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91495
在网络信息碎片化时代,把时间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成就自我。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详尽地分享了一些可以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工具、方法,让你收获高效人生。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阅读性。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工作经验,详尽分享了一些可以更高效工作、极zhi工作的方法。包括怎样去提升工作效率和状态,实现时间利用的*大化;如何把时间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分享项目管理和质量把控的工具方法等。从而帮助读者实现极zhi工作,大限度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与幸福。
章 “心”出发: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珍惜时间
1.1 人生格子图 / 002
1.2 斜杠青年为何能成为斜杠青年 / 004
1.3 目标刺激法:不是“梦想”的梦想清单 / 006
第二章 “想”入手:当断则断,加速思考
2.1 快速做决定,别在选择中浪费时间 / 010
2.2 以结果为导向,思考直奔重点 / 013
2.3 洞察消耗时间和精力的黑洞 / 016
2.4 习惯的工作也可以不一样 / 023
第三章 “说”优化:有话直说,告别冗长沟通
3.1 职场中那些让人讨厌的说话方式 / 028
3.2 “有话快说”和“有话好好说” / 032
3.3 识人说话:用DISC识人 / 039
第四章 “做”提升:通过优化工作方式提升效率
4.1 表达可以再快点:使用语音输入法 / 052
4.2 五步开会法:让会议更高效 / 054
4.3 自制工作清单:善用TO DO LIST / 059
4.4 定制自己的工作模板 / 067
4.5 学会SAY NO / 073
4.6 复盘的神奇作用 / 076
4.7 别小看发邮件这件事情 / 084
4.8 遇到没做过的工作,有什么快速解决办法 / 088
第五章 “器”巩固:优化工作设备,巩固高效基础
5.1 好的工作环境给你更好的工作状态 / 092
5.2 建立自己的信息资料库 / 096
5.3 好用的项目管理工具 / 106
5.4 换个同桌也能提升效率? / 112
5.5 上班戴上耳机听什么? / 114
第六章 “情”修养:工作中负面情绪的调整
6.1 坏情绪不是你不好好工作的理由 / 120
6.2 不回避负面情绪 / 125
6.3 四招快速扫除阴霾心情 / 129
6.4 提防“战略性焦虑” / 133
6.5 对工作没兴趣,根本不是事儿 / 135
6.6 把自己当成创业公司的老总 / 138
第七章 “身”努力:充满精力,才能投入极致工作
7.1 早起是不是必需的 / 142
7.2 爱上运动,习惯运动 / 145
7.3 食物能帮我们什么忙 / 151
7.4 保持专注并不难 / 156
7.5 下午上班总是很累 / 163
7.6 如何在放假前后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 165
第八章 “时”运转:用好碎片化时间,相当于你又多了一天
8.1 时间都去哪儿了 / 170
8.2 碎片化时间到底有多少 / 174
8.3 经常出差的人如何高效工作 / 177
8.4 两个你想不到的不加班诀窍 / 182
第九章 “学”不息:不断成长才能更加极致
9.1 学什么才是有效的?找出核心技能才是王道 / 188
9.2 如何制订职场学习计划 / 191
第十章 从“找”升级:找工作不困难
10.1 建立个人品牌,轻松被工作找 / 196
10.2 时薪是选择工作的标准 / 199
10.3 选择比努力重要 / 202
10.4 找工作也要做背景调查 / 208
第十一章 对“人”重视:万不可忽略领导和同事
11.1 用“4W1H”法则搞清领导需求 / 214
11.2 遇到爱加活的领导怎么办 / 219
11.3 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技巧 / 225
11.4 要让年终总结帮上大忙 / 229
11.5 选择你还是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233
11.6 怎么看待同事间的关系和感情 / 236
11.7 和老板玩游戏要不要放水 / 239
11.8 团队高效工作的秘密 / 242
11.9 家人和伴侣,请多理解我们的工作 / 245
附 录 神奇的彩蛋
彩蛋1:特殊的高D领导 / 250
彩蛋2: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 255
彩蛋3:或许你也想拥有副业 / 257
彩蛋4:在大公司和在小公司的注意事项 / 261
问题一:“极致工作”究竟是要在哪些方面做到极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极致工作”主要是指在工作态度、质量和时间上追求极致。
追求极致,不是一句鸡汤或者空想,我也结合了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的工作经验,分享了一些干货。例如,怎样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状态,实现时间利用的化;如何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如何选择项目管理和质量把控的工具和方法;等等。
工作和生活是两个重要的板块,如果我们的工作时间很长,生活时间就会受到影响,而如果工作表现不好,对生活质量和幸福度也会有影响,所以这本书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极致工作,限度地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收获幸福(愿景有点大,但这确实是我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问题二:这本书的风格是怎样的?
讲到干货,大家很容易会觉得无聊或者生硬,而我也想避免给大家这样的感觉,所以很多内容会以聊天的口吻来跟大家分享(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用语音输入法,确实就像在跟大家聊天)。
后面的内容会加入常见的职场问题、主题彩蛋(大家也会看到我和糟心前老板的八卦故事),这样不仅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和大家也没那么强的距离感,毕竟说的都是大家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总的来讲,这是一本有点八卦、有点搞笑,但内容很接地气和实用的书。
问题三:你觉得哪些人比较适合看这本书?
我觉得寻求工作突破的年轻朋友都适合看这本书。书里面讲到的一些问题和情况,也比较多地发生在年轻朋友身上,如“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影响工作,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我会一边写一边想,如果我在更年轻的时候就能够注意到这些问题,可能现在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偷笑)。
问题四:你怎样看待职场和工作?
分享几个自己的看法:
1.一件事情的开始可能是偶然的,但要不要做好这件事是由自己决定的。
很多人一开始的职场选择带有相对强的偶然性,但你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往往是由自己决定的,由你的思维方式、态度、方法还有你的努力方向决定,而这些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去优化的,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问题,以及有没有用对方法去解决。
2.努力是基础,但努力方向的选择很重要。
我刚毕业的时候,觉得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现在的感悟是,努力是重要的,它是基础,但如果只是使蛮力,则不一定能获得对等的成绩和回报。
3.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职场里有多样性的就是人,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和理解对方,这样很容易有错误和偏差。所以我也在书里强调了要“搞清楚对方的需求和想法”以及“用对的方式和对方沟通”。
问题五:对于你来说,写这本书后有什么变化和收获?
码字写文的契机是在2016年年初,那个时候我在工作上遇到“天花板”,也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想有一个新的尝试,便开始写文章。因为文章的不断发表,才有了后来被邀请做微课分享和写书的经历。
而在写完次大纲后,我又有了一次比较奇特的职场经历(文末彩蛋会提及),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对工作、职场有了很多新的理解,所以第二次大纲也做了很多修改,把鸡汤倒掉不少。
另外,我一直以为写书是很苦的,但我自己写时倒是感觉还可以,分解目标,每天写1500~2000字,用语音输入法在上班前或者上班路上完成(你没看错,是在上班路上,一个人拿着手机自言自语)。每天一小时内搞定,这样三个月下来,基本也成为习惯了,晚上还有空闲时间。所以有时候别人说的也不一定是普遍情况,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加以优化。
还有,我把这当作人生的一个小挑战,一个小目标,一个小乐子。当写作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换一种心态,苦闷的部分也有趣了不少。
其实,职场之路不也一样吗?
问题六:为什么每篇文章后都有【一起来穿越】环节?
回答:看书时想要对自己有用,就要有自己的思考,转化成自己的内容,并分享出去,【一起来穿越】设置的出发点就是这个。我希望大家看书不是白看,看完用得上、能帮到大家的才是好书。
3.2 “有话快说”和“有话好好说”
你的说话方式让人讨厌吗?
之前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让人讨厌的说话方式。
说出来的话背后隐藏着的是讲者的思考方式,要解决职场中“不好好说话”的问题,需要回归到本质,分析采用这种说话方式的背后原因。
情况一:铺垫太久
铺垫太久往往是因为担心,
担心1:怕自己的建议不被对方接受,因此尽可能把事情说得全面一点,从前到后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希望对方能了解你的想法,甚至能理解你的难处和不容易,后接受你。这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大概是觉得说得越多,对方越懂,被认可的概率越高。
担心2:担心自己想法不被理解,所以支支吾吾,铺垫很久,迟迟不愿意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能拖多久是多久。
解决妙招:换位思考 模拟练习
换位思考:上一篇的请假例子,就是因为想着自己平日都不请假,或者大家都不请假,觉得请假不太好意思,所以才支支吾吾。
在做决定前,可以先站在对方的角度,评估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适。
以请假为例,站在老板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如果我是老板,员工偶尔请假并无不妥,不影响正常工作便可。所以,只要你不是在大家忙得要死、人手紧缺时请假,问题都不大,提前说出来并做好工作安排,相信大部分正常的老板都会同意。如果你还是有顾虑,可以请教部门内比较资深且关系比较好的前辈,问一下他们的意见。内心的疑虑消除了,表达起来自然就会顺畅很多。
模拟练习:如果本身比较容易害羞,或者对自己讲话的能力不太自信,那么在沟通之前好先进行模拟练习,在心里打打腹稿,如在请假这件事上,模拟老板的反应进行谈话练习,练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问题,不断练习与修正,真的和老板沟通时,也就不容易出现大问题。
综上所述,讲话铺垫太久,本质原因还是不自信;用上述“换位思考 模拟练习”的方法,不断地自我审视和纠正问题,一定有助于你解决这个说话效率低的毛病。
情况二:唠唠叨叨
这种人可能就是不自信,唠叨的坏之处就是让人没耐心听你说,尤其是“日理万机”的领导。所以如果你发觉自己唠唠叨叨,或者发现别人听你说话总是没什么耐性,就需要考虑下如何改变自己说话的习惯了。
以前有个方法叫“电梯汇报术”,不少人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还有人专门写成了一本关于“电梯汇报术”的书。我们把核心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电梯汇报术”是一种结构化思维,今天要介绍的是PRE的汇报结构:观点(Position)、理由(Reason)、证据(Evidence)。
步:观点(Position)
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你想要得到的东西。要点是,直接告诉领导你想请他们做什么,获得领导的关注,而不是解释为什么要做,因为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来不及解释。
你想要领导做的事情,一般有两种:
第1种:需要领导同意做这个事情,即“YES or NO”的决定;
第2种:需要领导确定某个重要事项,如预算、地点等,并同意参加后续的讨论。
因为时间紧迫,请一定要注视领导的眼睛,用坚定、简短的语言告诉领导:“我需要得到您的……”这样虽然唐突,却能促使领导快速进入状态,从而节省时间。
第二步:理由(Reason)
你需要仔细分析你的汇报材料,总结出不超过三个理由,然后试着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
简洁的表达在于强化重点,尽量三句话,用“论点—论据—强化论点”的结构,例子如下:
“建议这个项目还是要做。因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做法,能获得比以前多一倍的预算,且可以打开和客户深度合作的渠道,以后争取更多费用,意义重大。”
第三步:证据(Evidence)
如果领导这时已经产生兴趣,就会开始询问细节,关注证据,尤其是有高C特质的领导。而这些证据好是:权威的经验、数据,就是那种一下子让领导信服的内容。例子如下:
“这个供应商以前帮×××做过多次上千人的活动,非常有经验,我们行业的top客户也是找他们合作的。”
“使用这个技术能提升50%的效率。”
这里延伸两点:
1.如果是要老板做“YES or
NO”的决定,一般谈话之前双方都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只需要说清楚关键内容即可,这样当场确定的概率也比较高。例如,做了这个事情会有多少增量,预算占比多少等。
2.如果不是单纯拍板的内容,如和费用预算、供应商选择有关的,就需要给领导提供多个选择,且强调一定要按流程执行,如果不按照流程操作,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等。这种情况下,在汇报的短时间内,领导不会这么快做决定,所以你可以做的是,提醒他你已经把相关资料发给他,或者说明招标会是什么时候,请他参加。
后总结一下,“电梯汇报术”比较适用于短时间、面对重要客户或者领导的场景,这是一个比较短、平、快的过程,重点是获得对方的关注,从而争取机会进行后续的深入沟通,毕竟重要的决策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确定的。
而对于原来讲话唠唠叨叨的人,“电梯汇报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说话只是表象,暗含的是你的思考方式,当你被强迫要在几分钟内将事情说清楚,你就会考虑怎样表达更有效,从而去优化你的结构化思维。
如果你认为“电梯汇报术”适用的场景相对有限,有没有比较通用的优化表达的方式呢?答案是有的,我们来聊聊三段式沟通。
,讲话带序号,显得有层次感。你可以用上“首先,其次”或者是“点,第二点”等带有明显的层次或者排序的词语,至少让对方听起来是相对清晰的。
第二,层次内容包括结论、背景和证据。建议和领导沟通时结论在前,而和同级同事沟通时背景在前。
和领导沟通时把结论前置是因为领导时间有限,但结论在前对于表达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和同级同事或者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还是“背景—证据—结论”的表达方式更好,因为是顺着逻辑下来的,有因有果,对方也容易听明白。
第三,共同确定的结论以文字记录留作存证。
沟通归沟通,形式和流程也是要有的,所以哪怕是和领导或者是其他同事沟通完,还是要有文字留底,可以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同步大家的共识,或者以邮件确认的方式。
而邮件正文内容可以用:“背景—问题—解决方案—证据—结论”的形式,由于此时的邮件确认主要是走个流程,因为要抄送很多人,所以有必要把事情讲清楚,因此可以选择稍微复杂的结构来表达。
情况三:态度不好
讲到职场沟通之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端正态度,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那些令人讨厌的职场说话方式,其中“态度不好”恐怕也是让大家深受其害,而且态度不好所酿成的后果也为严重。
保证正常的沟通态度,有什么方法?
1.少用反问句
反问句总是有质疑他人的意味,所以建议用一般的祈使句代替反问句。
祈使句:建议用这个技术,因为……
反问句:为什么不用这个技术呢?因为它……
(感受下两句话带给人的感觉有何不同)
2.别人讲完三秒后再发言
为什么有时候大家开会会吵起来?因为互相打断,然后心里不爽。其实有时候也不是恶意要打断,而是心里比较着急,以为对方说完了,就立刻接了话,没想到原来对方还没有把话说完。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技巧了,就是等别人讲完三秒钟后再开始讲话,让对方有缓冲的余地,也就是确定把对方的话都听完、听清楚了再发言。这样整体的节奏也不会那么紧凑,像这种“你讲完我就接着讲”,或者“你没有讲完我就打断”的方式,会使整个节奏很严肃,甚至会有一些火药味,也不利于大家的沟通。
3.不要想入非非
人有时候就是因为臆想的感受而产生矛盾,如你今天穿了一个黑色的衣服,我说,有些人穿黑色衣服很显胖。其实我只是说了一个现象,但你可能会代入自己,这就很容易产生误会。
工作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讨论要解决的问题,讨论的都是事实,而那些我们臆想出来或衍生出来的感受都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这样也便于我们抓住问题的核心。不要因为讨论感受而跑偏,浪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