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22779丛书名: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
导言
序言
章 财货的一般理论
节 财货的本质
第二节 财货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 在财货性质上支配着财货的规律
第四节 时间——谬误
第五节 人类福利增进的原因
第六节 财货所有
第二章 经济与经济财货
节 人类的需求
第二节 能支配的财货数量
第三节 人类经济的起源与经济财货
第四节 财产
第三章 价值的理论
节 财货价值的本质与起源
第二节 财货价值之根本的尺度
第三节 规定着高级财货价值的规律
第四章 交换的理论
节 经济交换的基础
第二节 经济交换的界限
第五章 价格的理论
节 孤立交换的价格形成
第二节 垄断交易的价格形成
第三节 双方竞争时的价格形成与财货分配
第六章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节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本质
第二节 财货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第三节 财货价值经济重点的变化
第七章 商品的理论
节 通俗意义及科学意义的商品概念
第二节 商品的销售力
第八章 货币的理论
节 货币的本质与起源
第二节 各国及各时代所特有的货币
第三节 作为“价格尺度”及交换品储备之经济形态的货币
第四节 铸币
译名对照表
附录 卡尔·门格尔及奥地利经济学之基础
如前所述,一社会的各成员,力求排除其他一切成员以支配足够财货数量的努力,是有其一定的根源的。即某种财货的社会支配量比其需求量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人的全部需求不能得到完全满足,所以各人便发生一种冲动,想竭力排除他人,以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但当社会各成员为获得一定的财货数量,以完全满足自身欲望而互相竞争的时候,解决这种利害冲突的实际可行的方案就只有一个。这就是:将社会所支配的财货总量的各个部分量,作为各经济主体的所有,同时为了排除其余一切经济人的侵犯,由社会保护其所有的权利。
但对于不具有任何经济性质的财货,情形就完全两样。这时社会所支配的财货数量,比需求量为大,因而各人在完全满足其欲望以后,还剩余了一部分财货量。这部分财货量对于人类的欲望满足,就不发挥丝毫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何人为满足自己的需求,都没有获得充分部分量的必要。因各人已认识了构成该财货非经济性质基础的上述这种数量关系,并相信在全部社会成员完全满足需求以后,还能获得足够的数量,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正如经验告诉我们的,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绝不为满足其欲望而保有非经济财货,并排除他人的使用。这些财货一般都不是经济的对象,尤其不是人类“所有”欲望的对象。我们在这些非经济财货上面,事实上就可看到共产主义的一个形象。因为,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即在地大物博而人口稀少的地方,人人都是共产主义者。在江边村落居住的居民,每一人都可自由到江边去汲取其所需要的水。在原始森林内,任何人都可毫不妨害他人地伐取其所需要的木材。人人对于空气与日光,想吸取多少就可吸取多少。由此可知,构成这个共产主义的当然基础,就是上述支配量大于需求量的数量关系,恰如所有权制度的当然基础,就是支配量小于需求量的数量关系一样。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