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0311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公版·202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是由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图书研究团队根据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精心研发而成。
本试卷精选了2024年上半年至2018年下半年的10套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对每套真题做了详细解答,帮助考生熟悉掌握真题结构、考点分布和相应的知识内容。
本试卷还包括根据真题研发的5套预测试卷,其难度、题型题量、考点分布等都与真题契合,供考生进行模拟训练,检验学习成果。
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始终如一的支持,本书特别推荐了图书配套课程,获取备考重点,领会答题思路,助力考生轻松备考。
《中公版·202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包含10套真题(包括2024年上半年真题),5套预测试卷,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本试卷真题解析详细,让考生了解真题的实际情况;预测试卷严格依据真题编写,帮助考生在练习过程中突破知识重难点,提高实战能力。
本试卷包含以下内容: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卷(一)~(五)
目录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精选)/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
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二)/
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三)/
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四)/
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五)/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图为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中的一个演示实验。根据教材的描述可以判断该实验在教学中用来说明()。
演示
蜂鸣器音调的变化
将一个以电池为电源的蜂鸣器固定在长竹竿的一端,闭合开关后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用竹竿把蜂鸣器举起并在头顶快速转动(图 3.5-1),在几米之外听它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A.帕斯卡原理
B.开普勒定律
C.多普勒效应
D.惠更斯原理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 p0-ρg(h1 h2-h3)
B. p0-ρg(h1 h3)
C. p0-ρg(h1-h2 h3)
D. p0-ρg(h1 h2)
3.在如图所示的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若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A、B两点的电势大小都为3 V,A、B两点的坐标如图所示,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A. 100 V/mB. 1003 V/m
C. 200 V/mD. 2003 V/m
4.某照相机镜头是将折射率为1.38的MgF2增透膜覆盖在折射率为1.52的玻璃镜头上。若此增透膜仅适用于波长λ=550 nm的单色光,则增透膜的最小厚度约为()。
A. 398.6 nmB. 199.3 nm
C. 99.6 nmD. 90.5 nm
5.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物质波动性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B.电子衍射现象
C. α粒子散射D.康普顿效应
6.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以入射角θ由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表面的A处,AB是半圆的直径。进入玻璃砖后分为两束,分别为AC、AD,它们从A到C和从A到D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A. AC是蓝光,t1小于t2
B. AC是红光,t1小于t2
C. AC是蓝光,t1等于t2
D. AC是红光,t1等于t2
7.如图所示,两个互连的金属圆环,左环的电阻是右环电阻的两倍,连接两环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只有左环所在区域有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当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变化时,在左环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则a、b两点间的电压为()。
A. 13EB. 12E
C. 23ED. E
8.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圆环相连,将小圆环套在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开始时弹簧处于水平状态且为原长,圆环由静止下滑。若圆环下滑到最低点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且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此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2mgL
C.圆环下滑到最低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变小后变大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9.电荷q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环上,P为圆环轴线上离环心O的距离为r的点,如图所示。真空中的介电常量为ε0,求:
(1)圆环上任一电荷元dq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6分)
(2)整个圆环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14分)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0题20分,第11题30分,共5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0.案例: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m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若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F、摩擦力大小为f,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求:
(1)W1与W2之比。
(2)F与f之比。
解:(1)由公式W=Fs可知,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1=Fs1,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2=fs2。由于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其动能变化为0。由动能定理可知W1-W2=0,故W1∶W2=1∶1。
(2)由动能定理可知,在0~1 s内有Fs1=12mv2m-0①;在1~4 s内有-fs2=0-12mv2m②。由v-t图像可知s1=vm2t1,s2=vm2t2,s1∶s2=vm2t1∶vm2t2=t1∶t2=1∶3。
联立①②可得F∶f=s2∶s1,所以F∶f=3∶1。
答:W1与W2之比为1∶1,F与f之比为3∶1。
问题:
(1)写出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4分)
(2)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过程。(6分)
(3)针对解答的错误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0分)
11.案例:
下面为高中物理“变压器”一课的一段教学实录。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神奇的器件,它叫变压器。大家请看屏幕(下图),这就是变压器。
(老师拿出了一个教学用可拆卸变压器,一边演示,一边进一步介绍变压器的结构。)
老师:这是铁芯,这是用漆包线绕在绝缘框架上的原、副线圈,将铁芯和线圈像这样组合起来,就做成了变压器。
(老师又拿出了灯泡、导线和开关等。)
老师:同学们再看屏幕(下图),如果我们按照屏幕连接电路,大家猜猜会看见什么。
老师:同学们,小灯泡发光了,你们猜猜小灯泡能发光的原因是什么。
甲同学:灯泡上有电流通过了。
老师:灯泡上的电流从何而来?
乙同学:学生电源提供的吧。
老师:学生电源并没有直接连接到小灯泡上,怎么给灯泡供电?
甲同学:那就是变压器给灯泡供电啦。
乙同学:变压器只有两个线圈和一个铁芯,怎么会有电?
丙同学:通过电磁感应给小灯泡供电的。
老师:丙同学回答正确。
甲同学:老师,变压器线圈是用导线绕成的,电阻很小,直接跟电源连接就短路了,怎么没有烧坏变压器呢?
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会提这样的问题呢?已经讲过了,原、副线圈都是用漆包线绕在绝缘框架上的。你难道没有看到实验时电源并没有短路吗?
甲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老师:(没有理会甲同学)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
问题:
(1)简述变压器的工作原理。(5分)
(2)如何回应甲同学认为变压器线圈会短路的疑问?(10分)
(3)对老师教学行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15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2题12分,第13题28分,共40分)1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中关于“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一章某节的一个插图如图所示。
任务:
(1)这个图像可用于“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一章中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4分)
(2)用此图像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分)
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功”的内容标准为“理解功和功率。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大小及其意义”。
材料二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功”一节的部分教学内容如下。
正功和负功
下面我们讨论力与位移成不同的角度时,力做功的几种情况。
(1)当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例如,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重力G和支持力FN都与位移方向垂直,这两个力都不做功(图8.1-2甲)。
(2)当0≤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例如,人用力拉车前进时,人的拉力F对车做正功(图8.1-2乙)。
(3)当π2<α≤π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例如,要使运动的小车减速,人向后拉车的力F对车做负功(图8.1-2丙)。
上面我们分析的是物体受一个力时做功的几种情况。实际中,物体通常会受多个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可以证明,它也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学过功的定义等知识。
任务:
(1)简述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正功和负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24分)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呈现了如图所示的问题情境。该情境适合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是()。
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
2.一个楔形物体M放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如图所示。现将光滑小球m放在M上,从静止开始释放M,则小球在接触到斜面之前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是()。
A.抛物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
C.平行斜面的直线D.垂直斜面的直线
3.一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0.05cos(6πt 0.06πx)(m)。下列有关该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长为100 mB.波速为100 m/s
C.周期为3 sD.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一根光滑绝缘轻绳穿过两个质量均为m、带电荷量相同的小圆环A和B,并系于结点O。若在O点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使A、B一起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恰好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已知k为静电力常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FB.小圆环A的加速度大小为3F2m
C.小圆环A、B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D.每个小环带电量的平方为3Fl22k
5.如图所示,无限长直导线在P处弯成半径为R的圆,已知μ0为真空磁导率,当通以电流I时,圆心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
A. μ0I2πRB. μ0I4R
C. 0D. μ0I2R1-1π
6.一种潜水员水下应急设备可以简化为底部开口、上部封闭、截面积为S、高度为h的圆筒。如图所示,将其由水面上方平稳缓慢吊放至水中时,进入圆筒内水的高度为l,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大气压强为p0。若H>>l,水的密度和温度保持不变,则此时该设备处于水下的深度约为()。
A. p0hρgh-lB. p0lρgh-l
C. p0h-lρghD. p0h-lρgl
7.有关光的性质和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既有动量又有能量
B. 3D电影和全息照相技术都应用了光的偏振
C.通常情况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