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6349306
【编辑推荐】
◆ 你是愿意每天花2小时“监督”他,还是愿意花21天培养他自主写作业的习惯?
◆专治孩子作业拖拉、态度懒散、依赖性强!培养内驱力从教他自主写作业开始!
◆ 不靠吼叫靠方法,不用督促用策略,让孩子从“被监督”到“自主写”“自主学”。
◆五大“陪写陷阱” 七大自主学习方法 孩子七大能力培养!为孩子注入成为优等生的源动力!让孩子从心底爱上学习,激发强大内驱力!
◆ 神经学副研究员 小学副校长 P.E.T.亲子沟通讲师,三大专业作者合力解决家长、孩子作业难题。
一回到家,就匆匆忙忙打开手机看个不停:
做作业时,要么喝水吃水果,要么去厕所;
刚写完几个字,就玩一会儿,再写几个字,再玩一会儿;
非常马虎,不是忘了小数点,就是写错了数字
……
因为写作业的问题,妈妈经常被气到崩溃!大吼,咆哮,常常情绪失控!不过任凭妈妈耐心教导也好,大发脾气也好,孩子还是丝毫没有变化,他们就是不愿写、不会写、写得慢,怎么管都起不到多大作用!
本书从避开陪写作业的五大陷阱、更有效地陪写作业、用七大方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等方面,让孩子的学习力、自信力、内驱力全面得到提升!通过辅导作业的方式,最终让孩子变得自律,让孩子的学习最终不再用家长督促!
第1章 陪写作业,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1.作业是学习的开始——陪写作业家长需要有容错心态/4
2.什么样的作业是合格的作业?——重新定义作业的标准/12
3.写作业的正确姿势是什么?——让孩子随心所欲爱上作业/19
4.写作业必须是独立痛苦的吗?——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 乐趣/25
第2章 陪写作业,家长要避开的五大陷阱
1.出人不出工——家长,你的态度让孩子学会敷衍作业/35
2.负责当监工——家长,你可是“多年媳妇熬成了婆”?/49
3.站在孩子对立面——家长,你和谁是一伙的?/56
4.层层加码——家长,你是孩子的另一座大山吗?/64
5.负责当验收方——家长,你是测试终端机吗?/70
第3章 不用督促的学习,从有效的陪写开始
1.“太好了,这道题错了”——写作业不是考试,而是一次学习/81
2.“我不能替你,但我能陪你”——陪写不是替代,家长要学会“懒”/90
3.“我又吼孩子了”——家长学会心平气和,孩子才能专注学习197
4.“你写作业的时间到了”——孩子的自律来自家长的平和与坚定/101
5.“你打算先做哪项作业?”——给孩子选择权,他才能学会负责/105
6.“闹钟响了就可以休息一会儿”——科学陪写,让孩子学会极致 专注/109
第 4 章 七大方法,让孩子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1.合作——用赢得合作的方法,让孩子愿意写作业/115
2.约定——用约定的方式,让孩子克服惰性,承担责任/123
3.感受——用认可感受的方式,让孩子迅速进入学习状态/131
4.训练——用花时间训练的方式,让孩子习惯成自然地主动学习/136
5.关注——用关注解决方案的方式,让孩子专注于学习本身/143
6.给予——用给予关注的方式,让孩子摆脱学习的孤独感/149
7.放手——用放手的方式,让孩子学会从挫败中站起来/154
第 5 章 陪写有方,养成孩子七大能力
1.自信力——让孩子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159
2.贡献力——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目标/164
3.影响力——让孩子可以影响自己的决定并为此负责/168
4.内省力——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171
5.合作力——让孩子能够与他人沟通、合作、分享、共情……/174
6.把控力——让孩子拥有面对生活中的限制做出反应的能力/177
7.判断力——让孩子拥有理性做出决定的能力/180
第6章 全面赋能,促进孩子学习能力迁移
1.“我有我的长项”——让孩子学会关注自己的优势/185
2.“我可以坚持很长时间”——孩子学会专注才能更好地去专注/189
3.“我知道问题在哪里”——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192
4.“我知道怎么做,我可以继续做”——学会方法论更有坚韧度/194
5.“哪怕我不喜欢,我也能做好”——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197
6.“我只需要多迈进一点点”——让孩子学会探索/199
第 7 章 陪伴学习,其实是家长的第二次成长
1.原来我也是个好学生——学习是终身的,家长你也一样/207
2.原来我可以是个好同伴——把孩子当朋友,学会换位思考/213
3.原来我是一个好教练——教,是更好的学习方式/221
4.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孩子成就了我们/229
《不用督促的学习》这套系列图书,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真谛。当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学习效率自然倍增。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与积极规划的能力是孩子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书中通过大量生动案例,手把手教会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一关键能力,无疑是每位家长的福音,值得强烈推荐。
——杨炀|香港大学博士,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入选者。
这本书真的救了我!以前陪孩子写作业总是吵架,现在我们母子俩的关系越来越好。
——本书读者,8岁男孩妈妈
“我不能替你,但我能陪你”
—— 陪写不是替代,家长要学会“懒”
妈妈越“懒惰”,孩子越勤快的案例不胜枚举。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了为孩子操心,孩子也习惯了被家长操控。在生活中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很少在学习上能做到不用督促。 家长催得越多,孩子越被动。作业不登记,因为“妈妈会告诉我有哪些作业”;作业拖拉、不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写,因为“反正一定会有人不断提醒我”;一遇到稍难的题目就停下来,因为“妈妈还没有告诉我怎么做”。
作业的主体是孩子,但有的家长迫切准备着随时给孩子提供帮助,甚至最后还包办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瞎勤快”不仅剥夺了孩子试错的机会,还让孩子认为反正无 论做得怎么样,最后家长都会指点指点,既然做多错多,不如不做,或者只按父母的想法做。
事实上,如果父母不急,孩子自己就会着急。关于陪写 作业,家长可以陪,但是不能一直陪,家长可以辅导,但不能一问就回答。如果没有收到孩子的求助,父母绝对不能妄 自采取行动,不仅因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基本上只能由孩子自己解决,而且即使是父母,也未必真正了解孩子的 需求,过于主动提供帮助,有可能弄巧成拙。
- “懒 ” 于 解 答
“勤快”的家长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孩子答疑解惑,或是 促使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写作业本是孩子的事,理应由孩子独立完成。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孩 子自律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学习难题。 家长过多帮助,可能使孩子产生惰性。家长在这中间担任的角色应是适度的督促者、引导者而非全能的辅导者。当孩子 写作业遇到困难时,切忌一步到位提供答案,不妨以类似例 题引导孩子思考,帮助他解决学习难题。
“这道题确实有点难,妈妈举个例子……如果你这道题 会了,完成作业上的题目应该没有问题,试试吧。”(举一反三)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你会想到哪一件事?如果想要把 这件事写下来,你觉得怎么写更吸引人?”(第三者视角)
“如果想要搜集关于熊猫的资料,你可以通过哪些途 径?哪些是可以自己完成的?哪些需要我的帮助?”(明确责任)
“这里确实错了,试试从头开始检查,看看哪一步出了 问题。”如果孩子还是没有检查出来,可以给一些小范围的提示,循循善诱。(不轻易“解救”)
小智的妈妈是个博士,在大学里任教,教生物工程专 业。有一天,小智看了一则新闻学到了“转基因”这个词, 饶有兴趣地问妈妈:“爸爸妈妈生了我,我是你们的转基因产 品吗?”妈妈一听,正好是个机会,于是她准备把转基因的 概念、技术、利与弊等知识,毫无保留地全部教给小智。可 是还没等妈妈讲完,小智就感到索然无味,立马叫停了妈妈 的“专业培训”。
爸爸见状,带着孩子去观察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品包装 上的成分表和食品的外观。小智发现同样是黄豆,转基因黄 豆粒粒饱满,大小均匀,而老家带回来的非转基因黄豆,大 小不一,颜色暗淡无光泽。
小智问爸爸:“转基因黄豆看上去更吸引人,为什么人们 更愿意选择非转基因的食品呢?”顺着小智提出的问题,爸 爸和他一起上网查找资料。随着了解到的内容越来越多,小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既然妈妈就是专家,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去找答 案,为什么不让妈妈直接说答案?因为比起答案,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更为重要,只有孩子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把枯燥的 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理解。
- 勤于鼓励
“懒”并非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放纵,而是一种有智慧、有策略的放手教育的方法。当孩子写作业积极性下降时 要鼓励:我看到你已经完成了……这些方面(书写、思考的 角度、正确率)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你一定能又快又好地 做完作业。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要鼓励:这类题目确实有些难度,妈妈也不能马上想到答案,还记得上次做这类题目的时候,你 是怎么成功的吗?要不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试试 ……
当孩子有错题不想改时要鼓励:我看到这么多题都答对了,真了不起,这一点点错题订正过来,这份作业就完美了, 你觉得自己几分钟能完成?
当孩子不想背诵时要鼓励:这么长的段落,一下子都背出来不容易,你竟然已经背了一半。如果我们分段背,相信对你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有的孩子一开始投入学习,就给自己设限,认为自己不行,可能会说:“这篇作文我只能写这些内容了。”或者说: “我只会答这道简单的题。”孩子之所以会选择逃避学习中的 难题,根本上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不喜欢自己。如果父 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认同感,即便父母不做什么, 孩子也会愉快地接纳自我,认真地投入学习中。
小儒的妈妈是博士,习惯了高效率地学习和工作,常 常对8岁的小儒大为不满,在她看来,小儒学习的过程就是拖延、磨蹭的代名词。小儒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妈妈 就把写作文的要求跟他强调了:选择什么内容读者感兴 趣、什么题目吸睛、怎样开头引人入胜、什么内容前后呼 应又扣人心弦。
这天,妈妈带小儒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回来正 好写周记。小儒觉得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有好几个,要选哪 个写还真让人犯难。最后他决定写磁铁。
要写开头了,小儒按照妈妈的要求,特别想写一个吸 睛的开头,不想用四平八稳的时间、地点、事件的传统方 式来写。可是这不容易做到啊,他思来想去想不出,就这 么想着大半小时过去了。妈妈实在忍不下去了,直接给他抛了个题目“磁力线现形记”,小儒觉得很不错,马上写 了个开头。
接下来该写方法说明了,妈妈给他梳理了一遍,觉 得自己说得清晰明白。可是小儒觉得太复杂了,毕竟二年级的孩子,要用那么多字表达,很难啊。于是开始磨蹭上 了,从晚上8点坐在那儿就没动笔,到了10点还是只有 题目和开头。妈妈觉得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小儒这个磨蹭 劲是改不了了。
周末,妈妈参加完家长课堂的学习,决定在写日记这 件事上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权。
有一次,小儒因为突然腿疼被提前接回家,时间充 足,决定补上周漏写的日记。妈妈想着反正时间充裕,不再催促,由他自己发挥。果然,他自己想出了“呀,虫 子”这个题目。接下来妈妈只是在开头给了适当引导,后 面口述的内容出乎意料,结尾让人眼前一亮,前后文衔接 也不错。他自己也很满意,妈妈对日记进行了肯定与鼓 励:“题目有意思,让人一看就想知道是什么虫子,结尾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开始分自然段了。”
这样奠定了一个愉快的基调,再加上时间充裕,妈妈 心态放松,没有不断催促。而且,抓虫子是小儒自己动手的,虫子结蛹、变蝴蝶也是他亲眼所见。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小儒落笔洋洋洒洒,中间只问了几个不会的字。写 完意犹未尽,拿出亲手做的蝴蝶标本,认认真真画了一只 漂亮的蝴蝶。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应该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开始学习前,通过调动孩子已有的成功体验,帮 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让孩子带着“我能行”的信念尽快投 入学习。
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关注孩子完成得好的部分,不管是写作业的态度、作业的回答情况,还是思维的过 程和角度,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表达出旁观者 的欣赏和肯定,鼓励孩子先完成,再完美。
比“关注成就”更重要的是“鼓励进步”。孩子如果能感受到家长真诚的鼓励,往往能激发自己更大的学习动力和 坚韧性,不断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对孩子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当家长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别忘了通过口头鼓励以及肯定的眼神、微笑、 拥抱、拍拍肩膀等肢体语言或是书面留言评价强化孩子的自 我认同感,不断的鼓励能催生孩子今后勤奋学习、勇往直前 的精神动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