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68369
传播学视阈下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新策略——“舆论领袖”的桥梁纽带作用 王颖 11
广西民族文化的现状及独特的传承模式——教育弥补缺失 旅游挖掘潜能 宋秀秀 20
吐故纳新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平乐过山瑶为例 石丽芳 29
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众传媒渠道――以广西“刘三姐”文化为例 罗红流 38
博物馆如何利用纪录片传承民族文化——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 廖华 47
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策略——发挥纪录片教学的作用 廖华 53
网络传媒在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新应用——以青少年网络文化产品为例 赵新新 59
原生态与时尚元素的两难抉择——从彩调剧《刘三姐》到《印象•刘三姐》 杨宁宁 69
关于广西粤剧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廖华 80
以民族文化个性化应对经济全球化—— 以苗族服饰为例 张佳玉 86
苗族侗族服饰刺绣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以广西融水和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为例 徐秀红 98
论侗族河歌传承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杨宁宁 108
论广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侗族河歌的传承机制为例 徐秀红 118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西北部湾渔村文化旅游新构想——以涠洲岛、京族三岛为例 杨宁宁 王颖 126
南宁中山路历史文化研究的意义、现状与策略 廖华 135
杨宁宁教授主持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以下简称《策略研究》),思考的正是眼下人们普遍遇到的难题。全球化的狂飙,对民族文化产生了空前的冲击,不用说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民族文化的生存都成了疑问。且不说在广西,就是在北京,“回见”在年轻人当中就基本被“拜拜”所取代。但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它是那么容易消失的吗?在杨教授的研究设计里,就没有民族文化虚无的理念,显示了她和她的团队的“文化自觉”。研究文化,“文化自觉”是重要的前提,它承认民族文化的存在,心存民族文化的自豪。只有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存在,才有可能产生“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有可能实现“文化自强”,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创新。
《策略研究》的可贵之处,首先是“文化自觉”的展示。全球化狂飙再猛,也不可能把大米饭和桂林米粉都吹掉,让广西人的餐桌上只摆奶油加面包片。于是,在《策略研究》里我们看到了壮侗语族民族的稻作文化,苗瑶语族民族的山地文化,三岛京族的渔业文化,汉族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从文化的类型来看,涉及经济、服饰、民歌、戏剧、教育、传媒、网络、城市商贸、影视等等,包含了传统的和延伸的文化形态。纵向由古及今,层次由浅入深。
本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与被文化混融状态迷惑的人不同,《策略研究》能够在广西文化的混融特点当中辨认出民族文化的地域风采。广西民族文化的混融状态源于本土的文化生长环境及历史演绎。按中华文化的板块结构理论,中华文化是由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包括黄河中游文化区和黄河下游文化区)、北方狩猎游牧文化圈即森林草原文化圈(包括东北文化区、内蒙古高原文化区和西北文化区)、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包括青藏高原文化区、四川盆地文化区和云贵高原文化区)、江南稻作文化圈(包括华中文化区即长江中游文化区、华东文化区即长江下游文化区、华南文化区即珠江流域文化区和闽台文化区)四大文化圈和十二个文化区组成的。其中,中原文化圈文明程度,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圈。另外三个文化圈都属于边缘文化区域,从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绕到广西,形成了一个⊂形围绕在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周围。从对比当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北方狩猎游牧文化圈和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的游牧文化和农牧文化,保存的文化形态比较鲜明;而江南稻作文化圈,除了桂西的百越如西瓯、骆越的后裔壮侗语族民族,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闽台文化区和华南文化区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绝大部分越人都已经加入汉族,只在汉语方言里感受到越人文化的存在。在中国,只有越人分布过的地方才有汉语方言。北方狩猎游牧文化圈和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的游牧文化和农牧文化为什么能够比较鲜明地保存?这主要与游牧文化和农牧文化的个性有别于农业文化有关。江南越人的文化为什么容易和中原旱地农业文化混融,是因为旱地农业文化和稻作文化都是农业文化,孕育的民族性格比较接近,故而容易相通,容易混融。正因为如此,广西的壮侗语族民族和苗瑶语族民族,于今在文化上和汉族已经相当融合,在混合的广西文化里,既有汉族文化,也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广西的饮食文化,已经分不出明显的民族特征来;甚至像壮侗语族民族的歌圩、歌坡、歌场,苗瑶民族和汉族也常参与。前几年我在贵港的一条小江边,就看到沿江绵延十几里的树林里竟然有三种歌圩,一种是壮族歌圩,一种是汉族歌圩,另一种是壮汉青年混同的歌圩,蔚为壮观。混融是广西文化的特点,以至于有的人就看不出广西文化里有少数民族的文化。我在南宁街上的公共汽车里,就常听到普通话、广东话、桂柳话、客家话和壮话,有时还会有瑶话和平话,这在中国其他省份是很难听到的。广西文化混融深到什么程度,可以去看蒲庙的一个庙宇,庙宇有三间,中间是汉族道教神,其右间是壮族师公教神,左间是佛教神,三种宗教的神祇在一个庙宇里和平共处,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这是广西民族关系在宗教上的折射。正因为如此,广西的民族关系比较融洽。民族之间通婚自如,谁爱谁就嫁谁,不必顾虑到文化隔阂。广西文化的混融主要来源于稻作经济,以稻作农耕为中心的经济基础,在较早吸收了中原文化之后,逐步形成了文化的混融状态,这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典理论。此外,广西处于从中原到东南亚、从西南到东南的十字路口,长期受到多元文化的浸润,较少保守。但这种混融也容易使有的人产生误解,以为广西没有少数民族文化了。其实混融中有少数民族文化,还有部分文化个性依然存在,正如《策略研究》的简介中指出的,“广西是民族文化的富矿区”。这种理念对读者理解广西民族文化存在的特征,树立广西各族的文化自信,极有裨益。
《策略研究》可贵的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依靠文化的自然混融就能够保护传统文化,要达到文化自强,就必须有相应的策略。《策略研究》不但展示了年轻人信息量辐辏的广泛程度和敢于超前的热情,而且在广西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策略上,是符合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符合时代趋势,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的。《策略研究》所设计的丰富的策略手段,都有重要的启示。针对广西文化传承中的悖论,《策略研究》提出了“构建两级传播模式”的对策,充分利用“‘舆论领袖’的桥梁纽带作用”,这无疑击中了广西文化传承中的软肋:偏重于受过中高等教育层面的文化享受,对基层重视很不够。《策略研究》提出的建立民族文化开发利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这是很有见地的建议。多年以来我们的文化开发,由于缺乏评估体系,以至于对开发对象的价值常常产生争议,造成文化管理部门无所适从,无有作为,甚至产生开发的偏差或流产,浪费文化资源。由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出现古今断裂、文言断裂、上下断裂、内外断裂和学校教育传承断裂五大断裂,因之以“教育弥补缺失”是必要的。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结构,其中必有与新经济形态不相适应的部分,故而要“吐故纳新”,但要吐的是真正的“故”,纳的是真正的“新”,否则会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视为“故”而吐掉了。《策略研究》提出的传承理念和方法,包括“舆论领袖”传承、教育传承、新闻媒体传承、网络传承、摄影传承、展览馆传承等,都很有参考价值。还应当有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场域传承,田阳的布洛陀文化传承用的就是节日加传统文化活动场域的效应。用现代传媒手段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这和当代科学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当代科学。人们曾经担心歌圩的延续,近广西就出现了壮族网络歌圩。据《壮族网络歌圩研究》透露,壮族青年利用电脑网络平台,对唱情歌、祝贺歌、劳动歌、交通规则歌、计划生育歌、科普歌,趣意盎然。将壮族歌圩和现代网络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民族文化和现代科学结合的成功显例,值得提倡。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和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紧密结合,才能够获得新的生命。
总的来说,《策略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意义。引导和启发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思考如何在与强势文化的博弈中,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创造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在低碳经济时代达到文化传承保护、绿色环保与经济发展多赢的目的。《策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故对各级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门和文化产业经营者、新闻媒体、文化传承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是为序。
梁庭望
2014年元月15日于
中央民族大学
我是一个生在广西,长在广西的纳西族。我虽然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自己的民族,但是我对广西的熟悉了解超过对我的故乡云南丽江的了解;我对壮族的熟悉了解也超过对纳西族的了解;广西的各种米粉、粽子、糍粑都是我的爱。我在广西民族大学任教三十多年,经常接触各民族学生,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壮、侗、苗、瑶等各民族的文化、宗教、风俗民情,跟各民族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的教学、研究原来一直局限在古代文学,1995年我给学生讲授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在分析罗敷形象时,感觉罗敷的聪明、智慧、风趣、幽默与壮族的刘三姐极为相似,产生了将两个人物进行比较的想法。于是我找来了有关壮族的通史、文化概论、歌圩及刘三姐的资料三十多种进行阅读研究,写出了《〈陌上桑〉与壮族民间故事〈刘三姐〉之比较》,此文发表在当年的《民族文学研究》第4期,之后我又陆续写了几篇有关刘三姐的文章,都发表在《民族文学研究》,慢慢地我把自己的研究从古代文学拓展到民族文学。2003年我应台湾师范大学邀请赴台北参加了“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与观光休闲学术研讨会”,我的研究又拓展到民族文化与旅游方面。沿着这样的研究方向一路走过来,至今也有二十年了,无论是在民族文化的知识储备,还是研究经验上都有了较好的积累,2011年我申报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获得立项,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全是女将,除我而外,其他都是年轻的80后博士、硕士,有6人分别来自广东、山东、天津、河南、山西,她们虽然是汉族,但是她们热爱广西,热爱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她们善于广博的学习和吸收各学科理论和知识,思维活跃。在课题讨论交流中她们的发言常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尤其在“策略”方面,她们能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当前青少年、大学生联系起来,从大学生兴趣爱好的转移、培养,到大学生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择业、就业问题,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这些建议对政府有关部门确实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在田野调查中成员们吃苦耐劳,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和生活上的困难,走村进寨,对村民、村干部作认真的观察和访谈,尤其是来自山东的徐秀红,几次下到三江、融水作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侗族、苗族文化的手资料,为她的课题研究及她的毕业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能够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课题组全体成员,是大家的团结协作和任劳任怨的付出,使课题得以顺利完成。其次,要感谢在田野调查中给予我们帮助的各地干部、教师、演员和村民,尤其感谢我95级的学生黄瑞吉、戴菊星,09级的学生吴平欢,是他们的帮助使我们在宜州、融水、三江的田野调查收获很多。
我们的论文集的出版,还要感谢我的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梁老师应我们要求,欣然为文集写序。其次,要感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韦树关院长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在出版上给予经费资助。后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赵运仕编辑的帮助,他热情、诚恳待人,敬业、高效的工作态度令我感动和难忘。
由于我们才疏学浅,论文集虽经修改,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得到同行专家及读者的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杨宁宁
2015年1月28日于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