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42249
1.经验之作,权威引领
李忠秋凭借近20年教育培训行业的深厚积累,从大学讲台走向商业培训前沿,其专业性与实战经验不言而喻。本书凝聚其心血,倾囊相授爆品课打造的系统方法论,覆盖从精准定位到完美交付的全流程,深入浅出,极具实用性。
2.多样案例,实战指南
本书聚焦爆品课打造,内容丰富全面。从爆品定位、研发、品牌塑造、渠道拓展到交付的五大关键环节,收录了37位商业讲师的实战案例。这些案例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生动展现了各种打造爆品课的实践路径。
3.把握趋势,助力成长
深入剖析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帮助读者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抓住机遇。它不仅是一本理论教程,更是一份实战指南,能够助力读者提升课程打造和商业运作能力,在实现课程影响力提升的同时,收获收入增长与职业发展,实现个人与商业价值双重提升。
在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数字时代,如何打造爆品课?《卖爆:如何打造爆品课》深度剖析了商业讲师转型的底层逻辑,构建了从“知识输出者”到“爆品课”传授者跃迁的完整体系。全书围绕五大核心模块——定位、研发、品牌、渠道、交付,打造了“1师1课1生态”爆品课方法论的商业闭环。
书中还邀请了37位资深讲师分享实践经验,从五大关键环节入手,讲述如何打磨课程,提升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无论你是初入知识付费领域的新人,还是希望突破瓶颈的资深从业者,本书都为你提供了实用的方法论和实例,助力你的课程在海量内容中脱颖而出,实现商业与影响力的双赢。
你好,我是李忠秋,结构思考力研究中心创始人、董事长,50 万畅销书《结构思考力》的作者,T20 培训机构董事长俱乐部创始人。
专注于打磨、深耕一门爆品课,是我近 20 年在教育培训行业从业经历中最为受益的决策之一。在过去十几年间,我打造了口碑与收益“双赢”的爆品课《结构思考力》,并构建了一个持续增长的商业生态。
我拥有近 20 年的授课经验,从一名普通大学老师,到 2010年转型为商业讲师,再到 2014 年自主创业,组建了一支 30 人的专职讲师团队。从 2014 年起,我每年出版一本书,累计出版了《结构思考力》《透过结构看世界》等 12 部结构化思维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得到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得到 App 创始人罗振宇、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等人的联袂推荐。
我拥有超过 15 年的版权课产品运营经验。我打造的爆品课《结构思考力》,年交付时长达到2000天,单品累计销售额过亿元,累计为 3000 多家企业提供过培训服务,其中包含华为、阿里巴巴、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影响了 200 多万学员。此外,我还建立了覆盖 3000 多家培训机构的渠道生态,并创办了亿级培训机构联盟——T20 培训机构董事长俱乐部。博商、百仕瑞等 20 位国内顶级培训机构的创始人都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发起的 T20 培训行业企业家论坛,每年有 1000 多位培训机构创始人参加。
当前,中国培训行业正从野蛮生长逐渐走向垂直细分,从过去的泛化时代进入专业化的“精品时代”。在市场竞争中,每一位商业讲师都需要拥有清晰的定位和一门战略级精品课程,才能持续立足。然而,许多商业讲师却常常遭遇以下痛点问题:
- 能讲的课程种类繁多,但实际授课量却很少;
- 深陷“知识的诅咒”,难以精准把握市场和客户的真正需求;
- 不懂如何营销,尽管合作的培训机构众多,但推广效果不佳。
过去两年里,众多商业讲师和培训同行向我咨询如何打造一门爆品课程,并使其能够持续穿越市场周期。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将其划分为四个思维阶段:讲师思维、产品思维、经营思维、产业思维。这四个阶段见证了我从一名课酬仅 800 元的小讲师,成长为能够稳定连接 3000 多家企业培训机构、实现收入 10 倍增
长的培训公司创始人及产业生态经营者的过程。
一、产品思维帮我从被唱衰的“业余替补”,成为课量超 200 天的商业讲师
2010 年,我从高校离职后,加入了一家企业培训公司的课程研发部门,负责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我开始为产品进行定位、包装、宣传,并陪同销售人员拜访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与痛点,然后根据这些反馈撰写方案。
当时,我年轻且缺乏大企业工作经验,授课机会并不多。只有偶尔有临时需求且其他讲师因故无法授课时,我才有机会“救场”。这些临时需求的课程种类繁杂,我曾讲授过公文写作、情绪压力管理、PPT 设计制作等多种课程。
有一次,我在一家国企研究院授课,学员大多是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管理者。课后评价表中有一句评语:“非常荣幸能给这位李忠秋老师练手。”原本侃侃而谈、以会讲课为荣的我,看到这样的评价后深受打击。
由于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我讲授PPT 课程的机会逐渐增多。凭借产品经理的敏锐洞察力,我发现了企业的一大痛点:许多员工在制作组织汇报 PPT 时,逻辑不清、重点不明、效率低下。基于这一洞察,我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从学员需求出发,将课程重点聚焦于逻辑结构设计,专注于
讲授结构化思考,帮助他们切实解决沟通逻辑不清的问题。学员们对这门课程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说:“李老师,你不是在讲 PPT,而是在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
得到正向反馈后,我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定位,专注于《结构化思考》这一门课程。2012 年,我的月工资加上零星课酬,每月收入勉强达到 1 万元;2013 年,我运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打造爆品课程产品,仅靠讲课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 100 万元。许多人对培训行业的产品存在误解,认为一套课程 PPT、一个话筒、一位老师,便构成了一个产品。然而,从产品角度来看,不仅要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研发、构建,还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以《结构思考力》课程为例,目前我们已构建了包括线下课、线上课、微项目、企业思维教练服务以及讲师版权认证等在内的完整的、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体系。正因如此,这门课程才能穿越 10 年的经济周期,至今仍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
二、经营思维让我从普通讲师蜕变为有使命的企业经营者
2013 年,我仅讲授一门课程,却影响了近 3 万人。这一数字让我深受触动,我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讲授一门课程。于是,在 2013 年末的公众号里,我写下了这样一个目标:2014年要影响 10 万职业人学会清晰思考。
2014 年,我创办了结构思考力学院,加大研发投入,为企业中的基层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结构思考力》及相关思维类培训课程,并将全部精力聚焦于打造这一单品。许多讲师认为,只做一门课程过于狭窄,讲授多门课程似乎更为红火。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时代在不断变化,客户的需求正越来越走向垂直细分。
在一个领域深耕,做到“一米宽,一万米深”,便会发现其中可拓展的领域极为广阔。以《结构思考力》课程为例,曾经它的课程内容是笼统和泛化的,但凡涉及演讲、写作的课程,通常都会用一个章节来讲解相关内容。我们的团队花费了 10 多年时间深耕这一领域,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如今,这门课程能够针对企业不同人群和业务,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聚焦的力量。
在那时,我有幸找到了一个对标对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他从一个人、一本书、一门课起步,如今已创办全球知名的培训咨询公司,甚至成功上市。柯维在这一领域持续耕耘了几十年,其影响力遍布全球,尤其是他将教育家与企业家两种角色完美融合的状态,让我深受启发。我立志要
像柯维一样,将我们的企业打造成一家顶级培训咨询公司,让更多人学会清晰思考,并将“改善国人思维”确立为我们的企业使命。
正是这种经营者的身份,让我与其他讲师的思维结构变得截然不同。我从洞察客户需求出发进行研发,到思考产品的品牌、营销、销售、交付等全方位流程,为市场“量身打造”爆品课程,这才有了后来“结构思考力”这一爆品商业成果。
三、产业思维让我从一个普通的机构创始人,蜕变为行业引领者
2014 年创业之初,我便确定了与培训机构合作的商业模式,至今已构建了涵盖 3000 多家培训咨询机构的商业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业内各品类、各领域的培训咨询公司,并近距离观察了大量培训咨询公司的商业模式,如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设计、产品创新等。
2017 年,我们已与几百家培训公司展开了合作。然而在团队对招聘的新老师进行入职培训时,我却发现无人能够清晰地阐述培训行业的全貌。当时,培训行业尚未有资本进入,也无人对其进行精细的行业研究。
于是,我在同年开发了一门课程《中国企业培训产业链分析》,用于内部员工培训。
2020 年疫情暴发,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整个培训行业面临低谷。这段共克时艰的时期,也成为我从“经营思维”跃升至“产业思维”的黄金思考期。
2021 年,我在 3000 多家培训咨询机构生态中创办了“T20培训机构董事长俱乐部”,吸引了 20 位年营收超过 1 亿元的培训咨询机构创始人加入,并于每年 9 月 10 日举办 T20 培训咨询行业企业家论坛、标杆游学等活动,累计陪伴 2000 多位培训咨询公司创始人成长。通过 T20 培训机构董事长俱乐部,我与业内顶级培训公司创始人紧密合作,打造了一个强大的行业生态。同时,我也成为行业的“观察者”,能够从更全面的视角剖析、观察整个培训行业。基于对产业的深度了解,结构思考力的业务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2021年,在培训杂志的论坛上,我发布了一张史无前例的“中国企业培训产业图谱”。2023 年,我们还与腾讯合作发布了一版《中国企业培训产业白皮书》,这是我对行业的贡献,也是我长期观察积累的成果。
四、分享经验,助力行业成长
如何从讲师思维,升级为产品思维、经营思维和产业思维?如何专注打磨、深耕一门爆品课程?如何通过持续经营打造爆品课?
随着这几年咨询我的人越来越多,我决定将过去十几年打造爆品课的经验开发成了一门课程《李忠秋·爆品名师课》,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众多同行,帮助商业讲师、培训机构、经营型企业大学、知识 IP 以及想转型进入培训行业的人理解和掌握培训行业的爆品思维。
同时,我发起了“T20 培训生态圈·爆品课 100 工程”,旨在以“爆品方法论 生态资源 资本助力”为核心,以“价值第一、专注极致、共创共赢、长期主义”为价值输出,助力培训行业打造现象级本土爆款产品。我们希望在未来 10 年内,能够帮助 1万名学员掌握爆品思维,孵化出 1000 门爆品课,并助力 100 个
爆品成为品类冠军,为中国培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书正是我课程中最核心的方法论。它不仅是一部关于如何打造爆品课的教程,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收入爆发的实战指南。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认知篇、理论篇、实践篇。在“认知篇”中,我将引导读者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真正理解“破局”的关键所在;在“理论篇”中,我将揭秘打造爆品课的超级系统,涵盖从爆品定位、爆品研发、爆品品牌、爆品渠道到爆品交付的各个环节,帮助你构建一个完整、可持续发展的爆品课经营体系;在“实践篇”中,将有 37 位优秀商业讲师分享他们如何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并通过行动验证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和效果。
每一位商业讲师和培训行业从业者都可以通过这本书找到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明确目标,并最终实现收入的 10 倍增长。只要你愿意深入挖掘、专注投入并付出努力,成功就在你的手中。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影响我十几年的小故事:一户贫困的农户拥有一头全村人都羡慕的奶牛,全家人从早到晚围着这头奶牛忙碌,但这头牛仅能让他们勉强维持生存,因此他们家是全村最穷的。一个路人将这头奶牛杀掉后,这家人开始种菜、卖菜,最终住上了村里最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成为全村最富有的人。
那头曾被全村人羡慕、被他们视为宝贵财富的奶牛,正是将他们与贫穷捆绑在一起的枷锁。他们一直满足于这头奶牛能让他们免于毁灭的想法,直到失去了虚假的安全感,才不得不去寻找生活的新方向。
2009 年,我读到这个故事时,正在高校招生就业处担任就业指导老师。读完后,我不禁一身冷汗。当时,我意识到,尽管就业指导老师这份工作看似能让我凭借理论知识“一招鲜吃遍天下”,但我大学毕业后直接回到高校,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验,闭门造车的产物对学生是否一直有用,值得怀疑。我意识到,这份看似稳定的“好工作”,其实是一头限制我发展的“奶牛”。
2010 年,我杀死了这头“奶牛”,辞去高校工作,投身培训行业从零开始。我投递简历、打工,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有许多类似的“奶牛”。只有打破原有的依赖,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身处日新月异的培训行业更是如此,唯有“杀掉奶牛”,才能走得更远。今天,我邀请你与我一起跨越认知的鸿沟,开启爆品课的打造之旅,持续穿越市场周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