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932010
内容简介
斗拱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大类,内檐斗拱通常作为支持天花板重量,或联系梁头节点的构件,其装饰性能大于结构性能。外檐斗拱根据位置的不同又分为柱头铺作、补间作和转角铺作(此为宋式命名法,清式命名法称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其中补间铺作主要起到稳定性的结构作用,转角铺作复杂的构造形式更趋向于适应屋顶的几何形式,而柱头铺作构造形式典型、力学作用显著、规范化程度高、使用数量最多。调研结果表明,五铺作柱头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中使用最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斗拱构造形式,因此本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唐、辽、宋、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典型建筑案例中的五铺作外檐柱头斗拱。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斗拱与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关系
第二章外檐柱头斗拱静力学特征研究模式的构建
第三章唐代南禅寺大殿柱头斗拱的静力学特征研究
第四章辽代独乐山门柱头斗拱的静力学特征研究
第五章宋代初祖庵大殿柱头斗拱的静力学特征研究
第六章元阳和楼柱头斗拱的静力学特征研究
第七章明代孔林享殿柱头斗拱的静力学特征研究
第八章清代孔庙七号碑亭柱头斗拱的静力学特征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