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769729
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设计相关参考资料比较少,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权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减速器的功用、要求,减速器各种结构方案,减速器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详细说明了壳体设计、齿轮设计、花键设计、轴承和油封的选型及应用、差速器结构设计、P 档机构设计、润滑系统设计、清洁度要求、NVH 优化、传动效率优化、常用分析软件和总成CAE 分析,以及减速器的台架试验等。
本书可供汽车设计、试验、研究、维修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前言
第1章动力总成分类
1.1减速器的结构
1.2低速减速器
1.3中速减速器
1.4高速减速器
第2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2.1壳体设计
2.1.1壳体材料和生产方式
2.1.2设计要点
2.1.3壳体验收标准
2.2齿轮设计和花键设计
2.2.1齿轮的参数设计
2.2.2齿轮加工和质量判断
2.2.3齿轮异响分析及措施
2.2.4花键设计
2.3轴承的选型和使用
2.3.1使用工况
2.3.2轴承选型
2.3.3轴承的装配和失效分析
2.4油封的选型和使用
2.5差速器的结构设计
2.5.1差速器的结构和失效模式
2.5.2基本参数的确定
2.5.3常见问题和措施
2.5.4焊接差速器
2.6P档机构设计
第3章润滑系统设计和清洁度要求
3.1润滑系统设计
3.1.1润滑油和油量
3.1.2油路设计、分析和关键零部件选型
3.2清洁度要求
第4章NVH优化和传动效率优化
4.1NVH优化
4.2传动效率优化
第5章常用分析软件和总成CAE分析
5.1减速器总成分析软件简介
5.2分析流程介绍
5.2.1壳体静强度分析
5.2.2总成模态分析
5.2.3总成润滑分析
5.2.4壳体面压分析
5.2.5壳体刚度分析
5.2.6差速器分析
5.2.728工况分析
第6章台架试验
6.1总成耐久试验
6.2总成冲击试验
6.3差速器耐久试验
6.4差速器冲击试验
6.5润滑试验
6.6接触斑点试验
6.7其他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逐渐实现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用减速器作为整车的传动部件之一,需要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转速、低噪声、轻量化、高效率是其永恒的主题。减速器的许多传统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减速器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开发能力。
本书由从事新能源汽车齿轮箱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总结多年科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相关人员的研发成果已为国内众多车企实现配套。
本书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壳体的设计、齿轮参数的确定和强度计算、花键设计、轴承和油封的选型、差速器的结构设计、P档机构设计、润滑系统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等,同时还介绍了NVH优化、传动效率优化、CAE分析及台架试验。
全书共6章,由张广杰主持编著并统稿。各章编著者为:张广杰(第1章、第2章、第6章)、王源和胡哓岚(第3章)、张广杰和常星宇(第4章)、邓玉斌和黎超(第5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事的帮助,李云龙在润滑分析方面提供了数据模型;何欣宇在总成NVH优化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持;胡迪在效率优化方面提供了部分测试数据;何胜平在壳体设计方面提供了许多设计资料和经验总结;李俊雷和吴永发在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方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王彩在齿轮热处理和表面强化方面提供了许多信息;李飞鸿在总成下线检测方面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数据;谢志辉提供了许多产品质量检测和售后信息;王夏和周彬浩提供了许多台架试验和整车NVH检测方面的数据;挚友周虞子对文中大量的图片进行了修改或重绘;吴江、曾杰、刘宇练、李昆、李思诚和杨绍波等同事也给予了许多技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此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相关领导的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有错漏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