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47855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我年轻时没有人说过我像祖母。大概年轻时不像,现在,我老了,像了。”——《我的祖父祖母》汪曾祺
“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转生;但是,我现在宁愿信上一次。我已经九十岁了,来日苦短了。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一条老狗》季羡林
“世间不复有伯豪的影踪了。自然界少了一个赘累,人类界少了一个笑柄,世间似乎比从前安静了些。我少了这个私淑的朋友,虽然仍旧战战兢兢地在度送我的恐惧与服从的日月,然而一种对于世间的反感,对于人类的嫌恶,和对于生活的厌倦,在我胸中日渐堆积起来了。”——《伯豪之死》丰子恺
本书为名家散文合集,分为亲情篇、友情篇、爱情篇、师生情篇、美好生活篇、人生感悟篇和愁思满怀篇七大主题,选取了史铁生、季羡林、汪曾祺、丰子恺、朱自清、老舍、郁达夫、许地山等人的作品,讲述了人生中的情感和境遇,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情感真挚、内容丰富。
生命是复杂的,不仅表现在情感上的复杂,还表现在经历上的复杂。漫漫人生几十载,有太多的悲欢离合和失意怅,这些情感伴随着我们,逃不开也避不掉。
但或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有失有得,才会更懂珍惜。当我们行走在生命的道路上,过往的种种譬如雪原中的森林,饱经沧桑,正如他们所感悟的一样:
史铁生: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季羡林:我今天重返第二故乡,心里面思绪万端,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感情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重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似欣慰,似惆怅,似追悔,似向往。
丰子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的针一样的无常!
汪曾祺:1991年10月,我回了一趟家乡,我的妹妹、弟弟说我长得像祖母。他们拿出一张祖母的六寸相片,我一看,是像,尤其是鼻子以下,两腮,嘴,都像。我年轻时没有人说过我像祖母。大概年轻时不像,现在,我老了,像了。
鲁迅:“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本书精选史铁生、季羡林、丰子恺、汪曾祺、鲁迅、梁遇春、郁达夫等十几位作家的散文名篇,分为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美好生活、人生感悟和愁思满怀,讲述人生面临的不同情感和境遇。当我们回望人生,会发现这些经历或开心、或难过、或惋惜、或哀愁,是它们造就了我们的人生。
由于本书收录的散文多创作于20世纪初,文中的个别字词与现代用法不一致,比如“胡涂”“不知怎地”“胡蝶”“虾蟆”“札兰屯”“作饭”等等,现代用法应为“糊涂”“不知怎的”“蝴蝶”“蛤蟆”“扎兰屯”“做饭”。诸如此类的字词在文中的注释中有说明,方便读者明晰正确用法。
此外,“的”与“地”的用法也与现代字词规范用法略有不一致。但因为有些用法不影响阅读,为了保留原文的味和当时的用词习惯,本书对这类字词没有改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