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368384
黄元御数十年精研本草之心得体会,独到见解,尽述其中,或引录《神农本草经》之论,或评前人本草学之得失。内容宏丰,文笔精练,切合实用,别具一格。
《长沙药解》成书于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是诠释仲景常用方药之作;是书取仲景书常用药物162种,分为4卷;以药为经,以方为纬,于每药之下,首述其气味归经,性情功用;继录《伤寒》《金匮》凡用本药之方,是方治证,逐一诠释之;释文远考《本经》之论,兼及前贤论述之得失,简明精当,条分缕析,实为辨章药性、弘扬仲景药法之宝筏。《玉楸药解》是论述仲景书未用药物之作;黄氏既撰《长沙药解》之后,取仲圣未用之药而临证常用者计291种,于每药之下,先述其性味归经,继述功用治证
卷一 /013
甘草 / 013
白术 / 015
人参 / 017
大枣 / 020
胶饴 / 021
粳米 / 023
薏苡 / 024
小麦 / 025
大麦 / 025
神曲 / 025
吴茱萸 / 026
蜀椒椒目 / 027
干姜 / 027
生姜 / 029
半夏 / 031
代赭石 / 034
厚朴 / 034
枳实 / 035
栀子 / 036
香豉 / 037
瓜蒂 / 037
蜀漆 / 038
藜芦 / 039
升麻 / 039
葛根 / 040
赤石脂 / 041
禹余粮 / 041
鸡子黄 / 042
麻仁 / 042
白蜜 / 042
大黄 / 043
巴豆 / 045
卷二 /047
当归 / 047
阿胶 / 048
地黄 / 049
芍药 / 050
防风 / 053
柴胡 / 053
黄芩 / 055
黄檗檗皮 / 056
白头翁 / 056
秦皮 / 057
白蔹 / 057
豆黄卷 / 057
苦参 / 057
生梓白皮 / 058
甘李根白皮 / 058
狼牙 / 059
猪胆汁 / 059
乌梅 / 059
枣仁 / 060
山茱萸 / 060
艾叶 / 060
灶中黄土 / 061
新绛 / 061
马通 / 062
王不留行 / 062
桂枝 / 062
羊肉 / 065
黄酒 / 066
苦酒 / 066
芎 / 067
牡丹皮 / 067
桃仁 / 068
土瓜根 / 068
蒴藋 / 069
干漆 / 069
红蓝花 / 069
败酱 / 069
鳖甲 / 069
紫葳 / 070
虫 / 070
蜣螂 / 070
鼠妇 / 070
蜂窠 / 071
虻虫 / 071
水蛭 / 071
蛴螬 / 071
蜘蛛 / 071
雄黄 / 071
铅丹 / 072
铅粉 / 072
卷三 /073
黄芪 / 073
薯蓣 / 074
五味子 / 075
诃黎勒 / 076
白前 / 076
细辛 / 076
射干 / 077
紫菀 / 078
款冬花 / 078
杏仁 / 078
薤白 / 079
桔梗 / 079
橘皮 / 080
皂荚 / 081
白酒 / 081
葱白 / 082
麻黄 / 082
苏叶 / 085
?蒌根 / 085
?蒌实 / 085
麦冬 / 086
天冬 / 087
竹叶 / 088
竹茹 / 089
萎蕤 / 089
百合 / 089
贝母 / 090
白薇 / 090
紫参 / 090
柏叶 / 091
柏实 / 091
鸡子白 / 091
猪肤 / 092
瓜子 / 092
知母 / 092
石膏 / 092
桑根白皮 / 093
旋覆花 / 093
卷四 /095
茯苓 / 095
猪苓 / 098
泽泻 / 098
葵子 / 099
瞿麦 / 099
蒲灰 / 099
通草 / 099
石韦 / 100
茵陈蒿 / 100
连翘 / 100
泽漆 / 100
赤小豆 / 101
防己 / 101
海藻 / 102
商陆根 / 102
葶苈 / 103
芫花 / 103
甘遂 / 103
大戟 / 104
滑石 / 104
戎盐 / 104
硝石 / 105
芒硝 / 105
赤硝 / 106
矾石 / 106
云母 / 107
白鱼 / 107
文蛤 / 107
鸡屎白 / 108
猪膏 / 108
乱发 / 108
人尿 / 109
裈裆灰 / 109
黄连 / 109
朱砂 / 110
牡蛎 / 111
龙骨 / 111
附子 / 112
乌头 / 115
蛇床子 / 11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