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674544
传统的射频接收机面临带宽受限、频率可调性差、隔离度差、电磁干扰严重等电子瓶颈,逐渐难以满足未来电子系统发展的需要。微波光子技术具有大带宽、宽频段、可调谐、高隔离度、无电磁干扰等显著优势,可有效克服电子瓶颈限制,满足未来雷达、无线通信、电子侦察与对抗等领域的发展需求,而基于微波光子的信道化接收技术是实现超宽带射频信号瞬时完整接收的使能技术。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介绍了目前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技术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后半部分针对上述技术难题展开研究,设计并验证了三种基于不同原理的信道化接收方案。
本书可供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参考使用,或作为微波光子领域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宽带射频信道化接收技术概述 1
1.1.2 微波光子学的发展与优势 3
1.2 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机概述 6
1.2.1 研究进展 6
1.2.2 存在的问题 11
本章小结 12
第2章 微波光子信道化基础理论 13
2.1 微波光子信道化链路的主要光电器件 13
2.1.1 激光器 13
2.1.2 光电调制器 14
2.1.3 光正交耦合器 19
2.1.4 光电探测器 20
2.2 微波光子信道化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1
2.3 光频梳的生成原理 24
本章小结 25
第3章 基于双相干光频梳的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技术 26
3.1 基于DPMZM的5线和7线光频梳生成方法及扩充方法 26
3.2 微波光子镜像抑制接收技术 30
3.2.1 微波光子镜像抑制下变频 30
3.2.2 微波光子镜像抑制信道化 34
3.3 基于双相干光频梳的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机 35
3.3.1 基于双相干光频梳的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机工作原理 36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8
3.4 微波光子混频系统的线性优化技术 42
3.4.1 微波光子混频系统的线性优化技术分析 42
3.4.2 基于双DPMZM的微波光子下变频线性优化方法 44
本章小结 50
第4章 基于零中频架构的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技术 51
4.1 射频接收机的架构分析 51
4.2 微波光子混频系统的I/Q幅相平衡及精细调控技术 54
4.3 零中频架构下的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机 66
4.3.1 零中频架构下的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机工作原理 66
4.3.2 仿真结果与讨论 69
本章小结 74
第5章 基于声光移频的微波光子信道化接收技术 75
5.1 基于声光移频的6信道接收方法 75
5.1.1 基于声光移频的6信道接收机工作原理 76
5.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77
5.2 基于声光移频的18信道接收方法 82
5.2.1 基于声光移频的18信道接收机工作原理 82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86
5.3 基于声光移频的54信道接收方法 90
5.3.1 基于声光移频的54信道接收机工作原理 91
5.3.2 仿真结果与讨论 93
本章小结 99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100
6.1 工作总结 100
6.2 工作展望 101
参考文献 10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