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754851
自10多年前,踏上留学日本之路,开始8年的留学生活,这意识竟日益强烈。在不断地研学中,一个曾经的懵懂青年,胸中涌满了“夷人所长,尽为我中华所用”的持久冲动。
我没有鲁迅先生从日本归来后“励志拯救中华精神与灵魂”的恢宏巨笔,但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与先生同样的“国强民富”的血液。
随着在异国他乡研学的进行,自己的研究方向渐渐转向流通及物流等方面,日本流通、物流理念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物流”一词从美国引入日本后,日语汉字中就将“物流”写成“物的流通”。日本认识到既重视生产效率,又重视流通效率,才能确保国民经济的顺畅运行和发展。
日本东京大学林周二教授,最早提出了“流通革命”。他在1962年出版的《流通革命》一书中指出,日本流通渠道过长、中间环节过多、零细的小商店过密,解决流通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缩短流通渠道。林周二教授认为,这种以缩短流通渠道为目标的流通业重组,称之为“流通革命”。通过以大批量销售为特征的超市的发展,推动了零售商的大型化,排除了批发商等中间流通环节。因此,缩短流通渠道的结果是导致中小零售商减少、批发商的地位下降、大型零售商不断集中。林周二教授也多次访问中国,做学术演讲,传播物流的观念。
被誉为日本“物流之父”的平原直先生,于1964年提出并建议用“物流”替代“物的流通”后,“物流”迅速在日本被广泛使用,同时也正式进入了日本社会。平原直先生曾多次说:中国才是世界物流发展史的先驱。他经常引用孙中山先生“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实现“国强民富”的四大纲要,来说明物流的作用和意义。多年来,平原直先生多次来中国讲学,并致力于中日“善邻物流”的发展。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在1970年提出了“物流冰山”学说理论。西泽修教授指出,人们在读财务报表时,只注意到企业公布的财务统计数据中的物流费用,但这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一部分,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物流费用是不可见的。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所能看见向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如同冰山的一角,而更多的是人们所看不到的,沉在水下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水下的物流内耗越深,露出水面的冰山就越小,也就掩盖了各种问题。因此,只有大力削减库存,才能将问题暴露并使之得到解决。
日本学者的观点,给了我研究现代物流许多的启发与思考。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可以提高企业增值服务水平,可以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水平,可以扩大经济规模并改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国家竞争力,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形成完整的产品流通体系,以保障产品、企业和消费者的整体利益的实现,以确保物流的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因此,基于我国国情,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转变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此,努力建立安全、安心、环境友好的物流系统,形成物流服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同时要对接产品的生产链,延伸商品的交易链,完成商品的信息链,促成商品的金融链,形成商品的追溯链,构建产品的供应链,增加商品的价值链,扩大企业的利润链,提高行业的诚信链,打造综合的产业链,最终发展平台经济、打造产业中心、推动流通变革。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物流立国,冷链利民”。
我的研学、我的思考,集成了一篇篇关于“日本物流”的相关论文,从这些论文中,我努力取舍,选定36篇作为基础,然后审慎、认真地完成了拙作《日本物流》。
完稿之时,如释重负,似乎还了一个积压在心中许久的愿。这“愿”是,以期填补国内关于论述“日本物流”专著的空白;这“愿”是,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国内近500所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中,能有一所高校在我国率先开设“日本物流”的课程,因为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涯,让我深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愿”是,藏在心中的那“持久冲动”,因此有了些许的慰藉。
提笔写下前言的今天,恰是中秋团圆的节日。想想在日本留学8年的日子里,没有和家人共度一次中秋,更没能在父母膝下尽孝,至今内疚。而今,《日本物流》也算是送给父母养育恩情的一份礼物。也要感谢家人,为能让我坚持留学,他们不仅默默地承担了照顾父母的重担,还万里之遥关心我的日常生活,让我虽远在异国,还时时有心在家的温暖。同样感谢我亲爱的妻子,她默默的理解与支持,是我一往无前的动力。
在《日本物流》即将出版之际,我对多年培养我的老师、帮助我的领导、关心我的同事、支持我的朋友、协助我的学生,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中一定存在不成熟的观点,诚请读者批评指正!姜旭2014年9月8日于北京
第一节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期,增长率曾一度达到10%左右。而后,其经济增长开始放缓,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了负增长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战后恢复时期(1945—195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年即1946年,日本开始走上经济复兴之路。由于战争长期破坏,造成生产能力锐减。同时,由于战时大量的军费支出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许多生活必需品奇缺,特别是食品供应不足,这使许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死亡。日本政府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及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来治理现存问题并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为日本经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1949年,日本政府提出“贸易立国”方针。同时,朝鲜战争的军事物资需求进一步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些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使日本经济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这一时期,企业依靠资本积累扩大设备投资,实行产业合理化,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城乡居民在收入明显提高的条件下,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刺激了日本制造的发展。1956年,日本经济企划厅在其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中宣称,“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这句话被认为是日本经济摆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宣言。
二、高速发展时期(1956—1973年)
1956—1973年的近20年时间里,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时期的平均增长率。1973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946年的11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平均水平(1934—1936年的平均值)的77倍。这一阶段,日本在生产上以西方为样板引进技术,通过模仿、消化与改良迅速实现产业化,带动了设备投资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呼唤投资”的热潮,实现了日本生产制造的先进化和大型化。与大量生产相对应的是大量消费,特别是在家用电器和轿车领域中,20世纪50年代的三大家电(黑白电视、洗衣机和电冰箱)和60年代的3C(彩电、空调和小汽车)的普及,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民消费的重要特征。技术引进与革新提高了生产力,加上日元的汇率一直偏低,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这期间,出口额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两倍的速度增长。
196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法两国,1968年超过了西德,从而在经济上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高速增长末期,石油危机的爆发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画上了句号。
三、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
从1970年开始,由于日元升值和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通货膨胀冲击。日本政府采取的金融紧缩政策,虽然控制了物价上涨,但是同时导致了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975年,随着紧缩解除,日本政府采取经济刺激政策。同时,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日本的出口持续扩大,从而填补了国内需求的减少,经济开始稳步回升。另外,民间企业为了克服石油危机的冲击,努力推行生产经营合理化。一方面节省了资源及费用,另一方面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产品高附加值化。企业效率和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增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
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方针,推动了企业、政府机构和大学之间的科技合作交流,使高新技术产业在新一轮景气循环中发挥了先导作用。但是由于政策引导等原因,企业积累的资金并没有投入到生产当中,房地产等领域的过度投资造成了经济泡沫的生成。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泡沫破灭,再加上“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结束了日本经济十多年的稳定增长时期。
四、新型调整时期(1991年至今)
以1991年年初“泡沫经济”破灭为转折点,日本经济增长率开始大幅下滑。1990年,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2%。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雷曼事件),导致日本GDP呈负增长,达到-37%。之后,因通货紧缩而有所回升。但是,负增长部分的恢复和通货紧缩所引起的变化极小,实际GDP增长水平仍然处于低位。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增长阶段后,进入了长达2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被称为“失去的20年”的长期经济萧条阶段。相对于高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增长阶段的年增长率,实际上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已陷于停滞,名义GDP增长率的低迷以及通货紧缩,俨然成了这一时期日本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在内需方面,企业设备投资以及民间消费长期增长乏力;同时,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失业状况的难以改善,都是这一时期日本经济低迷的重要表现。
近期,随着日本政府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出以及景气循环作用的推动,加之年功序列、终身雇用、内部工会等日本企业特有的经营制度,以及相关企业间、企业和员工间紧密的联系,对日本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日本经济出现了缓慢复苏的迹象(见图1-1和图1-2)。
图1-1日本实际GDP变动趋势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年鉴(2016年)》。
图1-2各因素对日本GDP的贡献度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年鉴(2016年)》。
如果一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国内民间需求来拉动,则说明该国经济已进入成熟发展期。从经济贡献度来看,日本的国内需求(民间需求 公共需求),特别是民间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GDP的增长,说明日本经济已进入成熟发展期。当日本的国内需求在2%以上时,经济出现正增长的情况较多。
第二节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
1945年之后,日本大致经历了四次产业结构调整,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至今仍在进行中。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目前的产业总体呈现出服务化和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一、日本产业结构的特点
(一)产业构成比的变化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第一产业GDP比率和就业人员构成比都显著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在达到高峰之后,其比重缓慢下降。
(二)实现工业化的时间短、速度快
1955年,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第二产业仅占GDP的368%,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为299%,而且制造业内部的轻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精密机械四大类制造业的比率合计只占146%,尚不及纤维产业的规模(占比175%)。
从GDP构成比上看,在日本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的1955年,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第二产业仅占GDP的368%,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为284%,而且制造业内部的轻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机械工业等四大类制造业的比率合计只占61%,尚不及纤维产业的规模。但到了经济高速发展末期的197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达到了464%,制造业占GDP的比例是375%,制造业内部食品和纤维产业所占比重大幅降低,金属原材料、金属制品、机械产业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在短短15年的时间内,日本迅速完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
(三)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相对稳定
日本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构成比从1955年的249%上升到1960年的304%,1970年继续上升到353%,达到顶峰。其后,这一比例较为稳定,一直到1990年前后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化,1990年为338%,1995年则下降到332%。
二、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时期(1945—1955年)
1945年8月,日本工农业生产指数剧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4—1936年平均为100,下同)的87%,工农业生产几乎陷于停产状态。与此同时,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锐减,其产量仅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极小的比例。钢产量不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0%,机床产量只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20%,棉纱仅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8%。同时,日本的农业生产也因生产资料的极端缺乏以及农业劳动力的剧减而受到很大影响,日本全国陷入了粮食危机。
日本为了实现经济复兴,在1946—1955年实行了“倾斜生产方式”,重点投资煤炭、钢铁、化肥和电力等产业,使其工业生产迅速恢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同时,这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由1946年的388∶263∶349,变成1955年的192∶337∶470,且第三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1947年超过了第一产业。与此同时,日本的各项经济活动也开始全面恢复,尤其是工矿业生产,从1946年的31迅速上升至1955年的187(见表1-1)。
表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主要经济指标
评论
还没有评论。