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91860
韧性城市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确保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在韧性城市建设中,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确保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环节和工作。
本书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书记、主任董幼鸿教授。本书在分析当前特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书稿为创新和优化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试图从理论方面探寻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运行的理论支撑;并在韧性理论和精细化治理理论指导下,撷取上海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的实践,如社区安全风险防控、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防控、甲流疫情风险防控等,总结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精细化防控工作中特色和经验,剖析其中运行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思路。最后,结合北京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体系建设、上海城市“一网统管”体系的建设和创新的经验,总结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提高城市风险防控的精细化和精准度,赋能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的效能,有利于推动城市运行精细化防控机制的优化和完善。通读本书稿发现,其政治导向正确。具有编排体例得当、书稿资料丰富、章节条理清晰、研究问题细致、分析思路深刻的特点,兼具专业学术性与文献性。
韧性城市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确保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在韧性城市建设中,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确保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环节和工作。本书结合大数据技术和数字思维,在韧性治理理论和精细化治理视角下探讨了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创新和优化策略。本书首先分析了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治理的现状,探讨韧性城市风险精细化防控的理论框架,结合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社区风险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治理数字化等实践,探讨健全和优化特大城市运行风险防控精细化机制的对策和思路,以期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序 言 /1
第一章 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及其治理的现状分析 /1
一、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呈高发态势 /3
二、特大城市运行安全的风险治理实践探索与回顾 /9
三、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3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韧性理论视域下的风险精细化
防控 /20
一、韧性理论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提供理论分析
工具 /20
二、精细化治理理论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
供理论工具 /33
三、韧性理论视域下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
设与优化的框架 /58
第三章 社区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实践探索:以上海静安 L 社区
为例 /61
一、特大城市社区安全风险精细化管理的基本遵循和实践
探索 /63
二、个案分析:上海静安区 L 街道社区安全风险精细化管理的
创新实践 /68
三、成效与短板:上海 L 街道社区安全风险治理实践的回顾 /76
四、特大城市社区安全风险精细化治理的发展趋势 /84
第四章 公共卫生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以上海市为例 /92
一、精细化治理理念为特大城市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提供根本
遵循 /93
二、上海市公共卫生风险精细化防控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97
三、精细化治理视域下特大城市公共卫生风险精细化防控
机制建设和优化路径 /102
第五章 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防控合作监管模式探索:以上海引入
第三方机构参与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为例 /114
一、上海市松江区引入民非组织参与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
体检的探索 /115
二、上海市交通委探索第三方机构在安全生产领域风险合作
监管的实践 /120
三、城市安全生产领域第三方机构合作监管模式的探索与
优化 /129
第六章 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的实践——以上海应对
台风“烟花”为例 /137
一、台风“烟花”给上海城市运行安全带来冲击 /138
二、上海加强台风“烟花”精细化防控的主要举措 /139
三、面向韧性城市的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防控路径 /148
第七章 政务服务热线助力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以北京
市 12345 市民热线为例 /158
一、北京市 12345 市民热线助力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的实践
探索 /160
二、北京市 12345 市民热线助力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的经验
启示 /170
三、推动市民热线助力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的未来展望 /179
第八章 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的技术支撑:以上海城市运行“一网
统管”赋能风险治理为例 /183
一、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基本内涵和目标定位 /185
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基本框架 /189
三、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技术路径 /197
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赋能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
防控 /206
第九章 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的优化路径:基于韧性城市建设
的视角 /209
一、从组织韧性建设来看,加强风险治理的机构和主体建设,
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
保障 /210
二、从制度韧性建设来看,完善各项安全风险下精细化防控
制度,为健全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提供制度
支撑 /213
三、从空间韧性建设来看,加强物质资源储备和空间合理布局
规划,为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提供硬件和物资的保障 /222
四、从社会韧性建设来看,增强参与主体的精细化防控理念和
意识,为防控机制建设提供思想支撑和人力资源准备 /226
五、从经济韧性建设来看,整合风险防控的物资资源和经济力
量,为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提供物资基础 /229
六、从技术韧性建设来看,加大应急技术投入和迭代更新,为
精细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231
结语与展望 /238
后 记 /240
序 言
202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建设韧性安全城市、聚焦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推进平安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全面快速推进阶段,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大城市综合实力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但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城市运行系统脆弱性、易损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各类风险因素呈积聚、叠加和放大趋势,致使特大城市危机事件接连发生,给城市运行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 2014 年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2015 年天津“8·12”爆炸事故、深圳“12·20”渣土滑坡事故、2021 年郑州极端暴雨灾害、2022 年长沙自建楼坍塌事故、2023 年北京长峰医院火灾等,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反映了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尤其是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存在问题,如感知迟钝、信息孤岛、研判不准、评估失效、管控失灵等问题。本书试图结合大数据技术和数字思维,在韧性治理理论和精细化治理视角下探讨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创新和优化策略,实现安全风险防控智能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和规范化,提高城市运行安全风险感知和防控能力,从源头上管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和隐患,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本书探索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和优化策略,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城市安全和韧性,也是落实和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的基本要求。
本书分析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治理的现状,探讨韧性城市风险精细化防控的理论框架,结合突发公共卫生风险防控、特大暴雨灾害应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社区风险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治理数字化等实践,探讨健全和优化特大城市运行风险防控精细化机制的对策和思路,期待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一)主要内容
本书的主要框架和内容如下:第一章,重点描述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及其治理的现状。通过分析梳理安全风险治理取得成效,指出安全风险治理存在的问题,明确从源头上进行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和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特大城市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提供现实背景和实践动因。
第二章,重点梳理学术界关于韧性理论和精细化治理理论研究的文献,试图从韧性理论视角构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的框架,为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第三章,重点分析城市社区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实践探索,以上海某社区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为例,探讨影响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因素,聚焦如何采取精细化防控措施实现平安小区建设的探索,总结出社区运行安全风险防控的经验和做法,期待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提供实践参考。
第四章,重点分析特大城市公共卫生风险精细化防控的实践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未来优化的做法和思路。近年来各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很多城市应对甲型流感、新冠疫情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对提高城市风险治理精细化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重点探讨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合作监管的实践模式,分析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参与政府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实践做法,总结多元主体参与安全生产合作监管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并提出优化的思路和对策。期待进一步发挥第三方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精细化防控中的功能,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精细化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第六章,重点讨论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防控的实践和探索,以2021年上海成功应对“烟花”台风为例,分析了其加强台风灾害风险精细化防控的实践和经验,从韧性城市建设视角梳理和归纳了特大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的路径和思路。
第七章,重点探讨北京 12345 服务热线在风险防控中的功能。北京市依托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通过构建高效、快速的响应机制、聚焦高频共性难点问题、拓展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督考核等措施,不断提升 12345 市民热线承担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12345 市民服务热线不仅成为北京市民心中的民生热线,更成为保障北京超大城市平稳运行的安全热线。
第八章,重点探讨城市运行安全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的数字技术应用实践,以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建设和应用为例,分析数字技术赋能精细化防控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期待“一网统管”体系为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治理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赋能和支撑,提高特大城市风险防控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
第九章,重点分析韧性理论视角特大城市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和优化的路径,聚焦韧性城市建设六大维度内容,期待为特大城市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撑。
最后,结语与展望。通过对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从而认识到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优化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过程。
本书在韧性理论指导下,从社区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角度进行探索,梳理出一些关于特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的做法,总结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原则性的思路和对策,为特大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提供指导。同时今后还可以从交通、环保、安全生产等具体行业领域细化研究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和优化的路径,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更加实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关怀。
(二)研究方法
本书基本上采用传统文献梳理和实证研究科学的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于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和问题反思的目标,提高课题研究对实践问题的关怀。主要方法如下:
1. 实证研究
本书采取深入基层社区、企业及相关风险治理现实场景的方式,通过参与式观察、座谈会、个别访谈等途径,获取经验和做法素材。如选取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控实践中的典型社区作为调研单位,预先拟定调查提纲,对相关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等进行开放式访谈,了解风险防控中社区行动和社区韧性建设的过程与相关细节,重点关注与风险精细化防控相关信息的收集,为本书提供丰富的一手资料。
2. 案例研究
本书将结合具体案例,将相关理论框架应用于城市韧性建设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实践中,通过“以小见大”“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城市韧性的运作实践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进行分析,展示韧性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揭示当前的现状及困境,并试图为通过完善特大城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以提升城市韧性提供对策建议。
3. 文献研究
通过梳理韧性理论和精细化治理理论的文献,分析韧性理论和精细化治理理论的内涵、特征、环节、理念和具体内容,根据文献归纳和分析,提炼出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精细化防控的理论框架,为风险精细化防控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