向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否则就不会明白从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在退休后已经不再适用。对不理解非纵向关系的人,即便要求或建议他们在退休后对人际关系做出改变,也基本会遭到抵制。因为他们对未知事物感到不安,或者感觉自己的既得利益要被剥夺了。
退休只会改变人在家中的角色,即便不能像在职时那样工作,人也并不会失去自身的价值。认为自己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具备经济优势的人,必须从有别于既有经验的事情中重新发现自我价值。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这种自我价值到底是什么。
当自己不再特别时
有些从年轻时就一直被称作“老师”的人会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他们没有意识到“老师”只不过是特定的角色名称而已。公司职员也是一样,有人会误以为仅适用于公司的职务名称在公司以外也能通行。
工作时的职务名称在退休后就不再适用了,实际上,对退休之前公司以外的世界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只是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而已。这些年我进公司做演讲的机会增多了,经常会与人交换名片。我从未收到过不写工作单位和职务名称的名片,而我自己常因名片上只写了姓名和联系方式而令对方感到讶异。
我的心理咨询通常从询问来访者的姓名开始,我发现即便是年轻人,有人也会在自报姓名之后立即说出自己就职的公司。这令我感到吃惊,难道只说姓名才是不正常的吗?
初次见面的人为了了解对方要求对方提供工作单位这种简单信息,这或许类似于人们在买书时首先会看一下作者简介。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出版翻译作品时,编辑曾经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我,因为我寂寂无闻,所以必须有共译者。
当第一次出版著作被告知需要提供职务头衔时,我把自己任课的大学名报了上去,建议他们写上“×× 大学外聘教师”,结果被否决了。后来我提出把“哲学家”作为头衔的方案,不承想竟然通过了。“哲学家”当然不是工作单位,也并非得到正式认可的身份,因此我由这件事吃惊地了解到,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需要头衔的社会中。自那以后,“哲学家”就成了我的头衔,虽然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热爱智慧的人”。
来找我做心理咨询的人中也有像读履历一样做自我介绍的。其实我期待的自我介绍并不只是学历和工作经历,我也想知道一个人关心什么、读什么书、听什么音乐。但似乎很多人不认为自我介绍时应该着重谈这些话题。
如果一个人大半辈子都习惯一谈到自己就谈工作单位和职务,那他无论如何都很难接受退休之后被看作“平凡大叔”。联系前文讨论过的纵向关系,或许可以说,初次见面就询问对方学历和职务的人其实是希望搞清楚自己和对方究竟谁的地位更高。
女性退休后也有可能成为“平凡大妈”,但她们对退休的理解似乎和男性不同。即便工作了一辈子,许多女性从年轻时起就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务和育儿。不仅如此,她们还一直和亲戚邻里进行交往。我倒不是说男性完全不参与家务和育儿,也不是说他们和邻里亲戚之间完全没有往来,我是说在多数情况下,这种交往都极其有限。
所以,女性即使在退休后不再工作,失去的也可能仅仅是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其他的人际往来与工作期间的也许并无不同。况且通常情况下,家务对于女性而言并不会在停止工作的同时消失,也就是说,除工作以外,女性退休后的生活并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男性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以来都专注于公司里的工作,从公司退休几乎等于失去了之前的整个世界,之前的社会地位也完全失去了意义,所以有人会感觉停止工作几乎等同于心理死亡。当然,并非所有男性都是如此,比如,对于退休之前就做家务并一直和邻居交往的男性,在退休以后就不会感觉有什么大的变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