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914085
《城市之光》
前言
章 美国风情画:纽约—华盛顿城市圈
节 纽约:天堂与地狱
第二节 费城:美利坚摇篮
第三节 华盛顿:冒险家的乐园
第四节 波士顿:美国的雅典
第二章 美国往事: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圈
节 芝加哥:堕落与光荣
第二节 底特律:荣耀与凋零
第三节 匹兹堡:梦想与现实
第三章 边城英烈传:得克萨斯州
节 德州:牛仔与音乐
第二节 达拉斯:行走与寻找
第三节 休斯敦:穿越星际的旅程
第四章 欲望都市:新奥尔良—迈阿密城市圈
节 新奥尔良:欲望与毁灭
第二节 奥兰多:阳光下的乐园
第三节 迈阿密:阳光下的孤独
第五章 环太平洋:洛杉矶—旧金山城市圈
节 洛杉矶: 好莱坞电影的传奇
第二节 旧金山:自由思想的圣地
第三节 拉斯维加斯: 神奇的“海市蜃楼”
第四节 西雅图: 夜已深,爱未眠
第六章 巨大的潜能:加拿大
节 多伦多: 北方好莱坞
第二节 魁北克: 孤傲之美
第三节 温哥华: 玻璃之城
第七章 那年阳光灿烂:拉丁美洲
节 墨西哥: 边境的忧伤
第二节 巴西: 未来之国
第三节 阿根廷: 遥远的南方
后记
《荣耀之影》
前 言
章 时光驻留:法国篇
节 塞纳河畔
第二节 巴黎地下铁
第三节 梦想照进现实
第四节 扩张中的城市
第五节 田园赞美诗
第六节 戛纳风云
第二章 自由意志:德国、奥地利篇
节 柏林往事
第二节 巴伐利亚梦田
第三节 飞往美国的航班
第四节 蓝色多瑙河
第三章 寻找隐世英雄:意大利篇
节 罗马风情画
第二节 狂野南部
第三节 西部往事
第四节 “漂”在威尼斯
第四章 情感与理智:英国、爱尔兰篇
节 伦敦谍影
第二节 工业中的躁动
第三节 恬静自然乡
第四节 生命的舞动
第五章 活色生香:西班牙、葡萄牙篇
节 安达卢西亚寓言
第二节 激情马德里
第三节 今昔碰撞的北部
第四节 异色伊比利亚
第五节 葡萄牙秘境
第六章 机遇之歌:东欧篇
节 美丽心境界:波兰
第二节 秋天里的春光:捷克
第三节 长长的逆境:匈牙利
第四节 流浪者之歌:南斯拉夫地区
第五节 下一站天堂:罗马尼亚
第七章 故事中的故事:俄罗斯篇
节 敖德萨阶梯
第二节 莫斯科挽歌
第三节 迷情圣彼得堡
第四节 伏尔加格勒潜行者
第五节 乡土俄罗斯
第六节 横穿大陆的旅行
第八章 更好的世界:北欧篇
节 电影实验室:丹麦
第二节 永恒记忆:瑞典
第三节 薄暮之光:芬兰
第四节 风的故事:荷兰
第九章 天堂此时:南欧篇
节 时光之尘:希腊
第二节 水上漫步:以色列
第三节 小亚细亚往事:土耳其
后记
《未尽之路》
前言
章香港有个好莱坞:中国香港篇
节 影·城
第二节 城市上空的乌托邦
第三节 港岛摩天大楼
第四节 市井街区风情画
第五节 地下香港
第二章太阳照常升起:中国大陆篇
节 影·地
第二节 从苏州河到黄浦江
第三节 北京,北京
第四节 那些县城和乡村
第三章台湾往事:中国台湾篇
节 影·域
第二节 悲情城市
第三节 台北不是我的家
第四节 高雄,南方的海港
第五节 单车环岛日志
第六节 小城故事
第四章东京物语:日本篇
节 影·岛
第二节 东京家族
第三节 江户幕府
第四节 浅草小子
第五节 东京爱情故事
第六节 青木原树海
第七节 秋叶原
第八节 东京塔
第五章太极旗飘扬:韩国篇
节 影·半岛
第二节 忠武路
第三节 江原道
第四节 光化门
第五节 南山塔
第六章我在伊朗长大:伊朗篇
节 影·中东
第二节 何处是我电影的家
第三节 逃离德黑兰
第四节 天堂的孩子
第七章宝莱坞生死恋:印度篇
节 影·国
第二节 宝莱坞
第三节 大河之歌
第四节 泰姬陵
第八章 热带疾病:东南亚篇
节 影·海
第二节 西贡
第三节 湄公酒店
第四节 突袭东南亚
第九章 澳洲乱世情:大洋洲篇
节 影·洲
第二节 中土世界
《城市之光》
“展开双手,去感触一下这个城市的气息。路灯和人们的梦想在这里相映成辉”,这是来自美国R&B 天后艾丽西亚·凯斯(Alicia Keys,1981~ )的代表作Empire State of Mind 中的一句歌词。与天后一起合作这首歌的便是享誉全球的嘻哈歌手Jay Z(1969 ~ )。Empire
State of Mind 加入了自由时尚的音乐元素,一组强劲的动感节拍震撼人心,对人类梦想追逐的勇气直冲云霄。伴随着这音乐节奏“嗨起来”,用心来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气息与脉搏。 倾听,来自纽约的声音。你对于城市的所有想象,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印证。富人的极致奢华在这里被高调地一一展现;人生所能经历的苦难,也隐藏在这熠熠生辉的都市中,时刻警醒着人们梦想是自由的,梦想也是残酷的。这里有高楼林立,也会有穷街陋巷;有衣冠楚楚,也会有衣衫褴褛;有纸醉金迷,也会有穷困潦倒。总之,世间万象,人世百态,永远在这里持续上演,永不停歇。
纽约位于美国东海岸的东北部,即哈德逊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它是美国大城市,也是美国早的首都所在地,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 ~ 1799)于1789 年在这里宣誓就任美国任总统。纽约在金融、传媒、教育、娱乐、时尚等各方面都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同时,这里还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意大利探险家乔瓦尼·达·韦拉扎诺(Giovanni da Verrazzano,1485 ~ 1528)曾受法国国王的派遣探险新大陆,于1524 年发现了位于北美东海岸的重要海湾纽约港。在后来的一系列历史巨变中,纽约于1609年成了荷兰的殖民地;1624 年,荷兰人又在如今的曼哈顿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区;1626 年,当时的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彼得·米纽特(Peter Minuit,1594 ~ 1638)用时值约24 美元的价格从当地的印第安人手中购买了曼哈顿;1644 年,英国统治者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区。由于当时正好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 ~ 1685)的弟弟约克公爵(James II and VII,1633 ~ 1701)的生日,新阿姆斯特丹作为礼物被送给了约克公爵并改名为“纽约”,该城之名由此而来。纽约也从这一天开启了属于它的世界,直至其灿若星辰,照耀整个世界。
纽约市由五个区组成,即布朗克斯区、曼哈顿区、皇后区、布鲁克林区以及斯塔滕区。这里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本土文化与世界各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使得这座城市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熔炉”,并以一种天然的包容姿态,乐此不疲地一次又一次地张开双手迎接任何一个追随梦想远道而来的客人。所以,当你在纽约听到任何外来声音时,请无须讶异,这就像那个“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她以一种自由姿态,矗立在哈德逊河的河口附近,召唤着所有的追梦人,并告诉他们在这里必须拥有宠辱不惊的情怀,能够在辉煌之外看得清窗外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纽约的姿态除了经济上的强势、科技上的领先之外,在文化艺术领域也毫不示弱。这里有数以千计的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各种科学艺术研究中心。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美国戏剧和音乐剧的重要发源地——
百老汇剧院区;这里有全世界的艺术会场—— 林肯艺术中心;这里有全美的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等。这里还有世界名校——
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纽约这座大都市对美国文化、历史以及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锲而不舍的阐释与传播。
《荣耀之影》
在巴黎,不论你身处何处,只要转身,便能看见塞纳河。几千年来,塞纳河一直被奉为巴黎的母亲,她宛若游龙般穿过市区,源源不断,日夜不息。清澈的河水自朗格勒高原流出,孕育着巴黎人的灵魂,也给这座城市带来活力。无数次历史变迁,河水从来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流淌,像远古时代一样,无言地注视着这座城市的悲欢,每日每夜用自己的方式为两岸的居民们洗刷尘世的忧伤。河的两旁绿树参天,咖啡馆、画廊鳞次栉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协和广场……巴黎的名胜古迹环绕在两旁,吸引着艺术家们的目光,对他们来说,塞纳河就是梦想与灵感。
塞纳河的左岸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异国风情,随意找一家咖啡馆坐下,点一杯卡布奇诺,远眺塞纳河的景色,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气息。除了咖啡馆,画廊、小剧场、电影院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 ~ 1961)、爱弥儿·左拉(Émile Zola,1840 ~ 1902)、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 ~ 1941)、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 ~ 1867)、司汤达(Stendhal,1783 ~ 1842)都在此留下过足迹。这里更是巴黎电影思想的交汇之地。20 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人齐聚一堂,在这里讨论剧本,分享自己的拍摄经验,探索着电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左岸派”的名称便来源于此,1950年末,这个新的电影团体应运而生,他们以清新的实验风格吸引了法国市民的关注,也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些咖啡馆和小影院则成了他们的阵地。“左岸派”的旗帜性人物阿伦·雷乃(AlainRenais,1922 ~ 2014)曾和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在这里讨论出了他们重要的作品 ——《广岛之恋
》(Hiroshima mon amour ,1959),在两位大师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下,他们终完成了文学和电影的牵手。阿伦·雷乃从小就对电影非常迷恋,他曾在
14岁时独 立制作了一部8mm的短片,之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被巴黎电影学院录取。但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他觉得学校的课程枯燥乏味,还不如自己去电影博物馆看片学习,便选择了退学。这位迷恋现代主义文学的青年整日在左岸的咖啡馆转悠,在此结识了很多文学巨匠,包括杜拉斯和阿兰·罗布-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
~ 2008)。
《广岛之恋》是阿伦·雷乃的部长片,它推出时和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 ffaut,1932 ~ 1984)的《四百击》(Lesquatre cents coups ,1959)一起备受关注。影片讲述了一个法国女演员来到广岛拍摄一部反战电影,她邂逅了一名日本人,两人之间萌生了爱意。在之后的两天里,他们一直在不断地争吵、做爱、聊天,以求获得精神上的一致。可惜,后他们还是无法达到统一,彼此只能做出让步与和解。雷乃还在其中插入了女演员曾经和一名德国军人的爱情经历,并与广岛原子弹的创伤联系起来。阿伦·雷乃后来影响到了海峡对岸的英国著名导演彼得·格林纳(Peter Greena way,1942 ~ ),格林纳威曾说:“我觉得阿伦·雷乃在电影史上的地位不亚于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1930 ~ )。”罗伯特·格里耶也是“左岸咖啡馆”的常客。作为小说和电影双管齐下的艺术家,他秉持着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个世界无意义,也不荒谬,只是客观存在。他在为阿伦·雷乃撰写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L’annéedernière à Marienbad ,1961)时,也决定过一把电影瘾,《不朽的女人》(L’immortelle,1963)和《欧洲特快》(Trans-Europ-Ex-press,1966)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欧洲特快》中,格里耶玩了一个“文本游戏”,讲述了一个作家真实生活和虚构创作间相互控制的故事。阿伦·雷乃和格里耶的合作让电影和文学牵手,电影也可
以像文学一样成为表达虚幻概念的艺术媒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