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842012
编辑推荐
对新闻宣传及企业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的企事业高中层领导、企事业报刊主编、网络负责人、部门主任及内刊内网编辑、记者、通讯员、党政工团妇有关领导,也可作为新闻系学生的参考书。
读完此书*深切的感受是一个字:实。实际、实证、实践、实用。对基层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和初入新闻媒体之门的从业者,这是一本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好教材!
人民日报社资深新闻培训专家经典教案十五讲,熔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于一炉,紧跟时代,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深入浅出,案例具体!
读完此书*深切的感受是一个字:实。实际、实证、实践、实用。对基层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和初入新闻媒体之门的从业者,这是一本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好教材!
人民日报社资深新闻培训专家经典教案十五讲,熔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于一炉,紧跟时代,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深入浅出,案例具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系统新闻学教材,其主要特点是紧跟时代,涉及面广,实用性强,深入浅出,案例具体。一书在手,新闻采编不愁,新闻讲学无忧。作者积三十余年办报、办刊、办网的经验,对新闻理论与实务操作的讲解明晰且生动。此书适用于对新闻宣传及企业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的企事业高中层领导、企事业报刊主编、网络负责人、部门主任及内刊内网编辑、记者、通讯员、党政工团妇有关领导,也可作为新闻系学生的参考书。
目 录
前言 / 001讲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 / 005 一、加深对新闻的理解 / 005 二、学会提问 / 008 三、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 / 011 四、写新闻稿的基本要求 / 012 五、怎样把稿件写得有血有肉 / 014 六、如何提高上稿率 / 019第二讲 通讯与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 021 一、通讯的种类与基本写作方法 / 021 二、新闻特写的写作手法 / 023 三、人物通讯怎么写 / 026 四、述评的要求与写法 / 029 五、什么是深度报道 / 031 六、深度报道实例分析 / 033第三讲 新闻的选题与策划 / 039 一、什么是新闻选题 / 039 二、新闻选题的原则与渠道 / 040 三、什么是新闻策划 / 045 四、企业新闻策划的原则 / 048 五、企业大型活动的策划 / 051第四讲 会议新闻与新闻摄影理念 / 053 一、公文与新闻的不同 / 053 二、会议新闻的基本写法 / 054 三、会议照片与摄影理念 / 057 四、如何把领导讲话变成新闻稿 / 059 五、谈谈图片专栏 / 061第五讲 编稿、标题与新闻评论 / 065 一、选稿改稿的技巧 / 066 二、差标题的主要毛病 / 069 三、如何取个好标题 / 070 四、要好标题,不要“标题党” / 075 五、如何为版面配图片写说明 / 076 六、新闻评论 / 077第六讲 报刊版面编排实战谈 / 083 一、报刊出版的基本程序 / 083 二、报刊版面的视觉表达及特点 / 084 三、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技巧 / 087 四、专刊、特刊、专题的版面策划 / 089 五、版面设计的新思路 / 090第七讲 网络宣传与媒体融合 / 093 一、新媒体的特性及规律 / 093 二、用互联网思维来做新闻 / 097 三、网络新闻编发要点 / 100 四、认识当前舆论环境 / 101 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 103 第八讲 内刊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107 一、明确办刊宗旨 / 107 二、关注读者对象 / 108 三、定好栏目设置 / 109 四、实现多重功能 / 109 五、内网内刊互补 / 110 六、阅评两份内刊 / 111第九讲 采访礼仪 / 120 一、采访礼仪的重要性 / 120 二、怎样握手 / 122 三、怎样交谈与提问 / 125 四、日常生活中怎样说话 / 127 五、怎样着装 / 131 六、怎样与外国人打交道 / 132 七、怎样电话采访 / 133第十讲 如何办好报纸副刊 / 135 一、副刊是中国报纸的重要特色 / 135 二、报纸副刊的重要作用 / 136 三、办好副刊的基本点 / 138 四、副刊编辑的杂家意识 / 141 五、全媒体时代副刊如何与时俱进 / 142第十一讲 行政公文写作概要 / 146 一、什么是行政公文,它与新闻有何不同 / 146 二、“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 148 三、行政公文的基本主体格局 / 149 四、行政公文的“模糊语言” / 152 五、写好会议纪要 / 154 六、规避公文写作中的问题 / 156第十二讲 企业文化建设 / 158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 158 二、企业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 160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 161 四、企业文化七要素 / 163 五、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 165第十三讲 网络舆情与危机公关 / 168 一、从网络事件看互联网特征 / 168 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现状 / 170 三、如何采写突发事件 / 173 四、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工作 / 176 五、如何做好危机公关 / 178第十四讲 新闻发言人与如何应对媒体 / 182 一、什么是新闻发言人 / 182 二、新闻发言人的条件 / 184 三、新闻发言人班子组建 / 186 四、如何面对媒体、开好新闻发布会 / 187 五、遇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媒体记者 / 191 六、实例分析 / 193第十五讲 成才之路 / 195 一、成才四条件 / 196 二、转变我们的学习理念 / 200 三、既要学“术”更要悟“道” / 204 四、说说失败之因 / 205师友论谈 / 209郑荣来:善写随笔的老姚 / 209邱陵: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读姚赣南先生《乐在旅途》 有感 / 210忧郁的风:“姚新闻”讲课印象 / 213孟江波:内外兼修 立品为先——记报坛书家姚赣南与他的文化 创作 / 215杨欣波:我“淘”到了于光远的珍贵著作《碎思录》 / 216自述与随想 / 219自述:我干新闻工作完全是偶然的 / 219生活随想39则 / 228后记 / 231附录一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 233附录三 投稿电子邮箱或电话 / 237附录二 采编日历 / 256
前 言
前 言写一本全面、新锐、实用的新闻教学方面的书,一直是我的心愿。这个机缘从2003年开始来到了。那一年,我承担了新闻培训工作的任务,从此开始讲授新闻课。一转眼14年过去了,我边实践,边讲课,边总结,积累了一些提纲式的教案。2016年11月起,我带着理性思辨,陆续把这些教案整理成章,于是写成了这本书。这是30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与时代同步的成果。我从20世纪80年代起,走过许多地方,采访过许多人,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上百万文字;在互联网时代,开设了微博、博客,又为微信公众号写稿。其中,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达23万人次,可见读者不少。在这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在采访、写作、编辑、上网过程中,不断加深了我对新闻的理解。出版社的主编郑重地告诉我,写书要注重理论性与系统性。系统性似乎不成问题,一讲一讲地串起来就是系统了。然而,这个理论性——新闻学的理论性却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免要多讲几句。西方的新闻观之始,是西方在封建社会后期资产阶级为反对统治阶级,运用报刊等工具宣传民主、自由、平等概念,认为新闻自由是“天赋人权”。这在当时无疑有进步作用。后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记者一直被称为“无冕之王”,这一说法流传甚广,无不与自由主义理论有关。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新闻学上又有社会责任理论及调查新闻学等流派的兴起,揭丑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大量产生,即目前我们常说的深度报道。什么是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如果照本宣科回答,也可以,但不具体,不生动。其实,新闻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得非常紧密的科学,理论指导着实践,大量的实践又不断丰富着理论,检验着理论,发展着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量的新闻记者、编辑、通讯员才是理论的初创立者。研究中国的新闻史,可以发现新闻人才辈出,理论丰满。我们不必对新闻理论进行呆板的演绎,用观点罗列与繁琐推断来得以解读。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新闻实践所得出的新闻共性、个性、认识等方面加以总结,创立自己的学说。新闻理论可分为理论新闻学与应用新闻学。前者以研究基本概念与一般规律为主,后者以研究采访、写作、报业经营等为主。两种理论研究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补充。由于新闻是有立场、有观点的,又是由人来研究的,所以在研究中会产生各种流派与学术见解,不足为奇。研究新闻学,立场不同,视角不同,方法不同,即使看到同一事实,得出的结论有时也会不相同。学者们可以各自表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讨论,可以交锋,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保留己见。但不管如何,政治立场对于观点表述的影响无疑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言论自由会有着不同的限度。我们应当坚持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意志、贴近实际生活的新闻理论。在我国,追溯远一些,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于1918年发起创建中国个新闻学研究会──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标志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走上正轨。著名报人徐宝璜、邵飘萍都是研究会的教师。1919年,徐宝璜的专著《新闻学》一书得以出版。1979年,我在北京的图书馆读了这本书。同时,还读了邵飘萍的名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学新闻,弄懂一些基本概念是必要的。但须知,概念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相对于纯理论的研究,我侧重主张加强在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如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网络、摄影方面的研究,甚至可以延伸到广告、发行、多种经营等。这可能与我这30多年从事的新闻工作有关,因为这30多年间,我在几家新闻单位工作过,从事过采访、写作、编辑、组版、广告、发行、网络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这些工作几乎包括整个新闻链条的全部。我讲的课都是短训班,我一直主张不采用学院式的讲授方式,不会对一个名词、一个概念讲上一两个小时。我毕业于学院,不否认研究学问需要缜密思考与逻辑推理,但不赞同云里雾里的繁琐哲学、名词套名词的绕口章句。我主张用启发式、提问式、回答式、讨论式、研究式、质疑式、互动式、交流式、课堂作业式的方式授课。这样做,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员们爱听,爱听到不玩手机,不打瞌睡,更不会交头接耳小声聊天,而是全神贯注地听着,频频点头,与老师有眼神交流。这种场景,只有在几十次上百次上课后才能充分体验到,实在是一种享受。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员们学得快,记得牢,用得着。不要以为自己是多么高明的老师,似乎是来指点迷津的。其实,学员们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水平也不差。我的任务只是把新闻的基本概念捋一捋,用PPT课件,用图片、视频、案例来佐证观点,讲一些经验教训,把那一层窗户纸点破而已,让学员们看到那窗户纸外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巧妙的宣传,是不用“宣传”两字,而终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实在的理论,是不自诩为“理论”,不死背条文,而是把理论、观点通过对生动事例的陈述娓娓道来。一言以蔽之:大道至简。新闻是有价值的。什么叫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实质是,这条新闻传播出去后,对受众的作用力有多大?对传播方的作用力又有多大?是默默无闻还是响遏行云?是死水一潭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书也是有价值的。什么叫书的价值?就是读者是否接受这本书的码洋,以及它出版后在读者中的反应,是否良好?能否推动实际工作?能否经常翻翻?能否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正是我写完这本书后在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在读者的反馈中才能知晓。我期待着。
姚赣南于《人民日报》社金台园
姚赣南于《人民日报》社金台园
媒体评论
姚赣南先生讲的不是纯新闻理论,没讲空泛的概念,而是侧重于实际运用和操作,属新闻实用理论。当与前辈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读完此书,给我*深切的感受是一个字:实。实际、实证、实践、实用。对基层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和初入新闻媒体之门的从业者,这是一本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好教材!
姚赣南先生的这本书,虽然只是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但其鲜明的个性与服务基层的独特站位,使其在众多教材中引入注目。
千万不要小看了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他们比历史上任何史官都更详尽地将历史事件记录在案,这些事件有大有小,其意义可能不同,但它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只有真实地报道才是真正对社会、对人民负责,也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关键,是全面而不是片面,是深入而不是肤浅,是客观而不是臆断,方能洞悉新闻事件的真相。
新闻事件本身是客观的,但报道客观事物的人是有思想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原总编辑、社长:武春河
读完此书,给我*深切的感受是一个字:实。实际、实证、实践、实用。对基层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和初入新闻媒体之门的从业者,这是一本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好教材!
姚赣南先生的这本书,虽然只是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但其鲜明的个性与服务基层的独特站位,使其在众多教材中引入注目。
千万不要小看了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他们比历史上任何史官都更详尽地将历史事件记录在案,这些事件有大有小,其意义可能不同,但它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只有真实地报道才是真正对社会、对人民负责,也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关键,是全面而不是片面,是深入而不是肤浅,是客观而不是臆断,方能洞悉新闻事件的真相。
新闻事件本身是客观的,但报道客观事物的人是有思想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原总编辑、社长:武春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