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36290
一、NPC视角小说。
第一人称视角关于故乡人、故土事的回忆,无差别“攻击”每个人的内心。
平静地参与他们的人生剧情、诉说他们的人生故事。如同一个老友,为他们欢喜与忧愁,却无力改变他们的悲伤与欢乐。
二、诉说底层的艰辛。
曾经的幻想一一破灭,只留下为了生活继续下去的艰辛。曾经的多情少女变得刁蛮泼辣,以前的追风少年变得圆滑世故……
三、与原生家庭和解。
撒泼自私的母亲、沉默木讷的父亲,原生家庭带来太多的苦楚,发现这些苦楚的无奈,寻回家庭的温暖。
四、与不可能和解。
那些你恨之入骨的人,同时也是爱之至深的人。与不可能的情感和解,悲伤之后,看到世间与时间的温情。
五、致每一个不被人理解的你。
无人倾诉,并不是无人听,而是坚强让你从来不说。一本能够代表你的书,诉说你的故事,理解你的坚强。
六、关于往事的心理“栏杆”。
一些恐高的人会被人生逼着爬楼梯。这个时候,平时显得没有用的人文学科,就起到了栏杆的作用,在心理上保护我们安然度过。《低头思故乡》,当你回忆起逝去的过往,为你竖起一道心理“栏杆”。
一个农村80后的逆袭成长、异乡漂泊;一个家庭的心灵创伤与治愈,一部饱含诚意的素人纪实散文。他从乡村到县城,从县城到大城市,故乡、家人、童年,在纸上一一呈现。 回望故乡,每一个异乡人都能在书里找到共鸣。
作者写成年以后对母亲的理解:
人间所有泼辣粗鄙的妇女,曾经都是温柔多情的姑娘。禀赋相同,境遇各异,最终成为了不同性格的母亲。我的母亲是未获命运眷顾的人,在努力活着的过程中,点点丢失少女时候的幻想,褪尽与生俱来的优雅,不得不以自私粗鄙的姿态,争取苟活的资本,过剑拔弩张的一生,最后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整个家庭。
—— 《我和母亲》
写不同年龄对父亲的情感
在叛逆的时候,我们又觉得那个叫爸爸的男人简直是天下最没用的,没有之一。等到我们长大,即使只体会到一点风雨如磐的滋味,才发觉,父亲原来真是一个值得夸耀的男人,童年时放胆的描述,几乎就是实录。
——《父亲》
写故乡
这是我记忆中的故乡,闭上眼睛我也不会迷路;
这又不像我记忆中的故乡,每个角落都有点不同。
当我像一辆疲累的汽车翻山越岭驶回故乡,驶回这衰败的修理厂,尽管已经没有熟悉的修理工前来迎接,但只要我站在家门口,站在路边,站在父亲的坟前,我就又一次获得了奋发前行的动力。
——《故乡是衰败的修理厂》
写自己
我从西南贫穷的山村走出,走到东南自古繁华的钱塘。凭借时代大潮的牵引和一点点运气,我走得很平稳。看见过许多人的遭遇,我不会说这个世界公平。比起我的父母,我的亲友,我的兄弟姐妹,我也没有资格说自己吃过苦。四十年来,支持我完成这段旅程的最大财富,就是从泥土中带来的朴实和放低自我的真诚。我宁愿朴实得土气,真诚得卑微,老老实实度过一生。
——《四十不惑惑转滋》
人间的欢乐并不相通,人生的悲伤却如此相似,致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故土的衰落不可避免,故乡的旧人渐渐走远,他们苦难人生中的欢乐记忆即将被世界淡忘。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只是凑个数,但你知道他们的不凡,但你看到他们的艰辛。
一篇篇关于家人、老友的小小故事,如故人在耳畔的絮絮叨叨,是撒泼自私的母亲、是沉默木讷的父亲、是坚强上进的老友、是命运多舛的妹妹、是故土旧人的平凡故事……字里行间的宁静,碰触你内心柔软的地方。
低头思故乡
目录
烟火渐亲
奶奶/003
我和母亲/007
亲密的影子/011
母亲的房子/017
猪与玩具枪/021
父亲 / 025
送别/034
未完成的葬礼/039
大伯/045
四哥/050
落日故人
龙凤小学/061
气死瓜儿猪一条,烂草蛇一根/066
姐姐/071
爱情故事/076
小虎队与表哥/079
最佳拍档/084
永生之方/089
捕蛇者说/096
竹器时代的老人/103
从龙岗,到龙岗/108
村桥原树
最后一个夏天/ 115
中秋月色/119
残忍的秋天/126
回乡偶记/129
过年/135
我的婚礼/ 139
故乡是衰败的修理厂/144
浮云游子
路遥:你是哪一个十五岁的少年/151
艳阳不可辜负 / 157
在成都的上海房东/164
小生意/172
侠客梦/180
听取蛙声一片/184
何以解忧,唯有跑步/188
相亲记/191
命曰奇逢/199
谁似临平山上塔/202
我们的编辑部/211
读书与读人/215
审丑的生活/224
四十不惑惑转滋/229
后记 238
父亲
在十二岁之后,我对父亲的敬爱和崇拜,渐渐远去。十二岁,我渐渐不能忍受母亲粗暴的言语,开始还击;渐渐不能忽视母亲对奶奶的不敬,开始为奶奶出头。我们时常在吃饭的时候争吵,拍桌子,摔饭碗。我说母亲是不讲道理的泼妇,母亲骂我生性忤逆,迟早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在争吵中,父亲总是默默地站在旁边大口拨饭,或是默默走开,并不劝解,也不制止。我心中充满了失望和鄙视,然后暗暗发狠:“好,我自己来。”我不能忍受母亲的粗暴,因此以粗暴还击;我不喜欢母亲对老人的不敬,但自己也成了个不孝顺的人。
以后,父亲不断展示出他懦弱和失败的一面。因为母亲反对,他不敢给80多岁的奶奶装电灯,奶奶和我们分灶独居,以煤油照明,每月卖鸡蛋换钱,直到92岁高龄时去世。他和村里人结伴外出打工,总是拿不到钱,往往带病而归;有一天他说在重庆凭一根扁担也能挣钱,发誓再也不到外面打工,因为,“命不好,总是遇不到好心的老板”。
就这样,父亲干起了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离家上重庆当“棒棒”的经历。差不多每个月中旬,他扛一根扁担、拿一根麻绳上重庆,十来天后,他又带着100多元钱回来。这是我中学时代每月的生活费及每年学费的来源。
十三岁,我阴差阳错竟然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到离家35公里远的学校读书,每月回家带生活费和一罐咸菜。在我最叛逆的时候,避开了因为生活的重压而性情越来越乖张的母亲,缓和了母子关系,但是也更加不能明白父亲的苦。在十八岁之前,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抗拒父亲,尤其怕他穿着补丁衣服和解放牌胶鞋,戴一顶草帽突然出现在同学面前。我害怕家长会,害怕自己会不会也突然稀里糊涂地指着父亲对同学说:“这是我家邻居。”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篇小说《包氏父子》,才发现,我竟然成为了自己最痛恨的那种人。
2011年6月,父亲节的时候,我守在父亲的病床前,看着他深深凹陷的脸颊和皮包骨头的手臂,想起年少时候对他的鄙视,想起每次家长会前我内心的恐惧,心中充满悔恨。
……
如今我在城市中,不偷不抢,无病无痛,自食其力,自得其所,富贵无望,衣食无忧,无大欲望,有小欢喜,不强求愿望的实现,也不害怕理想的破灭。对我这样胸无大志的乡下人而言,这差不多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有人问起,“现在你吃了城市饭,给不给你爸爸留一口”,我想我会回答,“我把我也那一口也给他吃。”
可惜父亲来不及听到。
……
最后父亲说:“你不要恨你妈。她也吃了不少苦。你读书,她也有功劳。将来要好好养她。”
我握着父亲的手,看着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映出了一轮夕阳,一点不圆,奇怪的形状。它慢慢地移走,最后只剩下浅浅的晚霞。我心中感到无限的凄惶和寒冷,既没有哀伤,也没有愤怒。我心中有长长的疑惑,疑惑我们何以组成了一个家,疑惑我们何以要来到世上;疑惑明明是相爱的人,却要互相伤害。
……
在童年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玩“拼爹”的游戏,吹嘘父亲的神圣和伟大,渲染他的力量与责任。在《我的爸爸》的命题作文中,我们常用稚嫩的文字表达对父亲的崇敬。
稍后我们开始失望,觉得己父似乎不如他人。种瓜人之子羡慕杂货店主之子,愿意用瓜去换取酥糖和花生;录像厅老板儿子被众人艳羡,但他更希望父亲开了一家游戏厅。在叛逆的时候,我们又觉得那个叫爸爸的男人简直是天下最没用的,没有之一。等到我们长大,即使只体会到一点风雨如磐的滋味,才发觉,父亲原来真是一个值得夸耀的男人,童年时放胆的描述,几乎就是实录。
父亲去世之后,有好几个晚上我睡不着,睁眼想他的一生。我开始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他是个平凡的人,虽无丰功伟绩,但一生的浮沉,仍然惊涛骇浪。他小心地夹在家庭中间,忍辱负重,保留家庭完整,令儿子和女儿心智健全,健康长大。他竭己之力,做好一个农夫和一个苦力,为谷仓搬回粮食,为子女赚来学费,把所有的钱都交给老婆支配。人世间有虐待妻子的丈夫,他没有;有抛妻弃子的男人,他不会。他在村中广结善缘,去世之后,村中留守的近60岁的老人,慨然前来,颤抖着双腿把他抬上山。
换了我,肯定不能完成得如此出色。
……
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我第一次认真地看父亲长眠的所在。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帐,还有十天,就迎来今年第一次丰收。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低低的谷地种满了水稻。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到处涌动着夏天繁盛的绿色,展现勃勃的生机,到处是一派岁月绵长、人生静好的欢乐气氛。看起来仍然那么好。
只是我知道,从此我的岁月里,欢乐不再那么完整了。
我并不特别伤悲,甚至在整个葬礼期间都没流下什么眼泪。人生是一场迎来送往的旅程,每个人迟早都要开始送别。这个时候,我仿佛了解了父亲让我独自去远方的良苦用心。不知他是不是要告诉我,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父亲凄苦坎坷,虽没有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变,却是太平之世的苦命人,婚姻、家庭、事业,全部不顺,一生未曾享过半天幸福。在某种意义上,我是我父亲不幸的根源。如果我没有读高中、念大学,父母便不会因为我的升学问题而大动干戈;如果我早日外出,父亲便不必为了挣来我的学费而糟蹋自己的身体……如今,这个为了我付出所有的人和我永别了。虽然我早已不惧怕一个人走路,然而,我还是好想和他一起多走几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