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38459
关于个人成长、爱情婚姻、完美主义、自卑情结、原生关系……那些你在困惑时向自己提出的疑问,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 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让你从自我出发,了解自己愤怒、自卑、恐惧的根源。
«告诉你,如何看清自己,做出改变,让人生因此而不同。
«学会诚实面对自己的黑暗和痛苦,走出自我的牢笼枷锁,活出自己真实的样貌。
«写给每一个渴望打破生命极限,改变自我的年轻人。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为什么你总假装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为什么你总感觉生活力不从心?
为什么你从不做让自己舒服的事?
为什么你总是感受不到爱?
为什么你总不愿意去表达真实的感受?
为什么你总不能对前任释怀?
……
我们所有的痛苦,根源都在自己身上;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是与自己的关系。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无论好坏与否,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学会观察自己,诚实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和痛苦,才能听懂身体的“呐喊”。
写给每一个渴望打破生命极限,改变自我的年轻人。
章 你才是自己的陌生人
生活力不从心,是不能准确定位
你的一切,都是信念在作怪
焦虑,是你不敢承认自己很努力
你烦恼,是因为不会感受爱
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
真正的成长,都有压力
快乐与否,都是你的选择
第二章 认识自己,找出内心的“阴影”
接受“阴影”,才能解决“问题”
别让“强迫性重复”吞噬你
承认自己被“障目”,是一种能力
不企图控制,才能更好地去爱
越害怕,越做不到
你不好,是因为没有情感的“流动”
不要去承担别人的“期望”
第三章 观察自己,看清内心的执念
看清“真实意图”,才能被理解
勇敢说“不”,才能被尊重
有爱的人都是“麻烦精”
尊重不是口号,而是边界
爱是用你的方式去爱你
请重视生活中的每件小事
第四章 接纳自己,听懂内心的“呐喊”
尊重和满足自己才是重要的
抛开“控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让生活满意,就是去感受“存在”
你只需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你的“无意义感”从何而来
不要总渴望去“拯救”
第五章 爱自己,获得全新的能量
敢于尝试,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做让你感到“舒服的事”
实现愿望的正确方式
学习做个有趣的人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成长
愿我们每个人都“深情”地活着
接受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出精彩
请重视生活中的每件小事
在小说《罗丹岛之恋》中,女主艾德琳被丈夫抛弃了,她认为自己是个失去魅力的女人,为了抵抗这种挫败感,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儿女、父亲、家庭琐事和工作上,她拒绝自我思考和犒赏自己,对未来不再抱有任何期待,同时放弃了每一件让人生美好的小事,只为了把自己埋葬。但保罗的出现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在罗丹岛的旅店中剃了腿毛、淋浴、用乳液涂满全身,享受肌肤重生的滋味,然后换了一套漂亮衣服,化了淡妆。做完这件小事情,她的形象就不同于往日了,她因此觉得,自己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变故,但仍可以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
这让我想到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一句话:人生重要的事业,就是好好生活。
什么是好好生活?我觉得能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并从中获得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就算是了,即不小瞧小事,也不认为那是无意义的。
很多人觉得,事情太小,不会对整个生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自动就忽视了。有的人嫌太麻烦,就像一件艺术品制作需要十道工序,自己五道工序就做出来了,跟十道工序的没什么差别,为什么还要多费力气呢?还有的人喜欢凑合,明明向往那些更高的追求,却说服自己没必要那么认真,也没必要去钻牛角尖,现在还是很不错的。
你可能不知道,你这么无所谓地、凑合着过日子,你这样过了一天,就有可能这样过一年,然后再这样过一辈子。就像一个为还房贷节衣缩食的人,他在财务状况不好的时候会想:等我有钱了就给自己置办一套漂亮的网球装,等我有钱了就带上孩子去国外旅游,等我有钱了就买辆房车,等我有钱了……然而真等着他有钱了,他却觉得那些事情不做都可以,因为以前没有做日子不一样过来了么。可他在这个过程中损失的是什么呢?损失的是生命,这就相当于他本来可以活90岁,可实际上可能才活了50岁。
任何一件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小事都不能放弃,因为放弃了一次,就会习惯性地放弃两次、三次、一百次。而这些被我们放弃的小事中,隐藏着生活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我们可以掌控自己和生活,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美好从而更爱自己。还有什么比主动、积极面对生活而不是放任生活把自己埋葬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对自己和生活的掌控感,因为掌控感会让我们觉得安全,不容易受到惊吓,内心不会像“过山车”经历跌宕起伏。而这种掌控感恰恰隐藏在那些不经意的小事当中,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小”,才更容易控制。就像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这样一段话,感觉挺有道理的:
你必须培养些爱好,不要空洞遥远的目标而是实在甚至庸俗的吃喝拉撒。你必须一觉睡醒清楚今天能干什么。去楼下辣的粉店吃早饭,去给窗台上的盆栽浇水,去追一集刚更新的新剧,去找一个知心老友唠嗑。你必须积攒这种微小的期待和快乐,才不会被遥不可及的梦和无法掌控的爱给拖垮。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空洞的大目标不如具体的小事情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感。对生活满意的人大都有能力为自己分配一些小任务,决定去做些小事情,并充满兴趣地去完成。他们也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良好的规则感让他们对事物有很好的控制感,这样一种“生活很确定”的安全感正是他们对生活满意的根源。
我觉得规则感是个很好的东西,什么是规则感呢?就是习惯、生物钟,到了哪个时间自动地就知道该去做哪些事。比如每天要喝够一定数量的水,下午四点以后就不再吃东西,晚上七点给孩子讲故事。正是规则感让生活变得可控,在这种可控当中,人是生活的主人,而不会被生活的洪流所淹没。
我有个当老师的朋友小桑。每年一次的暑假是她既期待又害怕的,因为时间太长,如果没有固定的事情可做,难免会过得迷迷糊糊。有一次我和她在一起,不经意地说了句:“我那柜子里的旧衣服都满了,必须得处理一下。”这句话让她马上有了想法,当天晚上她就开始整理自己的旧T恤了。她的方法很特别,她没有扔掉或捐掉,而是把旧T恤剪成一条一条的布条去编地垫和地毯。她说她十几年来积攒下来的T恤有九十多件,一直想要处理一下,奈何没有合适的方法,但近她关注了几个利用旧衣物的公众号,觉得这回她那数量庞大的旧T恤可以合理使用了。每天下午三点,睡醒午觉之后,她都会“工作”三个小时,六点去准备晚饭。起初做得很蹩脚,真想撂下不干了,可她瞬间想到一个词,“善始善终”。善始容易善终难,如果能够善终,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所以她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反正也没有其他事情要做。
整整一个暑假,小桑做了两块浴室门外用的脚垫,三块入户地垫,两个客厅用的方毯和一个床边毯。在做的过程当中,她八岁的女儿也对此发生了兴趣,总是缠着她要剪布条。她一反常态地教给女儿怎么剪更整齐,怎么拼图案更美观。每个小孩如果从妈妈那里得到温柔和耐心,干活总不会干差的,这也是小孩子们对劳动保有乐趣的原因。但小桑的女儿以前是亲戚们口中出了名的“懒鬼”,周末和放假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管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小桑说起来也是满脸无奈。可是经过一个暑假的手工制作,这个女孩发生了很大变化,她的兴趣点不再限于电视和手机,而是“要和妈妈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情”。小桑说,这是她从女儿身上得到的重大收获,本来是为了打发自己的时间而去坚持做一件事,可是做到后却发现了不一样的意义。
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归纳成这样:
任何一件小事只要去做,总能从中收获一些什么。感悟、经验、意义,正是它们在一点点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不做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从而让生活归于苍白。
我的另一个朋友小美,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比如她买手纸只买一种牌子的,无论冬夏外出一定穿裙子,去固定的干洗店洗衣服等。这当然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就拿去干洗店洗衣服这事来说,她住的小区里有至少三家干洗店,她不去,而是绕半个城去一家美国连锁干洗店,她说那里用的材料好,洗得干净。就说洗羽绒服吧,在其他干洗店洗完之后上面还会残留一些油渍,而那家美国连锁店她已经光顾了三四年,在那里洗的衣服从来就像新买回来的一样。所以她宁可多花些钱、多绕点道儿,也要让自己满意。
小美不怕麻烦,因为她说生活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变得醇美。她每次去那家干洗店洗衣服或取衣服,都会选择周末或假期阳光明媚的早晨或悠闲的午后,将自己梳洗装扮一新,步行到公交车站,再坐四十分钟的车到达。办完事情以后顺道去旁边浓香飘溢的面包坊买一些新鲜面包,当作自己和孩子第二天的早餐,或者去紧挨着的另一条街上的精品水果店买些不常见的水果。这些琐碎的小事所带来的愉悦感通常会让她满足很多天,因为她的生活得到了补给——想换衣服的时候,有洁净整齐的等着她;沙发套、窗帘这种“大件”凭她的体力肯定是搞不定的,但是中意的干洗店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喜欢吃的面包和水果,桌子上就有,触手可及。这多像现实生活中充满爱或“会魔法的妈妈”所带来的感觉:无论你需要什么,妈妈都会马上变出来以满足你的需要,她是你的支持和后盾。
我想,小美做事很有个性,但个性得有道理,因为那些麻烦是她付给生活的“酬劳”,就像买东西需要付钱一样,买方便、买妥帖就一定要付点什么,这样才能得到生活回馈给你的美好。
我又想到,我们在小时候必定得通过父母来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种获得不需要付出什么,只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父母——温暖或冷漠,热情或疏离。父母给予什么,作为小孩子的我们就接受什么,我们没有选择。所以我们当中有的人内心是匮乏的,有的人内心是充盈的。可是当小孩儿长大成人,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有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为生活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东西,然后生活也会遵循“等价交换”的原理来回馈我们。在此,生活已然成为我们公平的父母,想要什么,开足马力去“换”就好,而这也在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自我负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以,你还认为小事不重要,小事可以拖延,小事没有意义吗?和平年代无大事,做好每一件小事都会让我们获益良多,只看我们能不能站好角度;做好每一件小事也是自己对自己的支持,因为有伞不怕下雨。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生活,做好这一生重要的事业。
你的“无意义感”从何而来
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喜欢的事情就是浏览网上的图片,尤其是家居图片,我不是说那种装修设计图片,而是指“软装”或摆设——墙上的挂饰、瓶子里的娇艳欲滴的鲜花、风格独特的抱枕、玻璃窗边的小摆饰、厨房里整齐的调料瓶或粮食罐,等等,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静物图常常让我眼前一亮。
想必许多人都跟我一样,对这类美图情有独钟。有个朋友就曾经对我说过,她特别想把自己家的装饰风格搞成像图片上那样,清新、优雅、独特,随意而不杂乱,洁净但不刻板。我很多时候也有这种想法。
然而我的家里是什么样子呢?沙发上扔满了“隔夜衣”,花瓶上蒙了灰尘,厨房里的瓶瓶罐罐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地板上满是玩具、图画书、小宝的袜子、大宝的画笔……有心情的时候我会收拾一番,没有心情或没有时间,就任它们在那里乱着。
有时候我会问老公:“你觉得家里乱吗?”老公说:“没什么啊,我没觉得乱。”
偶尔我也会问来我家的朋友,朋友说:“比我家整洁多了。”
这就是说,我对自己家的整洁度低估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本来在一个整洁度中等的环境里,大家都不觉得难以忍受,只有我认为不够整洁。当我看到地板上有几根头发,墙角有灰,看到厨房里的调料瓶布满了油腻,我心里就会涌现出一系列情绪:无力,愤怒,没意思。
所以我才喜欢那些看起来清新美好的家居图片。一方面我很喜欢它的清新美好,一方面我知道如果真的把家里打理成那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代价令我不敢去尝试。为什么不敢去尝试呢?因为那会浪费我有限的时间。家庭主妇们应该对此深有体会,卫生是打扫不完的,越打扫越觉得所有地方都需要打扫,后恨不得换房子。而且,即便我把环境搞得清新舒适,也没有人认为和原来有什么不同,这挺让人伤感的。
所以我一方面禁止自己在家务上投入太多精力,一方面还要忍受自己感觉到的“不够整洁”。这样就更有意思了,因为我用了一个词:忍受。如果我像我老公和我的朋友们一样,对我家的中等整洁度抱有满意的态度,那我是不需要“忍受”的;如果我想方设法把环境打理得更美好以满足自己的“挑剔感”,那我也是没必要“忍受”的。这个意思就是说,我在家居环境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冲突,没有冲突就不会有心理上的不舒服感。
作为咨询师,我经常为我的来访者提供解决他们冲突的动力,我会告诉他们:“我知道你很难受,但是不要着急,慢慢来。”当自己遇到冲突,我也会告诉自己:冲突是症状,症状是人格发展受到环境阻碍时踩的“刹车”。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冲突是一件好事,它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仔细去审视,我的意图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它可以帮助我剔除那些不适合自我发展的东西,然后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这个问题却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并不是说作为一个咨询师,内心就没有一点冲突了,只是说,一个咨询师可能比常人更有意识地去探索这个问题的背后可能存在着什么。带着这样一种冲突,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个冲突是什么?噢,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它是:喜欢一种事物,却又觉得得到这种事物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在分析心理学的框架之下,这属于母亲情结。那好吧,这个概念已经很清楚了,怎么去理解它呢?
喜欢房间整洁明亮,却又觉得这个努力的过程没什么意义。如果房间不必经过自己的清扫而是有专门的人员去负责,就像住宾馆一样,倒也不存在无意义感了。无意义只是说“努力把房间变得整洁的过程”。因为努力了,没有人会看到并珍惜,甚至还会毁坏这个努力的结果——没多久就会把房间搞得一塌糊涂。任谁事先会料到做一件事情吃力不讨好,都不会去干的!
所以说,我需要得到肯定,就像小时候画了一幅画,制作了一个手工小玩意儿,需要得到妈妈的肯定一样,我希望妈妈对我说:“你真有想象力。”或者“这个东西真好看。”可大多数时候,妈妈不会这么温柔,因为我的劳动成果她压根就不喜欢、不在意。
想必小孩子都是这样与妈妈纠缠的,想看到妈妈的笑脸,得到妈妈的赞扬和欣赏,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互动和流动,只有情感流动起来,孩子才能得到滋养。当然,很多人也恰恰缺少这种滋养,成年以后才会倾向于向周围比较亲密的人,尤其是爱人,去索要这种滋养,还要得理直气壮,如果人家不给或给不了,就会委屈、埋怨、愤怒,至少是不满意的。
可是,把房间搞得整洁明亮就是为了得到表扬或肯定吗?当然,有表扬和肯定一定是美好的,这是正向情感的流动。如果没有表扬和肯定,整理房间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吗?好像也不是这样。因为整理房间是我自己的需要,我需要待在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中。我相信所有人都希望有一个整洁的环境,而不是到处是垃圾无处下脚的环境。那么“努力把房间变得整洁的过程是无意义的”这个观点就说不通了。在此,无意义的是“得不到表扬和肯定”(不被看到),以及“不久就会再次把房间搞得乱糟糟”(我会愤怒)。我只要一想到自己需要费多少精力才能维持房间的整洁度,那些深深的无力感和愤怒感就会像沙尘暴一样来势汹汹,瞬间把我淹没。
在这个问题的实质没有被搞清楚之前,我内心里有的只是愤怒、无力以及无意义感。而当这个问题被一点一点意识化之后,有那么一个瞬间,我领悟到,所有负面情绪的到来只不过是我自己给自己下的一个“套儿”。就像在《鬼吹灯》里面,胡八一看到精绝女王的真面目和一路蔓延过来的彼岸花,都只是一种幻觉。
幻觉不是真的,但不知道是幻觉的时候,所有感官碰触到的都以为是真相。
我在房间的整洁度这个问题上一直存有深深的无意义感,我并不讨厌打扫卫生,我讨厌的是爱人和孩子的无视甚至“毁坏”,我希望他们自觉维持整洁度。比如吃完饭后把碗筷放在一起;衣服不要乱扔,哪怕不洗放进洗衣机也好;玩具玩够了自觉收起来;诸如剪刀、画笔、颜料之类的工具一一摆齐放归原处……我不求你们帮我的忙,只求你们不要添乱,只有这一点点要求难道过分吗?
以前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过分,还会有“爱人和孩子都不懂事”的想法。当我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本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真的是很过分的。因为,爱人和孩子要与我保持情感上的连接,只能通过“毁坏”的形式,他们一开始毁坏,我就生气,不断责怪、唠叨他们。这虽然是负性的互动,但也是互动啊,总比没有任何互动,一家人像影子一样彼此不交融、谁也不碍谁要好得多。假如爱人和孩子如我所愿,能自觉维持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我就不必唠叨、责怪,那我们就不必有任何交集,真的变成影子了。
没有什么比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却彼此没有一点互动更可怕、难受的了。
是的,你可能会说,正性的互动是好的,正性的互动比负性的互动以及没有互动要好得多。这是自然的。可是以前的我没有正性互动的经验,我妈妈没有教过我,她只会告诉我说“你不要烦我,你自己玩儿去” “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我教吗”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了吗”,好像我应该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一样。这是消极的“母亲情结”,也可被称作“强迫性重复”的陷阱。
如果一个人与母亲有良好的互动,这是积极的“母亲情结”。它会促使人顺利成长,这个人今后的亲密关系也会延续与母亲的良好互动的形式,不指责、不埋怨,而是耐心地去教身边的人做事情。他会教给旁人一些策略,而不是发泄内心的情绪,当旁人从他那里学会了策略,知道怎么做是好的,也就不会故意去“毁坏”什么了。这是正性的互动。
我们在没有正性互动经验的时候,就会采用负性的互动经验与人互动,目的是为了维持亲密关系。假如我们想要拥有亲密关系,还想要拥有“好的”亲密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采用正性互动的方式了。这样一来,我们想要什么就明确了。我们想要其乐融融,想要支持和温暖,想要我们的孩子不再被消极的“母亲情结”所阻碍,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健康地成长。
那就从现在开始,不要再采取责怪、嘲讽或大包大揽的方式对待亲爱的人,因为这样做,是在告诉对方:“我不需要你,请你走开。”这和我们想要亲密的目的是南辕北辙的。我们应该首先容忍对方的“毁坏”“不听话”“对着干”。因为对方在还没有学会有效策略的时候,只能采取对抗的方式来表达与我们的亲密感。懂得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有愤怒,取而代之的则是怜悯。有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只有懂得,才能去宽容。然后再把我们的需要真诚地讲给对方听,他能够提供的,在真诚的感召下他一定会提供给我们;他不能提供的,我们可以教给他怎样去提供;我们也不知道怎样提供的,双方可以一起去探讨。真正好的亲密关系就是这样。
当我们愤怒、埋怨的时候,对方就毁坏、不听话;而当我们有了改变的意愿,然后一点一点做出改变之后,你会发现,对方也真的变了。
不要总渴望去“拯救”
在电影《美梦成真》里面,安妮和克里斯因一见钟情而结为夫妻,两人婚后育有一对儿女,很不幸的是,这对儿女在十几岁的时候因一场车祸而丧生。当时本应由安妮开车送两个孩子去学校,但她有事脱不开身,改由保姆去送。出事之后,安妮不能原谅自己,沉浸在自责以及失去儿女的痛苦之中。而克里斯逐渐看开了这件事,他选择积极面对生活,这让安妮很生气。她觉得,孩子们都不在了,你怎么还能如此没心没肺地生活下去?再后来,克里斯也丧生车祸,安妮终于不堪忍受,选择了自杀。影片有70%的内容都在讲述这个家庭成员在死后的场景,还有一条狗。
克里斯进了天堂——那是安妮在生前的画作。对,她是一个画家,她为克里斯和自己描绘的天堂美轮美奂。但安妮本人却因为是自杀的,只能进地狱。克里斯为了忠贞的爱情,不惜下到地狱去拯救安妮,但安妮拒绝离开。因为她不能告别过去、放弃自己的内疚,从而越过自己那一关。
本来克里斯要把安妮带出地狱,但安妮不配合,克里斯只好选择留下来,与安妮一起待在地狱里。但电影毕竟是艺术,艺术的内核都应是向上、向善的。所以影片的结局是,克里斯仍做了不懈的努力,将安妮带出绝望的地狱——两个人选择一起重生,并约好如何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彼此。克里斯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我都能在地狱中找到你,你如何不能在人群中认出我?”
看的时候,有一个情节非常打动我,那就是安妮大部分时间都是绝望的,为什么后的后安妮决定走出来?很可能是因为克里斯对安妮的理解。什么是理解?当失去两个孩子,克里斯努力驱走痛苦,一如既往地生活,这不是理解,这是和所爱的人(安妮)切断了联系,留安妮一个人在痛苦中;但当克里斯选择陪她一起痛苦,虽然她的痛苦不会减少一分,但她知道,她的身边是有支持的。支持就是理解,就是痛她所痛,然后再把这痛全方位地展示给她看,以期使她看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理解是一个通道,是一个“连接”,被理解的人可以选择走出或不走出。但当有“连接”的通道摆在那里的时候,他往往会觉得,再留在原地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了。
如果说陪伴是长情的告白,那么,理解就是深沉的爱。要拯救一个人,必须带有爱,比如理解与接纳,然后这个被拯救的人才能靠所汲取的爱之能量自己走出来;如果没有爱,所谓的拯救便只是控制——你控制那个被拯救的人按你的建议或思维方式去生活,而那个被拯救的人不情愿受你摆布,反过来又会控制你,从而让你陷入挫败感或愤怒中。这样你们就一起沦陷于地狱了。
如果抛开爱与理解,只谈拯救,那么终的结果,只能是一起沦陷。所有的关系,无不是这样。
比如,有个读者跟我说,父母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妈妈给她打电话,弄得她一整天都没有好心情。我说:“下次她再打电话给你,你可以直接说你不想听。”然后她发来一个很惊讶的表情,说:“怎么能这样说?那是我妈哎!”
对,问题就出在这儿,因为那是“我妈”,所以她的痛苦有“我”的一半,“我”不能视而不见。母女两个是共生体,谁离了谁也不能独自存活。
我回复她:“那么你理解她吗?你知道她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怨气,和受不尽的委屈感吗?”
读者说:“那是她自找的。我从小就觉得她的思维方式和别人都不一样,她总是把人想得很坏,认为人家占她的便宜,稍微给人家帮一点忙,如果人家不给予同样的回报,她就觉得人家对不起她。她那么一个满脑子歪理的人,我怎么可能做到理解她?我理解她岂不是说明我也有和她一样的思维模式!”
嗯,这就有点难办了。一方面不愿意去理解并接纳妈妈满满的负能量,一方面固执地认为“那是我妈,我不能抛弃她”。这会让我认为,那位读者,可能也像其他很多有类似情况的人一样,她只想把妈妈改造成头脑清晰、不再斤斤计较的人,这样她就不再痛苦,也可以不必抛弃妈妈。
但这样做的难度,无异于登天。因为,一来一个人想要改变,除非是出自他自己的愿望,别人是没有办法改造他的;二来拯救一个人如果只是出于让“我自己”更好过一点,大可不必啊。
幸福这种东西并不像钱一样,你有了可以分给所爱的人一起花、一起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如果所爱的人宁愿耽于痛苦,即便你把自己的幸福送给他,他也没有能力接受。就像你爱着一个瘸腿的人,你认为可以把自己的腿送给他吗?也许他非常享受自己没有腿的状态呢,这样你可以照顾他不离开他。
所以,对待关系中那个总是充满负能量的人,只有两个办法是可行的,一是接受,二是离开。接受是说你承认他就是那个样子并不企图改变他,离开是说你不愿承受他的负能量,只好选择与他隔开一段距离,从此他是什么样子再与你没有关系。
我知道,面对一段纠缠的关系能迅速抽身的人毕竟是少数,选择留下来的无一不是企图改造对方的人。人们大都有拯救的情结,这是出力不讨好的。因为一谈拯救,关系就不再是平等的,而是一上一下,能量无法流动,结局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具有拯救情结的人大概会认为,爱就是“我陪你一起受苦”或“我陪你一起下地狱”,他们不敢扔下那个痛苦的人独自轻松上路,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关系。如果把关系分为三种不同的状态,则是好关系、坏关系、没有关系。那么好关系和坏关系都称为有关系,有关系总好过没有关系。因为没有关系是陌生的不可经验的,这种陌生的模式不在控制当中,或使人感到不那么安全,所以哪怕紧紧抓住坏关系不撒手在感觉上也好过没有关系。
然而,如果人们体验过从有关系到没有关系是怎样一种过程,又能收获怎样的自由与轻松,也许就不再害怕没有关系了。
我想起自己曾有的一瞬间的美妙体验。
有一段时间我感到自己的左胸刺痛,我很害怕自己得重病,就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发现没什么大问题,顿时我就放了心。从医院出来以后,我骑着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边走边庆幸于老天待我不薄。当时是夏天,天气闷而炎热,头顶上的云彩压得很低。经过一片人少的地带时,我看见不远处是一座高架桥,刹时间我有一种飘在宇宙中的感觉。四周的人声、车声不自觉地隐去,眼前只有白晃晃的云朵和渺小的树。这样的情景让我想到宇宙,我想我是源于宇宙的生命,这个生命在这一世隐藏在被叫作“我”的身体里。当然我的身体是父母所给,然而父母只是我通往这个世界的途径。小的时候我要倚仗他们的照顾,当我长大了,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了,我就可以离开他们了。就像养吊兰或者绿萝,在“老株”身上摘下来的嫩枝必须先养在盛着水的瓶子里,待它们长出根再移植到花盆里去。然而往花盆里移植的时候肯定不会带着瓶子一起啊。在那一瞬间,我对“父母”“成长”“分离”这几个词又有了新的理解。
“通往世界的途径”是父母的使命。当父母的使命完成,作为人的我们就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使命之旅。我们与父母是平行的,在某些意义上讲我们甚至高于他们,而不是这一生都要活在他们的保护、控制之下或背负他们一生。
也许心智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没法理解“使命”这一说法,但这不是我们的错,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懂得并接受呢?只要我们能为自己做主,剩下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所以呢,无论亲情还是爱情,无论关系有多糟糕,都不要抱有“我陪你一起下地狱”的想法。因为下去了,你拯救不了任何人,还会搭上自己。好的做法就是“离开”。在心理上拉开距离,承认你们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谁也不能替谁负责,然后让自己不断壮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